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
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
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参与创建民盟促进国共团结抗敌,后又为和平建国参与国共和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
一生用心于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中国往何处去?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初版于1921年,是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本质的探讨,以及对东西方文化融合可能性的反思。在东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的今日,书中的许多思想与见解仍有借鉴意义。作者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并且回答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何谓东方化?何谓西方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特质为何?文化与生活有着何种关系?东西方文化能否融合,或者融合之道为何?世界未来之文化以及我们今日应持的态度为何?作者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对于西方文化及其带来的冲击,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作者的观点在当时的东西文化论战中引起了思想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被认为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原载《学术月刊》 2017 年 04 期 内容提要:在五四后梁漱溟引起的争论中,很多参与讨论的人,并不在新文化人和所谓“东方文化派”两方之中,而其观念和态度,也很难拿新旧、东西(中西)这样二元对立的范畴来概括。可知在民初的中国,东西文化在多层面、多方位互动和竞争,并与思...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原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1 年 08 期 内容提要: 就其早期文化观来看,梁漱溟根本不是反对西方文化,而是反对反东方文化;不是反对科学民主,而是始终肯定德先生和赛先生;不是代表农业宗法封建思想,而是认同生产社会化的社会主义;他对东方文化的看法,与其说是...
评分##在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自序》中有一段话,看似闲闲一笔,很容易被读者略过:“我请大家若求真佛教、真唯实(疑误,或应为“识”),不必以我的话为准据,最好去问南京的欧阳竟无先生。我只承认欧阳先生的佛教是佛教,欧阳先生的佛学是佛学,别的人我都不承认,...
评分##或有人讥评梁漱溟过于重直觉而学理未臻完善,但以其当时二十七八的年纪,对于中、西、印文化有一套见解且成体系,已殊为不易,尤为令人感动的是,其对于人生问题、文化问题执着而不肯轻易放过的认真精神,足见新儒家勇于担荷的风骨、阔大刚健的气象。论儒家的仁尤可玩味:“最与仁相违的生活就是算账的生活。所谓不仁的人,不是别的,就是算账的人。仁只是生趣盎然,才一算账则生趣丧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