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小朋友经过学习《李昌镐儿童围棋教室》入门篇1、2册,已经熟悉了围棋的基本原理。这就像一栋楼房,地基已打好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盖楼房了。小朋友也正是像建楼房一样,向围棋高手前进。这本书的装帧质量也值得一提。市面上很多儿童书籍为了控制成本,纸张薄、油墨味重,对健康有潜在风险。但拿到这本后,首先闻到的是一股淡淡的油墨香,纸张厚实,光泽度适中,边缘切割得很圆滑,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会被划伤。考虑到围棋是需要长期使用的学习工具,这种对物理质量的重视是非常加分的细节。另外,书的尺寸设计也很合理,方便孩子携带,可以放在书包里,在等车或者课间休息时随时拿出来翻阅。我记得有一页专门讲解了棋子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称呼,配的图示清晰明了,即便是学龄前儿童也能准确对应“上”、“下”、“左”、“右”。总的来说,这是一本从内容设计到物理制作都体现出专业和匠心的作品,绝对是入门围棋的优秀选择,买了不后悔。
评分我平时工作很忙,没有太多时间手把手教孩子。所以,我更倾向于选择那种孩子可以独立完成学习进度的读物。这本教材在这方面表现优异。它的每一课都设计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每隔几页就会有一个“小测验”环节,用非常简短的题目来检验孩子是否真正掌握了前一页的内容。这种即时反馈机制非常重要,孩子可以立刻知道自己哪里没学懂,然后回头复习,完全不需要家长的实时干预。而且,这本书的字号选择和行距都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保护了视力,也减轻了阅读的负担。我发现我女儿经常自己抱着这本书在角落里研究,时不时还能叫我过去考她一两道题,这极大地增强了她学习的成就感。它成功地将“学习”这件事,转化成了一种孩子可以自主完成的“挑战游戏”。
评分作为家长,我最看重的是教材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很多围棋教材的作者往往是专业棋手,他们的知识结构是从高阶角度向下简化,结果很多细节在简化过程中就丢失了,导致初学者会产生认知上的断层。但从这本书的结构来看,作者显然是深入研究过儿童认知心理学的。它对“死活”概念的引入非常克制和渐进,先用非常直观的“棋子被包围了”的概念去理解,而不是一上来就用“眼位”这样的术语。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处理得非常得当。举个例子,它讲解“禁入点”时,不是直接说“不能下在禁入点”,而是通过“如果下了这里,你的棋子就会立刻被吃掉”的后果来引导孩子主动避开。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比强制性的规定更能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一套经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大纲,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色彩明快,图案生动,一看就知道是为小孩子准备的。我女儿对围棋本来就有一些朦胧的好奇心,看到这本书后简直爱不释手。里面的插图都是精心绘制的卡通形象,把复杂的围棋规则讲得浅显易懂。比如讲“气”的时候,用小动物呼吸的比喻,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作者在编排内容上也非常有耐心,从最基础的棋盘认识、棋子摆放,到最简单的提子规则,都是一步步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个人觉得,对于完全没有基础的初学者来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比那些枯燥的口诀或理论书要有效得多。它更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师,耐心地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教。我试着和孩子一起对弈了几局,发现书里讲的那个“抢占角地”的理念,即使是大人也得重新审视一下基础的重要性。这套书不仅仅是教你下棋的招式,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对空间、对平衡感的初步认知,这对于早期的智力开发绝对是有益的。整体感觉非常温馨,充满了对围棋的热情,让人愿意沉浸其中。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有点担心,市面上这类启蒙读物汗牛充栋,很多都是华而不实,图漂亮但内容空洞。但当我翻开这本的时候,我发现它在“实战应用”的考量上做得相当到位。它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定式,而是把大量的篇幅放在了对局面的观察和基础手筋的练习上。特别是关于“打吃”和“联络”的练习题部分,设计得非常巧妙,不是简单的黑白题,而是结合了有趣的小故事场景,比如“小兵救朋友”之类的,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巩固了技巧。我发现我儿子在做完一章的基础练习后,他看棋盘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不再是漫无目的地乱走一气,开始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线”。此外,书中的排版布局非常清爽,留白很多,避免了信息过载,这一点对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朋友来说至关重要。我特别欣赏它对于“礼仪”的强调,开篇就用了几页纸来讲下棋时的规矩,这比空喊“要守规矩”要有效得多,真正做到了德智体全面发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