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旧唐书选译(修订版)》内容简介:《旧唐书》是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共二百卷。译者黄永年先生是有名文史大家,翻译准确,注释精当,是文史爱好者了解历史的很好读本。 赵莹等人纂修由刘晌署名的这部书本来只叫《唐书》,并没有“旧’’字;后来北宋时又重新纂修了一部《唐书》,同时两部《唐书》不好区别,于是先有人把新修的加个“新”字叫《新唐书》,南宋以后又把刘晌署名的叫《旧唐书》。至于为什么还要纂修《新唐书》,是嫌《旧唐书》有毛病,不理想,在北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下诏设“史局”重修,到嘉祜五年(1060年)修成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一共二百二十五卷的《新唐书》。其中本纪、志、表的纂修主要由欧阳修负责,列传主要由宋祁负责,所以通称欧阳修、宋祁等撰修。这部书确实有一些优点:如增补了不少《旧唐书》所没有的中晚唐人的列传,有些传《旧唐书》虽有,在纂修《新唐书》时也增添了若干新资料;志的部分也新修了《仪卫志》、《选举志》和《兵志》,其他几个志在内容上和《旧唐书》也颇有出入,如《艺文志》就不像《等这本书的选译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旧唐书》是史学巨著,但碍于原文的艰深和篇幅浩瀚,常常望而却步。这本《旧唐书选译》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选取了《旧唐书》中最为精彩、最能体现唐朝盛衰的关键章节,并配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翻译。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仿佛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导游,带着你穿越千年,亲临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作者的选材极具匠心,既有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也有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还有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从帝王的励精图治到权臣的勾心斗角,从边塞的战鼓雷鸣到后宫的红颜叹息,无不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特别是那些关于人物的记载,例如唐太宗的雄才大略、武则天的铁腕手段、唐玄宗的由盛转衰,都写得鞭辟入里,令人掩卷深思。我特别喜欢关于边塞战争的几篇,那些金戈铁马的场景,那些将士的豪情壮志,读来热血沸腾。翻译的文字流畅自然,既保留了史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美感,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温度。它让我对唐朝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人物,真实的故事。
评分对于我这样对中国古代史,尤其是唐朝,有着浓厚兴趣但又苦于史料艰深的学习者而言,《旧唐书选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我一直对《旧唐书》的史料价值有所耳闻,但接触到的要么是片段的引用,要么是过于学术化的研究,很难获得一个宏观而又深入的了解。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它并非是全盘的翻译,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篇章,这些篇章无疑是最能代表《旧唐书》精华的部分。我注意到里面有关于唐朝政治制度、军事活动、文化风貌的详尽描述,还有对许多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节选。翻译的水平很高,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同时又兼顾了流畅性和可读性,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旧唐书》的读者,也能轻松领略其风采。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细节处理,例如对某些宫廷斗争的描绘,或者对边疆战事的记述,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史料的厚重感。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那些曾经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人物,他们的决策,他们的命运,都随着文字的展开而鲜活起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辉煌而复杂的时代,从而引发我对唐朝历史更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它的价值在于,它在尊重史料原貌的基础上,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理解这部伟大的史学著作。
评分这份《旧唐书选译》简直是我最近读到最惊喜的“意外”。我之前对唐朝历史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零散的野史和通俗读物上,总觉得不够系统,不够原汁原味。《旧唐书》久闻其名,但总觉得它像是高高在上的圣典,不敢轻易翻开。这本选译本,简直是为我这样“浅尝辄止”的历史爱好者量身定做的。 它的编辑思路非常清晰,似乎是按照时间线或者主题来组织的。我注意到里面有关于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描绘,也有关于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变迁的记录。文字方面,虽然是选译,但保留了相当的原文风格,让你能感受到古代史官那种严谨的叙述方式,但又不会因为文言的阻碍而产生阅读障碍。翻译的部分非常到位,它不是那种生硬的直译,而是经过了巧妙的润色,让现代读者能够顺畅地理解其中的含义,甚至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微妙之处。 我尤其对其中关于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叙述印象深刻,比如安禄山如何一步步崛起,又如何从唐朝的“儿子”变成摧毁盛唐的“叛逆”。这些细节的呈现,比任何概括性的论述都要有力量。这本书让我有一种“亲历”历史的感觉,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看到了人物的挣扎、国家的兴衰。它不枯燥,不冗长,每一篇选译都像是一个精心雕琢的小品,短小精悍,却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和历史张力。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给像我一样渴望了解中国古代史,却又被晦涩文字劝退的读者,送来的一份厚礼。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朝代,就必须深入其史料,而《旧唐书》正是唐朝历史最权威、最详实的记载之一。然而,原文的阅读难度,确实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这本《旧唐书选译》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没有贪多求全,而是专注于选取最能体现唐朝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面貌的精华篇章。这些选段,无论是关于帝王将相的论述,还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都极具史料价值和阅读趣味。译文的质量非常高,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转换,更是在理解原文意境的基础上,用流畅、自然的现代汉语将其重新呈现出来。 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书中描绘的场景所吸引,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例如,书中关于安史之乱的描写,就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盛世如何转瞬即逝,乱世之苦又是何等深重。同时,对于一些重要人物的传记节选,也让我看到了他们的雄才大略,或是他们的无奈与挣扎。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在保留了《旧唐书》的史学价值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其可读性,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走进唐朝的历史,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它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唐朝的窗户,让我对这段辉煌的历史有了更加生动、更加深刻的认识。
评分手捧这本《旧唐书选译》,我感觉自己像是误入了一座历史的宝库,而且还有一位细心的向导,在我面前一一打开那些尘封已久的珍贵卷轴。我一直对唐朝的历史充满了好奇,但《旧唐书》这样厚重的史书,对于我这种非专业读者来说,简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打通了这条任督二脉。 它并没有试图囊括《旧唐书》的全部,而是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剪裁师,从海量的史料中精挑细选出最能体现唐朝风貌、最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这些选段覆盖了从唐初的开疆拓土,到盛世的繁华景象,再到中后期的动荡不安,几乎涵盖了唐朝兴衰的各个重要阶段。翻译的文字非常出色,既保留了原文的古朴韵味,又做到了通俗易懂,语言的衔接自然流畅,读起来毫无滞涩感,仿佛作者在娓娓道来一段段尘封的往事。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事件的叙述,细节非常丰富,例如对某些战役的谋略、对朝堂争论的描写,都写得生动形象,极具画面感。我甚至能感受到那些历史人物的情绪波动,理解他们的动机和选择。这本书让我对唐朝的认识,不再是模糊的轮廓,而是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具体。它不仅仅是一本普及历史知识的书,更是一本能够引发读者深度思考的书,让我反思历史的规律,感叹人事的变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