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学概论(第3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指导,联系广泛的文艺实践,并吸收文艺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力求在科学性、思想性、应用性的统一中阐明文学的若干基本问题。从体例上讲,《文学概论(第3版)》从文学的特征和本质入手,对文学作品的构成、文学创作过程和创作方法、文学鉴赏和批评、文学的生成和发展等进行结题性和关联性阐述,表达深入浅出,简明畅达,用例具有典范性。
《文学概论(第3版)》适合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学生作为专业课教材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文学的特征和本质
第一章 文学的特征
第一节 文学以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第二节 文学是语言艺术
第三节 文学典型
第二章 文学的社会属性
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节 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第三节 文学的阶级性、人性和人民性
第四节 文学的社会作用
第二编 文学作品的构成
第三章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节 文学作品内容诸要素
第三节 文学作品形式诸要素
第四章 文学作品的体裁分类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体裁及其分类
第二节 诗歌
第三节 散文
第四节 小说
第五节 戏剧文学
第六节 影视文学
第三编 文学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方法
第五章 文学的创作过程
第一节 文学创作的一般过程
第二节 形象思维与文学的典型化
第三节 灵感与文学的独创性
第四节 创作主体的修养
第六章 文学的创作方法和风格流派
第一节 创作方法的性质和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
第二节 文学的风格、流派和社会主义文学创作
第四编 文学接受与文学的鉴赏和批评
第七章 文学鉴赏
第一节 文学接受与文学鉴赏
第二节 文学鉴赏的性质和一般过程
第三节 文学鉴赏的特点和意义
第八章 文学批评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文学批评的标准
第三节 文学批评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节 文学批评的修养和常用文体
第五编 处于不断发展中的文学
第九章 文学的生成和发展
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
第二节 文学的发展
第三节 文学的继承和革新
第十章 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
第一节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第二节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后记
修订后记
三版修订后记
精彩书摘
或者是荒村野店,或者是通都大邑;或者思故乡的山水,或者思故乡的亲友……总之,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使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反而消除了视觉艺术或听觉艺术因具体物质材料而形成的空间或时间限制,变得感同身受,格外真切。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及其所带来的想象的具体性、自由性、丰富性和真切性,突出了语言造型表现的重要作用。文学作品只有通过富于造型性和表现力的语言,从更多的侧面、更多的角度来描绘形象,创造情景,显示其丰富内容,才能使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呼吸吹动.如可触摸。高尔基赞扬托尔斯泰的语言时说:“应该向托尔斯泰学习造型技巧,浮雕般的描写,学习他把对象写得几乎可以用肉体感到的技巧。他描写出来的形象,使人真想用手指去碰碰它,在这方面他是个无与伦比的作家。”①因此,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似乎是语言艺术的缺陷,但实际上,它也正是语言艺术的特长。像托尔斯泰那样的语言艺术大师,在塑造形象时正是充分地发挥了语言艺术的这一特长,因而使人惊叹不已、拍案叫绝的。由于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及其所带来的想象的自由性和丰富性,因而它既是确定的、明晰的,又是非确定性的、模糊的;是具体个别的,又是概括的;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明晰性与模糊性、具体性和概括性的统一体。
第二,灵活而多维地反映和表现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
在整个艺术创造的艺术变相世界中,文学创造的各色各样的“性相”最为多姿多彩,占有最大的数量。从创作论的角度讲,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反映和表现一切有形或无形之物的符号,意之所至,言亦随之。正如刘勰所言,文学之思,“思接千载”,文学之视,“视通万里”,从而像陆机所言,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灵活而多维地反映和表现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文学用语言塑造形象,描绘情景,最大限度地摆脱了具体物质材料的束缚,最大限度地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往而不可。
……
文学概论(第3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文学概论(第3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