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父母都是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虔信派强调宗教的精神,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康德小时候的精神世界受到很深的虔信派影响。八岁时,康德开始上学,学校提倡的是人文主义教育,反对宗教带给人的思想上的僵化。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他从此开始一生都对宗教祈祷和教堂唱诗感到反感。也是因为学校的教育,他开始怀疑建立在感觉与感受上的宗教,他的宗教哲学简单地来说也是对虔信派的一种反动。
评分替朋友下的单,很快就收到书了。
评分评分
沃特斯的以上分析,对于中国学人理解康德可能是特别重要的。而且也正是基于上述的意义,沃特斯才高度评价了康德在“艺术思想上的哥白尼革命”:“从美学史来看,德国‘大革命’……与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斩首等历史事件具有同等意义。康德为这场自由民主运动撰写了最初的独立宣言。”
评分康德通过“反思判断力”沟通现象和本体的努力,使美学在其哲学体系中占有了关键性的位置。这一方面是要在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批判和唯理主义的理性独断之间寻找一条通道,另一方面也与启蒙主义所强化的“主-客二元”的传统思维模式有关。林塞•沃特斯(Lindsay Waters)《美学权威主义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一书,曾就此作过一些有趣的分析。
评分……所以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把认知主体和知识客体联结起来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传统美学研究把这样一种劳作视为自身的当然职责。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自问过,是否真有必要在主体和客体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评分如果说从他对歌德的评价当中,看很难理清他对超人的定义,那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中,对于超人的定义就相当明显了。
评分如果说从他对歌德的评价当中,看很难理清他对超人的定义,那么,《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当中,对于超人的定义就相当明显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