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靈光殿到武梁祠

從靈光殿到武梁祠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繆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1-10 精裝 9787108070920

具體描述

繆哲 浙江大學教授,兼任浙江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學術委員、《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主編等職務。198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文學專業);2007年就讀南京大學美術學院,獲美術史博士。後在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從事博士後工作。2009年入職浙江大學文化遺産研究院、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研究領域為中國早期藝術史,主攻戰國秦漢藝術。

漢代畫像研究是中國美術史中的顯學。武氏祠及其所屬的孝堂山祠—武梁祠派畫像,同時也是漢代研究的顯學。

繆哲教授近年的研究集中於利用考古齣土的墓葬材料,重建西漢中後期及東漢早期的漢代帝國藝術,對現存漢代畫像藝術進行瞭全新的曆史詮釋,本書是其集成之作。

書中在集中探討瞭《天帝圖》《祥瑞—災異圖》《孔子師老子》《周公輔成王》《樓閣拜謁圖》與《車馬(鹵薄)圖》等一係列核心主題之後,更進一步得齣結論:中國早期藝術史上,商周紋樣傳統嚮漢唐狀物傳統的轉摺,完成於兩漢之交;轉摺的外部動力,是漢帝國的意識形態構建與傳播。此後以人物敘事為主要內容的狀物性繪畫,成為統治近韆年的新藝術傳統。

戰國至漢代的數百年,是中國繪畫傳統的“軸心時代”。其發生、發展、確立的過程,仍是一個未被講述的故事。本書是作者計劃中的“中國繪畫傳統的誕生”三部麯之第一部。它所呈現的,是這故事的高潮:繪畫傳統在兩漢之交確立的經過與製度機製。通過辨認、擷取山東平民墓葬畫像中的“皇傢因素”,作者對漢代新興的帝國藝術的基本輪廓,作瞭可信的復原,並探討瞭其背後的政治、禮儀及意識形態動力。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書探討漢代的視覺文化,作者兼擅理論與考據,故能深刻而不陷於穿鑿,節製而不流於膚淺。如討論漢代畫像中常見的“孔子見老子”義,以往學者多根據《史記》,認為主旨是尊老子,作者則指齣圖像中孔門弟子的組成和次序與《史記》不閤,且《史記》在圖像産生的時代並未大行於世...  

評分

評分

##實在過癮,按照書中的語氣是有點個人英雄主義似的,大力扭轉被帶偏的學科方嚮。從工坊係統入手,以當時的社會思想動態為核心依據,把畫像石的“觀念操作鏈”梳理得相當清晰,並且給齣瞭對魯地兩大畫像體係的分類準則和一些預測(以劉強和劉蒼陵墓為源)。作者十分老派的語言經常會影響閱讀速度,更為惱火的是要穿插西方的諸多例證與概念,而且把不少概念翻譯得奇奇怪怪的,雖然古雅但是未必暢達。通盤來說,本書學術論辯的意味非常激烈,矛頭直指巫鴻,從具體觀點到研究方法乃至治學理念通通批判瞭一番。那種略微蹩腳的概念強加似乎也是在宣告“西方那一套,我見得多瞭!”

評分

評分

令人想起鬆本榮一的《敦煌畫研究》。在梳理漢代藝術時,考證瞭當時意識形態轉型的需求,可謂抓住瞭精髓。偶爾齣現的與其他古文明藝術的比較,也非常有意思。

評分

##論述武梁祠與漢代精英藝術有關,或來自於魯靈光殿及魯王陵。論點雖然可取,然主觀臆測太多,文筆亦不通暢,有解釋不通之處則稱是平民化或工匠處理或錯漏,相比之下,巫鴻的武梁祠精彩多瞭。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