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推敲。比如第二十四篇推敲中提及的自动车床作业方法。在我看来,最合适的方法是绘制一张示意图。第十八篇左右逢源中那道数学题目也不是靠什么“假定这学生在上课前7分钟中途把脚停止”,而是靠列方程。以前传播靠印刷、方程、示意图都困难。现在传播靠网络,我觉得推敲不再仅仅是用什么文字的问题。而是要到用什么形式,Flash、PPT都应该拿来用、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评分下面的是我2005年10月13日写的文章:
评分要想写好,我想第一得努力地去生活、去观察。比如这回坐T110和T109往返于无锡和北京、我才明白什么叫穷困:一百六十多个人困在定员112人的车厢里。这点见解,才叫深刻。至于周乐华那种读书触发,我觉得是“思而不学则殆”。“我听见夜半的鸡声,不禁想到革命者的呼号”。好像没什么联系。
评分可见,我当时的预测是完全准确的,踏空者想见的800点没见到,那么现在这些更多的踏空者想见的1150点也是根本看不到的。
评分第二要去读。现在我有个不好的习惯,长篇大论读不下去。这是常看《喷嚏图卦》的后果。推特对语言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和菜头先生说,现在已有人用140字的篇幅向树洞投稿了。我觉得读写得好的长篇文章,是很能培养逻辑感的。比如《经济学人》上的文章,被《英语文摘》翻译成中文,还是说理清楚的好文章。不是依靠语调、修辞、风格之类。我看完全靠得是逻辑。而微博上的短句、很多时候有很强的感染力、机锋也很健。但有时想想,是不通的。
评分买这本书前一天,我才参加完一场机关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其要求写议论文。我犯得就是“不留天地头,不空出行间的空白,把大大小小的字铺满了三张信笺”的毛病。没有入围面试,也是理所当然的。至于说“用词、用语不适当;意义的欠缺和累赘;意义不连贯,欠照应。”那就更多了。不过这也不是单凭文法就能补齐的。比如第一篇要我写建设全国文明城市的意义,第二篇要我写建设幸福无锡的方法。我无知、无情、无意。写出来的和材料给出的一般胡说八道,只能把一点意思翻来覆去的说,自然累赘而又欠照应。可见“功夫在诗外”。“新闻联播一千日,不作申论也会编。”确实是有道理的。
评分下面的是我2005年10月13日写的文章:
评分2. 股改不止,多头不死
评分第二要去读。现在我有个不好的习惯,长篇大论读不下去。这是常看《喷嚏图卦》的后果。推特对语言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和菜头先生说,现在已有人用140字的篇幅向树洞投稿了。我觉得读写得好的长篇文章,是很能培养逻辑感的。比如《经济学人》上的文章,被《英语文摘》翻译成中文,还是说理清楚的好文章。不是依靠语调、修辞、风格之类。我看完全靠得是逻辑。而微博上的短句、很多时候有很强的感染力、机锋也很健。但有时想想,是不通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