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克劳迪娅·朗法可尼(Claudia Lanfranconi)出生于1971年,先后在波恩、佛罗伦萨、罗马接受艺术史教育,曾是《南德意志报》、《法兰克福汇报》等知名报纸的自由作者。2004年开始担任建筑与室内设计知名杂志《建筑学文摘》编辑,现居慕尼黑。
译者宁宵宵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取得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现居北京,媒体从业。译有《写作的女人危险》、《时间终于多出来了》、《身陷古罗马》、《主人与狗》(托马斯·曼)、《艾斯塔的绿洲》(卡尔·麦)、《德语时刻》、《小熊比尔和大熊爸爸》、《我真的喜欢你》、《老鼠冤家》、《那些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儿》等。
自序:女人与珍珠的爱恋史
Ⅰ 沉湎于奢华——社交名媛与未知的美丽
Ⅱ 纯洁的象征——儿童饰品与宗教艺术中的珍珠
Ⅲ 败坏妇德的工具——引诱者与交际花
Ⅳ 权力的符号——公主与女皇
Ⅴ 美的代言人——女伶与圣像
评分
到了17世纪荷兰画家维米尔笔下,富裕市民的家庭中已经时时闪动着珍珠的特殊光泽———在他现存的35幅作品中,至少有8幅作品描绘了戴珍珠耳环的女性,最为著名的是《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那颗夺目的、硕大无朋的珍珠,甚至比伊莉莎白女王身上最大的珍珠还要大。众所周知,评介珍珠价值的首要标准永远是尺寸大小,一个穿着朴素的少女怎可能佩戴一颗富可敌国的珍珠?除非它是赝品!实际上,一部珍珠的流行史总是伴行着一部珍珠的人造史,古希腊、罗马时代的能工巧匠已经学会在小球外包裹一层银粉或玻璃,以模仿天然珍珠的质感。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发明了一种人造大粒珍珠的方法,即用柠檬汁溶解小粒、廉价的珍珠,晾干得到珍珠粉,再与鸡蛋清混合,塑造成形状规则、浑圆的大珍珠。善于制造玻璃的威尼斯人发明出另外一种仿制工艺,他们将液态水银填满玻璃珠。迷恋玫瑰念珠的法国人发明了一种更廉价的方法,他们用鲱鱼和沙丁鱼的鳞片搀合树脂,制成的人造珍珠光泽几可乱真。在维米尔的时代,人造珍珠的技术已经日益完善,一颗鸽子蛋大小的假珍珠?是的,绝对有可能。(南方都市报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南都网)
评分评分
《毛泽东诗词书法诗意画鉴赏》收录了毛泽东诗词76首,毛泽东手书152件,傅抱石、关山月等著名画家就毛泽东诗词所绘的诗意画108幅。每首诗词的内容最多包括八个项目:毛泽东东诗词、毛泽东自注自解、写作背景、修改情况、注释诗词赏析和译文、书法纪事、毛泽东诗意画等。是国内到目前为止,首次全方位解读毛泽东诗词的鉴赏精品。
评分女人与珍珠(绘画与摄影中的恋物史)
评分大约十年前,我看过韩寒的一本书《零下一度》。十年后的这一天,依然在这座北国的小城,室外温度零下一度,我的手边是韩寒的另一本书《我所理解的生活》。十年前的我还是个学生,那是老师告诉我要读韩寒的书,但不要学韩寒。十年后的我成了老师,开始去审视曾经那个桀骜不驯的孩子而立之年的自我审视与剖析。有时候,触动我们心灵的也许只是一个相似的巧合,有时则或许是已经面目全非了的时光。
评分变化发生在16世纪,这个世纪又被称为“珍珠时代”。文艺复兴对人性的解放之一,是使权贵们无视圣经的训诫,僭越地用珍珠装饰自己。自比为童贞女的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拥有超过三千件缀着珍珠的衣裳。在著名的1588年《舰队肖像》上,她的头发上插着24颗鸽子蛋大小的梨形珍珠发钗;胸前挂着至少六圈垂坠到腰部以下的珍珠项链;蓬松的袖子上看得见的地方缝着30余颗大珍珠、看不见的地方不算;皮氅边缘亦绣着一颗颗密集排列的珍珠、数不胜数……一眼望去,女王犹如淹没在珍珠的海洋,奢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新大陆的发现扩大了珍珠的出产区,从太平洋、哥伦比亚海岸、委内瑞拉,珍珠不断被运送至欧洲,原本仅属于贵族的珍珠逐渐走进市民家庭。为了遏制珍珠向低层阶级的流动,威尼斯和佛罗伦萨两个城市甚至颁发了《珍珠法》,明确规定只有皇室成员才能佩戴珍珠。但是,哪里禁得住。
评分城市的天际露出晨光,纽约第五大道刚刚醒来。奥黛丽•赫本扮演的角色郝利•戈莱特利无比厌恶这个世界,唯一的解药是前往她最爱的名牌珠宝店——蒂凡尼。她左手托着的纸袋中有一杯外带咖啡和刚刚烤好的早餐面包,她就这样站在橱窗前,眼望璀璨的珠宝、梦想着美好生活早日到来,比如遇见个有钱的男人,帮她把浑身的假珠宝换成真正的蒂凡尼珍珠,几颗就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