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生於美國芝加哥,是著名的駐外特派記者、新聞分析員與世界現代史學傢。他為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擔任戰地記者期間,報道瞭許多有關納粹德國從柏林興起到滅亡的經過。英國著名曆史學傢特雷弗•羅珀在《紐約時報》上稱贊他是將“活著的證人能夠與史實結為一體”的非凡傑齣的曆史學傢。他還著有《第三帝國的興亡》(1959年)、《第三共和國的崩潰》(1969年)和關於歐洲政治、期堪的納維亞的書,及三本小說。 本書在作者親曆、親聞的基礎上,以這段時期納粹德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狀況的第一手資料論述納粹德國最具權威的作品,是第三帝國令人顫栗的故事最傑齣的成果。
1934—1941年,威廉·夏伊勒作為駐德國記者,目睹、報道瞭初生的納粹德國將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一步步拖入戰爭深淵的全過程。他經曆瞭協和廣場暴亂、德國吞並奧地利、瓜分捷剋斯洛伐剋等重大曆史事件,並嚮世界及時傳遞瞭波蘭戰役、挪威戰役、法國戰役和英國空戰等戰場的大量一手資料。在柏林期間,他得以近距離接觸希特勒、戈林、戈培爾等德國高層和英美等國外交與媒體人員,對於德國政治生活的方方麵麵都有細緻入微的觀察。《柏林日記:二戰駐德記者見聞,1934—1941》包含夏伊勒對歐洲局勢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記錄與思考,並在日後孕育齣《第三帝國的興亡:納粹德國史》這部經典巨著。
本書新版結閤英文原文對全書進行瞭仔細的校訂,並添加瞭近百幅曆史照片和二戰部分戰場的形勢圖,以期對曆史事實有更直觀的呈現。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信息不對稱是人類社會多麼可怕的災難,而身處如今時代,所有的概念都愈發不可信,因為失去全知和上帝視角,我會如作者一樣,沿著某種看似正確的,實則隻有自己眼光一角的角度看待世界。而信息不對稱是否越來越嚴重,留予時間和曆史去評判吧。
評分##塔勒布講對他哲學思想形成影響最大的一本書,並不是某位哲學傢的著作,而是記者夏伊勒寫的《柏林日記:二戰駐德國記者見聞(1934-1941)》。 在讀這本書之前,塔勒布已經讀過“黑格爾、馬剋思、湯因比、阿隆和費希特關於曆史哲學及曆史特性的著作”,這些著作都基於一種“事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