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

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孙卫东,程龙飞 编
图书标签:
  • 鸭病防治
  • 鸭场管理
  • 兽医
  • 动物疾病
  • 家禽疾病
  • 疾病控制
  • 养殖技术
  • 水禽养殖
  • 鸭业
  • 畜牧兽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035257
版次:1
商品编码:1028039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新编畜禽养殖场疾病控制技术丛书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10-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主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养鸭业现状,详细说明了鸭场建设的环境、选址、布局对鸭场疾病控制的影响,并介绍了各种鸭场常见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适应现代化养殖以及人们追求无公害食品的需求。同时,《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更详细介绍了鸭的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鉴别方法、防治方法等。内容覆盖面广,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指导用书。《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适合各养鸭场管理者及技术人员使用,并可作为相关农业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当前我国养鸭业和鸭场疾病的概况1
第一节 我国养鸭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前景及主要存在问题1
一、形成我国养鸭业快速发展的原因1
二、我国养鸭业快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4
三、我国养鸭业的发展前景6
第二节 目前鸭场疾病发生的现状、频发原因及危害7
一、鸭场疾病的发生现状及特点7
二、鸭场疾病的频发原因10
三、鸭场疾病的危害16

第二章 鸭场建设的基本要求19
第一节 鸭场的环境条件19
一、空气环境19
二、水环境20
三、土壤环境20
四、生物环境20
第二节 鸭场场址的选择21
一、鸭场场址选择的基本原则21
二、水源22
三、地势22
四、朝向22
五、交通、通信及电力23
六、排污23
第三节 鸭场建设24
一、鸭场布局的原则24
二、鸭场设计布局24
三、鸭舍建筑设计26
四、养鸭用具28

第三章 鸭场疾病控制的生物安全措施30
第一节 鸭场的消毒、卫生和隔离30
一、鸭场消毒概述30
二、常用消毒方法32
三、鸭场常用化学消毒剂33
四、养鸭场不同的消毒对象消毒药物的选择38
五、进鸭前后鸭场的消毒要点38
六、鸭场的隔离和卫生45
第二节 鸭场疫病的免疫接种47
一、鸭免疫力的获得47
二、防疫、疫苗和免疫接种的概念48
三、鸭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和用法49
四、鸭免疫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55
五、鸭场免疫程序制定56
六、种用鸭和蛋用鸭免疫参考程序57
七、商品代肉鸭场的参考免疫程序58
八、鸭场免疫失败的原因59
第三节 鸭场疾病的药物防控60
一、药物、药物剂型与剂量60
二、鸭的用药特点61
三、鸭的用药方法和技术62
四、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65
五、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注意事项66
六、鸭场常用药物67
七、鸭场常用中草药76
第四节 重视饲料营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鸭的抗病力78
一、饲料营养对免疫的影响78
二、饲料污染对鸭健康的影响80
三、饲料营养的改善和控制82
四、加强管理,增强鸭体抵抗力83

第四章 鸭场疾病的临床检查与诊断99
第一节 鸭场疾病的临床诊断99
一、现场资料调查和流行病学分析99
二、鸭群的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与鸭病的初步诊断103
三、病死鸭的病理剖检及常见病理变化与鸭病的初步
诊断110
四、鸭群常见异常临床症状的鉴别诊断117
第二节 鸭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122
一、细菌学检验122
二、病毒学检验124
三、寄生虫学检验126
四、血清学检验128
五、营养分析129
六、毒物检验129
第三节 鸭场疾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129

第五章 鸭常见疫病的诊断与防治132
第一节 鸭病毒性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132
一、鸭传染病的流行条件、防控及治疗要点132
二、鸭流感137
三、鸭瘟145
四、雏鸭病毒性肝炎151
五、雏番鸭细小病毒病157
六、雏番鸭“花肝病”161
七、雏番鸭小鹅瘟165
八、鸭副黏病毒病169
九、鸭出血症172
十、鸭“白点病”176
十一、鸭产蛋下降综合征179
十二、鸭痘181
第二节 鸭细菌性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182
一、鸭疫里杆菌病182
二、鸭大肠杆菌病188
三、鸭沙门菌病193
四、鸭巴氏杆菌病197
五、鸭链球菌病203
六、鸭葡萄球菌病206
七、鸭变形杆菌病209
八、鸭结核病211
九、鸭伪结核病213
十、种鸭坏死性肠炎217
十一、肉鸭嗜水气单胞菌病220
第三节 鸭其他传染病的诊断与防治221
一、鸭曲霉菌病221
二、鸭衣原体病224
三、鸭霉形体病227
四、雏鸭念珠菌病229
五、鸭关节炎综合征230
第四节 鸭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治231
一、鸭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诊断及防治要点231
二、鸭球虫病235
三、鸭棘头虫病240
四、鸭棘口吸虫病241
五、鸭气管吸虫病242
六、鸭腮丝虫病244
七、鸭绦虫病246
八、鸭线虫病251
九、鸭血吸虫病255
十、鸭隐孢子虫病256
十一、鸭住白细胞虫病258

第六章 鸭普通病的诊断与防治261
第一节 鸭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261
一、鸭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原因、诊断及防治要点261
二、维生素A缺乏症263
三、维生素B1缺乏症265
四、维生素B2缺乏症266
五、泛酸缺乏症268
六、烟酸缺乏症268
七、生物素缺乏症269
八、维生素B6缺乏症270
九、叶酸缺乏症270
十、维生素D缺乏症271
十一、维生素E�参�缺乏症272
十二、维生素K缺乏症274
十三、钙、磷缺乏症275
十四、锌缺乏症276
十五、锰缺乏症276
十六、蛋白质缺乏症278
十七、脂肪肝综合征279
十八、痛风280
十九、鸭腹水症282
第二节 鸭中毒病的诊断与防治284
一、鸭中毒病的发生原因、诊断及防治要点284
二、黄曲霉素中毒286
三、棉籽饼中毒288
四、菜籽饼中毒289
五、亚硝酸盐中毒290
六、食盐中毒291
七、有机磷农药中毒292
八、磷化锌中毒294
九、喹乙醇中毒295
十、磺胺类药物中毒296
十一、生石灰中毒297
十二、硫酸铜中毒298
十三、高锰酸钾中毒298
十四、雏鸭氨气中毒299
十五、雏鸭一氧化碳中毒300
十六、肉毒梭菌毒素中毒303
第三节 鸭杂症的诊断与防治304
一、鸭大肝病304
二、鸭感光过敏305
三、异嗜癖306
四、鸭软脚综合征309
五、种鸭产蛋异常310
六、种鸭阴茎脱垂与输卵管脱出312
七、泄殖腔外翻313
八、鸭中暑314
九、鸭皮下气肿315
十、鸭产软壳蛋316
十一、鸭应激综合征317附录318
附录1 鸭各饲养日龄段主要常见疾病一览表318
附录2 鸭的几种正常生理指标319
附录3 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319
附录4 《无公害食品肉鸭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20
附录5 《无公害食品蛋鸭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23参考文献326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当前我国养鸭业和鸭场疾病的概况
第一节 我国养鸭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前景及主要存在问题
我国是水禽生产大国,养鸭业是我国传统的养殖产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5年我国鸭存栏量达到7.2亿只以上,占世界总存栏量的67.5%,屠宰量18亿只以上。鸭肉产量占世界鸭肉总产量的75.51%。我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羽绒生产国,2003年我国羽绒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据国家农业部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鸭产品的年产值约30亿元人民币,养鸭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养鸭业在品种改良、养殖及加工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养鸭业的发展。
一、形成我国养鸭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1.养鸭、爱鸭、吃鸭的习惯是养鸭业发展的动力
我国是世界上驯鸭、养鸭历史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养鸭的文字记载。人们在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中,发现鸭具有营养价值高、肉质优等特点,因而不断地对鸭进行驯化,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养鸭技术,加上有些鸭产品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吃鸭。传统的养鸭地区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四川、广西、江苏、安徽等省和自治区),近年来,由于番鸭饲养量不断增加,饲养地区不断扩大,山东、北京、河北、河南、辽宁等地也有饲养。

前言/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得到迅猛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从传统的一家一户饲养,逐渐过渡到养殖专业村、养殖生产合作社(小区)、龙头企业加养殖户或大型养殖企业集团。这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为人们所喜食的动物性食品、市场日益紧缺的动物原材料,而且加快了很多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畜禽养殖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盲目无序地从国外或外地引进种畜或种禽,集约化、连续式的生产方式,尤其是在养殖者防控疾病知识不足或缺乏的条件下,使畜禽疾病越来越复杂,养殖的风险性亦越来越大。如果饲养管理不善、预防不力、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畜禽就可能发生疫病,这不仅会导致畜禽大批死亡而出现亏损局面,而且即使饲养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能够挽救部分患病畜禽,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与此同时,患病畜禽的产品质量对食品安全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保持畜禽健康和养殖业持续发展,为人类提供可靠安全的动物性食品,必须以知识技术为基础,进行有效的疾病控制!由化学工业出版社组织多位年富力强和年轻有为的从事畜禽养殖的疾病控制相关教学、科研、临床和生产单位的专家、科技骨干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的《新编畜禽养殖场疾病控制技术丛书》(《新编猪场疾病控制技术》、《新编鸡场疾病控制技术》、《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新编牛场疾病控制技术》、《新编羊场疾病控制技术》)的出版,适逢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时,是农业科技工作者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指示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是依靠科技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又一份厚礼,必将惠泽广大畜禽养殖者和基层兽医。该丛书内容丰富、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通俗易懂,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十分适合广大的养殖场(户)人员、基层兽医人员参考。该丛书的问世,必将对我国畜禽养殖的健康发展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对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发展也有所裨益,还必将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在此,我谨对该丛书的问世表示衷心的祝贺!
《鸭病防治新径:从病原溯源到绿色疗法》 本书旨在为广大养鸭生产者、兽医技术人员及相关研究者提供一本全面、实用、前沿的鸭病防治指导。在当前鸭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成为保障养殖效益、提升产品质量的关键。本书深入剖析了当前鸭场面临的主要疾病威胁,不仅涵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病毒性、细菌性、寄生虫性疾病,更关注新兴的、易被忽视的疾病及其防控难点,并在此基础上,着力介绍一系列科学、高效、绿色的防治技术。 第一部分:鸭病溯源与诊断前沿 在本部分,我们首先将深入探讨导致鸭群发病的各类病原体,包括病毒(如鸭瘟病毒、鸭细小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细菌(如巴氏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支原体等)、寄生虫(如球虫、吸虫、线虫等),以及非传染性疾病的原因(如营养代谢性疾病、中毒、应激等)。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些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感染机制以及致病机理,帮助读者从根本上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在诊断方面,本书不仅会介绍传统的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微生物分离培养等方法,更会重点介绍现代化的诊断技术。例如,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在快速、准确检测病原核酸方面的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在血清学诊断中的价值;以及病原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在疾病溯源和耐药性分析中的作用。我们还将探讨智能化诊断设备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结合多维度信息进行综合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二部分:疫病防控策略与实践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是本书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我们将在本部分详细介绍各项行之有效的疫病预防措施。 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与强化: 从场区选址、兽舍设计、人员管理、物资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各个环节,全面指导读者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隔离体系,最大限度地阻断病原入侵和传播。我们将重点讲解不同等级生物安全区的设置要求、日常消毒规程、进出场人员和车辆的管理规范,以及如何利用智能化监控系统提升生物安全水平。 免疫接种的科学规划与优化: 详细介绍各类鸭用疫苗的种类、免疫程序、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我们将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养殖模式下,针对不同疫病风险的疫苗选择策略。同时,也会探讨新型疫苗技术(如灭活疫苗、活毒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的优势与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抗体监测评估免疫效果,及时调整免疫方案。 环境控制与卫生管理: 强调舍内环境对疫病防控的重要性。我们将指导读者如何科学调控舍内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维持适宜的生长环境,降低鸭只应激。同时,详细介绍垫料管理、粪污处理、饮水卫生等日常卫生工作的关键环节,以及如何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隐患。 健康养殖与饲料营养: 论述均衡营养对增强鸭只免疫力的重要性。本书将详细介绍不同生长阶段鸭只的营养需求,重点讲解如何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合理添加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益生菌等,提高鸭只的抗病能力。同时,也会探讨精料补充、青饲料利用等健康饲养模式。 第三部分:鸭病绿色治疗技术 在疾病发生时,本书将着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残留、环境友好的绿色治疗技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保障产品安全。 中兽药在鸭病治疗中的应用: 汇集了大量基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药理研究的鸭病中兽药处方和应用经验。我们将重点介绍具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健脾和胃、止咳平喘等功效的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并阐述其作用机制。例如,针对呼吸道疾病,我们将介绍具有宣肺平喘、清热化痰作用的复方;针对消化道疾病,则侧重于健脾止泻、清热解毒的方剂。同时,也会探讨中兽药与西药的联合应用,以及中兽药在提高鸭只免疫力和抗应激方面的作用。 生物制剂的创新应用: 重点介绍益生菌、益生元、酶制剂、植物提取物等生物制剂在预防和治疗鸭病中的应用。例如,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生长,提高消化吸收率;酶制剂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减轻消化道负担;植物提取物则常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作用。本书将详细介绍各类生物制剂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精准用药与抗生素合理使用: 尽管提倡绿色治疗,但在必要时,合理使用抗生素仍是控制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手段。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疗程和给药途径,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避免耐药性的产生。同时,也将介绍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进展,以及如何通过抗生素减量化、精准化使用,降低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 支持疗法与康复管理: 详细介绍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如何通过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调整饲料配方、改善舍内环境等支持性措施,帮助病鸭恢复健康。我们将重点阐述康复期鸭只的营养管理、免疫力恢复策略,以及如何通过辅助治疗,缩短康复周期。 第四部分:常见鸭病疑难解析与案例分析 为了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疾病的防治,本书将精选一系列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鸭病,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 对每种疾病,将从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治疗原则、预防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特别关注一些诊断困难、治疗棘手的疑难杂症, 结合实际养殖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其发病原因,探讨有效的防治策略。 引入一些成功防治案例, 总结经验,为读者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本书的特点: 1. 内容权威、前沿: 汇集了国内外最新的鸭病研究成果和防治技术,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2. 体系完整、逻辑清晰: 从病原溯源到绿色疗法,层层递进,构建了完整的疫病防控体系。 3. 实践性强、操作简便: 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操作步骤清晰,便于广大养殖户和技术人员学习掌握。 4. 注重绿色、环保: 重点介绍中兽药、生物制剂等绿色防治技术,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养殖理念。 5. 案例丰富、针对性强: 结合实际养殖生产中的常见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通过阅读本书,相信广大养鸭生产者能够更准确地认识鸭病,掌握科学的防治技术,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和生产效益,为发展健康、安全、绿色的鸭产业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要强烈推荐这本书的,是它对“突发疫情应对”那一块的论述。在养殖业,风险永远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本书里专门开辟了一个章节,详细模拟了从发现异常到最终控制疫情的每一个关键时间点和行动步骤。它不仅告诉你出现高热、高死亡率时应该立即采取什么措施(比如隔离、报告),还非常细致地给出了“疫情控制后的环境净化与消毒策略”,这部分内容往往被其他书籍忽略。消毒剂的选择、接触时间、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处理优先级,书中都有详细的表格对比。这种极强的可操作性和预见性,极大地增强了我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前遇到突发情况总会手忙脚乱,现在有了这本书作为“应急手册”,心里踏实多了。它不是一本让你希望永远用不到的书,但却是一本你希望它永远在你手边的“定海神针”。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面对不确定性时应有的从容和专业。

评分

当我翻阅到关于常见中草药在鸭病防治中应用的章节时,我简直喜出望外。在当前追求“绿色养殖”的大环境下,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传统资源,一直是行业内的热点和难点。这本书没有盲目推崇任何一种疗法,而是基于现代药理学原理,对几种常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作用机理以及在特定疾病中的配伍禁忌做了详尽的分析。比如,它对黄芪、板蓝根等在提高鸭群非特异性免疫力方面的应用,给出了明确的剂量范围和使用时机,这比网上那些零散的“偏方”靠谱太多了。这种科学与传统的完美结合,体现了编著者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与时俱进的理念。它教会我们如何既能紧跟现代生物技术的前沿,又不至于完全抛弃那些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本土智慧。对于我们这些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又肩负社会责任的养殖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如此的平衡和睿智,让人心悦诚服。

评分

坦白讲,我之前对涉及“技术”的专业书籍都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总觉得太枯燥,生怕自己看不懂。然而,《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的行文风格非常流畅和人性化,完全没有那种学术论文的冷硬感。作者的叙事方式很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跟你交流心得,语言精炼,但绝不含糊。举个例子,当讲解到一些比较棘手的传染病时,书中不仅提供了传统的治疗方案,还加入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一些替代疗法,并且明确指出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潜在风险,这种严谨又不失灵活的态度,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配的插图和流程图,清晰明了,极大地辅助了对复杂诊断流程的理解。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对照着书上的图谱,把我们鸭场现有的诊断设备都检查了一遍,发现好几个指标的检测流程都存在误区。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帮助我们及时纠偏,避免因为信息滞后而犯下代价高昂的错误。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个持续自我学习和优化管理的工具。

评分

这本《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对“综合防控”理念的贯彻。很多传统书籍往往将细菌性、病毒性疾病分开论述,读者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不断地在不同章节间来回翻阅,效率很低。这本书的高明之处在于,它跳出了单一病原的思维定式,而是将疾病控制融入到日常管理的全链条中。比如,书中对“生物安全”的阐述,简直可以作为我们鸭场的管理手册来使用。它细致到连物料进出、人员更替、工具消毒的SOP(标准操作程序)都有明确的建议,这比那些泛泛而谈的宏观指导要实用一百倍。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亚健康状态”的分析部分,很多时候鸭子看起来没生病,但生产性能就是上不去,让人非常头疼。这本书却能精准地指出,这往往是环境应激、营养失衡和轻微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给出了营养素调整和环境改善的具体参数。读完这部分,我立刻回去调整了鸭舍的通风系统和饲料配方,短短两周,鸭群的均匀度和产蛋率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才是检验一本技术书籍含金量的唯一标准。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还有点犹豫,毕竟现在市面上的养殖技术书籍汗牛充栋,要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足够实用的真不容易。但翻开《新编鸭场疾病控制技术》的目录,我就知道我淘到宝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科学,它不是那种堆砌理论的教科书,而是真正从一个养殖户的角度出发,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环境管理这几个核心环节梳理得井井有条。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免疫规划的那一章,它没有用过于晦涩的术语,而是用大量的图表和实际案例来解释不同疫病的疫苗接种时机和方法,对于我们这些在一线操作的人来说,太接地气了。我记得我之前因为一个小小的操作失误,导致一批鸭子免疫效果不佳,损失了不少。这本书里详细解析了那种常见错误,并给出了修正方案,读完后感觉心里踏实多了,仿佛身边多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兽医在指导。它不光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么做”,这种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预期的“新编”二字所暗示的简单更新换代。那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积累和对行业痛点的深刻理解。

评分

编写的很细致,很适合养鸭的人士阅读。

评分

大家有没有人对养鸭经验很多的啊,没有的去京东买点书看哈。里面什么东西都有很丰富的

评分

不错,是正版书,价格优惠。

评分

不错,是正版书,价格优惠。

评分

不错很好用```````````````

评分

书的质量还可以,就是速度有点慢,需要调货的

评分

好书,值得一看,不错

评分

不错,很好不错,很好

评分

不错,是正版书,价格优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