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佛教与神祗信仰》内容简介: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古代,日本尚未进入世界大多数国家人们的眼界,中国史书《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史籍就予以记载,不特留下了珍贵的史料,而且也是研究日本古代史唯一的文字资料。其时,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国文明光耀世界,领袖东亚。古代日本举国一致,倾力学习中国,引进中国的文字、宗教及典章制度等,曾几何时,便为一文明国家,故谓中国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流并非过言。中世纪时日本仍旧关注中国,继续吸取中国文明,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中国却很少学习、研究日本,及至江户幕府,日本行闭关锁国之策,中国和日本的交流几至中断。
千余年来,两国的交流与相互研究的这种不均衡,固然与中国为东亚文明中心,而日本处于边缘的位置有关,但也和两国朝代更迭,对外政策变化频繁不无关系,此可为前车之鉴。
19世纪以降,西力东渐,近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传到亚洲,日本得风气之先,仿效西方,断行明治维新,一举成为东亚最初的近代化国家。同时吸收西方近代文明,参以本土文化,成就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日本文化。
##神佛结合开启了以后日本灵活吸收外来思想的平衡思考模式。附章《异文化体验中的发现》价值不亚于本书。
评分##看完了,很有意思的一本小书,是我每日的地铁读物。非常实诚地解释了神道教这个傲娇的基层信仰与佛教斗智斗勇的发展历史。最有用的是结语,终于让我搞清了小乘、大乘、密教、杂密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友好的基础读物,但是面向还是太窄,比较偏经济史方向,不够有趣咯~
评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圣诞节的要读这么一本书。不过可读性不是很强,可能是对阅读者的要求比较高吧,所以对我这种连初学者都算不上的路人,读着就觉得很没有逻辑,更不要说有趣了,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收获。跟预期中的内容不太一样,一直以为是偏向神道或佛教故事的,没想到是偏向世俗的统治以及人为影响的结合,附章比正文有意思。
评分##原书自然是经典(虽然论点在目前看有许多需要修正的地方),但翻译惨不忍睹。译者非要自作聪明把“神佛习合”这个专名译成散见在各处的“神与佛的结合”、“神佛结合”等字数长短不一的词组还在序言里洋洋自得地说明这么翻译的理由,真是贻笑大方。专名非要用归化译法这点按下不论,那为什么文法残留着日文的遗迹弄成又臭又长的中文,弄得读者还以为义江本人写作就啰哩啰唆?如果说文法的问题是译者水平太低也就算了,那为什么日文的“・”和“=”还原封不动地保留在书里?“道真冤魂=天神”,中文里有这么用等号的吗?你当你在翻译数学书?“御灵信仰・御灵会”,中文里的中点难道有并列连词的意思吗?怕是找了个不够格的译者来充数,出版之前也根本就没有校对过。
评分 评分 评分##读起来十分絮叨。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