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鑒》是一本以圖識木為主、文字說明為輔的基礎性書籍。主要內容以明朝、清朝傢具用木材為主,側重於傳統的、有代錶性的黃花黎、紫檀、紅木、花梨、烏木、楠木(金絲楠)、雞翅木,也兼麵子一般用材新近進入中國的木材,如非洲的亞花梨、中國的山槐木、紅豆、杉、香榧木。按樹種進行分類並記述其一般特徵、曆史與文化,對種木材的不同錶麵特徵進行展示與簡要說明,以提示每種木材的多種錶麵特徵,如顔色、紋理、光澤、斑點、疤結、缺陷等,以期達到以圖識本本、增加理性認識,建立各種木材的真實標準。真正識彆木材或見到木質文物一眼就能斷定是什麼木材,是十分不容易的。隻有理論與實踐相結閤,不斷接觸各種木材、新舊傢具纔能做到八九不離十。這對於木質文物特彆是古典傢具的研究、收藏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本書所用的木材名稱仍以傳統的習慣性稱呼為主,每種木材與科學認識木材和方法結閤起來而不至於造成新的混亂。同時對每種木材的一般特徵、經驗識彆方法及每種木材的不同錶麵特徵進行記述,這樣可以認同一種木材特徵的多樣性、多變性,不斷實距、總結,纔能建立正確的標準,不至於在實踐中走眼。另外,有一些木材用於明清傢具的輔料,如香楠木;還有一些並不能單獨成器或難以得到部麵標本,如櫚木、海南黃檀等木材,均未提供諸如剖麵、器具照片,十分遺憾。
目錄
作者介紹
周默,中國明清傢具材質研究專傢,現主持北京閱甫齋。 周先生曾長期就職於國傢林業部,從事稀硬木的進齣口工作,對國內外重點林區進行過多次實地考察,對樹木的生態環境、木材牲均有仔細的觀察與記錄,具有長期專業工作經驗和學養。周先生多次參與明清古舊傢具,古建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那種非常典雅、又不失條理性的敘述方式。它繼承瞭中國傳統學術著作的嚴謹,但又避免瞭過度晦澀難懂的文言腔調。作者在闡述一些復雜的化學或物理變化時,常常會采用形象的比喻,讓那些深奧的科學概念變得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例如,在描述木質縴維素的降解過程時,作者引用瞭山間流水衝刷卵石的比方,一下子就讓人明白瞭“風化”對木材結構的影響。這種行文的張弛有度,使得閱讀過程十分流暢,盡管內容專業,但作為非專業人士的我,也能跟得上思路。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技術手冊,而是帶著一種對自然物質的敬畏和熱愛寫就的文字。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自然之物”的理解又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不再是單純地看一堆木頭,而是能看到它們背後蘊含的生長故事和時間的力量。
評分這本《木鑒》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厚重的紙張帶著古樸的氣息,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一種曆史的沉澱感。內頁的印刷質量也無可挑剔,字跡清晰,排版疏朗有緻,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從目錄上看,涵蓋的木材種類非常豐富,從常見的硬木到一些稀有的珍品,都有詳盡的介紹。尤其值得稱贊的是那些配圖,每一張都仿佛是精心繪製的藝術品,紋理細節縴毫畢現,對於我們這些非專業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最好的視覺輔助工具。我記得剛拿到手的時候,忍不住翻到關於黃花梨的部分,那細膩的鬼臉紋理在圖版上展現得淋灕盡緻,讓人不禁感嘆古人對木材的鑒賞之深,遠非我們現在所能企及。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部木材的“百科全書”,每一個章節的布局都顯得匠心獨運,讓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評分我最近開始涉獵古傢具修復的領域,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而“器”很大程度上就體現在對材料的理解上。這本書的內容深度遠超我的預期,它不僅僅停留在對木材的物理屬性的描述,更深入探討瞭不同地域、不同氣候環境下木材生長的特性如何影響其質地和聲韻。比如書中關於“材性與聲學關係”的論述,我以前從未從這個角度思考過,它解釋瞭為何某些木料製成的樂器音色更為悠揚。書中引用的不少古代典籍中的論述,也為現代的鑒彆提供瞭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閱讀過程中,我常常需要對照著傢裏的幾塊老料子反復揣摩,嘗試去理解書中描述的那種“手感”和“氣味”是如何通過文字來傳達的。說實話,要完全消化這本書的內容需要時間和靜心,它更像是一本需要你沉下心來,一頁一頁細品的“武林秘籍”,而非快餐式的指南。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收藏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嚴謹的考證和豐富的案例支撐。很多市場上魚龍混雜的木種,在這本書裏都能找到明確的界定標準,甚至連一些細微的包漿和蟲蛀痕跡的描述都非常到位。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不同木材的“皮相”與“裏相”時的筆觸,那種老道和自信是毋庸置信的。舉個例子,關於沉香的描述,不是簡單地羅列香味,而是細緻分析瞭“行香”、“駐香”的區彆,這對於分辨一些人工處理過的邊角料具有極大的幫助。很多時候,我們看多瞭市麵上那些過於美化或者簡化處理的資料,反而失去瞭對木材本真的認識。這本書則像是給我們的眼睛和心靈做瞭一次“清零”和“校準”,迴歸到最本源的審美和科學上來。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細節,感覺就像在和一個經驗豐富的前輩麵對麵交流。
評分山西古籍齣版社的齣品,質量自然是不用多言的。這本書的裝幀,那種帶有曆史厚重感的函套設計,完美地烘托瞭書名《木鑒》所傳達的莊重感。我特彆關注瞭書中的一些曆史文獻引用部分,校對工作做得非常細緻,幾乎找不到明顯的文字錯誤或引用混亂的地方,這在很多同類書籍中是很難得的。從版本的考據上來看,作者下瞭大功夫,很多結論都有據可查,這為這本書的權威性提供瞭強有力的支撐。在我看來,一本好的鑒賞類書籍,其自身的品相和內容的可信度是相輔相成的,這本《木鑒》在這兩方麵都做到瞭極緻。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齣版物本身。它讓讀者相信,自己手中掌握的是經過時間檢驗、權威人士認證的寶貴資料,讓人愛不釋手,也更願意將它作為案頭常備的參考書。
評分非常不錯 很快 是正版
評分好書
評分非常滿意,書不錯。
評分與其說是木鑒,倒不如說是紅木鑒,圖片很多,但畢竟是紙上談兵,想買的是山西古籍齣版社的,到手的卻是山西三晉齣版社的,怎麼對得起朋友的重托(?_?),若早知道發過來的是這本,不如和其他書籍一起在京東自營店買還好,還省迴十塊錢郵費
評分字體很清楚,介紹的很詳細,很滿意
評分不錯。。。。。。。。。。。。
評分這本書不錯!學瞭不少知識
評分終於買到這本書瞭,真是不容易啊。就是快遞太慢瞭,9天纔收到。這是什麼速度呀!
評分非常滿意,書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