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李陽波傷寒論壇講記 |
| 作者: | 李堅,黃濤,鬍存慧 整理 |
| ISBN: | 9787802318977 |
| 齣版社: | 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
| 定價: | 39.00元 |
| 其他信息( 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 | |
| 開本:16開 | 裝幀:平裝 |
| 齣版時間:2010-03-01 | 版次:1 |
| 頁碼:286 | 字數:201000 |
| 內容簡介 |
| 《李陽波傷寒論壇講記》內容簡介:李陽波在研究《老子》、《周易》、《內經》過程中,發現瞭聖人們是如何進行思辨的,從而建立瞭“陰陽術數構造體係”的方法論,在對易、道、醫等相關概念的研究過程中建立瞭“宇宙生物觀”的認識論。在這種觀念的指導下,對太、河圖、洛書作齣瞭一種還原性的解釋,産生瞭“時相”這個新的概念,它包容瞭傳統文化裏的相關概念,也包容瞭現代科學裏的一個基本思想,這個思想是:一個守恒量是跟一個相位因子不變性密切相關的。李陽波認為,《傷寒論》是“時相醫學”的經典之作。近2000年來真正通曉仲聖“神機妙算”的,唯有李陽波! 李陽波生前沒能將他的著作齣版,甚為遺憾,定數所然。直到2004年8月,纔由他的弟子劉力紅整理齣版瞭他的“運氣學導論”——《開啓中醫之門》。此書問世後,受到瞭廣大讀者的歡迎,他們希望能看到李陽波的後續著作問世。由此緣由,李陽波的弟子將陸續整理齣版他的著作。 |
| 圖書目錄 |
| 引子·001 五運六氣·009 中醫的方·036 傷寒論·047 1-6條文分析·049 談第七條原文·050 談桂枝湯的“解肌”作用·051 六經病.欲解時·052 藥物的性味定位及其數字錶述的緣由·056 桂枝湯用藥味數及藥量分析·059 14~25條文藥癥分析·061 從治、逆·治.064 從標、從本、從乎中·073 小柴鬍湯用藥,用量分析·078 本藥、標藥、中藥·081 開、閤、樞·083 辨錶證、裏證·96 判營衛·98 談閤病·102 106等條文藥癥分析·104 臨床病案·113 後記·151 附錄·155 李陽波所用1963,年版《傷寒論》影印版 |
| 文摘|序言 |
| 暫無內容 |
| 作者介紹 |
| 李陽波,當代傑齣的中醫臨床傢、思想傢。 其所學除經典之外,尚旁涉百傢,曾通讀《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於晚清及清後的大部醫籍亦皆仔細通讀過。亦曾沉醉於子學的深入研究,提齣:中醫學就是一門地道的時相醫學,而中醫開方,實際上就是開“時間”。 其弟 |
坦白說,我是一個中醫的初學者,對傷寒論一直抱有一種敬畏又有些畏懼的心態。但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用一種極為友好的方式,將我領進瞭傷寒論的殿堂。作者的講解,沒有高深莫測的術語,也沒有故弄玄虛的理論,而是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病機、證候,解釋得一清二楚。我常常在閱讀過程中,會不由自主地跟著作者的思路走,仿佛自己也置身於那個充滿智慧的講座之中。書中的插圖和錶格,更是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將抽象的理論形象化,讓我更容易理解和記憶。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學習中醫的樂趣,也讓我更加確信,隻要方法得當,任何人都可以領略傷寒論的博大精深。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就被它那撲麵而來的學術氣息所吸引。作者李陽波先生在傷寒領域的造詣,早已在業內傳頌多年,而這本《講記》,更是將他多年教學與臨床的心血結晶,以一種極為生動的方式呈現齣來。書中的每一個字,都仿佛凝聚著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對經典的獨到見解。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著作,更像是一場醍醐灌頂的學術盛宴,引導讀者穿越時空的藩籬,與古聖先賢進行思想的對話。那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在字裏行間感受到傷寒學的魅力,體會到古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智慧。書中的邏輯清晰,層次分明,仿佛作者在娓娓道來,將復雜的概念一一拆解,化繁為簡。每一次閱讀,都像是一次心智的洗禮,讓我對傷寒學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更加堅定瞭我在中醫道路上不斷探索的決心。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驚喜,遠不止於它的理論深度,更在於它所展現齣的學術傳承的溫度。李陽波先生的學識淵博,而本書的整理者們,李堅、黃濤、鬍存慧三位,更是功不可沒。他們用嚴謹的態度和精湛的整理技巧,將李陽波先生的講課內容,以一種條理清晰、脈絡分明的方式呈現齣來。讀這本書,我仿佛能看到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聽到先生那抑揚頓挫的講課聲,感受到學子們求知的熱情。書中的許多細節,比如對某個條文的不同解讀,對某個病證的辨證思路,都展現瞭作者深厚的臨床經驗和獨到的思考。它不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珍貴的學術遺産,讓後學者能夠從中汲取養分,繼續發揚光大中醫的瑰寶。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 truly 是一部“接地氣”的學術著作。不同於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堆砌,這本書從實際齣發,將理論與臨床緊密結閤,讓讀者在學習理論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醫的實用性和生命力。作者在講解過程中,常常會引用大量的臨床實例,這些案例生動鮮活,充滿智慧,仿佛就在眼前發生一樣。通過這些案例,我不僅理解瞭傷寒條文的含義,更學會瞭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於臨床實踐,解決瞭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許多睏惑。書中的語言風格樸實無華,卻又飽含深情,字裏行間流露著作者對中醫事業的熱愛和對患者的關懷。每一次翻開,都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暖流注入心田,讓我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期待,也對未來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感到充滿信心。
評分閱讀此書,如同徜徉在一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學術花園。李陽波先生的學問,如同一汪清泉,滋養著每一位讀者。而本書的整理者們,則巧妙地將這清泉匯聚成一條奔騰的河流,帶給讀者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摺射齣作者深厚的學養和獨到的臨床洞察力。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每一個條文的深入剖析,不僅闡述瞭字麵意思,更挖掘瞭其背後蘊含的深刻哲理和臨床應用價值。這種細緻入微的講解,讓我對傷寒論有瞭全新的認識,也激發瞭我對中醫治學的濃厚興趣。它讓我明白,中醫並非陳舊的學問,而是充滿生命力和創新精神的智慧結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