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家(第16辑)

藏书家(第16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齐鲁书社 编
图书标签:
  • 藏书家
  • 古籍
  • 善本
  • 版本
  • 书史
  • 收藏
  • 民国
  • 珍本
  • 文献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齐鲁书社
ISBN:9787533322106
版次:1
商品编码:1001447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7
字数:1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今春以来,即本辑《藏书家》编辑出版期间,编者有幸躬逢盛事连连。首先是喜迎齐鲁书社成立三十周年。回首往事,那些筚路蓝缕、默默奉献的老一代出版人敢于创业、辛勤耕耘的身影仍历历在目,他们开创了山东古籍出版事业,出版了一批至今仍为学界津津乐道的文化精品,真是“文兴齐鲁,功在学林”:而今而立之际,经过后继者的艰苦奋斗,特别是经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改革和拚搏,齐鲁书社的出版事业更上一层楼,出版规模和经济效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目录

治学忆往
郑伟章我与《文献家通考》
书林一叶
黄裳来燕榭藏书簿记(续)
慕侠词集散记
雪泥鸿爪
周启晋五世书香(四)——忆先父绍良先生
杜斌“书颠”杨循吉的“颠”与“悟”
唐桂艳“真知版本者”赵录绩
骆伟平凡、朴实、执着的爱国藏书家——王献唐
李致忠荀斋珍品三弆京
李东溟一件藏文经卷的背后
沈津《萝轩变古笺谱》背后的故事
丁延峰杨氏陶南山庄记往
韦明铧一宋一廛漫记
王振良天津的藏书楼(续)
辛德勇记百万塔陀罗尼清末传入中国的一条史料
李际宁发现《赵城金藏》的前前后后(下)
谢其章黄萍荪与《子曰》丛刊的结局
傅春生曾经沧海仍为水——《中华活叶文选》漫谈
读书掇英
周景良观弢翁遗书四跋
语余《杨守敬题记日本法隆寺金堂造像铭文》观后
自牧孙犁书札笺释
版本谈故
柳向春寻亲记
刘玉才《后村居士集》版本辨识杂谈
程有庆明刊《元曲选》版本赘言
涂宗涛清康熙间刻善本《王先生十七史蒙求》——苹楼藏书琐谈之十一
张书学李勇慧王献唐先生日记稿本述略
赵晓林《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的两种版本
蒋颖馨新文学书籍特印、限定本举隅
版本讲座
林夕活字本的鉴赏与收藏——古书版本知识
拓晓堂《红楼梦》版本漫谈
编后记

精彩书摘

来燕榭藏书簿记(续) 黄裳
诸葛武侯十六策
嘉靖刻。九行,十七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中一策字,下记叶数,通二十四番。卷尾一行云,都司都事河东陈大纪刊行。最后有嘉靖十一年太岁壬辰夏五月哉生明古吴查应兆谨著之后叙。收藏有曹溶之印朱方,平原中子白长,切问斋藏白方,切问斋珍藏朱方。后叙云,侍郎曲沃李公业承家范,忠输王室,夙念武侯之烈,乃者直指东辽,特出厥书梓之,以为遐方迪。是此册为嘉靖中辽东所刊也。字迹瘦劲,大异江南雕板。棉纸初印。按此本卷首大题后一行,即为泰始二年二月一日平阳侯相陈寿谨上故蜀丞相诸葛亮故事云云。晁氏《读书志》著录入兵家,以寿录孔明书不载此策,疑为后人依托,然亦宋前人所为。所录十六目与此本俱合,惟第六目治民,此作治人,却与《四库》所据《大典》本合。《大典》已佚,此册当是人间最旧之本,馆臣当日亦未之见也。书出吴江,书估汪某搜得之,以之归余。同来者尚有绝初印之臧氏《元曲图》一册。汪估尝得宋棚本王建《宫词》于硖石,又得套印附图本《绣繻记》,皆别售。
馀庆录
嘉靖刻。半叶十行,行廿字。写刻,棉纸。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下有刻工姓名:久、林、钦、文、君文、闽人德明等。通十五番。天一阁故物,书根题字犹存。前嘉靖甲子仲秋馀姚冶山居士徐天衡引,下接东海乐善道人张谦述之劝人勿食牛肉文,后接题双行云钦差提督军务处抚浙江等处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徐械梓行,以下接正文。卷尾“禁牛八善”后低一格云,余叨抚两浙,遵例禁宰耕牛,年来畜繁而民安之,颇有成验。识者谓八善具而轮回报应之说不与焉。诚有味乎其言也。爰为训注,庶共观省。姑苏徐械识。八善者:遵国之禁,利农之耕,全物之命,弭盗之原,去俗之奢,解时之疾,惜己之福,励官之箴也。徐天衡序谓“本朝屡降圣谕,禁宰耕牛,犯者枷杖充军。擅宰一牛者,仍罚五牛”。是此录之刻,亦明代农政之一端。所辑故事,多出洪氏《夷坚志》,亦多报应之说。天衡序后又云,“又劝人戒杀子女诗文并赘于后。”然今本无之,或是徐栻刊书时去之。栻之所见,高于天衡远矣。癸巳九秋得之甬上。
……
藏书家(第16辑):一部探索知识海洋的精巧地图 《藏书家(第16辑)》并非是一本实体图书,而是一个以“藏书家”为主题,集结了丰富多元知识精华的精巧系列合辑。它更像是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指引着读者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发现那些埋藏于时间长河中的珍宝。每一辑的出版,都凝聚着编者对知识的热忱与对文化传承的严谨态度,力求为热爱阅读、渴求知识的读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盛宴。 内容概览:多元视角的知识聚合 《藏书家(第16辑)》的内容包罗万象,并非局限于某一狭窄领域,而是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姿态,网罗了古今中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精粹。试想一下,翻开这辑合辑,你可能在一瞬间穿越到古希腊的哲学殿堂,聆听苏格拉底的智慧箴言;下一刻,又可能置身于文艺复兴的艺术氛围,品味达芬奇的画作;再者,你或许会潜入深邃的宇宙,探索黑洞的奥秘,或是驻足于微观世界,观察 DNA 的奇妙结构。 这辑合辑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内容的“精”与“博”相结合。它不追求面面俱到的浅尝辄止,而是精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启发性、或是鲜为人知的知识节点。这些节点可能是一篇关于某个历史事件的深度解读,揭示其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可能是一次对某位科学巨匠思想的梳理,展现其思想的演进与影响;也可能是一份对某项传统技艺的细致考究,让我们窥见工匠精神的传承。 特色解读:深度与广度的完美平衡 《藏书家(第16辑)》在内容的编排上,尤其注重深度与广度的完美平衡。它既有对宏大叙事的宏观把握,也有对细微之处的精雕细琢。 深度探索: 在某些主题上,合辑会深入挖掘,邀请该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原创或翻译的权威文章。这些文章往往能够拨开迷雾,直击核心,为读者提供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 比如,对于一个复杂的科学理论,它会邀请物理学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并辅以生动的图示,让读者即使没有深厚的专业背景,也能领略其精妙之处。又如,对于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会汇集多位历史学家不同的观点,呈现出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与多面性。 广度视野: 同时,合辑也力求打破知识壁垒,将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点巧妙地串联起来。一篇关于古代天文学的文章,可能与一篇关于神话传说在天文学发展中的作用的文章并列,让读者看到科学与文化的交织。一篇关于中国古代陶瓷工艺的文章,或许会与一篇关于西方美学理论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的讨论相得益彰。这种广阔的视野,能够激发读者的跨界思考,拓宽其认知边界。 读者收益:不止于知识的获取 阅读《藏书家(第16辑)》,获得的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累积。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一种精神世界的丰盈。 激发求知欲: 合辑中每一个精心挑选的知识点,都可能成为一把钥匙,开启读者对某个领域更深层次探索的兴趣。一篇介绍量子力学基础概念的文章,可能会激发一位青少年对物理学的热情;一次关于丝绸之路贸易的文章,可能会促使一位历史爱好者深入研究古代东西方交流的细节。 培养批判性思维: 合辑在呈现不同观点时,常常会采取一种严谨、客观的态度,鼓励读者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它不会简单地灌输结论,而是提供论据,引导读者去分析、去辨别。这种对信息进行筛选和评估的能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重要。 拓展文化视野: 通过对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介绍,合辑能够帮助读者超越自身的文化局限,理解和欣赏多元化的世界。它让我们看到,人类文明的进步是无数智慧和创造的结晶,而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 提升人文素养: 无论是对艺术的品鉴,对哲学的思考,还是对历史的回溯,都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读者的艺术修养、哲学思辨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编排与设计:人性化的知识呈现 《藏书家(第16辑)》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也力求精益求精。 清晰的结构: 合辑的编排并非随意堆砌,而是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或是按主题分类,或是按时间脉络梳理。例如,某一辑可能将内容划分为“古典文明”、“科学探索”、“艺术瑰宝”等几个板块,让读者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阅读。 精美的插图与设计: 为了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藏书家(第16辑)》常常会配以精美的插图、图表、甚至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视觉元素不仅能够辅助理解,也使得合辑本身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版式的设计也十分考究,力求在保证信息清晰传达的同时,营造出舒适的阅读体验。 权威的作者阵容: 合辑中的文章通常由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专家或资深作家撰写,保证了内容的学术性和权威性。这让读者能够信任所获取的知识,避免误读。 适用读者:面向所有热爱知识的探索者 《藏书家(第16辑)》的读者群体十分广泛。 学生: 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能从中找到拓展课堂知识、培养学习兴趣的宝贵素材。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之外的知识,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知识爱好者: 对于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渴望不断学习新知识的成年人来说,这辑合辑无疑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它能够满足他们多元化的求知欲,为他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教育工作者: 教师和教育研究者也可以从合辑中汲取灵感,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视野。 文化研究者: 对历史、艺术、哲学等领域有研究兴趣的人士,也能在其中找到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和新的研究视角。 总而言之,《藏书家(第16辑)》是一份献给所有热爱知识、追求进步的读者的礼物。它以其广博的视野、深刻的洞察、精美的呈现,成为我们探索知识海洋、丰富精神世界的一位可靠向导。它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知识的集结地,一个点燃好奇心、孕育智慧的火种,静待着每一位有心人的发掘与品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我一拿到手就被它深沉的墨绿色封皮和烫金的标题所吸引。那种略带粗粝的纸张触感,让人联想到旧书店里尘封已久的手稿,充满了怀旧的温度。内页的排版也处理得非常考究,字体选择既古典又易读,间距和留白把握得恰到好处,读起来完全没有视觉疲劳。尤其是那些精心挑选的插图,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但仅凭预览就能感受到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仿佛每一笔都凝聚着作者的深情。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品,光是把它放在书架上,就能提升整个空间的文化氛围。我猜测,能对书籍本身有如此深厚感情的创作者,其内容想必也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迫不及待想翻开它,去探索那些隐藏在精美外壳下的思想火花。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已经超越了普通阅读载体的范畴,成了一种仪式感的体现。

评分

我是一个对叙事节奏要求很高的人,如果开头平淡如水,很容易让我失去继续探索的动力。这次我可是抱着“猎奇”的心态来对待它的,毕竟是“第十六辑”了,故事的延续性和创新性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够立刻抓住读者眼球,用一个极具张力的场景或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来开启旅程的作品。我猜测,如此高产的系列,必然有其成熟的叙事模型,但愿这次能看到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比如尝试一种全新的时间叙事手法,或者引入一个完全颠覆以往设定的关键角色。我希望能感受到那种初读时的“惊艳感”,就像在寻宝过程中,突然发现了一张藏宝图的秘密入口。毕竟,能走到第十六辑,如果没有一点“独门秘籍”,是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文坛立足的。

评分

说实话,我更看重作者的“世界构建”能力,而非仅仅是情节的跌宕起伏。我希望这本书里描绘的世界观是自洽且丰富的,拥有自己独特的逻辑和纹理。我希望那些虚构的地名、风俗习惯,甚至是一套独特的对话模式,都能让人感觉真实可信,仿佛真的存在于另一个维度。我特别关注那些细微的文化符号是如何被巧妙地嵌入到故事肌理中的,比如某个古老的仪式、某种特定的饮食习惯,这些细节往往是一个优秀作品的灵魂所在。如果这本书能构建出一个让我愿意“居住”其中、沉浸其中去探索的微观宇宙,那么即便情节偶有瑕疵,我也愿意给予高度评价。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逃离现实的出口,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但又逻辑严密的平行时空。

评分

坦白说,我最近阅读的状态一直有些迷茫,总觉得市面上充斥着太多浮躁的“快餐式”文学,缺乏能让人静下心来细品的深度。但当我听说这次的这个系列又有新动作时,我的期待值瞬间拉满。我关注这个系列已经有好几年了,它总能以一种极其克制却又极富穿透力的方式,触及到那些被我们日常忽略的情感侧面。我希望这次的内容能继续保持那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剖析,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情节堆砌。我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巧妙地编织那些看似不相干的线索,最终汇聚成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整体结构。如果它能像往常一样,在我读完最后一页后,留下那种久久无法散去的,关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哲学叩问,那它就无疑是成功的。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个避世的角落,让我在喧嚣的世界里找到片刻的清醒与自省。

评分

我个人对文学作品的“时代意义”有很高的期许。一部好的作品,除了能提供娱乐或审美体验外,还应当能精准地捕捉到当下社会的某种集体焦虑或时代精神的侧影。鉴于这本书已经出到第十六辑,我非常好奇,它将如何回应我们当前所处的这个快速变化、信息爆炸的时代。我期待它能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而不是提供肤浅的答案。比如,在技术飞速发展、人际关系日益疏离的今天,作者会如何诠释“连接”与“孤独”的主题?我希望它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们这个时代的困境与希望,引发社会层面的广泛讨论。如果它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消遣读物,而是一份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时代笔记。

评分

非常喜欢藏书家这套书

评分

已逝的杂志,很好的收藏

评分

大概因为我出访日本次数较多,交往较广,而日本朋友赠给我的图书也连绵不已,小批量的就不多说了,除上述的一次达四吨以上者外,尚有几次也值得一提。比如开始时提到的日中长期友好研究会,他们在1986年曾一次赠给我新版的日本小学教材三千馀本。除不赠历史教材外,其馀各科皆备。我把这些图书分赠给有关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部门,供他们参考研究。又如田中内阁时的参议院议长木村睦男先生,也曾将他的自传《春来秋逝》上下两卷赠给我五十部。这位多年来从事中日友好事业的学者型老政治家,他的自传贯穿了近六十年来的日本历史,以及他本人和中国的密切关系,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对他的这些赠书以极为慎重的方式予以处理。我刻了一方“木村睦男赠书”的专用章,每部书加盖此一印章后,我题上受委托赠送字样,分赠给国内各大图书馆,并请他们在我提供的接受函上签字为证,再请他们直接寄信给作者表示感谢。在半年之内,将此事处理完毕。我为什么对木村睦男先生的委托如此重视?当然有一定的因由。此人幼时家贫,弟兄六七人,几乎难以维持家计。哥哥到大连打工谋生,将他带到大连,在当时伏见台小学读书。别的同学中午有人将面包牛奶送到学校,而他却必须快跑回家吃一口冷饭。他说:“是当时的中国人帮我养大,所以我有两个故乡。”直到七八十岁以后的暮年,常常对家人说:“我得回去看看!”这里所说的“回去”即指到大连。他作过交通大臣,对日本的铁路建设有历史性贡献;在田中内阁时,他努力劝说田中首相早日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有人阻拦说,一旦邦交正常化,日本在许多方面多出一个竞争对手。他回答说:“多一个竞争对手是好事,可以互相促进,……”可以说,中日邦交正常化木村先生是与有力焉。他任参议院议长时,曾在北戴河会见邓小平同志,一起讨论过一国两制的问题。所以,他委托我的事,我愿意认真做好。他已是将近九十高龄的耆宿,和我多年来保持着友好往来。

评分

威海市领导对赠书一事极为重视,1999年8月1日,在威海举行一个赠书仪式,由司法部门予以公证,并同时开放,至今运行良好。

评分

这书选题还行,可读性很强。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天津地区最典型的各种画报的创刊日期、终刊时间、出版者、编辑人、纸质、装帧等,作者对其办刊宗旨、风格、特色等做了初步研究。这套砖书是最划算的,星战系列还有2个小人,二百多个散件,让我家那个小人控乐坏了,乐高的砖书真的不错,就是京东的品种总是要缺货,买的时候要看运气了,赶紧推荐几个朋友来买,下手慢的那个就没买到,又缺货了。儿童节作为礼品这个是再好不过的了,有玩具,有书看,寓教于乐,包装精美,乐高的东西,品质自然非同凡响。乐高拼砌玩具曾经伴随无数多孩子的成长,在孩子和家长的心目中,乐高代表的是快乐,是无限的想象,是创意的未来。乐高集团今天的成就,与他悠久的历史和企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传说有位智者,他很富有,但他不去享受荣华,他为了不使乐高的绝版产品流失海外,他将自己所有收藏的老乐高汇集到一起,放入地下室,据说木箱中的宝物全部是乐高中的精品,宝藏年代久远,智者设置了暗道机关,等待他的子孙到来取出宝藏,目前5510和6949等珍稀乐高在北京某工艺馆展出陈列。 乐高公司的创立于丹麦的一个小城镇——比隆(Billund)。他的创始人克里斯第森先生(Ole Kirk Christiansen)出生于1891年,是一个出色的木匠,有着自己的木制加工厂。他为人忠厚,坚毅,性格乐观幽默,积极向上,这使他能够在30年代欧洲的经济危机时顺利的渡过难关。 1932年对于克里斯第森先生来说是艰难的,也是难忘的。经济大萧条冲击到丹麦彪隆,所有的手工艺人都接不到订单,他的木制厂辞退了最后一名工人。同一年,他失去了他的妻子,只有他和四个孩子相依为命,最小的孩子6岁,最大的孩子15岁。他开始懂得,生活不仅是一个美好的礼物,而且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是他仍然对生活对事业保持着热情,勇于尝试新的机会和新的技术。他接受了工业协会的建议,开始生产家用产品,作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改变——将他的木制厂的产品定位于玩具。他的决定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一些反对,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儿童玩具的重要性。但是克里斯第森先生认为玩具始终是孩子最重要的伙伴,无论何时,孩子都不能没有玩具。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短短的几年这个木制加工厂就具备了成为国际性玩具公司的基础。京东当然非常快的,从配货到送货也很具体,快递非常好,很快收到书了。书的包装非常好,没有拆开过,非常新,可以说无论自己阅读家人阅读,收藏还是送人都特别有面子的说,特别精美;各种十分美好虽然看着书本看着相对简单,但也不遑多让,塑封都很完整封面和封底的设计、绘图都十分好画让我觉得十分细腻具有收藏价值。书的封套非常精致推荐大家购买。 打开书本,书装帧精美,纸张很干净,文字排版看起来非常舒服非常的惊喜,让人看得欲罢不能,每每捧起这本书的时候 似乎能够感觉到作者毫无保留的把作品呈现在我面前。 作业深入浅出的写作手法能让本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好似一杯美式咖啡,看似快餐,其实值得回味 无论男女老少,第一印象最重要。”从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中,就可以让别人看出你是什么样的人。所以多读书可以让人感觉你知书答礼,颇有风度。 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不错,多读书,增长了课外知识,可以让你感到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从书中,你往往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使你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多读书,可以让你变聪明,变得有智慧去战胜对手。书让你变得更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你又向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一步。 多读书,也能使你的心情便得快乐。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无限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我们应该多读书,为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好的、扎实的基础!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评分

大概因为我出访日本次数较多,交往较广,而日本朋友赠给我的图书也连绵不已,小批量的就不多说了,除上述的一次达四吨以上者外,尚有几次也值得一提。比如开始时提到的日中长期友好研究会,他们在1986年曾一次赠给我新版的日本小学教材三千馀本。除不赠历史教材外,其馀各科皆备。我把这些图书分赠给有关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部门,供他们参考研究。又如田中内阁时的参议院议长木村睦男先生,也曾将他的自传《春来秋逝》上下两卷赠给我五十部。这位多年来从事中日友好事业的学者型老政治家,他的自传贯穿了近六十年来的日本历史,以及他本人和中国的密切关系,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我对他的这些赠书以极为慎重的方式予以处理。我刻了一方“木村睦男赠书”的专用章,每部书加盖此一印章后,我题上受委托赠送字样,分赠给国内各大图书馆,并请他们在我提供的接受函上签字为证,再请他们直接寄信给作者表示感谢。在半年之内,将此事处理完毕。我为什么对木村睦男先生的委托如此重视?当然有一定的因由。此人幼时家贫,弟兄六七人,几乎难以维持家计。哥哥到大连打工谋生,将他带到大连,在当时伏见台小学读书。别的同学中午有人将面包牛奶送到学校,而他却必须快跑回家吃一口冷饭。他说:“是当时的中国人帮我养大,所以我有两个故乡。”直到七八十岁以后的暮年,常常对家人说:“我得回去看看!”这里所说的“回去”即指到大连。他作过交通大臣,对日本的铁路建设有历史性贡献;在田中内阁时,他努力劝说田中首相早日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有人阻拦说,一旦邦交正常化,日本在许多方面多出一个竞争对手。他回答说:“多一个竞争对手是好事,可以互相促进,……”可以说,中日邦交正常化木村先生是与有力焉。他任参议院议长时,曾在北戴河会见邓小平同志,一起讨论过一国两制的问题。所以,他委托我的事,我愿意认真做好。他已是将近九十高龄的耆宿,和我多年来保持着友好往来。

评分

很强很强,写的书没有半句废话,全是精华

评分

藏书家的最后一本,此类杂志很少,以后不知会不会再出

评分

很不错的期刊,可惜不出版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