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

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任何,洪巨,高琳,永怡 等 著,杨笑 等 编
图书标签:
  • 万年历
  • 日历
  • 历法
  • 时间
  • 参考书
  • 工具书
  • 天文
  • 节气
  • 中华传统文化
  • 修订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3733674
版次:2
商品编码:10316261
包装:平装
开本:大32开
出版时间:2008-08-02
用纸:胶版纸
页数:510
字数:4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新编万年历(1920-2050)》“一册在手,万事方便”。历书与群众的生活、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编万年历》收编了1920年到2050年共计130年的历书,编写了历法、节气、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方面的知识。一些广为群众欢迎的传统蒙学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弟子规”、“教儿经”、“名贤集”、“增广贤文”等,也收编在《新编万年历(1920-2050)》内。
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新编万年历》还搜集、编撰了对联荟萃、民间谚语、食补与食疗、民俗及民间艺术、民间游艺及竞技、民间崇拜与禁忌等方面的内容。
书后附录全国主要城市邮政编码及长途电话区号、国际长途区号及时差对照表等资料,以利读者查阅。

目录

历书(公元1920年~2050年)
历法知识
天象节气
天干地支
传统节日
对联荟萃
十二生肖
阴阳五行
周易八卦
宗教知识
姓氏字号
帖式称谓
三字经(重订本)
百家姓及续百家姓
千字文
朱子治家格言
增广贤文(重订本)
弟子规
教儿经
名贤集
食补与食疗
民间谚语
民俗及民间艺术、民间工艺
民间游艺与竞技
民间崇拜与禁忌
附录1 全国主要城市邮政编码及长途电话区号
附录2 国际长途区号(IDD)及时差对照表
附录3 国际日
《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一部实用生活指南,跨越百年时光,解析天时地利,助您顺时而为,安享岁月 这是一本集实用性、历史性与前瞻性于一体的万年历。它不仅记录着日复一日的平凡时光,更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观测天文、理解自然的智慧结晶。从1920年到2050年,横跨一个多世纪,这部巨著以严谨的态度,为您的生活提供全方位的指引,助您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实现和谐美好的生活。 穿越时空的智慧,洞察天时变化: 《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并非简单的日期罗列。它深入解析了中国传统农历、阳历的转换规律,精准标注了每一个公历、农历日期,以及重要的传统节气、节日。您可以轻松查阅任何一天,了解其对应的农历日期、生肖、节气等信息,从而更好地规划您的生活与工作。 书中详细阐述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含义及其对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从春雨润物、夏日炎炎,到秋高气爽、冬雪皑皑,每一个节气的转换都标志着自然界的变化,也预示着农事活动、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不同侧重点。通过理解节气,您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顺应自然规律,将健康与和谐融入日常生活。 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传承经典智慧: 作为一本万年历,其核心价值在于承载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本书 meticulously(严谨地)收录了各种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并附有对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文化意义的详尽介绍。让您在感受节日喜悦的同时,更能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传承。 此外,书中还可能包含一些关于传统习俗、民间谚语、以及与农耕、养生相关的知识。例如,在不同的农时节气,书中会提示相应的农事活动建议;在特定的日子,可能会介绍一些传统的养生方法或禁忌,这些都蕴含着古人的生活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 详实的实用功能,满足多元生活需求: 《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的功能远不止于日期查询。它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实用信息: 婚姻嫁娶吉日参考: 对于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夫妇,书中提供了基于传统择日理论的吉日参考,帮助新人选择一个 auspicious(吉祥)的日子,为婚姻生活奠定美好的开端。 乔迁入宅择日: 搬入新家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书中提供了乔迁入宅的吉日选择,让您在新居中能够安居乐业,万事如意。 开业搬迁参考: 对于创业者和商家,书中也提供了开业、搬迁的参考日期,助力您的事业蒸蒸日上,财源广进。 祭祀安葬参考: 在慎终追远的传统中,祭祀和安葬是重要的环节。书中提供了相关的参考日期,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和对生命循环的理解。 其他生活事项参考: 除了以上重要事项,书中还可能包含其他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参考信息,例如出行、剃头、沐浴等,满足您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需求。 修订版(第2版)的精进与提升: “修订版(第2版)”的标识,意味着本书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修订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更新与校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日期、节气、以及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进行了更严格的校对与更新,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内容增补与优化: 可能增加了更多实用内容,或者对原有内容的阐释进行了优化,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应用。 排版与设计改进: 为了提升阅读体验,可能在排版、字体、图示等方面进行了改进,使本书更加美观、清晰。 信息覆盖范围的拓展: 也许在修订版中,对某些内容的深度或广度进行了拓展,提供了更全面、更深入的参考。 跨越百年,伴您人生旅程: 从1920年到2050年,整整130年的时光跨度,赋予了这本书非凡的价值。无论您是回溯历史,研究过去的岁月变迁,还是规划未来的生活蓝图,《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都是您不可或缺的伙伴。 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一份对生活细致入微的关怀。无论是在重要的日子里寻求一份安心,还是在平凡的日常中感受天地的律动,《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都将以其深厚的底蕴和实用的价值,伴随您度过生命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助您顺时而行,安享岁月,活出精彩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都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将这两者完美结合的书籍。《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这本书,无疑成为了我的不二之选。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性的年历,更像是一部承载着时代记忆和文化传承的百科全书。我尤其欣赏它在编排上的细致之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公历、农历、干支等基本信息,更会在每个年份的旁边,巧妙地穿插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日、重要的历史事件,甚至是简要的民俗风情介绍。这让我感觉,我不是在查询一个孤立的日期,而是在与一段鲜活的历史进行对话。比如,当我翻到某个特定的年份,书中可能会标注着“辛亥革命”的纪念日,或者是某个传统节日的兴起。这种信息量的叠加,让我对那个日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起了我对那个时代背景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查询工具,更像是一扇通往过去的小窗户,让我能够窥见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而且,这本书涵盖的时间跨度如此之广,从1920年到2050年,这本身就极具价值。我可以在这本书里回溯过去,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也能够展望未来,去思考科技和社会的演变。我喜欢在某个宁静的午后,拿出这本书,随意翻开某一页,然后开始我的“时间之旅”。有时候,我会去对比不同年代的节气与气候,有时候,我会去思考某个节日背后的文化传承。这种自主探索的过程,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更人文的理解,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充满了故事和情感的载体。

评分

作为一名对历史事件和民俗文化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学生,这本书《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简直是我的“探宝图”!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年历,只是枯燥的数字和符号。我惊奇地发现,它竟然在每一个年份的下面,都巧妙地嵌入了一些信息,让我感觉好像打开了一扇扇通往过去的小窗户。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不同年份时,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公历、农历、干支,还会偶尔穿插一些当年发生的具有影响力的事件,哪怕是很简短的提及,也能勾起我对那个时期的无限遐想。例如,我无意中翻到某个年代,看到它标注了某个节日,然后我就会去思考,在那个年代,人们是如何庆祝这个节日的?他们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这种联想和思考,让我对历史不再是模糊的印象,而是有了更具体、更生动的感知。它对于一些传统节日的介绍也很有意思,不仅仅是告诉你节日的名称,还会稍微介绍一下它的由来,或者是一些相关的习俗。这对于我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演变非常有帮助。我甚至会根据它提供的节气信息,去对比一下不同年代的气候特点,虽然书中没有直接给出详细的气候数据,但那种联想和推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而且,它涵盖的时间跨度如此之大,从1920年到2050年,这让我有一种跨越世纪的感觉。我可以在某个未来日期停下来,想象一下2050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而又可以通过它回溯到1920年的中国,感受那个时代的风貌。这种“时空穿越”的感觉,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线性的流逝,更是承载着无数故事和变迁的维度。

评分

我一直对时间有一种特殊的感受,总觉得它不仅是刻度,更是故事的载体。《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这本书,恰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时间的情感。它以一种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抽象的时间具象化,并且赋予了它丰富的内容。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就被它严谨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编排所吸引。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公历、农历、干支等基础信息,更是在每一个年份的旁边,都巧妙地镶嵌了一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符号,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也可能是某个历史事件的节点。这种“点睛之笔”,让我感觉,我不是在查询一个冰冷的日期,而是在与一段历史产生共鸣。举个例子,当我看到某个特定的年份,书中可能会标注着“改革开放”的纪念日,或者是某个传统节日的发展变迁。这种信息的叠加,让我对那个日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那个时代背景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具,更像是一本浓缩的时光画卷,让我能够窥见过去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而且,这本书涵盖的时间跨度之大,从1920年到2050年,这本身就极具价值。我可以在这本书里回溯过去,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也能够展望未来,去思考科技和社会的演变。我喜欢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拿出这本书,随意翻开某一页,然后开始我的“时间漫步”。有时候,我会去对比不同年代的节气与气候,有时候,我会去思考某个节日背后的文化传承。这种自主探索的过程,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更人文的理解,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充满了故事和情感的载体。

评分

作为一个对历史文化有着深深眷恋的人,寻找一本能够承载时间记忆的书籍,一直是我内心的期盼。《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这本书,可以说完美契合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万年历,更像是一部穿越时空的百科全书。我非常喜欢它在呈现每一个年份时,所注入的那些“额外”的,却又至关重要的信息。比如,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某一天是公历几月几日,农历多少,干支是什么,更会适当地加入一些与这个日期相关的历史事件,或者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这让我感觉,我不是在查询一个孤立的日期,而是在与一段历史产生连接。举个例子,当我看到某个特定的年份,书中可能会标注着“国庆节”的由来,或者是某个重要的文化纪念日。这种信息量的丰富,让我对时间的感知更加立体和深刻。它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是如何度过他们的日子的,他们又关注着什么样的事件和节日。而且,这本书所涵盖的时间范围如此之广,从1920年到2050年,这本身就极具价值。我可以在这本书里回溯过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气息,也能够展望未来,去畅想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可能性。我喜欢在某个夜晚,静静地坐在灯下,翻阅这本书,让思绪随着日期的流转而飘移。有时候,我会去对比不同年代的节日习俗,有时候,我会去思考某个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影响。这种主动的、充满探索乐趣的阅读体验,让我对时间有了更丰富、更具人文关怀的理解,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充满了故事、情感和文化印记的流淌。

评分

说实话,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标注的2050年这个未来日期。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总是在畅想未来,而一本能够回溯过去并展望未来的年历,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拿到《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首先,它的装帧设计就给人一种沉静而有质感的感觉,纸张的触感也很好,翻页时不会有廉价的沙沙声。当我深入阅读时,我发现它远不止“万年历”这个名字所能概括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日期转换,更像是为每一个日期都注入了灵魂。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对于一些特定日期的解读。比如,在某个看似普通的农历日子,它可能会标注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或者是某个名人的诞辰忌日。这种信息量的叠加,让我在查阅日期时,总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喜欢它在不同年份之间切换时的那种流畅感,仿佛在时间的河流中自由穿梭。它对于一些节气的描述也相当细致,不仅仅是简单的名称,还包含了一些相关的农事活动、气候特点,甚至是一些古老的谚语。这让我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而且,它所涵盖的时间范围如此之广,从民国初期一直到遥远的未来,这本身就非常有价值。对于我这样喜欢做时间线梳理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参照系。我会在某些日子查阅时,去对比历史上的同期事件,或是根据它的节气信息去推测当时的自然环境。这种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让我对时间的感知更加立体和深刻。它不仅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思考的起点,引导我去探索更深层次的文化和历史的联系。

评分

我一直对时间的概念有着一种莫名的着迷,总是试图寻找一种方式来理解时间的流逝和它所承载的意义。《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种深藏已久的好奇心。它的编排方式非常独特,让我眼前一亮。我从来没有想过,一本“万年历”可以做得如此有深度和温度。当我翻阅这本书时,我发现它不仅仅是提供了公历、农历、节气、干支等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它在这些基础之上,为每一个年份甚至每一个日期,注入了更多的信息维度。我喜欢它在呈现不同年份时,会穿插一些具有时代印记的符号,可能是某个重要的节日,也可能是某个标志性的事件。这让我感觉,我不是在简单地查询日期,而是在与历史进行一场对话。例如,当我看到某个特定的年份,它可能在旁边标注了“国庆节”的起源,或者某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这种细致的补充,让我对那个日期有了更丰富、更立体的理解。它让我意识到,每一个日期背后,都承载着普通人的生活轨迹,也记录着时代的洪流。而且,这本书所涵盖的时间范围非常惊人,从1920年到2050年,这跨越了整整一个多世纪。这让我有机会去回顾过去,去感受时代的变迁,同时也能够展望未来,去思考未来的可能性。我喜欢在某个晚上,拿出这本书,随意翻开某一页,然后开始我的“时间之旅”。有时候,我会去对比不同年代的节日习俗,有时候,我会去思考某个事件对后世的影响。这种自主探索的过程,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更人文的理解。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充满了故事和情感的载体。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工具书,不仅仅在于它的实用性,更在于它是否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探索欲。《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我之前接触过不少万年历,但很多都只是冰冷的数字堆砌,缺乏人情味和历史感。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万年历的固有印象。它将时间作为一个宏大的叙事来呈现,让我感到非常震撼。我特别喜欢它在记录不同年份时,不仅仅是罗列公历、农历、干支等基本信息,更会适当地穿插一些当年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者是与该日期相关的节日习俗。这让我感觉,翻阅这本书就像是在翻阅一本浓缩的时代史。举个例子,当我翻到某个特定的年份,书中可能会标注着“五四运动”的纪念日,或者是某个传统节日的由来。这种信息的叠加,让我对那个日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起了我对那个时代背景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日期查询工具,更像是一扇通往历史的窗口,让我能够窥见过去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而且,这本书涵盖的时间范围如此之广,从1920年一直延伸到2050年,这给了我巨大的想象空间。我可以在这本书里回顾过去的辉煌与沉浮,也能够展望未来的可能与未知。我喜欢在某个安静的午后,拿起这本书,随意翻到某一天,然后开始我的“时间探索”。有时候,我会去对比不同年代的节气变化,有时候,我会去思考某些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这种主动的、充满趣味性的学习过程,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是单调的流逝,而是充满了故事、文化和变迁的丰富维度。

评分

这本《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简直是我最近的“宝藏”!作为一个对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有着浓厚兴趣的人,我对市面上各种年历、黄历、万年历都接触过不少,但坦白说,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信息混乱,要么排版粗糙,要么内容陈旧,让人提不起兴趣。然而,当我翻开这本《新编万年历》时,立刻就被它扎实的内容和精心的编排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日期查询工具,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时代画卷。从1920年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开始,一直延伸到2050年,这跨越一个多世纪的时间维度,本身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我特别喜欢它在每个年份的呈现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历、农历、干支纪年,还穿插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节日、重要的历史事件节点,甚至是一些当时流行的习俗或社会风貌的简要提及。这让我感觉,翻阅它不仅仅是在看日子,而是在与历史对话,仿佛能听到百年前的喧嚣,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浪潮,甚至预见未来的脉搏。对于我这样喜欢钻研细节的人来说,这种“画龙点睛”式的补充信息,是提升阅读体验和知识深度的关键。它给了我一种“穿越感”,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维方式。而且,我发现它对于一些节日的来源、习俗的演变也有一些有趣的注解,这对于我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非常有帮助。有时候,我会在某个特定的日期停下来,回想那个日子在历史上发生过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小故事,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万年历”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冰冷的数字和符号的堆砌,而是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载体。

评分

我一直认为,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而如何理解和记录时间,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明程度。《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录时间的优秀作品。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年历,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时代史诗。我最欣赏它在内容上的丰富性和人文关怀。它不仅仅是提供公历、农历、干支等基础信息,更会在每个年份旁边,巧妙地嵌入一些具有时代印记的信息,比如重要的节日,或者是当年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这让我感觉,翻阅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例如,当我翻到某个特定的年份,书中可能会标注着“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日,或者是某个传统节日的演变。这种信息量的叠加,让我对那个日期有了更丰富、更立体的理解,也激起了我对那个时代背景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查询工具,更像是一个时间胶囊,让我能够窥见过去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而且,这本书涵盖的时间范围如此之广,从1920年一直到2050年,这给了我巨大的想象空间。我可以在这本书里回顾过去的辉煌与沉浮,也能够展望未来的可能与未知。我喜欢在某个安静的午后,拿起这本书,随意翻到某一天,然后开始我的“时间探索”。有时候,我会去对比不同年代的节气变化,有时候,我会去思考某些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这种主动的、充满趣味性的学习过程,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是单调的流逝,而是充满了故事、文化和变迁的丰富维度。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件优秀的作品,应该能够在提供基本功能的同时,还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启发。《新编万年历(修订版)(第2版)(1920-2050)》这本书,就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日期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扇通往历史和文化的窗户。我最喜欢的是它在编排上的匠心独运。它不仅仅是罗列了公历、农历、干支等基本信息,更会在每个年份旁边,悄悄地植入一些具有时代印记的信息,比如重要的节日,或者是当年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这让我感觉,翻阅这本书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例如,当我翻到某个特定的年份,书中可能会标注着“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或者是某个传统节日的起源。这种信息量的叠加,让我对那个日期有了更丰富、更立体的理解,也激起了我对那个时代背景的好奇心。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查询工具,更像是一个时间胶囊,让我能够窥见过去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而且,这本书涵盖的时间范围如此之广,从1920年一直到2050年,这给了我巨大的想象空间。我可以在这本书里回顾过去的辉煌与沉浮,也能够展望未来的可能与未知。我喜欢在某个安静的午后,拿起这本书,随意翻到某一天,然后开始我的“时间探索”。有时候,我会去对比不同年代的节气变化,有时候,我会去思考某些节日背后的文化意义。这种主动的、充满趣味性的学习过程,让我对时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再是单调的流逝,而是充满了故事、文化和变迁的丰富维度。

评分

对联荟萃

评分

2051—2100年万年历简表

评分

这是一个颇具创意且引人人胜的故事,整个故事的过程似乎可作清晰的解读。但是,威斯纳历来着迷于在故事中建构奇幻世界,那些拍自海底世界的离奇照片中,惊人的画面显示了种种不为人知的神奇世界,让原本清晰的故事显得有些扑朔迷离了。

评分

目录

评分

阴阳五行

评分

朱子治家格言

评分

姓氏字号

评分

周易八卦

评分

天干地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