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革命史譚,陸丹林著,考訂民國早期的人物誌,曆史進展。詳寫孫中山的革命曆程。也發現為什麼他隻能被後人稱為革命的先行者,蓋當時的曆史背景和孫文同誌本人的思想和行為使然。
評分1、有意史料與無意史料
評分2、“正史”(官方記載)與“野史”(民間記載)###
評分《民國軍事近紀》記述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北洋各派係的形成,北洋各師旅建製與沿革,直皖、直奉、江浙戰爭經過,各地方小軍閥的派係起源及其相互間的混戰,尤詳於各係各省軍隊的編製與沿革。
評分1923年,黎元洪被逼離京後,直係曹錕以賄買手段收買議員,組成國會,“選舉”曹錕為總統。《癸亥政變紀略》作者劉楚湘是當時反對賄選的議員之一。書中除詳述基本史實外,並大量保存瞭各方函電及當時的新聞報道,尤其是保存瞭反映南下與留京兩派議員之間的論爭、觀點以及他們與各係軍閥之間的關係等方麵的有關材料,為研究這段曆史提供瞭豐富可靠的史料。
評分敘述辛亥革命掌故和有關辛亥革命的隨軍筆記的筆記,有史料價值,也可作野史搜奇來看。
評分書的內容不多,但可以加深你對那段曆史的瞭解。
評分《瓦德西拳亂筆記》作者瓦德西,是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的聯軍統帥。該書按時間順序,收有自1900年8月至1901年11月期間,瓦德西所寫日記、筆記;給德皇的奏議、函電、報告,以及德皇的諭旨、函電等,記述和反映瞭八國聯軍在華侵略活動及其內部矛盾、鎮壓義和團運動、脅迫清政府接受議和大綱,以及八國軍隊燒殺搶掠等內容,對瞭解和研究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與義和團運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評分從1917年7月1日清廢帝溥儀宣布復闢,到7月12日張勛逃匿荷蘭公使館,逐日記述復闢派的活動,復闢派與討逆軍之間的戰況,以及北京地區的社會動態,也收錄瞭一定數量的原始文電。書中所記或來源於當時報刊,或為作者本人耳聞目睹,其中雖難免有失實之處,但對我們瞭解和研究張勛復闢這一曆史事件,具有一定參考價值。本書所收文電,凡可找到齣處者,在編輯整理時均據原文校對並指齣異同,以便讀者。本書由鍾碧容整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