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学纪程

困学纪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道衡 著
图书标签:
  • 学习方法
  • 时间管理
  • 效率提升
  • 自我提升
  • 读书笔记
  • 知识管理
  • 个人成长
  • 经验总结
  • 困境突破
  • 思维模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8259285
版次:1
商品编码:1031405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北京生活五十年丛书
出版时间:200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4
字数:158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这本小册子记录了作者从上海来到北京及在北京的经历。他自问是一个极平凡的人,不但无德可述,无功可记,而且连一些足以让人感到有趣,提供茶余酒后以资谈助的笑料也不多。再加上他拙于文学,更难使读者对这些平凡的事产生兴趣。

内容简介

学术上有不同意见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如果没有不同意见的争论,学术本身也不可能有所发展。当不同意见出现的时候,只能通过平心静气的讨论来解决,如果解决不了,不妨各行其是,让历史去作结论。如果因为别人一时接受不了某一新说就视之犹同。学术上有些问题本来是很复杂的,即使多数人有共识,少数人也仍可坚持其不同意见 何况有些新说,还远没有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接受呢?这个问题在他思想中存在很久,至今示得解决,所以在书中也许谈得多了些。

作者简介

曹道衡,1928年8月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汉魏六朝辞赋》及《南北朝文学史》(合著)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来京以前
第二章 在北大上学
第三章 在中央文学研究所
第四章 不平静的书斋生活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
第六章 走上正轨
第七章 曲折的道路
第八章 九十年代
第九章 我的退休生活
后记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困学纪程》的图书的详细简介,内容完全不涉及该书的实际内容,并且力求自然流畅,避免任何技术痕迹。 《光影拾遗:一位旅行摄影师的全球漫游手记》 图书简介 一、 引言:时间的琥珀与瞬间的永恒 《光影拾遗》并非一部传统的游记,它是一部凝视世界之眼与心灵感应的交织体。作者,一位行走于不同纬度、追踪光线与人文面孔的资深摄影师,以其独特的视角,试图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决定性瞬间”,并将它们封存在时间的琥珀之中。本书收录了横跨三大洲、历经十数年积累的精选影像集与背后的文字记录,旨在探讨光影、色彩、构图,以及这些视觉元素如何与人类经验和历史语境发生深刻的共鸣。这是一场关于“观看”与“被观看”的深度哲学思辨,也是一趟向世界深处致敬的旅程。 二、 结构与核心主题:地理的脉络与情感的切片 全书结构松散而又内在统一,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对应作者在不同地理区域的长期驻留与创作主题的侧重: 第一部分:北境的冷峻与古老的低语(斯堪的纳维亚与西伯利亚沿线) 此部分聚焦于极北之地苍茫、辽阔,却又充满内敛力量的景观。作者深入追踪了午夜阳光下的峡湾、常年被冰雪覆盖的村落,以及在漫长黑夜中闪烁的微弱灯火。这里的文字着重于描绘极端气候下生命的韧性,以及人类文明如何在广袤的自然面前保持其微小的尊严。 主题侧重: 极简主义的构图美学,冷色调的心理暗示,以及对“时间流速”的感知差异。书中穿插了对当地萨米文化中萨满信仰与自然循环的观察笔记,强调环境对个体精神形态的塑造作用。例如,对挪威罗弗敦群岛上渔民日复一日劳作的记录,展现了人类如何与海洋的呼吸节奏同步。 第二部分:尘封的色彩与失落的记忆(中亚古丝绸之路沿线) 这部分是全书色彩最为浓烈、情感最为复杂的一章。作者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访问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古城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以及伊朗高原的传统市集。这里的每一张照片似乎都饱和着几千年来商旅、战火与宗教更迭留下的厚重印记。 主题侧重: 纹理与历史的对话。照片多采用特写镜头,捕捉古老清真寺的釉面砖、骆驼皮的磨损,以及老匠人手上的皱纹。文字探讨了“异域”的建构过程,以及在旅游化浪潮下,这些古老遗址如何努力保有其原初的“在场感”。书中详细记录了作者如何在当地家庭中度过的几周,分享了围绕茶炉展开的关于帝国兴衰的口述历史。 第三部分:流动的边界与都市的脉搏(拉丁美洲的边缘地带) 最后一部分将目光投向南美洲的都市丛林与安第斯山脉的高原反应。不同于前两部分对自然和古迹的沉思,这里的主题转向现代性、社会阶层分化以及街头文化的爆炸性生命力。 主题侧重: 动态抓拍与社会纪实。作者尝试用快门记录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狂欢节瞬间、布宜诺斯艾利斯探戈舞厅的激情对视,以及秘鲁高海拔地区原住民的抗争眼神。文字不再仅仅描述光影,而是深入分析了权力结构如何通过城市空间和日常服饰进行表达。其中有一系列关于“面具与真实身份”的探讨,质疑了摄影在揭示真相时的固有局限性。 三、 技术之外的思考:摄影作为一种生存哲学 《光影拾遗》的价值并不在于其技术参数的炫耀,而在于其背后渗透的哲学思考。作者坚信,每一张成功的照片都是一次“妥协的胜利”——是摄影师与环境、与光线、与被摄者之间短暂而又必要的合作。 本书探讨了几个核心的哲学命题: 1. “在场”的悖论: 摄影师的出现是否必然会改变被摄对象的真实状态?如何保持一种既介入又抽离的“幽灵般”的观察姿态? 2. 色彩的熵增: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相中的色彩是否会像记忆一样褪色、失真?作者分享了自己对老照片修复和数字存档的复杂情感。 3. 观看的伦理: 在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如何为观看行为赋予严肃的意义?本书力图引导读者不仅仅“看图”,而是“审视”那些被图像所承载的沉重现实。 四、 结语:未竟的旅程与下一束光 全书结尾并非一个明确的总结,而是一次邀请。作者将自己多年来在世界各地收集的废弃胶卷、未冲洗的底片以及旅行中偶然记录下的声音片段进行了象征性的“编织”。这表明,摄影师的“拾遗”工作永远不会停止。每一张被定格的画面,都是对下一个未知角落发出的无声召唤。 《光影拾遗》适合所有对地理探索、视觉艺术、以及人文历史有深度兴趣的读者。它不仅是一本关于如何拍摄远方风景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在喧嚣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内心独特频率的指南。它邀请读者放下眼前的屏幕,重新学习用“心”去观察这个既破碎又完整、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困学纪程》是一本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的书。作者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视角,讲述了他对于求知之路的独特体悟。我能够从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生命力,一种对知识的真诚热爱。他并没有回避求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反而将这些“困”的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这让这本书充满了真实感和力量。通过阅读,我仿佛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对“学习”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内容,更是人生中不断成长、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作者的思考方式非常独特,他能够从看似平常的事物中,挖掘出深邃的哲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韵味,读起来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

评分

初拿到《困学纪程》这本书,书名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哲学意味,仿佛在低语着求知路上的艰辛与收获。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然而翻开扉页,我却被一种意想不到的流畅和真诚所吸引。作者并非高高在上地讲述理论,而是以一种近乎倾诉的姿态,将自己多年来在学问海洋中探索的足迹一一呈现。文字间跳跃着灵动的思考,字里行间流淌着对知识的渴望与敬畏。每一章节的展开,都像是在剥开一层层迷雾,露出真相的亮光。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述那些“困”的时刻,那些似乎陷入绝境的彷徨与挣扎,却又是多么真实和 relatable。那种对未知的好奇心,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穿越文字,直抵人心,让我不禁反思自己的人生旅途,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点滴努力,是否也在悄然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纪程”。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学”,更像是关于“人”——一个在不断求知过程中,不断塑造、完善自己的生命个体。

评分

翻开《困学纪程》,仿佛走进了一个安静的书房,空气中弥漫着书卷的香气,也夹杂着一丝探索的艰辛。作者的笔触细腻而深刻,他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带领读者一同踏上了一条充满未知的求索之路。我在这条路上,看到了作者曾经的迷茫、曾经的困顿,也看到了他如何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一步步拨开云雾,走向光明。他对于知识的理解,并非是简单的记忆堆砌,而是一种生命体验的升华。书中那些关于“学”与“困”的辩证关系,让我对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技巧的掌握,更是心智的磨练,是人格的塑造。我喜欢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过程,它不像某些“速成”的书籍,而是需要读者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

评分

《困学纪程》给我的感觉,不像是一本书,而更像是一场深入人心的对话。作者就像一个至交好友,坐在我对面,娓娓道来他的人生感悟和学问心得。他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堆砌,也没有刻意营造某种氛围,而是用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袒露他内心最深处的思考。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文字中蕴含的真诚与 passion。那些关于“困”的阐述,与其说是学问上的困惑,不如说是人生哲学的叩问。他关于如何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保持清晰的头脑,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有着独到的见解。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接地气”,它不回避现实的挑战,而是直面问题,并试图从中提炼出可行的智慧。我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停下来,默默地咀嚼他的话,然后将这些思考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评分

读《困学纪程》的过程,像是在跟随一位经验丰富的引路人,他没有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带你一步步走进他的思考迷宫,让你在曲折回环中,自己去寻觅那出口的光芒。这种阅读体验相当独特,它不像许多教科书那样直接灌输知识,而是激发你去主动思考,去质疑,去探索。作者在书中穿插的那些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比喻,让原本可能枯燥的论述变得异常引人入胜。我常常被他提出的某个观点所震惊,继而陷入沉思,尝试用自己的理解去消化和延展。书中所描绘的那些求知路上的“荆棘”与“坦途”,都带着一种浓厚的个人色彩,却又折射出普遍的人性光辉。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种治学态度,一种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一种对真理的执着。每一次翻开,都能在字里行间发现新的感悟,仿佛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重新的启程。

评分

大学里的读书生活

评分

未有收成的唐诗研究

评分

此书2001年即出,前些时候费尽周折方才买得,如今京东突然多出这许多,且不是加印本,让人深觉惊讶。

评分

236001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236001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275191很不错的很不错的

评分

自从京东开启准点抢券活动之后,就再也没有抢到过200减16以上的优惠券了。每次准点抢券,都是“已经发放完了”。真有发放优惠券吗?老买书的客户在深深怀疑中。。。

评分

夕阳下的沉思

评分

我认为这是一本有诚意的书。

评分

读新潮书

评分

艰难困苦,作为造型说不上动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