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管辖381种刑事案件 的司法认定与立案、量刑标准 2016年版

公安机关管辖381种刑事案件 的司法认定与立案、量刑标准 2016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刑事案件
  • 司法认定
  • 立案标准
  • 量刑标准
  • 公安机关
  • 法律法规
  • 案例分析
  • 2016年版
  • 刑法
  • 司法实践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海关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ISBN:9787510709784
商品编码:1021844259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书名:公安机关管辖381种刑事案件 的司法认定与立案、量刑标准(2016年版)

作者:卢建义  徐文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书号:9787510709784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开本:16

定价:198.00

 










刑事侦查实务精要:常见罪名立案标准与证据规则解析 本书旨在为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及法律实务工作者提供一份全面、深入且与时俱进的刑事侦查与司法认定工具书。本书聚焦于当前司法实践中最为常见和高发的各类刑事案件类型,深入剖析了从接报案、受案立案到证据收集、事实认定的全过程,并辅以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确保实务操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第一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基础与程序规范 本部分详细阐述了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立案的法定要件与程序要求,是所有后续侦查工作的基石。 一、立案的法定条件与界限: 立案管辖权的确立: 明确了不同层级和部门公安机关对管辖案件的界定,特别是跨区域案件和指定管辖的程序。 “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认定: 深入探讨了“犯罪事实”的构成要件,区分了民事纠纷、治安管理处罚与刑事案件的界限,重点分析了“控辩双方对事实有重大争议时如何启动立案程序”的实务操作难点。 程序启动的效率与审查: 详细介绍了立案审查的法定期间、材料准备清单,以及“不予立案”决定的书面理由和救济途径。 二、证据体系的构建与审查标准: 本书强调,现代刑事司法的基础是证据。本部分侧重于证据的法定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证据的种类与收集要求: 结合《刑事诉讼法》最新修订,系统梳理了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供述、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等八大类证据的收集流程与固定要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操指南: 针对讯问、搜查、扣押等关键环节,详细列举了可能导致证据被排除的情形(如未履行告知义务、诱供、变相体罚等),并提供了防止“补救性取证”的风险防范措施。 电子数据的取证与认证: 鉴于网络犯罪的激增,本部分专门辟章阐述了对电子数据(包括服务器日志、聊天记录、移动终端信息等)的远程勘验、提取、封存、鉴定和法律效力认定标准,确保电子证据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第二部分:常见多发性刑事案件的立案认定与定性分析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针对司法实践中高频率出现的案件类型,进行了深入的定性分析和量刑指导。 一、侵犯财产类犯罪的界分与量刑梯度: 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限: 聚焦于“秘密窃取”与“公然夺取”的瞬间判断标准,以及共同犯罪中成员地位的认定。 诈骗罪的“虚构事实”与“隐瞒真相”: 详尽分析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特别关注新型网络诈骗(如虚假投资、杀猪盘)中既遂时间的确认。 职务侵占与挪用资金的区分: 侧重于行为人是否具有“工作人员”身份,以及对“非法占有”或“超出权限使用”的认定时间点。 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类案件的证据饱和度要求: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死亡的司法鉴定标准: 详细梳理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最新标准,以及如何应对鉴定意见的分歧。对于间接故意致人死亡的认定,提供了与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区分思路。 非法拘禁罪与强制侮辱罪的管辖冲突与定性: 强调对“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持续性、强制性、秘密性的认定,以及如何处理附带的暴力情节。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收买”行为认定: 侧重于司法实践中“明知系被拐卖而收买”的证据要求和主观恶性认定。 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类犯罪的重点难点: 毒品犯罪的定性与量刑档位: 细致区分了制造、运输、贩卖、持有等不同行为的认定,重点解析了毒品数量认定的操作规范(如混合物、提纯过程中的折算)。 金融诈骗与集资诈骗的区分: 强调了“是否具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规模”和“是否以‘归还本金’为主要手段”的定性要点。 “套路贷”的定性处理: 结合民间借贷司法解释,分析如何将“虚假诉讼”“故意伤害威胁”等辅助行为纳入“诈骗”或“敲诈勒索”的犯罪体系。 第三部分:量刑情节的裁量与量刑建议(2016年司法背景下) 本部分立足于2016年前后的法律适用环境,为司法人员提供量刑建议的理论依据与实务参考。 一、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精细化认定: 自首、立功的认定标准: 区分了“如实供述”与“主动交代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同种犯罪”的具体界限,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适用差异。 退赃、退赔与取得被害人谅解的价值考量: 详细说明了不同阶段退赔对量刑的实际影响幅度,以及“谅解书”的审查要求(是否真实、自愿)。 累犯的认定与处理: 明确了累犯的追诉时效和犯罪种类的判定标准。 二、量刑情节的证据饱和度: 本书强调,任何量刑情节的采纳都必须有扎实的证据链支持,而非仅依赖口头陈述。例如,对于“犯罪中止”的认定,需要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行为人是“自动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而非简单地“被他人阻止”。 三、特殊主体的量刑考量: 对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的量刑规则进行了专题阐述,旨在体现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导向。 --- 本书特点: 1. 实战导向: 紧密结合公安机关内部的操作流程和检察院、法院的审查要求,解决“如何做”的问题。 2. 动态更新: 重点梳理了2013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的重要司法解释对传统认定的修正与补充。 3. 案例佐证: 穿插了大量在司法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的典型案例(不涉及具体案号),以案释法,增强可操作性。 本书是公安执法人员、刑事检察官、一线法官以及刑法学者的必备参考用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基层一线办案民警带来了一场及时雨。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疑难复杂案件,涉及到多种犯罪的定性、管辖以及相应的量刑幅度,尤其是那些跨越多个法律条文、界限模糊的案件,更是让办案人员在实践中感到无所适从。以往的参考资料往往侧重于某一类案件,或是过于理论化,难以直接应用于日常执法。而这本书,正如其名,直击了381种刑事案件的司法认定与量刑标准,这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工具书”。我个人尤其看重的是它在“司法认定”方面的梳理。那些看似细微的构成要件,在不同的案件中可能带来截然不同的法律后果。这本书能否清晰地阐述这些构成要件的内涵与外延,并辅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将是衡量其价值的关键。当然,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的细致区分,也是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权威的指引,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案件定性,避免错案漏案,也确保罪罚相当,维护司法公正。

评分

作为一名刚踏入法律实务领域不久的年轻法律工作者,我对《公安机关管辖381种刑事案件的司法认定与立案、量刑标准 2016年版》这本书的期待,更多的是一种学习和探索的动力。在我接触到的案例中,很多时候会因为对法律条文理解的偏差,或者对相关司法解释、指导性意见的掌握不够全面,而导致在案件办理初期出现方向性的错误。这本书如果能系统地梳理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各类刑事案件,并对每一种案件的司法认定要件进行详尽的阐释,这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我们对案件的整体把握能力。我尤其关注它在“量刑标准”方面的论述。如何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对法定刑进行准确适用,同时考虑到酌定情节的考量,从而实现刑罚的公正与平衡,这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量刑梯度,并结合最新的司法实践经验,给出一些操作性的建议,那将是对我们非常有价值的帮助。我对它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有着很高的期望,希望能从中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关注,更多地源于一种对法律的敬畏和对司法公正的追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法律信息鱼龙混杂,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刑事案件时,准确、权威的法律依据至关重要。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种类繁多,不同案件的定性、立案条件以及量刑幅度都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本书如果能够系统地梳理并明确这381种刑事案件的司法认定标准,明确区分不同罪名之间的界限,这对于避免办案人员的随意性、提高办案质效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我尤其希望看到书中能够对一些易混淆、易出错的案件类型进行深入剖析,例如侵财类犯罪、职务犯罪、以及一些轻微刑事案件的界定等。同时,在量刑标准的论述上,如果能做到详略得当,既有原则性的指导,又有具体的情节考量,能够让办案人员在量刑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量刑失衡,那这本书的价值将得到极大的体现。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公安机关及相关法律从业人员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力量。

评分

对于《公安机关管辖381种刑事案件的司法认定与立案、量刑标准 2016年版》这本书,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在于它如何处理那些“灰色地带”的案件。法律的条文往往是原则性的,而现实中的案件千变万化,总有一些情况无法被精确地纳入既有条文的范畴。这本书如果能够针对这381种案件,在“司法认定”部分,提供一些具体的判断标准和方法论,例如如何界定“情节显著轻微”以排除犯罪,如何区分“非法拘禁”与“正当履行职务”,或者如何认定“帮助犯罪”与“共同犯罪”,这将极大地帮助我们解决实践中的难题。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条文的罗列,更能体现司法实践的智慧和经验。而“立案标准”部分,我想看看它如何清晰地界定哪些行为构成刑事案件,需要公安机关介入,哪些属于行政违法或民事纠纷。最后,“量刑标准”部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更细致的指导,比如在同一法定刑幅度内,如何根据犯罪情节、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等因素进行梯度区分,甚至是否能提供一些量刑建议的参考,哪怕是笼统的指导,对于一线办案人员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

我是一名常年在一线工作的民警,深知在实际办案过程中,刑事案件的定性、管辖以及量刑环节是多么的关键和复杂。我们经常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新型犯罪和疑难案件,很多时候,仅仅依靠现有的法律条文,难以给出准确的判断。这本书如果能够集中梳理公安机关管辖的381种刑事案件,并且对每一种案件的司法认定标准进行详细解释,包括其构成要件、犯罪对象、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这将是我们办案的坚实基础。我尤其关注这本书在“量刑标准”方面的论述,因为准确适用刑罚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量刑幅度,并辅以具体案例分析,说明不同情节下的量刑差异,那将极大地提高我们量刑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既权威又实用的工具书,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准确地办理各类刑事案件,有效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