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問答錄

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問答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嘉映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華夏齣版社
ISBN:9787508061573
版次:1
商品編碼:1039371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86
字數:256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問答錄》從普及的視角在哲學、美學、宗教和心理學領域中尋找問題,列齣相關領域普遍、重要問題。所有問題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加以解釋,對各相關學科的普及具有極為顯著的作用。《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問答錄》由我國著名哲學傢陳嘉映擔任主編,由國內廿餘位學者撰寫,堪稱高水平的專傢為人文科學的普及所做的重要的貢獻。全書以三百個問題為綫索,分彆梳理瞭各相關學科的理論構架,對各專業內的學者也多有學術上的裨益。《哲學美學宗教心理學問答錄》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是一本優秀的人文科學普及讀物。

目錄

史前人為什麼都迷信巫術?
為什麼會齣現詩哲之爭?
“愛”與“恨”是自然的本原嗎?
“哲學”這個詞是怎麼來的?
第一個哲學傢是怎樣發財的?
哲學有什麼用?
蘇格拉底為什麼聲稱自己無知?
隻有自然科學研究自然嗎?
為什麼“自然喜歡隱藏自己”?
為什麼赫拉剋利特說“正義就是戰爭”?
真正的存在是靜止不動的嗎?
為什麼飛矢其實靜止不動?
構成世界的是哪四種元素?
數是萬物的本質嗎?
尼采為什麼那麼推崇酒神精神?
為什麼會齣現“圖騰”?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是什麼?
為什麼“利比多”不僅僅是性欲?
為什麼“科學主義”不等於“科學精神”?
柏格森為什麼要提倡直覺主義?
為什麼實用主義是“美國精神”?
法國國王是禿子嗎?
維特根斯坦為什麼自稱是給哲學治病的醫生?
為什麼沒有“私人語言”?
鬍塞爾為什麼要批判存在主義?
人生的道路分成哪三個階段?
非理性主義為什麼會成為現代西方哲學的一個主流思潮?
為什麼“自由先於本質?
為什麼把薩特叫做咖啡館哲學傢?
薩特為什麼說“他人即地獄”?
薩特為什麼不和他的“終身伴侶”結婚?
孩子什麼時候能在鏡子裏看到自己?
法蘭剋福學派為什麼從德國遷至美國?
我們為什麼無法證實,隻能“證僞”?
為什麼前人說“知識就是力量”,福柯卻說“知識就是權力”?
後現代主義為什麼會大行其道?
為什麼會齣現“西方馬剋思主義”?
愛欲為什麼會成為造反的動力?
參與納粹運動的群眾是因為性壓抑嗎?
薩特為什麼要嚮馬剋思主義靠攏?
為什麼有人會研究夢想?
現代人為什麼要“逃避自由”?
高雅文化也應當被批判嗎?
為什麼進化論曾在中國風靡一時?
為什麼康有為藉助儒傢思想宣揚革命?
辜鴻銘為什麼堅持留辮子?
為什麼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很有用的一本書 推薦放在枕邊

評分

17世紀稱為天纔的時代可謂實至名歸。即使在三百多年後的今天,這一世紀中所有發現的深遠意義也尚未窮盡。不過,我們最好不要太過強調17世紀與前一世紀的涇渭分明。從一個世紀嚮另一世紀的演進是漸變而非突變,一個世紀的規則可以說僅僅是前一時代播下的種子所開的花朵而已。牛頓、笛卡兒、霍布斯、洛剋、帕斯卡、西德納姆(Sydenham)和拜爾(Bayle)等人隻是天纔般地發展瞭先驅們的主要洞見。17世紀與16世紀的差彆與其說是態度上的涇渭分明,不如說是在奮力嚮前的程度和規模上的超越。在16世紀時,雖然勝利在望,但人們尚需努力去獲取戰果。在17世紀,新思想的勝利是如此全麵,以至於人們在思想領域中幾乎無法發現敵人所在。

評分

好書,不錯,挺好

評分

好書啊好書,一定要好好看.

評分

陳嘉映的書可以看,此書作為入門是可以看看的。

評分

陳嘉映的書可以看,此書作為入門是可以看看的。

評分

太不專業啦!給入門的學生讀讀差不多。

評分

今天剛剛拿到書,這本寫的幼小銜接教程·我要上小學啦數學準備知識很不錯,兒子要上小學瞭,聽同事們說現在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數學教材非常難,我正發愁呢,現在好瞭,有瞭這套我要上小學啦數學準備知識幼小銜接教程,讓我這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來瞭。——牛牛媽媽循序漸進,科學、係統地引入小學一年級的各項準備知識,是這套幼小銜接教程的特色。——顧懿小學資深骨乾教師如果您重視孩子的教育,那麼您一定知道小學一年級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意義。這套幼小銜接教程,將幫助您的孩子在9月1號開學前打好基礎,做好準備!——王順妹華師大附屬幼兒園園長每年的5月下旬是小學入學報名的時間,又有一批孩子即將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校門。孩子們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摺。有教育專傢認為,這種轉變的跨度,甚至比進高中、考大學都要巨大。1990年至1994年間,聯閤國兒童基金會和原國傢教委幼教處聯閤進行瞭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研究,研究結果錶明,從幼兒園到小學,不僅是學習環境的轉換,也包括教師、朋友、行為規範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變化。德國的哈剋教授根據他的觀察和研究,指齣處於幼兒園和小學銜接階段的兒童通常存在以下六個方麵的斷層問題1.關係人的斷層。孩子入學後,必須離開第二個母親角色的關係人——幼兒園教師,而去接受嚴格要求、學習期望高的小學教師,這使孩子感到壓力和負擔。2.學習方式的斷層。小學中正規的科目學習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遊戲、探索學習和發現學習方式有較大區彆,孩子必須有適當的時間加以適應。3.行為規範的斷層。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在小學不再被重視,孩子入小學後,必須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融入集體,他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則所控製。4.社會結構的斷層。孩子入小學後與幼兒園的友伴分離,他們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結交新朋友,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並為班級所認同。5.期望水平的斷層。傢長和教師都會對上瞭學的孩子給予新的期望和壓力,為瞭學業而減少瞭孩子遊戲、看電視的時間等。6.學習環境的斷層。幼兒期的自由、活潑、自發的學習環境轉換成為科目學習、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狀態或産生學習障礙。麵對這種斷層,諸多傢長有著太多的無奈和睏惑。尤其是在目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學的課程改革也在不斷深入進行中,這更加加大瞭幼小銜接的難度。為瞭幫助孩子們順利、自然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和生活,我們特意邀請瞭工作在幼兒園和小學一綫的資深教師,編寫瞭此套幼小銜接教程。教程共有三本,我要上小學啦——一語文準備知識、我要上小學啦——數學準備知識和寶貝要上小學啦——給小學新生傢長的建議。前兩本準備知識,是屬

評分

陳嘉映的書可以看,此書作為入門是可以看看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