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集(12种套装 14册)(繁体竖排版)(精装)
《陈寅恪集:元白诗箋证稿》包括《诗集(附唐筼诗存)》、《元白诗笺证稿》、《讲义及杂稿》、《寒柳堂集》、《书信集》、《明馆丛稿二编》、《柳如是别传(上中下)》《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一集》、《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金明館叢稿初編》、《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二集》和《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三集》12种14本。
目录
寒柳堂集
金明馆丛稿二编
元白诗笺证稿
柳如是别传(上中下)
诗集:附唐贯诗存
书信集
读书札记一集
读书札记二集
读书札记三集
讲义及杂稿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 9787108054036金明館叢稿初編 9787108054012精彩书摘
妆阁妓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寺门勅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余。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齐人无处居。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平人几家地。仙去双双作梵宫,渐恐人家尽为寺。
内容简介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学日本及欧美,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
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和美国哈佛大学。一九二五年受聘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回国任教。后任清
华大学中文、历史系合聘教授,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组主任及故宫博物院理事
等,其后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三七年芦沟桥事变后带全家离北平南行,先后任教于西南联合大
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和燕京大学。一九三九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通讯院士。一九四二年后为教育部
聘任教授。一九四六年回清华大学任教。一九四八年南迁广州,任岭南大学教授,一九五二年后为中山大
学教授。
翻阅《陈寅恪全集》的《寒柳堂集》,我仿佛置身于陈先生的私人书房,听他与学界同仁、亲友之间进行的那些充满智慧火花的思想碰撞。这些文章,或抒发对学术的见解,或评议时事,或感怀人生,皆显露出陈先生非凡的学识与独立的思考。他对待治史的态度,绝非简单的史实堆砌,而是力求探究历史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与肌理,特别是他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独特视角,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坚守,都令人印象深刻。我尤其欣赏他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那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品格,这在任何时代都弥足珍贵。读《寒柳堂集》,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受到一种人格精神的熏陶。那些看似平常的论述,背后都蕴含着陈先生深厚的学养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我时常会因为某一句精辟的论断而反复咀嚼,感受其中蕴含的智慧光芒。这套书在内容上展现了陈寅恪先生更为立体的一面,让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这位大师的学思历程。
评分《陈寅恪全集》里的书信集,是让我最感亲切的部分。它们如同陈寅恪先生留给后人的私人笔记,记录了他与亲友、学生、同行的往来,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情味与生活气息。这些书信,涉及了学术讨论、生活琐事、时事评论等方方面面,真实地展现了陈寅恪先生的性格与生活状态。我从中看到了他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对后辈的关怀与教诲,以及在时代变迁中的忧思与担当。尤其是那些与学生之间的书信,更能体现他诲人不倦的师者风范。读这些书信,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陈寅恪先生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这套书的书信集,无疑为我们了解这位学术巨匠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最直接、最生动的材料,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
评分在《陈寅恪全集》中,那些关于“元白诗笺证”、“讲义及杂稿”、“读书札记”等内容,更是让我深刻体会到陈寅恪先生治学之精深与博大。他对于唐代元稹、白居易诗歌的笺证,并非简单地解释字词,而是深入挖掘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诗人的人生经历,从而揭示出诗歌的内在含义与艺术价值。他的讲义,则展示了他课堂上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教学风范,将复杂的历史问题讲解得清晰透彻。而那些读书札记,更是体现了他对古籍的研读之细致,对学术问题的探讨之深入,常常能在细微之处发现旁人不易察觉的线索,并由此引申出深刻的见解。这部分内容,是陈寅恪先生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展现了他“独立思考、不落俗套”的治学精神,让我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评分初读《陈寅恪全集》14册,我如同走进一座宏伟的学术殿堂,扑面而来的是陈寅恪先生渊博学识与独特洞见的磅礴气势。那些关于历史人物的细致考证,那些对文化传统的深刻解读,无不让我心潮澎湃。尤其是《柳如是别传》,它不仅仅是一部传记,更是一幅描绘晚明士人心境与时代变迁的宏大画卷。陈先生以其“客观的陈述,同情的了解”的治学精神,将柳如是这位才女的生平事迹,以及她与钱谦益的爱情纠葛,置于明末清初那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背景下,赋予了人物鲜活的生命与深刻的时代印记。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捧读此书,仿佛能听到隔着千年的低语,感受到历史的脉搏。陈先生的文字,时而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时而又如巨石压顶,掷地有声,其驾驭史料的功力,以及洞察人情世态的犀利,都让我叹为观止。这套书的装帧也十分精美,纸质考究,字迹清晰,作为一本学术巨著,这样的呈现方式本身就带着一种庄重感,让人在阅读时更能沉浸其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评分《陈寅恪全集》中的诗集部分,则让我看到了陈寅恪先生作为一位诗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细腻的情感世界。他的诗歌,不像一些大家的作品那样追求辞藻的华丽,而是以含蓄蕴藉、意境深远见长。读他的诗,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历史沧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例如,他的一些诗句,看似写景,实则寓意深远,将个人情感与宏大叙事巧妙融合。我常常会尝试将他的诗与他史学著作中的论述联系起来,会发现两者在精神上有着惊人的契合。这让我更加理解了陈先生“以诗证史,以史证诗”的治学方法。诗歌不仅是陈寅恪先生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他洞察历史、理解人生的一种方式。这套书将他的诗集完整收录,对于研究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个人情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