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还是海德格尔的书读得人多啊
评分海德格尔早期的学术讲座。
评分海德格尔的书,看介绍出了好几年了,可是没见过哎,这次很幸运,京东搞活动,200减70,竟然抢到了,很划算。关键是这书平时都买不到,我买的时候好像也就剩三次本了,运气很好。送来的书也不破,不像那种只剩下基本就久久的藏族那个啊搜人u额我i饶平是空腹拉屎嫩热风炉的世界,还是很不错的。好吧, 我为了凑字数,打了好多乱码,机器人好像是看不出来的 哈哈哈。。
评分海德格尔的学术生涯可以自然分为三个时期:弗莱堡早期(1915-1923年),马堡时期(1923-1928年)和弗莱堡晚期(1928-1976年)。弗莱堡早期是海德格尔思想的开端,尤其最后几年已走向成熟。现代新解释学应当以海德格尔1919-1923年的系列讲座(Vorlesungen)和研讨班(Seminare)为起点,因为海德格尔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就是“实际性的解释学”①,而1923年夏季学期的讲座《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是这一阶段带有总结性的文献,它第一次提出了理解由认识论向本体论转变的问题②。可以说,利科所谓的解释学的“第二次哥白尼革命”是从这里开始的,而不是从马堡时期的《存在与时间》才开始。海德格尔的“实际性的解释学”(Herreerneutikder Faktiztat)的提出当属西方解释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开辟了现象学研究的新领域,而且也开辟了解释学研究的新方向。
评分国内海德格尔的东西介绍过来的越来越多了
评分另外艾朗诺(Ronald Egan)翻译了《管锥编》,译本名为:《Limited views:Essays On Ideas and Letters》。艾朗诺(Ronald Egan)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美学和人文文化进行过多年深入的研究,他独立编成的《管锥编》英文选译本1998年由美国哈佛大学亚洲中心出版。艾朗诺从原书1400多项条目中选译了65项,此选译本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由译者拟了大标题:一、美学和批评概论;二、隐喻、象征和感知心理学;三、语义学和文学风格学;四、论老子;五、魔与神;六、社会和理想此书的出版,在美国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管锥编》第一次被部分译成英文本出版。
评分喜欢他
评分译文质量有待检验
评分本讲座有两个突出的现象学的解构的例子:一个是从一开始,海德格尔就对“本体论”(存在论)这个概念做了某种“拆解”的工作:既没有完全抛弃它,又通过回到存在的源始经验将它同西方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区分开来了,这里面包括对存在本身意义的恢复,尽管这个阶段是以作为在者的此在的存在意义为中心。另一个是在讲实际性的“此在”这个概念时,海德格尔用了两节(第4节和第5节)对在西方古希腊和基督教传统观念融合的基础上所形成的有关人的“僵硬”观念进行了解构,因为不拆解这种观念,我们便无法真正“看”到“此在”本身的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