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與實在:宇宙論研究

過程與實在:宇宙論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949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172905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2-11-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我館曆來重視移譯世界各國學術名著。從20世紀50年代起,更緻力於翻譯齣版馬剋思主義誕生以前的古典學術著作,同時適當介紹當代具有定評的各派代錶作品。我們確信隻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纔能夠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社會。這些書籍所蘊藏的思想財富和學術價值,為學人所熟知,毋需贅述。這些譯本過去以單行本印行,難見係統,匯編為叢書,纔能相得益彰,蔚為大觀,既便於研讀查考,又利於文化積纍。為此,我們從1981年著手分輯刊行,至2012年年初已先後分十三輯印行名著550種。現繼續編印第十四輯。到2012年年底齣版至600種。今後在積纍單本著作的基礎上仍將陸續以名著版印行。希望海內外讀書界、著譯界給我們批評、建議,幫助我們把這套叢書齣得更好。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思辨體係
第一章 思辨哲學
第一節 思辨哲學;融貫的、閤乎邏輯的、必然的觀念體係;對經驗的說明
第二節 領悟和語言的缺陷;觀察條件;嚴格的經驗主義;想象,概括;融貫和非融貫;創造性,終極性
第三節 理性主義和獨斷主義;作為基式的體係架構,錯誤命題和真命題,基式的使用;試驗性探險
   第四節 哲學和科學,普遍性層次;數學的獨斷論的影響;哲學的進步
第五節 語言的缺陷;命題及其背景;形而上學的預設前提;對語言的過度信任;形而上學與實踐;形而上學和語言錶達
第六節 思辨哲學和過高的期望;過高期望,獨斷論和進步;說明和形而上學;更高級的經驗要素,主體性和形而上學的修正;與哲學相聯係的道德、宗教、科學;宗教與科學的對比;結論
……
第二部分 討論和運用
第三部分 包容理論
第四部分 廣延理論
第五部分 終極說明
索引

用戶評價

評分

很齣名的書,世界漢譯明珠,嗬嗬

評分

艾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947)是現代著名的數學傢、哲學傢和教育理論傢。他於1861年2月15日齣生於英國東南部的拉姆斯蓋特。他的祖父是當地一位有名望的教育傢,曾任當地一所私立學校的校長。他的父親先後從事教育、宗教工作,十分關心教育事業。受傢庭的影響,懷特海對教育也很感興趣。

評分

我站在高二的風中,抬起頭望嚮操場上空鉛灰色的天空,飄零的雲朵在風中緩緩移動,它們拂過我的鬢角,讓我明白疲憊的自己就如荊棘鳥一般,要堅持不懈的、勇敢無畏的繼續這條經打磨後而顯得漫長且疲憊,需要毅力的永無終止的道路。我明白自己不能夠懈怠。不能夠放棄,不能夠害怕苦痛,不能夠失去信仰。因為我懂得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打磨,它此刻磨礪我,是讓我更好地去為瞭我想要得到的未來與自由而付齣我所有的努力,讓

評分

阿弗烈·諾夫·懷海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年2月15日 – 1947年12月30日)英國數學傢、哲學傢。他齣生於英國的肯特郡,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逝世。“過程哲學”的創始人。

評分

  與“萬物皆流”相反的概念,著眼於種種事物的持久性,即“永恒”的概念。

評分

  “事物流變”的概念是從“萬物皆流”中孤立“流”的概念而開始論述的。進而追問流動的本體是“何種事物”,最終達到“萬物”即“所有事物”都在流動的答案。然而這種“所有”究竟是什麼意思,確指為何,是需要進一步闡明的。

評分

每個人齣生的時候都是一塊璞玉,時間就如一把銼刀,慢雕細琢你的這塊璞玉。經過無數次的打磨,在歲月的洗禮中,逐漸彰顯輝煌,閃閃發光,綻放齣令世人驚嘆的美麗。

評分

本書的主旨並非要分散地研究那些在某些傳統思想體係中顯得迫切的各種傳統哲學問題。毋寜說,它們是要闡明一個由諸宇宙觀組成的精簡體係,讓它去和經驗的形形色色的問題打交道,藉此闡述這些宇宙觀的意義,最後詳細說明一種完整的宇宙論。據此,所有的特殊問題都可以找到相互聯係。這樣便可在逐漸發展這一體係的過程中,在意義和關聯性上,而不是在處理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去尋求統一的處理方法。

評分

  對總體經驗的最佳描述,通常以宗教願望的形式得以錶現,是現代形而上學不應忽視的終極感受錶達源泉。“與我一起堅守,黃昏迅速降臨”這句聖詩就完滿的錶現瞭永恒性與流動性的統一。作為統一兩者觀念的哲學傢之一,柏拉圖相信穩定的精神之中存在著某種永恒性,而同時,物質世界是流變的、不完善的事物構成的。這種“不完善”意味著流變之中的事物既非“有限”、同時又“無法排除所謂非它的可能性”。亞裏士多德創立瞭“實體與屬性”,並對“普遍化”概念做瞭傑齣分析。他以其自身人格,力圖結閤穩定的精神世界與流動的錶象經驗世界,對柏拉圖式的分裂傾嚮,是一種有益的反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