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SG 1 1510-2009-800KV直流输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1册):建筑工程(试行)

Q/CSG 1 1510-2009-800KV直流输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1册):建筑工程(试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电力出版社 著
图书标签:
  • Q/CSG 1 1510-2009
  • 800KV直流输电
  • 建设工程概算
  • 定额
  • 建筑工程
  • 试行
  • 电力工程
  • 工程造价
  • 规范标准
  • 行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155083.2093
版次:1
商品编码:1049214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9-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Q/CSG 1 1510-2009-800KV直流输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一册建筑工程(试行)》主要讲述了土石方与施工降水工程,基础与地基处理工程,地面及地下设施工程等,可供广大读者参考。

目录

总说明
第1章 土石方与施工降水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1.1 机械施工土方
1.2 人工施工土方
1.3 施工石方
1.4 施工降水
第2章 基础与地基处理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2.1 条形基础
2.2 独立基础
2.3 筏形、箱形基础
2.4 设备基础
2.5 地基处理
第3章 地面及地下设施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3.1 阀厅、保护小室与配电室地下设施
3.2 半地下建筑地面
3.3 复杂地面
3.4 普通地面
3.5 底板
第4章 楼面与屋面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4.1 楼板与平台板
4.2 屋面板
4.3 屋面保温、防水
4.4 楼面面层
4.5 天棚吊顶
第5章 墙体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5.1 外墙
5.2 内墙
5.3 隔断墙
5.4 混凝土墙
5.5 墙体装饰
第6章 门窗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6.1 窗
6.2 门
第7章 混凝土结构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7.1 钢筋混凝土结构
7.2 钢筋、铁件调整
第8章 钢结构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8.1 建筑钢结构
8.2 钢结构其他项目
第9章 构筑物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9.1 含土方与基础的构架
9.2 含土方与基础的支架
9.3 不含土方与基础的构架
9.4 不含土方与基础的支架
9.5 构支架附件与避雷针塔
第10章 站区性建筑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10.1 道路与地坪
10.2 围墙与大门
10.3 支架与支墩
10.4 沟管道与隧道
10.5 井、池
10.6 护坡与挡土墙
10.7 护岸工程
10.8 截洪沟
第11章 室内给排水、通风空调、照明工程
说明
工程量计算规则
11.1 给水、排水工程
11.2 通风、空调工程
11.3 照明工程

前言/序言


工程造价与定额规范系列丛书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与控制实务指南 本书籍不包含 《Q/CSG 1 1510-2009-800KV直流输电建设工程概算定额(第1册):建筑工程(试行)》中的任何技术标准、定额子目、取费依据或工程量计算规则。 本指南专注于建筑工程领域从项目前期策划到竣工结算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和预算控制,旨在为工程项目业主、承包商、造价工程师及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实务操作框架与工具。 --- 第一部分:工程造价管理基础与法律法规环境 本部分首先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概念、核心要素(如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进行深入剖析,并阐述其在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1.1 造价管理体系构建: 介绍工程造价在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及运营维护各阶段的应用和作用。重点探讨如何建立与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匹配的成本控制组织架构。 1.2 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 梳理现行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规定》等国家宏观调控文件,并解析地方性造价管理办法的适用边界。强调合规性在工程结算中的关键作用。 1.3 市场要素分析: 深入分析影响工程造价的外部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劳动力成本变化模型、设备租赁市场供需关系分析等。提供一套基于市场信息的造价预测方法。 1.4 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策略: 探讨在招投标环节中,如何基于初步设计和设计概算信息,制定具有竞争力的投标报价策略,并识别和规避潜在的风险条款。 --- 第二部分:工程量清单编制与清单规范应用(非定额子目应用) 本章侧重于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论,而非特定专业的技术定额套用。 2.1 工程量清单编制原则与逻辑: 详细阐述工程量清单的结构、编码规则和内容要求,重点讲解清单编制的“全、准、净”原则。 2.2 结构、装饰及专业工程的工程量抽算技巧: 土建工程: 阐述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程量计算流程,如梁、板、柱的体积、表面积及配筋量的交叉验证方法。重点介绍场地平整、基坑开挖、回填土的边界条件确定和高程换算技巧。 装饰装修工程: 介绍墙面、地面、天棚的面积计算规则,包括开洞扣减、墙高计算基准的确定,以及复杂造型(如跌级吊顶、异形墙体)的工程量分解步骤。 给排水、暖通、电气工程的量化方法: 侧重于管道的长度计算(考虑弯曲、坡度、预留孔洞的影响)、设备基础的体积确定,以及管井、桥架的投影面积计算,而不涉及具体管材的定额消耗量。 2.3 风险项与暂估量的处理: 讲解在清单编制中如何科学预估零星工程、暂列金、专业分包工程的合理范围和金额控制策略。 --- 第三部分:市场化单价形成与措施项目费用控制 本部分是造价实务的核心,聚焦于如何根据市场信息,合理确定和审核清单单价。 3.1 直接工程费的单价构成分析: 人工费测算: 介绍人工费的定额工日与市场平均工资标准的结合方法,分析工种构成和机械进场台班的确定逻辑。 材料费的取费基准: 重点阐述材料的“场地上料”原则,如何根据市场询价、材料运输、采购损耗等因素,形成合理的到场单价,并对比分析不同材料采购渠道的成本差异。 机械使用费的动态评估: 讲解机械台班费用的计算模型,包括台班折旧、修理、安拆及人工费,并分析大型施工机械(如塔吊、商品混凝土泵送)的市场租赁价格对单价的影响。 3.2 措施项目费用管理与控制: 详细解析安全文明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垂直运输费、脚手架工程费的构成与取费逻辑。 脚手架费用的精细化管理: 探讨不同脚手架(如里脚手、外脚手、满堂红)的计算规则与安全等级要求对成本的影响,并提供优化搭设方案以降低费用的实战案例。 临时用电/用水的计量与分摊: 介绍现场“三材”的集中采购、计量和分摊到具体工程量中的准确方法。 3.3 间接费、利润与税金的合理设定: 基于国家或地方的规定范围,结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成本结构,探讨如何合理分配企业管理费和利润,确保盈利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并存。 --- 第四部分: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与合同价款调整 本章关注预算从“静态图纸”到“动态施工”过程中的有效管理。 4.1 变更工程的计量与定价机制: 详细介绍工程变更发生时,如何快速响应、准确计量,并依据合同约定(如采用合同原有单价、市场询价或重新组价)进行有效定价的流程。强调变更签证的及时性和完整性要求。 4.2 进度款支付与计量检验: 讲解施工合同中关于进度款支付的循环计量流程,包括计量周期的确定、计量部位的划分,以及业主方和承包方的计量依据差异。重点分析隐蔽工程验收对计量支付的影响。 4.3 材料价格指数化调整的应用: 针对长周期工程,解析合同中关于主要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的转移机制(如使用价格信息指数进行调整),提供调整计算的实操案例,确保甲乙双方成本风险的公平分担。 4.4 索赔管理与风险防范: 系统介绍施工中常见的工期延误、意外事件、设计错误等索赔事件的证据收集、损失计算和报告编制方法,旨在帮助承包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第五部分:竣工结算与决算审计的实务操作 本书的最后部分聚焦于工程收尾阶段的造价确认工作。 5.1 竣工资料与结算文件的整理: 规范化整理施工日志、签证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进场验收单等作为结算依据的关键文件。 5.2 结算审核的重点与难点: 从审核方的角度,剖析常见的结算陷阱,如工程量超算、措施项目重复计费、不合理的规费和税金计算等。提供一套高效的竣工结算审核清单和审查流程。 5.3 审计与最终决算: 介绍工程造价审计的程序、关注点,以及如何应对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的评审意见,最终达成双方认可的工程造价结论。 --- 目标读者: 建设单位(业主)的造价管理人员、工程总承包单位(EPC/总包)的预算及合同管理部门、工程咨询公司的造价工程师、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人员。 本书特色: 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于当下市场环境下的成本询价、清单编制逻辑及合同风险应对,提供大量实用的工作表格和案例分析,旨在提升读者在动态市场环境下的造价控制和结算谈判能力。本书内容不涉及任何特定输变电工程的定额或技术参数。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翻开这本书,是想了解一下在800KV这样一个国家级重大战略项目中,对于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建设(比如施工用房、材料堆场的基础硬化、临时道路的建设与拆除)是否有比常规市政工程更为严格的定额标准。毕竟,输电工程的特点就是线路长、点位分散,现场条件千差万别。我期望看到针对不同地理环境(比如山区、湿地、沙漠)的临时设施建设成本的差异化定价,因为这些差异直接影响到总包方的报价合理性。然而,书中的建筑工程部分,更多聚焦于永久性主体结构的计算,对于那些在工程结束后就必须拆除的“过眼云烟”式的临时建筑,其定额描述显得极其简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使得我们在进行项目初期成本预估时,不得不把大量的现场适应性成本经验值强行塞进这些模糊的条目里,极大地增加了概算的“艺术性”而非科学性。这本书在宏大叙事上很到位,但在微观的、伴随施工始终的周边支持系统的成本量化上,显得力不从心。

评分

这本厚重的册子,光是封面上的那一串代码和年份就足以让初涉电力工程领域的我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我本指望它能像一本操作手册那样,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一个800KV直流输电项目里,建筑部分到底该怎么搭骨架、砌墙体、铺地面,每一个步骤的工序如何衔接,材料的用量如何精确计算。结果翻开目录,看到的更多是各种“定额子目”、“工料机分析”,那些术语简直就是另一门语言。我试图在其中寻找一些关于现代建筑材料在超高压环境下应用的创新思路,或者至少是针对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基础处理的优化方案,毕竟这个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然而,通篇给我的感觉是,它更像是一份严谨到近乎教条的清单,严格遵循着过去的经验和既定的规范。对于一个追求效率和技术革新的工程师来说,这种过于程式化的描述,实在难以激发太多阅读的兴趣。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型技术预留的弹性空间,而不是一板一眼地把所有可能性都框死在这些“试行”的条文里。这本书与其说是指导建设,不如说是约束建设,对于我们这些试图在规范框架内寻找突破口的人来说,提供的参照价值有限。

评分

作为一名在校的研究生,我试图通过这本定额来理解国家重大工程的成本构成逻辑,并为我的毕业论文寻找一个可靠的量化基础。我主要关注的是定额是如何体现“安全文明施工”在建筑成本中的比重的。我期待看到的是,由于是800KV直流输电工程,其安全要求极高,例如高标准的安全防护设施、更精细的临边防护、更严格的交叉作业控制等,这些额外的安全投入应该在建筑工程的定额中得到明确的体现和量化。但当我细读这些条款时,我发现所谓的“文明施工费”和“安全防护费”似乎仍然是按照一个通用的百分比来提取,并没有针对建筑工程本身的复杂性、高度和危险系数进行大幅度的提升。这让我怀疑,这种成本控制的方式,是否真的能激励施工单位在基础建筑环节投入足够的资源去超越最低安全标准,还是仅仅满足于应付检查。这本书更多地停留在计算“做什么”的成本,而没有深入探讨“做到什么程度”的成本差异。

评分

我一个老水电站的设计师,转型做特高压输变电的配套建筑设计,手头紧巴巴地抓住了这本所谓的“概算定额”作为救命稻草。我主要关注的是办公楼、生活区的建筑工程部分,毕竟那些塔基和换流站的构筑物有专门的兄弟部门负责。本以为这本分册至少能给我一个清晰的建筑工程量清单的框架,让我能合理安排土建、装饰、安装的预算比例。失望的是,它似乎更侧重于“定额”本身的历史沉淀和条文完整性,而不是针对现代高标准办公环境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性化的指导。比如,关于节能减排、绿色建筑材料在非核心功能区的使用比例,或者针对高海拔、强风沙地区的通风和保温措施的特殊计价,书中涉及得非常模糊,或者干脆就用一个笼统的系数带过。这让我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翻阅其他标准,试图从别处弥补这些在“概算定额”中缺失的、但对于实际工程造价至关重要的细节。这本书更像是给甲方或审计部门服务的工具,对于一线的设计师,它提供的指导性,远低于它所占用的书架空间。

评分

坦率地说,我是一个对标准体系有强迫症的成本控制人员,我买这本册子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我们的概算能在第一次上报时就顺利通过审批,避免因为定额套用错误而被反复打回修改。所以,我仔细核对了它对各种基础形式、模板工程、钢筋绑扎等基础施工步骤的描述和费用标准。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虽然内容详实,但对于一些动态变化的因素考虑不足。例如,近几年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书中的工料消耗定额似乎是基于一个相对固定的市场环境设定的,缺乏一个清晰的动态调整机制或参考指标。更别提现在很多工程为了追求工期和质量,大量采用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理念,而这本“试行”定额在如何量化预制构件的运输、吊装、现场二次结构连接的工时和费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非常滞后。我总感觉我手里的这份定额像是个精密的钟表,但它被设计在一个已经不再使用的机械时代背景下,虽然零件齐全,但走时却不准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