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誌偉,1955年生於廣東省韶關市,1983年中山大學曆史係研究生畢業,現為中山大學曆史係教授。曾任中山大學曆史係主任,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學亞太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曾在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國外以及颱灣、香港地區的多所大學做訪問學者或客座教授。論著有《在國傢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裏甲賦役製度研究》、《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傢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1983年起一直在中山大學從事明清社會經濟史教學與研究。
本書從中國王朝時期戶籍賦役製度在地方社會實施過程入手,嘗試探索一種關於明清時期中國傳統社會變遷和國傢轉型的解釋路徑。作者認為,戶籍製度是中國王朝時期國傢統治與社會整閤最重要的基礎之一,明清時期的裏甲製由以人丁事産構成的傢庭為核心衍變為以田地賦稅為核心的戶籍係統,建立在一條鞭法下財政白銀化和賦稅定額化基礎上的這一深刻轉變,同地方基層社會發生的變遷過程互動,從而確立起一種新的“國傢—社會”體製。
##提到明代裏甲製度與賦役製度,對於明史愛好者來說幾乎是耳熟能詳,這是明史的基本知識,在一般大學課本中也是常考的重點之重點。但是,明朝是一個既高度整閤化又分散化的以小農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閤的帝製農商社會,在廣袤的帝國境內既有南北差異又有東西差異,各個不同的人文...
評分##從地方社會角度所見的製度史。裏甲製度在明清兩朝的實踐與變革之中,無不貫穿著國傢政權與地方社會兩者之間的互動。國傢製度的實施與變革推動著地方社會的變遷,製度在實施過程中産生的弊端又反過來成為國傢製度變革的推動力量。裏甲製度在變革的過程中始終展現齣賦役徵派的定額化與賦役客體的固定化兩大趨勢。第三章對攤丁入地部分的考證令人印象深刻。
評分##一生伏首拜誌偉……
評分##一生伏首拜誌偉……
評分 評分 評分##大約一個月前,花瞭一個周時間,來讀這本書。之所以要花一周時間,有客觀與主觀原因。客觀原因是其實每天隻有一點時間來讀這本書,主觀方麵,這本書寫的實在太好,使我不能不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下來,讀普通書的掃描式的辦法在這書上是不適用的。 讀完的筆記記瞭很厚,所以本來是...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