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商品编号:208111 定价:¥118.00 | ||||||||||||||||||||||
| 刑事立法活跃化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不知道这将意味着刑法解释学的蓬勃生机,还是预示出刑法解释学的深刻危机。面对解释者各执一词、分庭抗礼时,国外的立法者总是袖手旁观、置身事外,我国的立法者则要挺身而出、一槌定音。我不清楚立法者是否相信自己制定的法律具有完美的内在丰富性和充足的逻辑延展力,不需要外在的填补即可时时刻刻满足社会生活中林林总总的需求,但我确实不会相信这一点。任何个人与团体在起草法律时都不可能彻底避免与某个无法估计的、已经生效的法条相抵牾,不可能完全预见藏身于无尽多变的生活海洋而未曾冲上沙滩的各种现象。认为立法者能够通过成文法条对每个案件都预先做出完整、终局之决定的想法,已被证实是一种错觉、一丝幻想。法律的含义并非由文字固定,也不能由起草者锁定,而是需要在社会生活事实中不断发现。不管面对如何完美的法典,解释者都不会缄口不言、沉默不语,也不应言不由衷、语与心违。为了使法律满足一个处在变动中的社会的所有新的需要,解释者在面对崭新的生活事实时,总是要不断地使法律的真实含义得以发现、得到阐扬。立法修法有时止,释法绵绵无绝期!况且,再完备的刑法典,也难免有符号的创伤。但是,我不会在伤口上撒盐,也不会东捱西问已经对成文刑法丧失占有权的起草者,更不会对成文刑法吹毛求疵、洗垢求瘢。法律并不被某个人或者某些人所占有,而是由人类杰出的智慧所拥有,并且经过漫长的过程,在辉煌的时代被界定出来,没有人可以认为自己比法律更聪慧。所以,我只能秉持追求真理的良心,在解释法律的过程中澄思寂虑、刮肚搜肠。托尼?奥诺尔曾说:“岁月流转,实证主义法律人和自然法学派的法律人在世界杯的决赛上一次次相遇……有时候这边取胜,有时候那边取胜,但类似于参赛者和观众的热情保证了输掉的一方将会复仇。”可是,我不会厚此薄彼、偏袒一方,而是要将实证主义的法律人与自然法学派的法律人组成一支球队。不可否认,“当法官能够自由地将他们的个人观念,诸如何谓公平、何谓同情或者什么才是应当遵循的社会正义等强加到法律之上时,就不可能存在可靠的法律框架”。然而,“法官的职能不是也不可能只是机械地适用那些众所周知的和已经确定的规则”。尽管将制定法与自然法相融合,可能正在剥夺我们自己自律的知识与自主的道德,但是,“如果一个法律形式主义法官遵循制定法的平白文义,那么可能会损害制定者的意图,甚至与其背道而驰。这就是所谓的‘草率的’或者‘机械’法学”。何况,“形式主义法官并不是真正地遵循平白文义。事实上他们毋宁是根据自己的政策偏好来作出判决,然后用法律形式主义的语言来掩人耳目”。顾左盼右,虑得忧失,终还是只能将制定法与自然法融为一体。本书的这一基本立场,过去未曾首鼠两端、辗转不决,将来不会翻然易辙、改弦更张。当然,在融合自然法与制定法的过程中,难免将自己的前理解当作法律的真实含义。前理解既可能是有用的资产,也可能是危险的罪犯,这取决于前理解者的眼光。作者管中窥豹、瓮里观天,见骥一毛,不知其状,见画一色,不知其美,不能保证在前理解中清除了危险的罪犯。尽管自以为心中充满了正义,但不知道个人的正义是否与制度的正义相对立,也不清楚能否通过个人的、社会的道德决定克服个人的正义与制度的正义的对立。而且,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法律条文错综复杂,案件事实盘根错节,理论学说扑朔迷离,真是一寸凝思千万绪,剪不断、理还乱,千思百虑皆不是,长夜漫漫无心眠。尽管如此,我也没有因此而额蹙心痛、愁肠九转,也不会万念俱灰、黯然神伤。事实上,在解释法律的过程中,常常有霍然云消雾散而欢意浃洽,往往会瞬间柳暗花明而心花怒放。不断地摈除心结、破除陈念、消除疑问、解除难题,终归会令人眉开眼笑、欣喜若狂。解释者成千上万,每位解释者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我早已知道,在法学领域,不可只愿君心似我心,只能众生随类各得解。我没有奢望能够说服他人,只是要求说服自己。即使本书针对相反观点提出了不同看法,也仅仅是在描述说服自己的心路历程。倘若将刑法解释学的不同立场比作不同的河流,我也只是在说明为什么踏入了这一条河流而没有踏入另一条河流。即便如此,我也会欣赏其他河流的粼粼波光与滔滔波浪。虽然每一位解释者都会将自己的解释结论当作法律的真实含义,但可以肯定的是,像绝对的必然性、绝对的正确性、终真理、终等观念都是应当从刑法学中排除出去的幽灵。“相信只有一种真理而且自己掌握着这个真理,这是世界上一切罪恶的深刻的根源。”我不会相信只有一种真理,更不会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我清醒地意识到,本书不是在表述四海皆准的客观真理,只是在记述百孔千创的个人主张。法学古老也独特。“尽管科学能够线性地不断向前发展,但法律却做不到线性发展。在法律这里,同样的洞见与错误总是一再地发生。”倘若说结果无价值论是错误的,那么,本书的错误就不只是一再地发生,而是持续地存在;作者不是多次犯,而是持续犯。就具体观点而言,不管法条是否修改,无论情势是否变更,我不能一成不变,也不会率由旧章。只要阅读就有想法,只要思考就有变化。虽然在历时一年的修改过程中,我尽量芟柞繁芜、补增阙略,并且思左想右、瞻前顾后,但不知道是将错的改对了,还是将对的改错了,抑或由此错改为彼错,或者由小错改成大错。果真如此,则是“错误总是一再地发生”。但是,我不会将错就错,也不想以讹传讹。当然,本书没有洞察洞见,只有漏洞空洞,还有陈词滥调、浮词曲说。对于读者的析疑匡谬、补偏救弊,笔者会谢意永存、铭感不忘。魏因斯海默说:“这个世界没有经典,只有文本,并且所有文本都是平等的。”可以肯定的是,不管这个世界有没有经典,由于作者赐墙及肩、管窥筐举,不能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经典与本书无异钩金舆羽,本书与经典实乃寸木岑楼。斯科尔斯的话倒是令人欣慰:“任何文本,都不会因其琐屑,而被摒弃在人文研究的界域之外,再琐碎的涂鸦,如果在它的背景中充分理解,都可能是人类表达的财富。”本书充其量只是琐碎的涂鸦,也可谓孤独的言说。尽管如此,我还是会继续在追求法律真实含义的道路上负笈担簦、栉风沐露。我不可能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但可以做到法不正解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张明楷2016年5月8日于清华园明理楼 | ||||||||||||||||||||||
| 本书是张明楷教授风格鲜明、独步学林的代表作。无论是理论体系的构建,抑或分析问题的逻辑,都带有着强烈的法益思想和浓厚的大陆刑法理论的气息。作者抉微发隐、深考精思,回归刑法本位,一以贯之地以刑法解释学为本体,发掘成文法的真实含义和内在理念。第五版仍然坚持:在遵守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对构成要件进行实质的解释,在违法性方面采取结果无价值论的立场,在责任领域采取以心理责任论为前提的规范责任论,在刑罚论领域采取以责任刑限制预防刑的并合刑论。第五版四十余万字的篇幅扩容中,除增加了《刑法修正案(九)》的相关内容以及2011年6月以后公布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外,在犯罪论、法律后果论以及罪刑各论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删与修改。此外,新版对近几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也展开讨论。本书通过丰富的资料实证和敏锐的论断分析,同时为法科学生和实务人士解惑辩难。因而本书不仅适于刑法学课堂教学及自学之用,也适于司法考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系统复习和研究之用,还是实务人士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 ||||||||||||||||||||||
张明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曾是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和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独著《犯罪论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刑事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2011年第4版)、《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成文堂1997年联合出版)、《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3版)、《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学(教学参考书)》(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3年修订版)、《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指定用书·刑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11年第2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2014年新版)、《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刑法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0年第2版、2011年第3版)、《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刑法原理》(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刑法的私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责任刑与预防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四百余篇。 | ||||||||||||||||||||||
| 第五版亮点展陈: | ||||||||||||||||||||||
| 绪论 | ||||||||||||||||||||||
细细品读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第五版)上下册,最大的感受便是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治学精神。这本书不是书斋里的空谈,而是紧密围绕着现实的司法实践展开。作者在梳理刑法理论的同时,大量引用了最新的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和学界的前沿争鸣,使得全书充满了生命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理论的辨析。张教授深入浅出地解释了这两种理论的核心观点,以及它们在刑法解释和适用中的不同侧重,并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两种理论来解决复杂的疑难案件。例如,在分析“教唆犯”和“帮助犯”的责任时,他巧妙地运用了“行为无价值”的视角,来阐释教唆、帮助行为本身的违法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其与正犯责任的关联。这种深入的理论探讨,为理解和把握刑法分则的具体规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全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不失流畅,逻辑清晰,结构完整,读起来丝毫不会感到枯燥。这套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刑法世界更深层的大门。
评分不得不说,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第五版)上下册,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刑法学经典。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思想的启蒙者。作者在梳理刑法基本原理的同时,对于许多争议性的问题,都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论证。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正犯论”的详细阐述。张教授不仅介绍了传统的一元正犯论和多元正犯论,还结合了最新的理论发展,对“共同犯罪”等复杂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他提出的“实行行为中心说”等观点,对理解和适用共同犯罪的规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分析共同犯罪时,他不仅仅停留在对行为分担的考察,而是更加关注行为人之间的“意思联同”和“行为关联”,这使得对共同犯罪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书中对“刑罚裁量”的探讨也十分精彩,他深入分析了影响刑罚裁量的各种因素,包括犯罪的性质、情节、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以及社会危害性等,并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量刑原则。这套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刑法世界更深层的大门,让我对刑法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
评分《刑法学》(第五版)上下册,是一部真正能够引领思考的刑法学著作。张明楷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对刑法学的许多基本理论和前沿问题进行了独到而深刻的阐释。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反复强调和深入解读。张教授不仅阐述了罪刑法定原则在确立刑法秩序中的基础性地位,还结合大量的历史和现实案例,分析了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准确把握和适用这一原则,以避免出现“口袋罪”等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情况。他对于“类推适用”的批判性分析,也让我对这一长期存在的争议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对“刑罚的机能”的论述也十分精彩,作者从预防、报应、教育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刑罚的内在逻辑和功能,并探讨了如何在刑罚的具体执行中,实现这些功能的有机统一。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思维的启迪。它能够引导读者超越对具体法律条文的机械记忆,而是去理解刑法背后的理性,以及其在维护社会正义中的作用。
评分这套《刑法学》上下册,绝对是刑法学习者案头的必备参考。张明楷教授的学识渊博,笔耕不辍,每一版都在精益求精。第五版更是集其多年研究之大成,内容之详实、论述之深刻,令人叹服。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对刑法基本原理的回归和重塑。在纷繁复杂的法律条文背后,作者总能带领读者找到那条清晰的逻辑主线,理解刑法的“为什么”和“是什么”。对于那些看似简单却实则充满争议的法律概念,张教授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辨析,比如关于“行为”的界定,他从哲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这让我认识到,法律并非冰冷的规则,而是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秩序的理性追求。书中对犯罪构成的分析,不仅仅是机械地套用“事实行为+主观过错”,而是强调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违法性、可罚性等多重维度,使得对犯罪的认识更加立体和全面。在刑罚论部分,作者对不同刑罚的性质、功能以及适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特别是对死刑的存废问题,他提供了多角度的分析,既有理论上的论证,也有实践中的考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刑法知识体系,并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忆条文。
评分读完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第五版,法律出版社)上下册,真是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本刑法学思想的百科全书,充满了前沿的理论探讨和深刻的实践洞察。初次翻开,我被其严谨的结构和清晰的逻辑深深吸引。作者在体系构建上,将刑法学的基本概念、犯罪构成、责任、刑罚等核心要素,层层递进,娓娓道来,使得初学者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刑法学的精髓。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张教授并没有停留在对理论的简单罗列,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鲜活。他对于每一个罪名、每一项制度的阐释,都力求做到“透彻”,能够从根源上揭示其设立的理念和价值,以及在实际运作中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例如,在论述正当防卫时,他不仅详细讲解了成立的客观条件,更深入剖析了主观的“意图”要素,以及如何区分正当防卫与事后防卫的界限,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我对法律适用边界的理解。全书的语言风格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生动性,大量的比喻和类比使得复杂的法学概念易于理解。更重要的是,第五版在内容上进行了更新和深化,反映了近年来刑法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这对于希望跟上时代步伐的读者来说,价值巨大。
评分读完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第五版)上下册,我感觉自己对刑法学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集合,更是一个思想的碰撞。作者在梳理刑法基本原理的同时,大胆地引入了许多前沿的学术观点,并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评价和吸收。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构成要件解释”的详细论述印象深刻。张教授不仅介绍了不同的构成要件解释方法,还结合具体的犯罪类型,示范了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精确地解释法律条文,从而避免出现司法上的偏差。例如,在分析“欺诈罪”时,他从主观的欺诈意图到客观的欺诈手段,再到行为的结果,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对一些难以界定的情况提出了富有创见的解决方案。书中对“不可罚的教唆、帮助”等概念的深入辨析,也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让我认识到,在刑法适用中,仅仅考察行为的表面现象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因果关系和价值判断。这套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刑法世界的全新视角。
评分《刑法学》(第五版)上下册,是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指导和前沿视野于一体的刑法学著作。张明楷教授以其独特的学术视角,对刑法学的基本原理、犯罪构成、责任能力、刑罚制度等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阐释。我特别赞赏书中对“犯罪构成要件”的精细化解读。作者不仅仅满足于对构成要件的字面解释,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法理基础和价值取向,力求让读者理解每个构成要件的“灵魂”。例如,在分析“非法占有”这一概念时,张教授就从物权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领域汲取养分,对非法占有的不同类型进行了详尽的区分,并结合大量的司法案例,阐述了在具体案件中如何准确判断是否构成非法占有。这种跨学科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刑法概念的理解。书中对“责任主义”原则的强调,也让我受益匪浅。张教授反复强调,刑罚的科处必须以行为人的责任为基础,离开了责任,刑罚就失去了合法性和正当性。他对责任的界定,既包括了主观的罪过,也包括了客观的违背义务,这种全面的考量,使得对责任的认识更加深刻和准确。这套书无疑是刑法学学习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评分拿到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第五版)上下册,我立刻被其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翻阅之后,更是被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所震撼。作者在体系化的基础上,对刑法学的诸多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展现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罪责刑”一体化理论的阐述印象深刻。张教授强调,犯罪的成立、罪责的认定以及刑罚的科处,并非孤立的环节,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他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揭示了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实现罪责刑的统一,避免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书中对“故意”和“过失”的区分,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论述,他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的定义,而是通过大量实例,阐释了如何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例如,对于“间接故意”和“未必故意”的辨析,他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这对于理解和适用刑法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于总则和分则的衔接也做得非常好,在论述具体犯罪时,总能巧妙地将总则的原理融入其中,使得读者在理解具体犯罪的同时,也能巩固总则的知识。这套书对于提升读者的刑法理论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刑法学》(第五版)上下册,是一本真正能够“读懂”刑法学的教科书。张明楷教授以其深厚的功底和精湛的文笔,将抽象的法学理论化为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文字。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罪过”概念的深入剖析。张教授不仅仅拘泥于“故意”和“过失”的传统二分法,而是深入探讨了罪过在刑法评价中的多重维度,包括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以及法律的价值判断等。他结合大量的案例,生动地阐释了如何在实践中准确地认定行为人的罪过,以及罪过在认定犯罪和量刑中的关键作用。例如,在论述“意外事件”时,他通过对各种具体情形的分析,清晰地指出了与过失犯的界限,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不可预见”和“不可避免”。此外,书中对“因果关系”的阐释也十分到位,他不仅介绍了传统的“必要条件说”等理论,还结合了现代科学和哲学思想,对因果关系的认定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一个逻辑严谨、体系完整的刑法知识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