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入阿赫瑪托娃一生不同創作階段近二百首(組)代錶性作品及詩歌片斷。既有《在深色的麵紗下她絞著雙手》等早期名作,又有組詩《安魂麯》這樣的紀念碑式力作。《安魂麯》通過個人苦難摺射民族的災難和不幸,在控訴時代殘暴的同時,歌頌瞭受難者的崇高和尊嚴。它的創作,把阿赫瑪托娃推嚮瞭一個偉大的悲劇女詩人的境界。在此之前,詩人的作品以優美精緻、簡約剋製著稱,隨後融入瞭堅韌、沉著,帶著曆史賦予的全部重量;後期作品保持瞭細部的可感性,更深層次地呈現齣肅穆、莊重的風格。詩人後期的長詩《沒有英雄的敘事詩》,同樣是對過往時代亡靈的招魂,且伴以對同時代人的審視,成為她一生的藝術總結。
本詩選由詩人翻譯傢王傢新編選和翻譯。譯筆力求忠實原作精神,充分體現阿赫瑪托娃特有的氣質、語調和風格特徵,刷新和擴展對一位偉大女詩人的認知。
##“俄羅斯詩歌的月亮”在長詩中錶現瞭其驚人的筆力,普通讀者無法在短時間內解讀如此多的事件、人物、曆史和意象。但閱讀詩歌需要感受力,有時是對音調的感知也是一種解讀。朗讀它們時那些看似復雜的詞語與句子就變得和諧起來,在震顫中你會得到它們的迴應。
評分 評分##還是夠嗆,想看看英文的長詩,能感覺齣來很好,但中文的翻譯都差口氣。汪劍釗烏蘭汗王傢新的我應該都讀瞭。阿赫瑪托娃年輕時候的那種透明感讀起來有點像辛波斯卡,三十年代往後力量纔顯齣來瞭吧,她寫詩基本上沒什麼轉摺,翻譯過來感覺都是一泄到底的,很少有茨維塔耶娃那種火光四射的感覺,能讀到好的就非常好吧,比如沃羅涅日和如果有人乞求我幫助。我覺得訪談裏看到的阿赫瑪托娃比詩還要好吧,高貴,像伯林說的,像個女王,晚年被摺騰成那樣瞭也沒說下跪,還自豪地說自己培育瞭布羅茨基,真的很厲害。
評分##⭐️⭐️⭐️⭐️⭐️⭐️⭐️⭐️⭐️⭐️⭐️⭐️ 數次被她的勇氣震驚,阿赫瑪托娃的詩讓我認識到在平滑的層麵外,詩人如何以迴憶突破黑鐵一樣的時間。偉大的寫作。
評分##無疑是讀到現在最中意的漢語譯本,王傢新雖然是轉譯,但經過英詩訓練的語感,沒有屈從成語和尾韻的誘惑,而用復閤詞、停頓、狀語後置,尋求一種莊嚴、現代的口吻,用譯者的話說,是穿越巴彆塔變亂的最敏銳的聽力,有時不惜意譯,比如“以斜體書寫我們”(不過汪劍釗也譯為“麯筆描繪”),考慮到阿赫瑪托娃本身也熟讀拜倫濟慈艾略特,而布羅茨基也稱她現代主義、乃至有卡瓦菲斯擁有的“麵具”,這種處理是有力的,我們能在《詩人之死》開頭那句“昨天無與倫比的聲音落入沉默”中聽到奧登的迴聲,當然,還有茨維塔耶娃悼念裏爾剋的“承受大地之名的……星”。此本的選詩除瞭兩部長組詩,也呈現瞭很多片段式的寫作,比如“我不知道是什麼在引導我,/於是往迴看,越過如此的深淵”,讓人想到小林一茶地獄觀花的俳句,阿赫瑪托娃就是兩個世界深淵上的門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