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克劳迪娅·朗法可尼(Claudia Lanfranconi)出生于1971年,先后在波恩、佛罗伦萨、罗马接受艺术史教育,曾是《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等知名报纸的自由作者。2004年开始担任建筑与室内设计知名杂志《建筑学文摘》编辑,现居慕尼黑。
译者宁宵宵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取得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现居北京,媒体从业。译有《写作的女人危险》、《时间终于多出来了》、《身陷古罗马》、《主人与狗》(托马斯·曼)、《艾斯塔的绿洲》(卡尔·麦)、《德语时刻》、《小熊比尔和大熊爸爸》、《我真的喜欢你》、《老鼠冤家》、《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等。
自序:女人与珍珠的爱恋史
Ⅰ 沉湎于奢华——社交名媛与未知的美丽
Ⅱ 纯洁的象征——儿童饰品与宗教艺术中的珍珠
Ⅲ 败坏妇德的工具——引诱者与交际花
Ⅳ 权力的符号——公主与女皇
Ⅴ 美的代言人——女伶与圣像
评分
值得一看,文笔不错,内容很好
评分评分
内容简介
评分值得推荐。 先拿积分。
评分毛泽东诗词书法诗意画鉴赏》全面展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书法。
评分路见不平,拔笔相助。碰见好的捧个场,碰见坏的冷个场,一笑置之而已。
评分变化发生在16世纪,这个世纪又被称为“珍珠时代”。文艺复兴对人性的解放之一,是使权贵们无视圣经的训诫,僭越地用珍珠装饰自己。自比为童贞女的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拥有超过三千件缀着珍珠的衣裳。在著名的1588年《舰队肖像》上,她的头发上插着24颗鸽子蛋大小的梨形珍珠发钗;胸前挂着至少六圈垂坠到腰部以下的珍珠项链;蓬松的袖子上看得见的地方缝着30余颗大珍珠、看不见的地方不算;皮氅边缘亦绣着一颗颗密集排列的珍珠、数不胜数……一眼望去,女王犹如淹没在珍珠的海洋,奢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新大陆的发现扩大了珍珠的出产区,从太平洋、哥伦比亚海岸、委内瑞拉,珍珠不断被运送至欧洲,原本仅属于贵族的珍珠逐渐走进市民家庭。为了遏制珍珠向低层阶级的流动,威尼斯和佛罗伦萨两个城市甚至颁发了《珍珠法》,明确规定只有皇室成员才能佩戴珍珠。但是,哪里禁得住。
评分铜版纸印,看起来轻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