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哲學和文學於一身,融理性和感情為一體,是周國平作品的顯著特色。他的哲學論著閃著詩性的光華,他的文學隨筆透著哲學的智慧。他的多數作品在形式上擺脫瞭學術的艱澀,也不騖藝術的新奇,寫得質樸平實,卻貫穿著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深入思考和對現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關注。這一內涵引起瞭我們時代有識之士的共鳴。麵對洶湧的世俗洪流,周國平的作品堅守著人生那些永恒的精神價值,瞭望著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嚮。城市傳媒希望藉由推齣《周國平集》這套作品,給大傢以心靈的啓迪與精神的指引。——《周國平集》責任編輯李磊
《周國平集》是青島齣版社2015年度齣版重點選題,包括迄今為止周國平寫作齣版的所有作品。共26捲。其中既包括他的暢銷書、人文經典圖書,又包括他的新作。他的作品具有真性情,擅哲思,文筆優美的特點,且引用國外經典的語錄、典故非常高明,顯示齣其獨特的判斷力和運用力。兼之周國平的文章非常真誠、率真、勇敢,在這樣一個生存壓力大的時代,人們需要周國平的心靈哲思散文來慰藉自己的心靈。
周國平,1945年生。中國學者、作傢,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是中國改革開放後較早研究尼采的學者。他的著作《尼采:在世紀的轉摺點上》和譯作《悲劇的誕生》曾風靡一時。此後他又因為他的散文而獲得更高知名度。他的《人與永恒》已成為一個經典的隨感作品,他的《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是中國著名的暢銷書,《寶貝,寶貝》《人生哲思錄》也是暢銷書。《歲月與性情》齣版後,引發話題性討論。他的散文作品因為集哲理與優美的文筆於一體而被大量選入中國、香港以及新加坡的教材。他的作品也在日本、韓國、香港及颱灣等國傢和地區齣版。
第捲 守望的距離
第二捲 各自的朝聖路
第三捲 安靜
第四捲 善良 豐富 高貴
第五捲 生命的品質
第六捲 人與永恒 風中的紙屑
第七捲 碎句與短章 把心安頓好
第八捲 妞妞——一個父親的劄記
第九捲 歲月與性情——我的心靈自傳
第十捲 偶爾遠行
第十一捲 寶貝,寶貝
第十二捲 人性的哲學探討
第十三捲 尼采:在世紀的轉摺點上
第十四捲 尼采與形而上學
第十五捲 學術論文匯編 (首次齣版)
第十六捲 憂傷的情欲 早年詩文選輯 (首次齣版)
第十七捲 周國平人文講演錄:人文精神的哲學思考
第十八捲 周國平人文講演錄:幸福的哲學
第十九捲 人生哲思錄(上捲)
第二十捲 人生哲思錄(下捲)
第二十一捲 自由風格
第二十二捲 花非花
第二十三捲 尼采美學導論 尼采美學文選
第二十四捲 悲劇的誕生 酒神世界觀 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
第二十五捲 論我們教育機構的未來 作為教育傢的叔本華 (首次齣版)
第二十六捲 偶像的黃昏 作為認識的權力意誌 尼采詩集
第捲《守望的距離》
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有兩種哲學傢。一種人把哲學當作他的職業,即謀生的手段。另一種人把哲學當作他的生命甚至是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在公元前五世紀的希臘,智者屬於前者,用蘇格拉底的話說,他們是“智慧的齣賣者”;而蘇格拉底自己則堪為後者的典範,他也許是哲學史上因為思想而被定罪並且為瞭思想而英勇獻身的早也的一位哲學傢瞭。
蘇格拉底的經曆和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與孔子之於中國有某種相似之處。他們生活年代相近,兩人畢生都以教育為主要事業,在哲學思想上都重人生倫理而輕形而上學,分彆成為中西人文思想的始祖。
我發現,直接用政治的分野來判斷一位真正的哲學傢,往往不得要領。蘇格拉底誠然是在雅典民主派當權期間被處死的,但這並不能證明他站在貴族派一邊。事實上,無論在民主政體還是貴族政體下,他都曾經甘冒殺身之禍,獨自一人與民眾大會或寡頭政府相對抗,以堅持他心目中的正義。對於蘇格拉底來說,還有比當時奴隸主兩派的政治更高的東西,這就是他的哲學所追求的閤理的人生。
第二捲《各自的朝聖路》
在黑暗中並肩行走
人們常常說,人與人之間,尤其相愛的人之間,應該互相瞭解和理解,好做到彼此透明,心心相印。史懷澤卻在《我的青少年時代》中說,這是不可能的,即使可能,任何人也無權對彆人提齣這種要求。“不僅存在著肉體上的羞恥,而且還存在著精神上的羞恥,我們應該尊重它。心靈也有其外衣,我們不應脫掉它。”如同對於上帝的神秘一樣,對於他人靈魂的神秘,我們同樣不能像看一本屬於自己的書那樣去閱讀和認識,而隻能給予愛和信任。每個人對於彆人來說都是一個秘密,我們應該順應這個事實。相愛的人們也隻是“在黑暗中並肩行走”, 所能做到的僅是各自努力追求心中的光明,並互相感受到這種努力,互相鼓勵,而“不需要注視彆人的臉和探視彆人的心靈”。
讀著這些精彩無比的議論,我無言而摺服,它們使我瞥見瞭史懷澤的“敬畏生命”倫理學的深度。凡是有著深刻而豐富的內心生活的人,必然會深知一切精神事物的神秘性並對之充滿敬畏之情,史懷澤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他看來,一切生命現象都是世界某種神秘的精神本質的顯現,由此他提齣瞭敬畏一切生命的主張。在一切生命現象中,尤以人的心靈生活接近世界的這種精神本質。因而,他認為對於敬畏世界之神秘本質的人來說,“敬畏他人的精神本質”乃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以互相理解為人際關係的鵠的,其根源就在於不懂得人的心靈生活的神秘性。按照這一思路,人們一方麵非常看重彆人是否理解自己,甚至公開索取理解。至少在性愛中,索取理解似乎成瞭一種正當的行為,而指責對方不理解自己則成瞭嚴厲的譴責,有時候還被用作破裂前的後通牒。另一方麵,人們又非常踴躍地要求理解彆人,甚至以此名義強迫彆人袒露內心的一切,一旦遭到拒絕,便斥以缺乏信任。在愛情中,在親情中,在其他較親密的交往中,這種因強求理解和被理解而造成的有聲或無聲的戰爭,我們見得還少嗎?可是,仔細想想,我們對自己又真正理解瞭多少?一個人懂得瞭自己理解自己之睏難,他就不會強求彆人完全理解自己,也不會奢望自己完全理解彆人瞭。
齣版說明
周國平,中國當代著名學者、作傢,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一九四五年生於上海,一九六七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一九八一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係,獲哲學碩士學位,一九八九年獲哲學博士學位。
周國平的專業是哲學,在尼采著作的研究和翻譯方麵卓有建樹。但是,他的影響不限於學術界。他兼事哲學和文學,除學術論著外,還寫瞭大量哲理散文和紀實文學作品。在海內外廣泛的社會階層中,尤其在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中,他的作品擁有眾多熱心的讀者。他的作品先後被翻譯為日文、韓文、英文、阿拉伯文,在文化傳統迥異的讀者中也受到歡迎。三十多年來,在文化産品及其操作過程日趨商業化的時代,這樣一位嚴肅作者的作品仍能潛入人心,長銷不衰,獲得人們的自發喜愛,這個現象是值得深思的。
集哲學和文學於一身,融理性和感情為一體,是周國平作品的顯著特色。他的哲學論著閃著詩性的光華,他的文學隨筆透著哲學的智慧。他的多數作品在形式上擺脫瞭學術的艱澀,也不騖藝術的新奇,寫得質樸平實,所錶達的又是一般人都能瞭解的切己感悟。這無疑是他的作品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
不過,更重要的原因也許在於,在他的作品中貫穿著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深入思考和對現代人精神生活的密切關注,這一內涵引起瞭我們時代有識之士的共鳴。麵對洶湧的世俗潮流,周國平給自己的定位是做一個守望者,守護人生那些永恒的精神價值,瞭望人類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嚮。值此社會轉型時期,不管世風怎麼日下,人心仍有不可消解的嚮上的潛力,總有一些人重視精神生活勝於重視物質生活,始終在默默地尋求著生命的真正意義,關心著人類的未來。不難想見,正是他們組成瞭周國平的一個相當穩定的讀者群。
基於上述認識,青島齣版社決定齣版《周國平集》,將其列入年度重點齣版項目,獲得瞭作者的授權。這套《周國平集》共二十六捲,次呈現瞭周國平學術研究、文學創作和哲學思考的全貌。我們願以此為喜愛並有心搜集或研究周國平作品的讀者提供一個完整的版本,也為我們時代的精神文化保存一份有價值的資料。周國平的作品涉及中西方文學、哲學、美學等各個方麵的內容,規模龐大,思想浩博。此次文集的齣版,我們組織相關人員經過瞭認真細緻的編校,但是由於學養和經驗的不足,難免會有疏漏,敬請廣大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青島齣版社
二〇一五年九月
作者自序
這套二十六捲集收入瞭我自一九八三年至今發錶的幾乎全部文字。青島齣版社嚮我約此稿,我自己想,今年我年屆古稀,而發錶作品也已三十餘年,是可以做一個比較大的檢閱瞭,於是欣然同意。
在編訂的時候,一篇篇讀下來,不勝感慨。一是歲月荏苒,當年風華正茂的青年——抱歉,我是把三十多年前的我看作青年的,當時也確如此感覺——仿佛一眨眼就步入瞭晚年,不禁唏噓。二是世代交替,今天的年輕人仍肯接受乃至喜愛我的作品,差可欣慰。三是人生苦短,三十多年的成績不過如此,未免慚愧。
好在這不是全集,因為我還活著,雖然年歲已大得嚇人,至少我自己想起來會嚇一跳,但心態依然年輕,仍在精力充沛地工作。我希望在有生之年還能寫齣一點好東西,比曾經寫的都好。這不是全集,也因為我的文件櫃和電腦裏還藏著許多未發錶的文字,比如日記、書信、筆記之類,有一天從中也許亦能整理齣一點好東西。
編訂這套文集,我是下瞭一些功夫的,盡力勘誤,使之成為定本。當然,作為曆史文本,我無權在內容和修辭上做任何修改。根據體裁的不同,全書分為二十六捲,其中散文五捲(至五捲),隨感四捲(第六至七、十九至二十捲),紀實作品四捲(第八至十一捲),學術著作四捲(第十二至十五捲),詩一捲(第十六捲),講演錄兩捲(第十七至十八捲),對談兩捲(第二十一至二十二捲),譯著四捲(第二十三至二十六捲)。
這套書是用一個書號齣版的,這意味著各捲的作品不能單獨發行。青島齣版社為此承擔瞭一定的市場風險,而仍下決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這件事,其魄力和胸懷令我欽佩。但願這項“風險投資”沒有投錯地方,如此我方可心安。
周國平
二〇一五年九月
收到這套《周國平集》,我感覺自己像是淘到瞭一座寶藏。這26捲的書,每一捲都散發著智慧的光芒。我一直覺得,真正的文學作品,不應該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應該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能夠觸動人心,引發共鳴。周國平先生的作品,正是如此。他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卻能滲透到心靈深處。我尤其期待閱讀他在不同人生階段的感悟,感受他思想的成長和轉變。這本書不隻是給我提供閱讀的樂趣,更是在給我的人生啓迪。我常常覺得,生活中的很多睏惑,在周國平先生的文字中都能找到答案,或者至少,能夠找到麵對睏惑的勇氣和智慧。這本書,我會珍藏,也會時常翻閱,它將是我精神成長道路上重要的指引。
評分說實話,一開始拿到這套《周國平集》,我有些被它的規模嚇到瞭。26捲,這得花多少時間去讀啊!但當我真正開始翻閱,尤其是看到其中一些我一直以來都深思熟慮卻又不得其解的問題,在周國平先生的筆下得到瞭如此清晰而又富有啓發性的闡述時,我就知道,這套書絕對是值得的。他不僅僅是在寫哲學,更是在寫人生,寫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會經曆的喜怒哀樂,都會麵臨的生老病死。他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魅力,能夠瞬間將你拉入他的思考世界,讓你感同身受。我最喜歡他那種不動聲色的幽默感,以及在探討嚴肅話題時,又不失溫情的筆調。這套書,我覺得不應該隻被當作“閱讀材料”,更應該被當作一種“生活方式”來對待,慢慢吸收,內化於心。
評分這套《周國平集》的到來,為我的書架增添瞭一道亮麗的風景綫。我一直對周國平先生的思想非常崇敬,他的文字總是能引發我深入的思考。這26捲的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次與一位智者進行長達數月的對話。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其中,去探尋他對於生命、對於死亡、對於幸福的獨特見解。他的思考,總是那麼深刻,又那麼貼近生活,仿佛能觸碰到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我尤其喜歡他對於“人生如旅”的比喻,總能提醒我在匆忙的生活中,停下腳步,感受沿途的風景,思考人生的方嚮。這套書,我覺得不僅僅是為瞭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傢園。
評分這套《周國平集》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我原本隻是對一些哲學概念略知一二,對周國平先生的瞭解也僅限於網絡上零散的金句。但當這套書擺在眼前時,我纔真正意識到其分量的巨大。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本人生說明書,一本關於如何安頓心靈的指南。我迫不及待地翻閱瞭其中的幾捲,那種文字的穿透力和思想的銳利感,真的讓人耳目一新。他能把最抽象的哲學概念,用最樸實、最貼近生活的語言錶達齣來,讓你在閱讀過程中,仿佛在與一位智者促膝長談,受益匪淺。我尤其喜歡他對於“生命之輕”與“生命之重”的辯證思考,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中,常常讓人感到迷失,而周國平先生的文字,恰恰能引導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找迴內心的寜靜。這套書,我覺得是一生的伴侶,需要慢慢品讀,反復體會。
評分剛拿到這套《周國平集》,沉甸甸的,光是看著那厚實的裝幀和全26捲的規模,就覺得一股厚重的知識和思想氣息撲麵而來。我一直很喜歡周國平先生的文字,他的哲學思考總是那麼深刻卻又易於理解,像是在平靜的湖麵上投下石子,激起的漣漪久久不能平息。我最期待的是其中關於人生意義、死亡、愛情這些宏大命題的探討,總覺得在周國平先生的筆下,那些令人迷茫的問題會變得清晰起來,甚至能找到一些慰藉和力量。想象一下,在一個安靜的午後,捧著一本《周國平集》,泡一杯香茗,讓思緒隨著他的文字一同飛揚,那將是多麼愜意的一番景象。我打算從頭開始,一點一點地去品味,去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閱讀,更像是一種精神的洗禮和對自我的審視。我尤其好奇他在不同時期對同一問題的思考會有怎樣的變化,這26捲的積纍,想必能勾勒齣他思想的完整軌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