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文图书】《钢铁抗战:中国野战炮兵史 1900-1937》

【指文图书】《钢铁抗战:中国野战炮兵史 1900-193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霍安治 冯杰 著
图书标签:
  • 军事史
  • 中国军事
  • 野战炮兵
  • 抗战
  • 民国史
  • 军事科技
  • 战争史
  • 历史
  • 国防
  • 武器装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指文图书官方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ISBN:9787510709418
商品编码:10150896209
品牌:指文图书(ZVENBOOK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战史系列
开本:16
用纸:105克铜版纸
页数:32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品牌介绍Brand Introduction 书名 钢铁抗战:中国野战炮兵史 1900-1937 作者 霍安治 冯杰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7-31 页数 328页 纸张 105克铜版纸 内容简介Content Description 进入20世纪过后,中国军队开始走向现代化改造的进程,在受到西方现代军事思想的影响后,中国军队试图为自己配备合适的远程火力,在这样的大前提下,促成了近现代野战炮兵部队的诞生。诞生之初,受国力之困,不但无法生产炮兵装备,在选择具体型号时也遇到众多困难,直到正式下定决心选定一国为参照创建为止,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才踏上了正轨。至1937年,中国野战炮兵部队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培训出合格的人才。本书系统地讲述了1937年前,中国野战炮兵部队的发展历程。 作者简介Author Biography 霍安治,1976年生人,从商多年,对抗战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兵器》等杂志发表相关论著多篇。  
冯杰,1977年生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民革中央《团结报》文史专栏作者,著有《漓江烽火:桂柳会战》等书,并在《军事历史》《国际展望》《兵器》《世界军事》等刊物上发表过几十篇相关文章。   编辑推荐Editorial Reviews 本书通过大量历史资料以及人物回忆录,还原了在抗战全面爆发前,中国建立准现代化野战炮兵所经历的艰难历程。抛开“惟装备论”迷思,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炮兵装备的变迁。 插图Illustrations 目录Catalog 前言 血肉模糊的驮鞍  
第*章 钢铁革命——“特种钢”与火炮大跃进  
第*节 致命的合金钢  
第二节 迟迟其行的新式钢铁厂  
第三节 独领风骚的德国炮兵  
第四节 以德为师——袁世凯的好眼力  
第五节 钢铁的界限——原地踏步的沪造“克”式山炮  
第六节 洋行建军  
第二章 笨蛋,问题是机动!  
第*节 拱卫军的山炮大比试  
第二节 萧萧马鸣——中国炮兵无解难题  
第三节 斯科达“好为则”炮的警讯  
第四节 扭曲的“国产”火炮——奉军的炮兵狂想曲  
第三章 中央军的幻想曲  
第*节 甩不掉的“有坂”炮  
第二节 新式炮兵第*炮——宋子文的糊涂采购案  
第三节 德式新炮兵的起步  
第四节 泥泞中的炮兵集团  
第五节 改造“三八”式野炮的抗日警讯  
第六节 陈仪之野望——1932年兵器制式会议  
第四章 间接射击  
第*节 从“三点一线”到“遮蔽阵地”  
第二节 眼高手低的留日派  
第三节 蒋介石的德国顾问  
第四节 射、测、观、通、炮  
第五节 炮兵致胜的德械装备——“三十二年”式两用方向盘  
第六节 现代化炮兵的入场券  
第五章 寻找万能炮——德式建军的卜福斯之梦  
第*节 新式野战炮兵的要求  
第二节 耀眼登场的卜福斯“加农炮”  
第三节 双炮管神教——画蛇添足的破坏力  
第四节 女武神之恋  
第五节 我爱卜福斯  
第六节 没有神马的国度  
第六章 新炮新希望  
第*节 急如星火的卜福斯采购案  
第二节 炮兵第*旅——抠门的德式炮兵训练中心  
第三节 卸妆后的女武神  
第四节 鸡肋、鸡肋  
第五节 望穿秋水的兵工署  
第六节 永远的“克”式山炮  
第七章 摩托化!  
第*节 机动“九〇”式野炮的启示  
第二节 从失败中学习——“维克斯”牵引车采购案  
第三节 炮兵机动新希望——“皮兴”式牵引车  
第四节 被误解的“莱茵”怪炮——三十二倍十五厘米重榴弹炮  
第五节 将摩托化进行到底——国造75毫米野炮与100毫米轻榴弹炮  
第六节 炮兵技术处  
第八章 汤山炮兵学校——昂贵的模拟抗日战场  
第*节 嚣张的“炮兵学校专款”  
第二节 干炮兵就要学打炮!  
第三节 卜福斯与炮兵学校  
第四节 中国炮兵第*人  
第五节 德式炮兵的全盛时代  
第六节 失落的炮兵学校——密位对数表的秘密  
第九章 让炮兵飞起来!——抗战炮兵的全胜之策  
第*节 不切实际的空中观测  
第二节 炮兵杀手声光测  
第三节 寻找侦测队  
尾声 这是外国人掉的炮吗?  
附录  
参考文献 阅读方法Reading Method 关于发货 正常情况下,付款后24小时内发货,逢周末节假日或大型促销活动除外。  关于发票 本司提供正规发票,您可以在提交订单时备注好发票抬头,公司抬头请同时备注好
纳税人识别号。

【军事史】《炮火年代:近代中国陆军炮兵的发展与变革 1900-1937》 引言 1900年至193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风云激荡的三十余载。在这段充满外侮内患的岁月里,一群身披军装的 men,在炮火的洗礼中,书写了中国陆军炮兵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诗。本书《炮火年代:近代中国陆军炮兵的发展与变革 1900-1937》旨在深入剖析这一时期中国陆军炮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辛历程,揭示其在国家命运转折点上的关键作用,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刻历史教训。我们试图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军事画卷,聚焦于那些被历史洪流裹挟、却又以血肉之躯抵挡风暴的炮兵军官、士兵以及他们所使用的火炮。 第一章:萌芽与探索——清末陆军炮兵的初啼(1900-1911) 二十世纪伊始,古老的中华帝国在西方列强的炮舰外交和军事优势面前摇摇欲坠。陆军的现代化,尤其是炮兵的发展,被提上了朝堂。本章将追溯清末时期陆军炮兵的萌芽状态。我们将审视清政府在推行“新政”过程中,如何尝试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和训练模式,建立起最早的炮兵学堂和部队。 陆军编练与炮兵的引入: 详细考察晚清政府在小站练兵等一系列军事改革中,对炮兵建设的初步设想和尝试。我们将分析当时引进的火炮种类,如克虏伯、哈奇开斯等,以及这些早期炮兵部队的组织架构和训练水平。 学堂教育与人才培养: 聚焦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等军事学堂在炮兵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我们将考察这些学堂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早期炮兵军官的成长轨迹,他们是中国近代炮兵的奠基者。 装备的困境与性能瓶颈: 尽管有引进,但清末炮兵的装备水平仍然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本章将深入分析当时装备火炮的性能、弹药供应以及维护保养的难题,揭示早期炮兵在技术上的先天不足。 早期战火的洗礼: 简要回顾庚子事变等事件中,清末炮兵的零星表现。尽管力量薄弱,这些战斗也为后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章:动荡与建制——民国初年陆军炮兵的重塑(1912-1928) 辛亥革命的炮声推翻了帝制,但也带来了长期的军阀混战。在这一混乱时期,中国陆军炮兵的建设并没有停滞,反而经历了更加曲折而关键的重塑过程。本章将聚焦于北洋政府时期,各派系为了争夺军事实力而进行的炮兵建设,以及一些有识之士在困境中推动炮兵专业化的努力。 军阀割据下的炮兵发展: 详细分析各军阀势力(如奉系、皖系、直系、晋系等)在炮兵装备、训练和人才培养上的不同侧重。我们将考察他们通过购买、仿制或缴获等方式,如何扩充和建设各自的炮兵部队,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炮兵的碎片化格局。 北洋政府的陆军部与炮兵建设: 探讨北洋政府时期,陆军部在炮兵组织、编制和训练上的官方努力。尽管常受制于财政和政治斗争,但一些基础性的制度建设仍然在进行。 引进与仿制的浪潮: 审视这一时期从欧美日等国引进的各种类型火炮,如施耐德、博福斯、山炮、野炮等。同时,也将关注中国兵工厂在仿制火炮方面的尝试,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与局限。 实战的考验与战术的摸索: 这一时期频繁的内战,为炮兵提供了大量的实战机会。本章将通过一些典型的战役,分析当时的炮兵战术运用,如支援步兵、炮火压制、与敌炮兵对射等,以及炮兵在战术层面上的初步探索。 南方革命力量的炮兵建设: 简要提及国民革命军在建立和发展炮兵方面的早期努力,为之后国民政府时期炮兵的统一和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章:统一与抗争——国民政府时期炮兵的整合与发展(1928-1937) 随着国民政府的北伐胜利,中国迎来了名义上的统一。在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大力整顿和发展陆军,炮兵的建设进入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新阶段。本章将着重分析国民政府在整合、装备、训练和战术革新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炮兵所展现出的抗争姿态。 炮兵总监部与炮兵学校的建设: 重点介绍国民政府成立的炮兵总监部,以及其在统一指挥、规划建设和制定标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深入考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洛阳炮兵学校等专业炮兵教育机构的设立和发展,以及它们为军队培养大量专业炮兵人才的贡献。 德国顾问团的援助与影响: 详细阐述国民政府时期,德国军事顾问团在陆军炮兵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分析德国在火炮引进、装备采购、训练计划、战术思想以及炮兵部队组织编制等方面提供的建议和实际帮助,以及这对中国炮兵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 装备的更新与多样化: 重点梳理国民政府时期,从德国、意大利、苏联、美国等国引进的各种型号火炮,包括中型山炮、野炮、重炮,以及高射炮和反坦克炮的初步尝试。我们将分析这些装备的性能特点,以及它们在不同兵种和战役中的应用。 炮兵的组织与战术创新: 考察国民政府时期炮兵部队的编制、弹药供应体系的建立,以及炮兵在实战中的战术运用。本章将分析“炮兵团”、“炮兵旅”等建制单位的演变,以及炮兵与步兵、骑兵等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术探索,并简要提及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炮兵在几次局部冲突中的表现。 科技与工业的支撑: 简要回顾中国兵工厂在仿制和生产炮弹、火炮零件等方面的努力,分析当时中国军工产业在炮兵领域所能提供的基础支持。 结语:浴火重生的期待 1937年,卢沟桥的枪声划破了黎明,中国进入了全民族抗战的艰难岁月。本书所涵盖的1900年至1937年,正是中国陆军炮兵积蓄力量、迎接挑战的关键时期。尽管面临着内忧外患、技术落后、资源匮乏等诸多困难,中国炮兵依然在探索中前行,在实践中成长。他们手中的火炮,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抗争。本书希望通过对这段历史的梳理和分析,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陆军炮兵在近代中国军事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他们为抵御外侮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段“炮火年代”的奋斗与牺牲,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生动写照,也为我们反思历史、珍视和平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本书旨在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勾勒出中国陆军炮兵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动荡时期,如何在军阀混战、政权更迭、外敌入侵的严峻环境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体系,引进先进技术,培养军事人才,并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打下基础。我们关注的不仅是火炮的型号和数量,更是那些在炮火中摸索、在硝烟中成长、为国家和民族贡献力量的炮兵军人们。他们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故事,值得被铭记和传颂。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偶然翻到了一本关于近代中国武器装备发展历史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独特,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政治格局或者宏大的战役叙事,而是聚焦于那些支撑起国家命运的冰冷钢铁。我一直对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装备发展轨迹充满了好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国家能否抵御外侮,能否在强敌环伺下生存。这本书就非常详细地描绘了从清末到抗战前夕,中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上的艰难探索。它不仅列举了各种型号的武器,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引进、仿制、甚至自主研发过程中的种种困境与突破。读完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每一次武器的更新换代,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智慧,甚至生命。它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从未放弃对军事现代化的追求。这本书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做得非常扎实,让我感受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佳作。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军事史的著作,说实话,我当初是被那充满历史厚重感的书名吸引的,但没想到读完之后,才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精彩得多。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它那种极强的“代入感”。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不仅仅是陈述事实,更是将那个时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军事思潮,乃至于武器装备的每一次小小的改进,都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而立体的历史画卷。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中国军人,在装备落后、技术薄弱的情况下,是如何运用智慧和勇气,与强大的敌人周旋。它让我对“抗战”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几个字,而是无数个鲜活生命,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具有感染力,它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和不屈精神。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一些战役细节的描绘,那些炮火连天的场面,那些决策者的挣扎,都让我看得热血沸腾。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尘封已久的博物馆里,轻轻拂去历史的尘埃,重新审视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装备。我一直对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那些“老古董”们有着特别的情感,它们不仅仅是冷冰冰的金属,更是那个时代中国军人血与泪的见证。这本书就以一种非常震撼的方式,将那些曾经活跃在战场上的火炮,甚至是更细分的装备,以一种近乎考古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它详细地描述了各种型号火炮的性能、来源,以及它们在中国军队中的装备情况。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介绍,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装备背后所代表的战略思想、战术应用,以及对整个战局的影响。读这本书,我仿佛能听到那些炮弹呼啸而过的声音,能感受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气息。它让我明白,军事装备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引进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其有效地融入到军队的整体建设中,并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惊叹,绝对是军事史爱好者不容错过的珍品。

评分

天呐,我最近真的陷进了一本关于中国近代军事史的书里,简直是爱不释手!这本书的作者,我必须得好好夸夸,他对那个时代的细节把握得太到位了。我本来以为自己对那段历史已经算了解了,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很多东西都是我以前从未触及过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件,而是像一部引人入胜的史诗,把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故事一点点挖出来,然后用生动、鲜活的笔触展现在我面前。尤其是我对那个时期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一直很好奇,这本书简直是满足了我所有的想象,它让我看到了那些筚路蓝缕、艰辛求索的身影,也让我对那个时代无数默默无闻的英雄有了更深的敬意。我喜欢它那种叙事的方式,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像是身临其境,跟着历史的洪流一起前进。而且,它的一些分析非常透彻,让我能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当时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人民为了生存和独立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对中国近代军事史有了全新的认知。我一直对那个时期中国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充满了好奇,特别是那些在艰苦条件下,如何一步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这本书就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深入探索了那段历史的每一个角落。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满了鲜活的故事和深刻的洞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梳理复杂历史脉络时所展现出的清晰逻辑和严谨态度。他没有回避那个时期中国军事发展中的不足和曲折,反而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从而让我们更真实地理解中国军队所走过的道路。这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引人入胜,它能够将那些看似遥远的历史事件,以一种贴近读者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能够感同身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洪流之中。读完这本书,我对中国军人的顽强精神和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

内容还不错价格优惠好大

评分

儿子喜欢指文图书信息多,我下次还来

评分

很愉快的一次购物车!各方面都很好!

评分

内容还不错价格优惠好大

评分

实在对不起这几天单位加班忙忘记收货了让店家久等了在这里向店家诚挚的致歉,收货后还没有来得及看翻了一下,这本书很好纸张也非常棒让我很满意,衷心的祝店家生意越来越红火。

评分

内容还不错价格优惠好大

评分

实在对不起这几天单位加班忙忘记收货了让店家久等了在这里向店家诚挚的致歉,收货后还没有来得及看翻了一下,这本书很好纸张也非常棒让我很满意,衷心的祝店家生意越来越红火。

评分

内容还不错价格优惠好大

评分

实在对不起这几天单位加班忙忘记收货了让店家久等了在这里向店家诚挚的致歉,收货后还没有来得及看翻了一下,这本书很好纸张也非常棒让我很满意,衷心的祝店家生意越来越红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