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学葫芦丝

巧学葫芦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苙钧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冷印社出版社
ISBN:9787807357650
版次:1
商品编码:1034219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音乐自学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4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圆你音乐梦——音乐自学丛书,面向广大音乐爱好者。它以丰富的内容,循序渐进的编排形式,深入浅出的语言,帮助你走进音乐之门,圆你音乐梦。
《巧学葫芦丝》编写的宗旨是从零起步,带领初学者以愉快的心情,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系统、规范、科学的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设计上,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曲目,尽量避免枯煤乏味的机械性练习,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享快乐和成功,并且不断提高演奏水平和音乐修养。
《巧学葫芦丝》可以作为学校、青少年宫、文化馆、社区等开展音乐活动的教材,也可供家长辅导孩子学习音乐盒自学音乐者选用。

作者简介

马笠钧(原名马立军),中国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理事,浙江省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葫芦丝考级高级指导教师,“中国葫芦丝”网站艺术总监。他痴迷于葫芦丝、巴乌等少数民族乐器的研究、制作、收藏,长期为葫芦丝的文化传播四处奔走,是民族文化大众传播的倡导者和推广者,擅长葫芦丝音乐的鉴赏与评论,诠释新的理念与文人情怀,广泛开展公益性的培训课堂,为葫芦丝的文化提升做出了许多贡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葫芦丝入门
第一节 葫芦丝的起源
第二节 葫芦丝的普及意义
第三节 认识葫芦丝
☆葫芦丝秘籍
第四节 葫芦丝演奏入门
☆葫芦丝秘籍二
第五节 吹响葫芦丝
☆葫芦丝秘籍三
第二章 基本音的专项训练
第一节 “5”“6“7”音的练习
☆巧学乐理小知识一
第二节 “1”“2”“3”音的练习
☆巧学乐理小知识二
第三节 “5”“6”音的练习
☆巧学乐理小知识三
第四节 “4”音的练习
☆巧学乐理小知识四
第五节 “3”音的练习
☆巧学乐理小知识五
第三章 气息练习
第一节 长音练习
☆巧学乐理小知识六
第二节 连音练习
☆巧学乐理小知识七
第三节 强弱音练习
☆巧学乐理小知识八
第四节 腹颤音练习
☆巧学乐理小知识九
第五节 循环换气
☆巧学乐理小知识十
第四章 附点音符与切分音的练习
练习一~练习二十一
第五章 手指技巧练习
第一节 倚音的练习
第二节 打音的练习
第三节 叠音的练习
第四节 波音的练习
第五节 颤音的练习
第六节 虚指颤音的练习
第七节 滑音的练习
第八节 插指颤音的练习
第六章 舌头的技巧练习
第一节 单吐的练习
第二节 双吐的练习
第三节 三吐的练习
第四节 花舌的练习
第七章 变化音的练习
练习一~练习七
第八章 转调练习
第一节 全按作“1”的指法练习
第二节 全按作“2”的指法练习
第三节 全按作“3”的指法练习
第四节 全按作“4”的指法练习
第五节 全按作“6”的指法练习
附录一:演奏技巧符号说明
附录二:曲谱目录索引
后记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⑤教学生抓重点.教学难免有意外,课堂难免有突变,应对教学意外、课堂突变的本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对教师来说,让意外干扰教学、影响教学是无能,把意外变成生成,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是艺术。生成相对于教学预设而言,分有意生成、无意生成两种类型;问题生成、疑问生成、答案生成、灵感生成、思维生成、模式生成六种形式。生成的重点在问题生成、灵感生成。教学机智显亮点.随机应变的才智与机敏,最能赢得学生钦佩和行赞叹的亮点。教学机智的类型分为教师教的机智、学生学的机智,师生互动的机智,学生探究的机智。机智常常表现在应对质疑的解答,面对难题的措施,发现问题的敏锐,解决问题的灵活。

评分

还不错吧~还不错啊~~~

评分

  万事俱备,只欠大嘴了!三下五除二,干了一瓶,又干了一瓶,又哈,终于干完了,用衣服把嘴一抹,噢,完工!哎呀,怎么站不起来了——喝多了,撑着了!只得“坐以待毙”!那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终于觉察到了——咦?怎么不见凡凡在一旁叽里呱啦呢?他们快步回家,推开大门,不知该气该笑——只见我坐在桌底下,旁边都是一群“空瓶守卫”,还有一个撕得稀巴烂的纸箱。终于,他们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评分

评分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那一天早晨,爸爸上班了,我一看便叫道:“‘哈哈’,买‘哈哈’!”“OK,OK!”老爸点头说道。终于到了下午4点左右,天还很亮,老爸带着一箱娃哈哈回来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