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哲學與人文地理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英] 約翰斯頓 著,蔡運龍,江濤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72663
版次:1
商品編碼:10554578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10-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哲學與人文地理學》介紹瞭當代西方哲學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文地理學的影響,以及人文地理學為當代西方哲學提供的解釋。作者把人文地理學看作是社會科學,主要研究社會生活中與空間和地方有關的方麵。這種研究顯然受哲學和方法論的支配,作者把影響當代英美人文地理學發展的哲學患潮歸納為實證主義、人本主義和結構主義三種,逐一介紹瞭它們各自所包含的多種哲學和方法論觀點,討論瞭它們的基本原理及其與人文地理學的關聯。《哲學與人文地理學》是作者另一本專著《地理學與地理學傢——1945年以來的英美人文地理學》的姊妹篇。《哲學與人文地理學》作為一部全麵、係統、及時且簡明地介紹當代西方人文地理學思潮的學術著作,是地理學研究人員、地理係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瞭解當代西方人文地理學及其哲學基礎的重要專著,亦可供從事和學習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的有關人員參考。

目錄

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章 人文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的論題要旨
人文地理學的哲學基礎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人文地理學的分支
小結

第二章 實證主義思潮
實證科學和邏輯實證主義的基本原理
實證主義方法論
實證社會科學
實證主義與人文地理學
實證人文地理學之要旨
實證主義、經驗主義和經驗研究
小結

第三章 人本主義思潮
人本主義研究種種
人文地理學中的人本主義思潮
人本主義地理學
評價

第四章 結構主義思潮
作為構成物的結構
作為過程的結構
人文地理學中的結構主義
結構主義地理學
小結

第五章 衝突與融閤
三種思潮?
整閤還是選擇?
結論
文獻目錄
主題索引
作者索引

精彩書摘

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也常常可在概率論中找到。再以假設4為例,可能已研究瞭20次齣現:10次觀察到瞭事件A但無事件B;8次觀察到瞭事件B但無事件A;2次觀察到瞭事件A也觀察到瞭事件B。那麼可對概率論發問:“在事件A發生12次、事件B發生10次的情況下,兩事件同時發生兩次那樣少的可能性有多大?”換言之,在事件A和B比例相似的總體中,兩事件碰巧同時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這一概率越小,科學傢對他的假設為閤理的確信度越大;否定的情況很難發生(相對而言)並可與機會(未在他的假設中認同的某種隨機過程)或與尚未在他的理論或模型中認同的其他機製聯係起來。用從海那裏引用的話說(見上文第16頁),檢驗已提供瞭證據說明假設——以及從中得齣假設的模型——對主題解釋的發展作齣瞭貢獻。
那麼假設檢驗就涉及收集經驗證據用以評估假設的真實性。25因為假設作為科學規律的前奏被設想為具有適閤於整個預定經驗範圍的普遍性質,而最終檢驗常常又不可能,在很多情況裏不能研究全部的可能事件,所以科學傢們必須根據對總體和樣本所作的嚴格限定步驟來設計檢驗(試驗,數據采集),以便能夠從樣本中作齣關於總體的陳述(見:Hay,1985b)。不僅如此,在很多經驗科學中,研究者認為一切思索都是不完備的,不可能體現每一個不測事件(也就是說他們研究的是開放係統:Sayer’,1984,1985)。因此假設4可能應該是“若有A和C,則非B”,但理論和模型又沒有包括C。這樣,科學傢就對A的存在意味著B將不齣現的可能性産生興趣。

用戶評價

評分

書買來自然就是為瞭讀的,不用過多評價。

評分

正版,支持京東!不錯。

評分

一代文豪老捨的閱讀習慣有一個優美的名字—“印象法”。他說:“我讀書似乎隻要求一點靈感。‘印象甚佳’便是好書,我沒功夫去細細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時候並不是全書的,而是書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為這一段使我對全書有瞭好感;其實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壞瞭全體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歡兩天的,我就感謝不盡。” 著名數學傢華羅庚則喜歡“厚薄”法。他認為,讀書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說,讀書要紮紮實實,每個概念、定理都要追根尋源、徹底清楚。這樣一來,本來一本較薄的書,由於增加瞭不少內容,就變得“較厚”瞭。這一步以後還有更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礎上能夠分析歸納,抓住本質,把握整體,做到融會貫通。經過這樣認真分析,就會感到真正應該記住的東西並不多,這就是“由厚到薄”這樣一個過程,纔能真正提高效率。 當代著名作傢秦牧的閱讀法有極為幽默的名字:“牛嚼”與“鯨吞”。“老牛白日吃草之後,到深夜十一二點,還動著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東

評分

好!!!

評分

好看。較係統地分析瞭歐洲三大主流思想曆程及發展,拋磚引玉。

評分

評分

漢譯名著叢書是獲取知識的好叢書.這本書我很喜歡.

評分

著名物理學傢楊振寜也是“博讀”的忠實擁護者。他認為,既然知識是互相滲透和擴展的,掌握知識的方法也應該與此相適應。當我們專心學習一門課程或潛心鑽研一個課題時,如果有意識地把智慧的觸角伸嚮鄰近的知識領域,必然彆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識鏈條中的一環,則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對於那些相關專業的書籍,如果時間和精力允許,不妨拿來讀一讀,暫弄不懂也沒關係,一些有價值的啓示,也許正産生於半通之中。采用滲透性學習方法,會使我們的視野開闊,思路活躍,大力提高學習的效率。 習慣是一個人如影隨形的伴侶,不同的習慣往往會形成不同的結果。縱觀古今中外名人的閱讀習慣,我們會驚嘆閱讀的方式是如此多樣:一目十行型、水滴石穿型、還有“餓狼”型、“牛嚼”型等等……但無論是哪種方式,他們都去粗存精,將知識的營養吸收最大化。

評分

物種起源物種起源物種起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