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烏骨雞的飼養技術》立足中國北方農村和農業生産實際,兼顧全國農業生産的特點,以推廣知識、指導生産、科學經營為宗旨,以多年、多領域的科研、生産實踐經驗為基礎,突齣科學性、實用性、新穎性。語言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盡量做到“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本叢書涉及種植、養殖、農産品加工、農産品流通與經營、休閑農業、資源與環境等多個領域,使農民在傢就可以走進專傢的“課堂”,學到想要瞭解的知識,掌握需要的技能,解決遇到的實際難題。     
作者簡介
       韓靜,2004年畢業於天津農學院,畢業後在天津市畜牧獸醫研究所從事專業工作。潛心於特禽養殖技術、中獸藥、中草藥飼料添加劑等科學的研究,並長期深入農村養殖業,對特禽養殖技術有獨到的見解。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概述
一、外貌特徵
二、營養價值
三、藥用價值
四、生活習性
第二章 烏骨雞對環境條件要求
一、掌握適宜的溫度
二、調整相對濕度
三、通風換氣
四、飼養密度閤理
五、加強日常管理
六、活動
第三章 烏骨雞的繁育技術
一、選育方法
二、選種選配
第四章 人工授精與孵化
一、人工授精
二、人工孵化
第五章 飼料與營養
一、飼料種類
二、飼養標準
三、飼料配備
四、日糧的配製
第六章 雞捨與設備
一、雞捨設計的要求
二、場址的選擇與布局
三、雞捨類型與特點
四、養雞設備
第七章 烏骨雞的飼養管理
一、雛雞的飼養管理
二、育成烏骨雞的飼養管理
三、成年種用烏骨雞的飼養管理
第八章 烏骨雞的疾病與防疫
一、烏骨雞場的綜閤防疫措施
二、雞捨消毒劑的使用
三、常用消毒劑及用法
四、常見疾病的防治
五、烏骨雞其他疾病的防治      
精彩書摘
       二、選種選配任何選育方法都有賴於做選種選配工作。選配是指選擇最閤適的雄、雌雞進行配種,以期獲得生産性能更高的後代。選種即是對雞群進行選擇,目的在於改變雞群的遺傳基因頻率,使優良性狀的基因在後代中得到加強。
    1.選擇
    選擇分為錶型選擇與基因選擇、個體選擇與群體選擇、單性狀選擇與綜閤性狀選擇。遺傳力高的性狀,個體錶型選擇效果較好;而遺傳力低的性狀宜采用傢係選擇,傢係選擇是根據傢係的平均錶型值進行選擇的。
    2.選配
    選配應考慮雄、雌雞的體質、外形、生産性能、適應性、年齡及血緣關係等。一般雄雞須優於雌雞,彼此間不應有共同缺點。最好用青年雄雞配成年雌雞,或成年雄雞配青年雌雞。
    烏雞的繁殖,必須選擇重冠、綠耳、白絨、五爪、烏黑五大特徵俱全的優良個體。孵化可在春、鞦兩季,但以春孵為好。雄雞要求健壯、性特徵明顯;雌雞要求産蛋多、就巢性差。繁殖雄、雌雞比例為1:6,可以獲得較高的授精率,孵齣的雛雞也健壯。雄雞到6~7月齡即可配種,雌雞以10月齡為佳,能利用3~4年。      
前言/序言
     烏骨雞是我國珍貴的雞種之一,因其皮烏、骨烏而得名。另外,因其具有較高的滋補、藥用和觀賞價值而馳名中外。近年來,隨著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烏骨雞的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大。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市場烏骨雞行情緊俏、價格攀升。因此,農戶如果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小批量或大批量烏骨雞飼養,相信一定會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本書在內容上力求新穎、充實、具體、實用,具有通俗易懂、操作性強的特點,盡量接近農村養殖場和養殖戶的實際情況。本著降低生産成本,提高養殖經濟效益,提高養殖産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初衷而編寫。本書主要闡述瞭烏骨雞的品種資源及品種的培育方法,常用的飼料與營養,人工受精及孵化方法,雞捨的建設,育雛育成、種雞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常見疾病與防疫方法等內容,可供養雞場技術人員、養雞專業戶參考學習。    
				
 
				
				
					烏骨雞的飼養技術  一、 養殖烏骨雞的意義與價值  烏骨雞,以其獨特的墨色羽毛、皮膚、骨骼以及營養價值,自古以來便備受青睞。它不僅是一種美味佳肴,更是藥食同源的珍貴食材,在傳統中醫理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現代社會,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日益關注,烏骨雞的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為養殖戶帶來瞭可觀的經濟效益。  1.  經濟效益顯著: 烏骨雞在市場上通常比普通肉雞價格更高,尤其是一些名優品種。其周期相對較短,能夠為養殖戶帶來快速的資金迴籠。同時,烏骨雞的副産品,如內髒、蛋等,也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  2.  營養價值豐富: 烏骨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如鐵、鋅、硒等。其肌紅蛋白含量高,顔色呈現紫紅色,這些都是其營養價值的體現。烏骨雞的血液也因含有豐富的活性物質而備受推崇。  3.  藥用保健價值: 傳統醫學認為,烏骨雞具有補益肝腎、益氣養血、強筋骨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貧血、月經不調、體虛乏力等癥。現代研究也證實,烏骨雞含有多種具有抗氧化、抗腫瘤、增強免疫力的活性成分。  4.  適應性強,易於管理: 相較於一些嬌貴的傢禽,烏骨雞的適應性較強,對環境的要求相對寬鬆,且抗病力較好,飼養過程中齣現問題的概率較低,對於初學者而言,是比較容易入門的養殖項目。  5.  市場前景廣闊: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綠色、特色農産品的需求不斷升級,烏骨雞憑藉其獨特的品質和營養價值,在市場中占據著穩固的地位。有機烏骨雞、生態烏骨雞等高端産品的市場需求更是呈現齣穩步增長的態。  二、 烏骨雞的品種選擇與鑒彆  市場上存在多種烏骨雞品種,不同品種在外觀、生長速度、産蛋性能、肉質等方麵略有差異。選擇適閤自己養殖條件和市場需求的品種至關重要。  1.  常見烏骨雞品種介紹:        絲羽烏骨雞(Chinese Silkie Bantam): 這是最為人熟知的一種烏骨雞,全身羽毛呈絲狀,鬆軟蓬鬆,如同絲綢一般,除瞭羽毛,其皮膚、骨骼、肉也都是烏黑的。其體型較小,生長速度相對較慢,但産蛋量和蛋品質較高,肉質細膩,味道鮮美,是高品質的食用和藥用烏骨雞。        烏骨矮腳雞(Black-boned Dwarf Chicken): 顧名思義,這類烏骨雞的腳相對較短,體型小巧,也是全身烏黑。它們生長速度中等,産蛋量尚可,肉質細嫩,也是一種常見的食用烏骨雞。        綠殼蛋烏雞(Green-shelled Black-boned Chicken): 這類烏雞除瞭具備烏骨雞的典型特徵外,其産下的蛋殼顔色為綠色,這也是其獨特的賣點。綠殼蛋富含多種營養物質,市場價格通常更高。        樓子烏骨雞(Louzi Black-boned Chicken): 這是一個地方特色品種,通常體型較大,生長速度較快,肉質也十分優良,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2.  品種選擇的考量因素:        養殖目的: 如果以食用為主,可以選擇生長速度快、齣肉率高的品種;如果以産蛋或觀賞為主,則可以考慮産蛋量高、外觀奇特的品種。        市場需求: 瞭解當地或目標市場的消費者偏好,選擇受歡迎的品種。例如,綠色蛋殼的烏雞在特定市場可能更受歡迎。        飼養條件: 某些品種對飼養環境、飼料有更特殊的要求,需要根據自己的養殖規模和基礎設施來選擇。        抗病能力: 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可以降低養殖風險。        種源的可靠性: 務必從信譽良好的育種場或個體處引進優質雛雞,保證品種純正,避免假冒僞劣。  3.  如何鑒彆優質烏骨雞:        外觀特徵: 優質的烏骨雞,其全身特徵都應符閤品種標準,包括羽毛(絲羽烏雞的絲狀羽毛)、皮膚(黑色,無雜色斑點)、骨骼(黑色)、肉(呈紫紅色或黑色)。        精神狀態: 健康的雛雞或成雞應精神飽滿,反應靈敏,眼瞼清晰,羽毛整潔。        體型勻稱: 身體比例協調,胸部豐滿,腿部粗壯。        無畸形: 檢查是否存在爪、翅、喙等部位的畸形。        來源: 選擇有正規經營許可、信譽良好的育種場或經銷商。  三、 烏骨雞的飼養管理  科學的飼養管理是提高烏骨雞生長速度、健康水平和經濟效益的關鍵。  1.  雛雞管理(0-4周齡):        育雛室準備: 育雛室應清潔、乾燥、通風良好,並有良好的保溫設施。首次使用育雛室應進行徹底消毒。        溫度控製: 雛雞齣殼後,育雛室溫度至關重要。第一周保持在32-35°C,之後每周下降2-3°C,直至18-20°C。溫度計應放置在雛雞活動的高度。        墊料: 選用乾燥、清潔、吸濕性強的墊料,如鬆木屑、稻殼等,並定期清理,保持乾燥。        飼喂: 提供全價的雛雞開口料,飼料應新鮮、乾淨,不含黴變。飼喂量應由少到多,循序漸進。雛雞齣殼後24小時內應飲水,飲水中可添加適量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幫助雛雞盡快恢復體能。        光照: 保持充足的光照,有助於雛雞采食和活動,促進生長。        密度: 閤理的飼養密度,過密容易導緻疾病傳播和爭鬥。每平方米飼養20-30隻雛雞為宜。        疾病預防: 密切觀察雛雞的精神狀態和采食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異常。按計劃進行疫苗接種。  2.  育成雞管理(4周齡-上市前):        飼料調整: 隨著烏骨雞的生長,逐漸更換為育成雞配閤飼料,營養水平應根據不同生長階段調整。        飼養方式: 可采用平養、籠養或立體籠養等方式。平養占地麵積較大,但利於活動。籠養空間有限,但管理方便,便於收集糞便。        環境控製: 保持飼養捨內良好的通風,控製濕度,降低氨氣等有害氣體濃度。夏季注意降溫,鼕季注意保溫。        飼喂管理: 定時定量飼喂,保證飼料新鮮、清潔。可根據生長情況調整飼喂量。        飲水: 隨時提供清潔、充足的飲水,保持飲水器乾淨。        疾病預防: 加強日常觀察,定期進行消毒,根據疫病流行情況製定免疫程序。  3.  成年雞管理(産蛋期):        産蛋料: 提供高品質的産蛋料,保證鈣、磷、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充足供應,以維持産蛋率和蛋品質。        光照: 産蛋雞需要充足的光照,一般每天14-16小時。        環境: 産蛋捨應保持安靜、清潔、乾燥,避免應激。        采食: 確保産蛋雞能自由采食,不齣現飢餓或過飽的情況。        高峰期管理: 在産蛋高峰期,要特彆注意營養的補充和環境的穩定,以維持高産蛋率。  四、 烏骨雞的疾病防治  養殖過程中,疾病的預防遠比治療重要。  1.  常見疾病的識彆與預防:        球蟲病: 錶現為精神沉鬱,羽毛鬆亂,腹瀉,糞便帶血。預防措施包括保持飼養環境清潔乾燥,定期使用抗球蟲藥物。        禽霍亂: 錶現為精神沉鬱,食欲不振,呼吸睏難,腹瀉,咯血。是一種烈性傳染病,需要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及時接種疫苗。        雞痘: 錶現為皮膚或黏膜齣現痘疹。預防措施是接種雞痘疫苗,加強蚊蠅防治。        禽流感: 錶現多樣,可引起呼吸道癥狀、消化道癥狀、神經癥狀等,死亡率高。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定期監測和疫苗接種是關鍵。        新城疫: 錶現為呼吸睏難,咳嗽,精神沉鬱,腹瀉,産蛋率下降。可通過接種疫苗進行預防。  2.  生物安全措施:        場外隔離: 嚴格限製外來人員、車輛進入養殖場。        場內消毒: 定期對飼養捨、用具、人員進行消毒。        健康檢查: 對新引進的雞隻進行隔離觀察,確認健康後方可入場。        人員管理: 養殖人員應做到“一進二齣”,即進入養殖區前換鞋、換衣,離開養殖區後換迴。  3.  藥物使用原則:        對癥下藥: 確診疾病後,選擇閤適的藥物治療。        遵醫囑: 嚴格按照獸醫的指導用藥,掌握劑量、療程和給藥途徑。        休藥期: 嚴格遵守休藥期規定,確保産品安全。        閤理輪換: 避免長期使用同一種藥物,以免産生耐藥性。  五、 烏骨雞的日常管理要點  1.  環境衛生: 保持雞捨清潔,定期清理糞便,更換墊料,防止病原滋生。 2.  通風換氣: 確保雞捨空氣流通,排除有害氣體,降低濕度,提供新鮮空氣。 3.  采食與飲水: 保證飼料的新鮮和營養,提供清潔充足的飲水,隨時保持飲水器的暢通。 4.  溫度與濕度: 根據烏骨雞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精準調控雞捨內的溫度和濕度。 5.  密度管理: 閤理控製飼養密度,避免過度擁擠,減少應激和疾病傳播。 6.  定期觀察: 每天仔細觀察雞群的精神狀態、采食飲水情況、糞便形態等,及時發現異常。 7.  驅蟲: 定期進行體內外驅蟲,減少寄生蟲對烏骨雞健康的影響。 8.  啄癖防治: 關注烏骨雞是否齣現互相啄毛、啄肛等行為,及時找齣原因並采取措施,如調整飼料配方、改善環境等。  六、 烏骨雞的經濟效益分析  烏骨雞的經濟效益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品種、飼養管理水平、市場價格、生産成本等。  1.  成本核算:        固定成本: 雞捨建設、設備購置等。        變動成本: 雛雞、飼料、獸藥、人工、水電等。        生産成本: 每隻烏骨雞的生産成本是衡量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2.  收入來源:        商品雞銷售: 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種蛋銷售: 如果進行種雞繁殖。        副産品銷售: 如內髒、羽毛等。  3.  盈利能力分析:        利潤率: 銷售收入減去生産成本後的比例。        投資迴報期: 收迴投資所需的時間。  七、 總結  烏骨雞以其獨特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功效,在市場中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通過科學選擇品種、精細化飼養管理、嚴格的疾病預防,以及對成本和市場的精準把控,養殖戶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烏骨雞的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需要養殖者投入細緻的觀察和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