馬庫斯·蘇薩剋(Markus Zusak)
澳大利亞作傢,1975年生於悉尼。代錶作《偷書賊》於2005年齣版,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超10年,先後被譯為40餘種語言,在國際上廣受歡迎,2013年由好萊塢改編為同名電影。蘇薩剋於2007年獲美國圖書館協會頒發的普林茲奬。2014年,因其在青少年文學領域的成績,獲美國圖書館協會頒發的瑪格瑞特·A·愛德華奬。
《偷書賊》是澳大利亞知名作傢馬庫斯•蘇薩剋的長篇小說代錶作,它像《解憂雜貨店》和《追風箏的人》一樣,可以戰勝孤獨和恐懼,拯救身陷絕望的人,遇到這些書,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幸運。
二戰期間,九歲的德國姑娘莉澤爾和弟弟被送往寄養傢庭。弟弟不幸病死在火車上。在埋葬弟弟的荒原上,莉澤爾撿到瞭一本對她意義非凡的書《掘墓人手冊》。
來到慕尼黑貧民區的寄養傢庭,莉澤爾夜夜抱著《掘墓人手冊》入睡。養父為安慰她,每晚給她朗讀手冊的內容,還教她閱讀。
莉澤爾發現書的誘惑比食物更難抗拒,忍不住開始偷書。書裏的世界幫助她熬過瞭現實的苦難,她也開始為藏在地下室的猶太人和在防空洞避難的鄰居讀書,安慰那一顆顆惶惶不安的心。然而,無情的戰火終於摧毀瞭這一切……
人類為何可以如此醜陋又如此美好,文字的力量為何可以毀滅一切,又可以璀璨奪目?《偷書賊》講述瞭一個孤苦的小女孩如何憑藉讀書的力量,度過生命中艱難時期的故事,獲英聯邦作傢奬,被評選為美國《學校圖書館雜誌》年度圖書、《齣版人周刊》年度圖書。位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超10年之久,並被譯為40餘種語言。
##人類既能建造巴黎聖母院,也能造齣奧斯維辛。
評分 評分 評分##不是因為身處黑暗,這些人性的溫暖纔如此燦爛;不是因為死神感性的理智,我們纔感到有東西堵在胸口發悶。 在生存與死亡選擇下拋棄自由的無奈,在高壓下極力維護的早已扭麯瞭的“正常”,無論怎樣的境遇也泯滅不瞭的人性……看這樣的一本書,感動比震撼多一些,平凡...
評分##總體很順暢,不悲不喜,關於人類你還能說什麼。
評分 評分##這本書的名氣很大,但我坦率地說,盛名之下其實不符。這本書很有心靈雞湯的感覺,真是太矯情瞭,真的就像瀋石溪一樣的矯情,就像餘鞦雨一樣的矯情。要不然就是這本書作者本身的問題,要不然就是譯者的問題,反正我對它沒有挺高的評價。我覺得不夠真實。還不如看《安妮日記》。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