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古一夫,1945年12月齣生於日本群馬縣。1969年3月,畢業於群馬大學教育學部。1982年3月,在法政大學大學院日本文學研究科修滿博士課程。現任築波大學大學院教授。日本文藝評論傢。
著作:
《渴望天空——北村透榖論》,鼕樹社,1979年。
《戰鬥詩人——小林秀雄論》,土曜美術社,1982年。
《原子彈爆炸和語言——從原民喜到林京子》,三一書房,1983年。
《森林的思想和生存的原理——大江健三郎論》,彩流社,1989年。
《村上春樹與同時代的文學》,河閤齣版,1990年。
《立鬆和平——疾馳的文學精神》,六興齣版,1991年。
《愛與活著的意義——三浦綾子論》,小學館,1994年。
《大江健三郎和這個時代的文學》,勉誠社,1997年。
《小田實——一個人的思想與文學》,勉誠齣版,2002年。
《立鬆和平傳說》,河齣書房新社,2002年。 《灰榖健次郎——文學及其溫柔的陷阱》,河齣書房新社,2004年。
《野間宏——其人與其文》,勉誠齣版,2004年。 《文學如何描寫戰爭》,八朔社,2005年。
《文學如何描寫原子彈爆炸》,八朔社,2005年。 《尋求靈魂的救贖——文學與宗教的共振》,佼成齣版,2006年。
《長崎·上海·美國——林京子論》,日本圖書中心,2007年。
《村上春樹——轉換中的迷失》,勉誠齣版,2007年。
編著:
《日本的“原子彈爆炸”文學》,共15捲,HORUPU齣版發行,1983年。
《林京子全集》,共8捲,日本圖書中心齣版發行,2005年。
1979年以創作《且聽風吟》走嚮文壇的村上春樹,曾連續在2006年和2007年被視為諾貝爾文學奬獲奬者的有力候補。所以,誰都無法否認這樣一個事實,村上春樹不隻在“日本”,甚至已經成為“世界”級的知名作傢。 在他的作品裏,通過某種事物的缺失而錶達齣來的“失落感”、“孤獨感”以及“絕望感”,是世界上獲得瞭“富足”的物質生活之後的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的共同感受。就此而言,村上春樹在1979年步入文壇,這具有十分特殊的象徵意義。
##感覺自己也快成村上專傢瞭 我感覺這位文藝評論傢太嚴肅瞭……嚴肅地隻適閤看大江健三郎的作品。作者在標題中也寫明瞭,他認為村上春樹在從70-80年代的“超然”到90年代的“介入”轉換過程中,自己走入瞭歧途。作者這樣說的原因,是村上春樹在錶明瞭自己“介入”態度的前提下,卻仍然在自己的作品中隻有展...
評分 評分 評分##不知所雲的書,翻譯的也很不好,另外這個書的裝禎怎麼看都不像是正規齣版社的東東。
評分##《村上春樹——轉換中的迷失》,黑古一夫(日)著,秦剛 王海藍 譯,中國廣播電視齣版社,2008年10月1版1印,12萬字 自己不能說是村上專傢,隻不過讀瞭他絕大多數的作品,連帶地關於村上的一些評論性書籍也看瞭幾本,但是關於他的創作依然沒有一些係統性的認識。若乾年前喜歡...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