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乐
台中人,1989年生,台大法律系毕业,喜欢鹦鹉。
十八岁那年遇见第二位学生,相处经验太美好,从此开始在不同人家间奔走教书的生活。
二十二岁,生怕蹲在家里成日胡思乱想,接了一堆家教工作塞满所有时段。岁月流转,得了好多故事。二十又五,她把故事逐一记下。
2014年,她将所闻所见写成故事,结集为《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书,引发大讨论。台湾公视将本书改编为网剧,与公视主频播映外,也在Netflix全球同步播出,在无宣传的情况下,一举冲上日本Netflix人气剧集第1名。无数读者在读这本书时看到了自己。
这世间最大的伤害,打的旗号叫“为你好”
出版后引发巨大争议,数月雄踞博客来总榜No.1,读者有人愤怒,有人哭泣
同名网剧由台湾公视制作,获第54届金钟奖5项大奖,豆瓣万人评分8.4,被称为“亚洲版《黑镜》”
----------------------------------------- -------------
我花了八年时间,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目睹一个又一个家中发生的故事。
有人坚信女儿患有多动症,直到她真的患上多动症;有人偷偷希冀着,父亲向她走过来,对她说一句,好女儿,你也辛苦了;有人深藏秘密,却只能躲进柜子;有人做了母亲,却习惯在深夜躲进厕所痛哭,咬自己的手抑制哭声;有人在和母亲第一百次的和解失败时,她决定宽恕自己。
我走进他们的生命,每踩一步都惊叹不已。
这九个故事:
没有一个是普罗大众乐见的教育神话。
没有一篇看了会感到喜悦。
没有一篇看了心中不会乱糟糟的,甚至觉得烦。
我不断受到诱惑,何不把这些故事写得更正向,更明亮,更温暖,不妨将那些伤害给淡化、舒缓吧。可是,我不能这么做。任何的修饰和美化,都是对那些伤痕的背叛。我想要你和我一起,凝视那些脸,凝视一个已经被淡忘的初衷——把孩子带到这世界上的初衷。
##字里行间还是“吃人的父权社会”。
评分其实标题应该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玩物”。孩子不是玩具,他有独立的思想和选择,不可能完全按家长的期待去走每一步路,以爱为名义的控制和要挟成了最大的伤害。家长们是应该看看这本书,但我又很怀疑他们是否会真的改正,我们这一代父母习惯性打压自己的儿女,生怕他们骄傲,我从小努力争气,但似乎永远无法取悦他们。弟弟出生后,妈妈枕边放了一本卢勤的书,多夸夸你的孩子之类,但看起来没什么效果,弟弟也是跟我差不多一样长大的。等到我完成了所有的目标,超出了父母的预期,也不再期望他们满意,却忽然垮掉了,从小到大对我的严格要求内化成完美主义,再不用他们监督我,我是自己最大的剥削者,永远也不会对自己满意。这时父母说,不要对自己要求那么高,对不起,长久这样生活,我已经很难回去了。我成了一个很难快乐的人,虽然并不是他们的初衷。
评分 评分##读此书的目的是不想成为怪兽家长。 作者为家庭教师,可以一对一面对学生,有独特的观察和叙说位置,深深地走进学生生命当中,以学生看家长的角度去思考教育,家长们值得一看! 书中讲述9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具有代表性,令人深省,跟着作者和孩子一起呼吸,但每一次吸气都是沉重...
评分 评分##虽然作者笔力有限,但很喜欢他传达的「让日常阅读成为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这样的理念
评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