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歐洲捲(1750-1993年)(第4版)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 Europe 1750-1993]

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歐洲捲(1750-1993年)(第4版)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 Europe 1750-199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B.R.米切爾,賀力平 著
圖書標籤:
  • 曆史統計
  • 歐洲曆史
  • 計量史學
  • 經濟史
  • 社會史
  • 人口統計
  • 18世紀
  • 19世紀
  • 20世紀
  • 數據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經濟科學齣版社
ISBN:9787505829145
版次:4
商品編碼:10560826
包裝:精裝
外文名稱: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Statistics Europe 1750-1993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02-10-01
頁數:101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歐洲捲1750-1993(第4版)》內容簡介為:一、《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歐洲捲1750-1993(第4版)》是三捲本《世界曆史統計》的“歐洲捲”,覆蓋瞭歐洲全部主要國傢和政治體自1750年以來社會經濟基本指標的可查連續統計數據。連同該書的“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捲”以及“美洲捲”,《世界曆史統計》是國際學術界一本全麵覆蓋近代以來並延續至今的世界各地區和各主要國傢及政治體的詳盡統計數據匯編,可廣泛用於經濟研究、曆史研究和國際研究等所有社會科學領域,毫無疑問將成為社會科學各學科的研究者和學習者必不可少的參考工具書。
   二、《世界曆史統計?歐洲捲》的全部統計指標分為十大類,它們是:
   A 人口和生命統計
   B 勞動力
   C 農業
   D 工業
   E 對外貿易
   F 交通通訊
   G 財政金融
   H 物價
   I 教育
   J 國民賬戶
   在每一大類標題下細分各個具體的統計指標,例如:除瞭全國人口數之外還有國內地區人口數統計指標;工農業産量統計數據分彆按基本産品劃分;“財政金融”包括銀行體係和政府稅收;“國民賬屍”除瞭有各國國內生産總值,還有各國各主要産業部門的比重以及對外收支數據等等。除瞭這些全書統一編排的統計數據之外,編著者還根據所掌握的新統計發現和研究資料,針對若乾國傢或若乾時期補充列齣參考性數據,幫助讀者進一步瞭解相關信息。

目錄

引言
官方資料來源
緻謝
度量衡:轉換比率
錶中常用符號
A 人口和生命統計
各國人口普查數據
各國人口性彆和年齡分組
主要地區人口數
主要城市人口數
年中人口估計數
齣生、死亡和結婚統計:韆分比
一歲嬰兒死亡率(每一韆存活嬰兒比率)
每十年移齣歐洲人口數
年度移民統計

B 勞動力
主要部門經濟活動人口
失業
産業糾紛
工資或收入指標

C 農業
主要榖物、馬鈴薯和甜菜種植麵積
主要榖物、馬鈴薯和甜菜産量
葡萄園林麵積和葡萄酒産量
內陸作物種植麵積和産量
牲畜數量
牛奶産量
黃油産量
肉産量
捕魚量
玉米對外貿易
農漁林産品的齣口

D 工業
工業
煤産量
原油産量
天然氣産量
主要有色屬礦産量
主要非金屬礦産量
鐵礦石産量
生鐵産量
原鋼産量
鋁産量
主要煤貿易國有煤進齣口
主要石油貿易國有石油進齣口
原棉消費指標
棉紡錠數
棉紗産量
棉織物産量
原毛消費指標
毛紗産量
毛織物産量
麻紡織指標
硫酸産量
木材業指標
汽車産量
啤酒産量
發電量

E 對外貿易
對外貿易總額現價
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額

F 交通通訊
營業鐵路長度
鐵路貨運量
鐵路客運量
商船登記數
內河航運運輸量
在用汽車數
民用航空
郵政與電報服務
電話服務
廣播和電視接收執照

G 財政金融
現鈔流通量
商業銀行存款
儲蓄銀行存款
貨幣供給
中央政府財政支齣總額
政府歲入及主要稅收

H 物價
批發物價指數
生活費用/消費物價指數

I 教育
在校學生和教師數
在校大學生數

J 國民賬戶
國民賬戶閤計
國民産值的部門比重
國際收支平衡

前言/序言


《歐洲社會經濟史:從啓濛時代到冷戰終結(1750-1993)》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自18世紀中葉啓濛運動興起至20世紀末冷戰結束這一宏大曆史時期內,歐洲大陸社會與經濟形態的深刻變遷。我們將聚焦於那些塑造瞭現代歐洲格局的關鍵力量、結構性變革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 dynamics。這不是一部簡單的編年史,而是一次對曆史進程中物質基礎、社會結構、思想觀念以及權力演變之間復雜互動關係的係統性探索。 第一部分:變革的黎明與舊秩序的瓦解(1750-1815) 本部分將首先考察18世紀歐洲麵臨的社會經濟圖景。我們將審視農業革命的緩慢推進,它如何逐漸改變瞭土地利用方式和人口分布。同時,商業活動的擴張,尤其是海外貿易的增長,如何催生瞭新的商業階層,並對傳統的封建經濟體係構成瞭挑戰。我們會深入研究啓濛思想如何挑戰舊有的政治和社會權威,其對理性、進步和個體權利的強調,如何為未來的革命埋下思想的火種。 法國大革命作為這一時期的標誌性事件,將是本部分的重點。我們將分析其根源,包括深刻的社會不平等、財政危機以及政治製度的僵化。革命的過程,從三級會議的召開到雅各賓專政的恐怖,再到督政府的動蕩,以及最終拿破侖的崛起,都將以社會經濟視角進行解讀。革命如何動搖瞭歐洲各地的封建殘餘,傳播瞭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但同時也帶來瞭戰爭與動蕩,這些都是我們關注的核心。拿破侖戰爭的社會經濟影響,包括其對歐洲大陸經濟整閤的初步嘗試,以及其對民族意識的激發,也將得到細緻的探討。 第二部分:工業化浪潮與社會重塑(1815-1914) 進入19世紀,歐洲進入瞭一個前所未有的工業化時代。本部分將詳細闡述工業革命的起源、傳播及其對歐洲社會經濟結構的顛覆性影響。我們將考察蒸汽機的發明、工廠製度的興起、鐵路和輪船等交通技術的突破,如何極大地提高瞭生産力,改變瞭生産方式,並加速瞭城市化的進程。 城市化帶來的社會變遷將是重點。我們將分析新興工業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工人階級的形成及其嚴酷的勞動條件、生活環境,以及由此産生的社會問題,如貧睏、疾病和犯罪。同時,中産階級的壯大、資産階級財富的積纍,以及其對社會和政治生活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也將是分析的對象。 新的經濟思想,如古典經濟學和後來的馬剋思主義,將在此處得到闡釋。它們如何解釋和迴應工業化帶來的社會經濟矛盾,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瞭工人運動和社會改革的興起,都將是分析的重點。民族主義在19世紀的興起及其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例如統一市場和國傢競爭,也將得到探討。 這一時期歐洲列強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即新帝國主義,也將被納入分析。其背後的經濟動機,如對原材料和市場的需求,以及對殖民地社會經濟結構的影響,都將是討論的內容。 第三部分:危機、衝突與重建(1914-1945) 20世紀上半葉是歐洲曆史上最動蕩的時期之一,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蔓延,以及其間的大蕭條,對歐洲社會經濟格局産生瞭毀滅性的影響。本部分將從社會經濟的視角審視這些重大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僅是一場軍事衝突,更是一場深刻的社會經濟危機。我們將分析戰爭如何吞噬瞭巨大的物質資源,破壞瞭生産能力,擾亂瞭國際貿易。戰後,歐洲各國麵臨著巨額的戰爭賠款、通貨膨脹、失業和社會動蕩。凡爾賽條約的經濟條款及其長遠後果,將是重點分析對象。 20世紀20年代的“咆哮的二十年代”雖然帶來瞭一定的經濟繁榮,但其背後潛藏著深刻的結構性問題。大蕭條的爆發,其全球性的影響,以及各國為應對危機所采取的不同經濟政策,如凱恩斯主義的興起,都將是討論的重點。 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的興起,以及它們對經濟和社會控製的手段,例如國傢乾預、軍備擴張和種族主義政策,將是另一重要議題。我們將分析這些極權主義政權如何利用經濟手段來服務於其政治目標,以及其對社會造成的深遠傷害。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及其後果,將是本部分的重點。戰爭對歐洲經濟的摧毀程度,以及戰後歐洲麵臨的重建任務,包括馬歇爾計劃的作用,都將得到詳細的分析。 第四部分:冷戰下的歐洲與一體化進程(1945-1993) 冷戰的陰影籠罩瞭戰後歐洲的半個世紀。本部分將聚焦於冷戰格局下歐洲的分裂與融閤,以及東西方兩大陣營社會經濟模式的差異與互動。 在西方,戰後歐洲迎來瞭經濟的“黃金時代”。我們將考察戰後重建的成功經驗,福利國傢的發展,以及經濟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推進。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及其後續發展,直至歐洲聯盟的雛形,將是重點關注的內容。我們將分析一體化進程如何促進瞭貿易自由化,資源配置優化,以及歐洲內部的經濟閤作,並對其社會經濟影響進行評估。 在東方,社會主義國傢模式的實踐及其挑戰將是另一條重要綫索。我們將考察計劃經濟的運作機製,其在特定曆史階段取得的成就,以及其最終麵臨的效率低下、創新不足和民眾不滿等問題。蘇聯解體前夕東歐國傢麵臨的經濟睏境,及其改革的艱難曆程,也將被納入討論。 冷戰的結束,特彆是1989年柏林牆的倒塌和1991年蘇聯的解體,標誌著歐洲曆史新篇章的開啓。本部分將探討這一巨變對歐洲社會經濟格局帶來的深刻影響,包括前社會主義國傢的轉型,東西歐經濟的重新對接,以及歐洲一體化進程的新發展。 結論:曆史的迴響與未來的展望 本書的最後部分將對1750年至1993年間歐洲社會經濟史進行總結性的迴顧。我們將提煉齣貫穿這一時期的核心主題,例如工業化、民族主義、階級鬥爭、國傢乾預、全球化和一體化等,並分析它們如何相互交織,共同塑造瞭現代歐洲。 我們將探討曆史的連續性與斷裂性,以及過去的關鍵決策和發展如何影響瞭當今歐洲的社會經濟狀況。通過對曆史經驗的深入理解,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看待當前歐洲社會經濟挑戰與機遇的透視鏡,並引發對未來發展方嚮的深入思考。 本書的寫作將力求嚴謹的學術態度,基於廣泛的史料和學界研究成果,但同時也會注重生動性和可讀性,力求將復雜而宏大的曆史進程呈現在讀者麵前,幫助讀者理解歐洲社會經濟變遷的深層邏輯和曆史意義。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二 作為一名對社會變遷極感興趣的業餘曆史愛好者,我必須說,《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歐洲捲》為我的研究提供瞭無與倫比的支撐。我一直對19世紀歐洲社會階層變動以及勞動力市場的變化感到好奇,而這本書中的數據恰好滿足瞭我這方麵的求知欲。書中關於不同職業群體工資水平、工作時長以及識字率的統計,讓我能夠具象化地理解工業化對社會結構帶來的衝擊。例如,通過對比18世紀和19世紀末期,不同國傢農業、工業和手工業從業人員的比例變化,我能夠清晰地看到社會從農業經濟嚮工業經濟的轉型過程,以及由此引發的勞動力再分配。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到教育普及程度的數據,這對於理解社會流動性和知識傳播的廣度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讀到關於各國公共教育投入的增長時,我能夠聯想到這些投入如何轉化為更高的識字率和更廣泛的科學技術知識傳播,進而推動瞭整個歐洲社會的進步。雖然數據本身可能顯得有些枯燥,但經過作者精心的組織和呈現,它們變成瞭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讓我得以窺探那個時代人們生活的真實麵貌。

評分

評價一 這套《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歐洲捲》簡直是一座寶藏,尤其是對於我這種對歐洲近代史的量化研究情有獨鍾的讀者來說。翻開第一頁,撲麵而來的就是海量經過嚴謹梳理的數據,從人口普查、經濟産齣到社會變遷,幾乎涵蓋瞭1750年至1993年間歐洲大陸的方方麵麵。舉個例子,書中關於各國工業産值增長率的圖錶,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工業革命在不同區域的推進速度和影響差異,比如英國早期一騎絕塵,而東歐的工業化進程則相對滯後,直到20世紀纔迎頭趕上。又比如,在梳理不同時期歐洲國傢的平均預期壽命時,數據清晰地展示瞭公共衛生條件的改善、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如何逐步延長瞭人們的壽命,這對於理解歐洲社會的整體發展軌跡至關重要。我尤其欣賞的是,數據不僅僅是孤零零的數字,書中還配以簡明的背景介紹和對數據來源的說明,使得這些統計資料更具可讀性和研究價值。例如,在分析19世紀歐洲城市人口增長時,書中會提及與之相關的工業化、移民潮以及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等宏觀背景,這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數字背後的曆史動態。這本書的厚度也足以說明其內容的翔實程度,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細節,每一次對比都能激發新的思考。

評分

評價五 坦白說,《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歐洲捲》這本書的體量和內容深度,一開始讓我有些望而卻步,但當我真正開始深入閱讀後,便被其強大的信息量和嚴謹的分析所摺服。對於我這種喜歡探究事物背後“為什麼”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量化視角。我一直對兩次世界大戰對歐洲社會和政治格局的影響感到睏惑,而書中關於各國軍事開支、國防工業産值、兵役動員數量以及戰後重建投入的數據,為我揭示瞭戰爭的巨大代價和深刻影響。例如,通過對比一戰和二戰期間各國的人力物力消耗,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戰爭的殘酷性和對整個社會資源的巨大消耗。此外,書中關於各國政府債務、財政收入以及社會福利支齣等數據,也為理解戰後歐洲政治格局的重塑和福利國傢的興起提供瞭重要的依據。這本書讓我明白,宏觀的曆史變遷,往往可以通過一係列具體、可量化的數據來解讀和理解,它不是抽象的敘述,而是有根有據的分析。每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綫索,每一次的比較,都能激發齣更深層次的思考,它是一部真正能夠幫助讀者構建完整曆史認知體係的參考書。

評分

評價三 我是一名歐洲近代經濟史的研究生,對於《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歐洲捲》這本書,我隻能用“愛不釋手”來形容。它不僅僅是一本統計資料的匯編,更是一部濃縮的歐洲經濟發展史。書中涵蓋的貿易數據、金融指標、生産力統計等,為我的論文寫作提供瞭堅實的數據基礎。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19世紀歐洲各國對外貿易額和貿易差額的統計,這讓我能夠清晰地追蹤不同國傢在世界經濟體係中的地位變化,以及殖民主義和全球化進程對歐洲經濟格局的影響。例如,英國憑藉其龐大的殖民帝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著巨大的貿易順差,而一些後起的工業化國傢則在積極爭奪國際市場份額。此外,關於各國貨幣發行量、通貨膨脹率以及利率水平的統計,也為我理解不同時期的貨幣政策及其經濟後果提供瞭重要的參考。在撰寫關於兩次世界大戰對歐洲經濟影響的章節時,書中關於戰爭期間各國國民生産總值的驟降、通貨膨脹的急劇上升以及債務負擔的劇增等數據,都為我的論證提供瞭強有力的支撐。這本書的嚴謹性和全麵性,無疑將極大提升我的研究深度和學術水平。

評分

評價四 作為一個對歐洲曆史充滿好奇心的普通讀者,《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歐洲捲》雖然是一本學術性很強的著作,但它依然能夠帶給我許多驚喜和啓發。我一直對不同時期歐洲國傢的人口結構和遷移模式感到著迷,而這本書中的人口統計數據,就像是打開瞭一扇瞭解過去的大門。書中關於各國生育率、死亡率以及人口增長率的詳細列錶,讓我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歐洲人口在不同曆史階段的變遷。例如,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許多歐洲國傢都經曆瞭人口的快速增長,這背後蘊含著農業技術的改進、疾病控製的進步以及生活條件的改善。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還涉及到一些關於國內和國際移民的數據,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人口流動如何塑造瞭歐洲大陸的民族構成和社會文化。當我閱讀到關於19世紀末期大量歐洲人移民美洲的數據時,我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那個時代人口遷徙的規模之大和影響之深遠。這本書讓我明白,曆史不僅僅是事件的堆砌,更是無數個體生活軌跡和人口流動的宏觀體現。

評分

內容不錯。通俗易懂。傢人喜歡研究曆史,給他買的。說是不錯。很有用。

評分

內容不錯。通俗易懂。傢人喜歡研究曆史,給他買的。說是不錯。很有用。

評分

【《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堪稱世界惟一全麵記錄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統計巨著。該書為三捲本,即:歐洲捲(第四版),美洲捲(第三版),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捲(第三版),是英國麥剋米倫齣版公司屬下的帕爾格雷夫齣版公司於1998年推齣的最新版本。

評分

這本書實際上是一部經濟史的參考書,政治、人文、軍事等內容完全沒有涉獵,不全麵。

評分

這本書實際上是一部經濟史的參考書,政治、人文、軍事等內容完全沒有涉獵,不全麵。

評分

內容不錯。通俗易懂。傢人喜歡研究曆史,給他買的。說是不錯。很有用。

評分

【摘要】:《帕爾格雷夫世界曆史統計》堪稱世界惟一全麵記錄自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變化的統計巨著。該書為三捲本,即:歐洲捲(第四版),美洲捲(第三版),亞洲、非洲和大洋洲捲(第三版),是英國麥剋米倫齣版公司屬下的帕爾格雷夫齣版公司於1998年推齣的最新版本。

評分

很好,適閤教學與科研使用!謝謝!

評分

買瞭收藏著,在傢裏慢慢看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