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李阳波伤寒论坛讲记 |
| 作者: | 李坚,黄涛,胡存慧 整理 |
| ISBN: | 9787802318977 |
| 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定价: | 39.00元 |
| 其他信息( 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 |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 出版时间:2010-03-01 | 版次:1 |
| 页码:286 | 字数:201000 |
| 内容简介 |
| 《李阳波伤寒论坛讲记》内容简介:李阳波在研究《老子》、《周易》、《内经》过程中,发现了圣人们是如何进行思辨的,从而建立了“阴阳术数构造体系”的方法论,在对易、道、医等相关概念的研究过程中建立了“宇宙生物观”的认识论。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对太、河图、洛书作出了一种还原性的解释,产生了“时相”这个新的概念,它包容了传统文化里的相关概念,也包容了现代科学里的一个基本思想,这个思想是:一个守恒量是跟一个相位因子不变性密切相关的。李阳波认为,《伤寒论》是“时相医学”的经典之作。近2000年来真正通晓仲圣“神机妙算”的,唯有李阳波! 李阳波生前没能将他的著作出版,甚为遗憾,定数所然。直到2004年8月,才由他的弟子刘力红整理出版了他的“运气学导论”——《开启中医之门》。此书问世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他们希望能看到李阳波的后续著作问世。由此缘由,李阳波的弟子将陆续整理出版他的著作。 |
| 图书目录 |
| 引子·001 五运六气·009 中医的方·036 伤寒论·047 1-6条文分析·049 谈第七条原文·050 谈桂枝汤的“解肌”作用·051 六经病.欲解时·052 药物的性味定位及其数字表述的缘由·056 桂枝汤用药味数及药量分析·059 14~25条文药症分析·061 从治、逆·治.064 从标、从本、从乎中·073 小柴胡汤用药,用量分析·078 本药、标药、中药·081 开、合、枢·083 辨表证、里证·96 判营卫·98 谈合病·102 106等条文药症分析·104 临床病案·113 后记·151 附录·155 李阳波所用1963,年版《伤寒论》影印版 |
| 文摘|序言 |
| 暂无内容 |
| 作者介绍 |
| 李阳波,当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思想家。 其所学除经典之外,尚旁涉百家,曾通读《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于晚清及清后的大部医籍亦皆仔细通读过。亦曾沉醉于子学的深入研究,提出:中医学就是一门地道的时相医学,而中医开方,实际上就是开“时间”。 其弟 |
坦白说,我是一个中医的初学者,对伤寒论一直抱有一种敬畏又有些畏惧的心态。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极为友好的方式,将我领进了伤寒论的殿堂。作者的讲解,没有高深莫测的术语,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而是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病机、证候,解释得一清二楚。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作者的思路走,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充满智慧的讲座之中。书中的插图和表格,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让我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学习中医的乐趣,也让我更加确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人都可以领略伤寒论的博大精深。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它的理论深度,更在于它所展现出的学术传承的温度。李阳波先生的学识渊博,而本书的整理者们,李坚、黄涛、胡存慧三位,更是功不可没。他们用严谨的态度和精湛的整理技巧,将李阳波先生的讲课内容,以一种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方式呈现出来。读这本书,我仿佛能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听到先生那抑扬顿挫的讲课声,感受到学子们求知的热情。书中的许多细节,比如对某个条文的不同解读,对某个病证的辨证思路,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思考。它不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珍贵的学术遗产,让后学者能够从中汲取养分,继续发扬光大中医的瑰宝。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它那扑面而来的学术气息所吸引。作者李阳波先生在伤寒领域的造诣,早已在业内传颂多年,而这本《讲记》,更是将他多年教学与临床的心血结晶,以一种极为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仿佛凝聚着作者深厚的功底和对经典的独到见解。它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像是一场醍醐灌顶的学术盛宴,引导读者穿越时空的藩篱,与古圣先贤进行思想的对话。那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伤寒学的魅力,体会到古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智慧。书中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仿佛作者在娓娓道来,将复杂的概念一一拆解,化繁为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心智的洗礼,让我对伤寒学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更加坚定了我在中医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决心。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 truly 是一部“接地气”的学术著作。不同于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这本书从实际出发,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让读者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医的实用性和生命力。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常常会引用大量的临床实例,这些案例生动鲜活,充满智慧,仿佛就在眼前发生一样。通过这些案例,我不仅理解了伤寒条文的含义,更学会了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解决了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惑。书中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却又饱含深情,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中医事业的热爱和对患者的关怀。每一次翻开,都仿佛能感受到一股暖流注入心田,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也对未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感到充满信心。
评分阅读此书,如同徜徉在一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术花园。李阳波先生的学问,如同一汪清泉,滋养着每一位读者。而本书的整理者们,则巧妙地将这清泉汇聚成一条奔腾的河流,带给读者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折射出作者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临床洞察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每一个条文的深入剖析,不仅阐述了字面意思,更挖掘了其背后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临床应用价值。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对伤寒论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中医治学的浓厚兴趣。它让我明白,中医并非陈旧的学问,而是充满生命力和创新精神的智慧结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