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範邦瑾 著
圖書標籤:
  • 中文古籍
  • 善本書
  • 美國國會圖書館
  • 目錄學
  • 文獻史
  • 中國文化
  • 海外藏書
  • 善本研究
  • 圖書史
  • 續錄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59282
版次:1
商品編碼:10807242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96
字數:90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目錄

序言
凡例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業部
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訂補
參考引用資料
書名筆畫索引
書名拼音索引
著者筆畫索引
著者拼音索引

精彩書摘

豫東宣防錄六捲
(清)白鍾山撰。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六冊一函。半葉十行二十一字。左右雙邊,白口,黑單魚尾。匡高19.2、寬13.8厘米。書名葉正中題:“豫東宣防錄”,右上題:“乾隆庚申(五年)鞦季鎸”,左下題:“本衙藏闆。”捲各一冊。正文捲端題:“豫東宣防錄捲一”,下署:“總督河南山東河道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禦史臣白鍾山。”鍾山字毓秀,漢軍正藍旗人。雍正初自戶部筆帖式纍遷至江蘇布政使。十二年(1734)授南河副總河,鏇擢河東河道總督,至乾隆八年(1743)調江南河道總督。是書即其任河東河道總督時所作。鍾山長期任職河道,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卒,贈太子太保,賜祭葬,謐莊恪。事跡具《清史稿》捲三一○本傳。正文前有乾隆庚申(五年)侯嗣達序,乾隆四年(1739)黃叔琳序,乾隆五年陳法序。無總目,每捲各有目錄。全書未有乾隆五年陳弘謀跋。
侯序記編纂緣起雲:“公總督河南、山東兩省河務……庚申春季,各屬請以曆年所上奏議編纂成集,垂示將來,公辭之不獲,勉徇眾望,刊梨以行於世。”黃序又雲:“河東總督河道白公河乾奏議若乾捲,將登諸棗梨……自公蒞東以來,舉數韆裏險夷之形,洞然如指諸掌……茲之存諸奏牘者,特十之一二耳,然展而讀之,有因有創。”陳序贊曰:“自先朝迄今,凡所奏議,無不報可。即餘人所條上,事涉河工,皆命公摺衷,公平心酌其當否,議乃定,積有捲帙……其巡曆於外,酷暑嚴寒,犯露霧霜雪,冒赤日黃塵,不稍懈。”陳跋總結道:“《豫東宣防錄》者,今河東總督河道白公督河以來之奏議也……戊午(乾隆三年,1738)春,弘謀調任津門,職司河防。運河數百裏,與東省綉壤相錯,境地雖分,源流則一,而利害亦復息息相關。公一視同仁,勤勤懇懇,開誠相告,受益良多……今年夏承乏三吳,道齣濟上,因得盡讀公之奏議,愈有以知其規模之宏遠、條理之精密,如增培河堤而寓賑於工,疏浚漕河而工歸實濟。”
……

前言/序言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這套書,作為對早期珍貴中文古籍文獻進行係統性梳理和補充的重要成果,其價值不言而喻。然而,若我們暫時擱置對這套詳盡錄目本身內容的直接闡述,而是將其放置於更廣闊的學術視野中,我們可以從多個維度來理解其意義及其所處的文獻學研究背景。 首先,這套《續錄》的齣現,本身就是學術研究不斷深入和文獻視野不斷拓展的明證。當我們談論“善本書”,通常指的是那些在版本、內容、校勘、裝幀等方麵具有較高價值的古籍。而“善本書”的界定和收錄,本身就隨著時代的發展、研究的深入而不斷變化。早期的善本書目,如《中國古籍善本書總目》,已經為我們勾勒瞭大緻的輪廓,奠定瞭基礎。但隨著海內外圖書館、檔案館等機構所藏中國古籍的不斷被發現、整理和研究,特彆是對那些長期以來被忽視的、分散在海外的珍貴文獻的關注,使得原有目錄體係的補充和完善成為必然。因此,《續錄》的誕生,正是在這樣的學術脈絡下,對“善本書”概念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它迴應瞭學術界對更全麵、更精細地掌握中國古籍資源的需求。 其次,《續錄》的編纂,標誌著對海外所藏中文善本書籍研究的重視程度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國圖、中圖等國內主要古籍收藏機構的善本書目早已為學界所熟知,而美國國會圖書館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藏書最豐富的圖書館之一,其所藏中文古籍,尤其是善本書,更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化、曆史、思想、藝術等各個領域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料。長期以來,中國學界對於海外圖書館藏中文古籍的瞭解,往往依賴於零散的報道、個彆的訪問研究,以及一些早期不甚係統化的目錄。然而,要進行深入的、係統的學術研究,就必須擁有清晰、準確、全麵的文獻目錄。 《續錄》的編纂,可以理解為中國學術界主動、係統地介入並梳理海外重要機構所藏中國古籍的重要一步。這不僅僅是文獻的搬運或翻譯,更是將中國傳統的文獻學研究方法和標準,應用於對異域所藏中國古籍的解讀和評介。它意味著我們不僅要知道“有什麼”,更要深入瞭解“是什麼”,以及“為何是”善本。從這個意義上說,《續錄》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目錄,更可能是一份包含瞭版本考訂、內容介紹、曆史價值評估等豐富信息的研究成果。 再者,善本書的價值,除瞭其本身的文獻屬性,更在於其承載的文化信息。一本善本書,可能不僅僅是一部著作的孤本,它可能包含瞭曆代學者的題跋、校語,見證瞭其流傳過程中的曆史痕跡,反映瞭不同時代人們對這部經典的理解和解讀。因此,對善本書的收錄和研究,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史的探究。 《續錄》所收錄的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如果其中包含瞭許多國內已不存的孤本,或者保存完好、版本優越於國內通行本的珍貴版本,那麼其學術價值將極為突齣。例如,一本保存有重要學者批校的宋刻本,一本記錄瞭宮廷藏書印記的明代刻本,或者一本內容經過增補、校訂,展現瞭不同學術流派傳承關係的文獻,都將是研究中國古代學術史、文化史、印刷史、圖書史的珍貴材料。 從文獻學的角度來看,善本書的價值往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版本價值:指的是書籍的抄寫、刻印、校訂等過程所形成的版本特徵,如年代、刻工、字體、紙張、墨色、版式、字句訛誤等。優良的版本,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原作的麵貌,為學者提供可靠的文本依據。有些版本可能因流傳中人為的損壞、改動,或是在流傳過程中多次被轉抄、刻印,而産生大量的訛誤,而善本則較少齣現這些問題。 內容價值:指書籍所包含的思想、知識、藝術等內容。有些內容可能是前人未曾記載的,或者是對現有知識的重大補充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 校勘價值:指書籍在流傳過程中,經過不同學者進行的文字校訂和批注。這些校勘、批注往往凝聚瞭學者的智慧,糾正瞭文本的錯誤,闡明瞭義理,為後人研究提供瞭重要的參考。 流傳價值:指書籍在曆史上的流傳過程,包括其收藏者、批校者、題跋者等信息,以及它在學術史上的地位和影響。通過對流傳痕跡的研究,可以揭示齣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的傳播路徑和文化交流的曆史。 裝幀價值:一些古籍的裝幀方式,如古籍的紙張、墨跡、印刷技術,甚至書簽、題簽、收藏印記等,都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和曆史價值,可以反映當時的工藝水平和審美情趣。 《續錄》作為對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的係統梳理,其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是否能夠充分地揭示這些書籍在上述幾個方麵的突齣之處。例如,它是否能夠清晰地辨識齣一些國內罕見的宋元刻本?是否能夠準確地記錄下那些帶有重要學者題跋和校語的明清刻本?是否能夠揭示齣那些對於研究特定曆史時期、特定學術領域至關重要的孤本、秘籍? 進一步而言,這類善本書目的編纂,其意義也體現在對中國古籍研究方法的藉鑒與創新。傳統的中國文獻學研究,強調“版本”與“考據”,強調對文獻進行細緻的辨析和梳理。而將這種方法應用於海外所藏文獻,需要研究者具備更高的跨文化溝通能力、文獻學功底,以及對西方圖書館學、目錄學知識的瞭解。這是一種學術的融閤與發展。 《續錄》的齣現,也直接服務於更廣泛的學術研究。對於曆史學傢而言,它可以提供研究社會結構、政治製度、經濟活動的新證據;對於思想傢而言,它可以揭示中國古代哲學、宗教、政治思想的演變;對於文學傢而言,它可以提供研究古代文學體裁、敘事技巧、審美觀念的寶貴資料;對於藝術傢而言,它可以提供研究中國古代繪畫、書法、工藝美術的珍貴樣本。 可以說,每一本被收錄的善本書,都是一個故事,一段曆史,一種智慧的結晶。而《續錄》,則像是一本導覽手冊,指引著我們去發現和解讀這些藏在異域的珍貴中華文化遺産。它不僅僅是對靜態文獻的羅列,更是對動態的學術研究的一種推動和啓發。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對海外所藏中華善本書籍的係統整理和研究,是中華文化“走齣去”和“請進來”相結閤的生動體現。通過這樣的工作,我們能夠更清楚地認識中華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和影響,也能更有效地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與互鑒。 因此,在沒有深入瞭解《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具體內容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從其所處的學術背景、編纂的意義、善本書本身的價值維度,以及對未來學術研究的推動作用等方麵,來理解其重大的學術和文化意義。它代錶著中國古籍研究領域在新的曆史時期,嚮更廣闊、更深入的領域邁齣的堅實步伐,是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産的一次有力的梳理和再認識。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的問世,無疑是海外漢學界的一件大事。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首先被它厚重的裝幀和嚴謹的排版所吸引。作為一名長期與古籍打交道的研究者,我深知整理和著錄海外館藏善本的艱辛。僅僅是那些目錄的羅列,就足以窺見編纂者背後付齣的巨大心力。我們常常苦於文獻的地域限製,許多珍稀版本的影印或全文檢索都遙不可及,而這本續錄,就像是架起瞭一座溝通的橋梁,讓我們得以一窺大洋彼岸那些塵封已久、極具研究價值的中文古籍的麵貌。它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補充瞭已有的著錄,更在於它所呈現的這些版本,很多可能比國內現存的孤本更具原始信息或更少流傳磨損,這對考訂文獻流傳史、版本學研究的推進,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特彆是對於那些稀見的明清手抄本或地方誌的著錄,其詳細程度令人印象深刻,這為我們構建更完整的中國古典文獻圖景提供瞭新的參照係和實證基礎。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打破傳統漢學研究的地理藩籬,促進跨國界的學術對話,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長期以來,我們對美國國會圖書館的館藏中文善本的瞭解,多依賴於早年間零星的報告或較為粗略的目錄。這本《續錄》則提供瞭一個係統、全麵、更新的版本,使得全球的學者都能站在同一個信息平颱上進行比較研究。我個人關注的領域是清代學術史,書中收錄的一些涉及乾嘉學派人物的早期刊本和私人藏書的著錄,對我理解某些學派思想的早期傳播脈絡提供瞭關鍵性的旁證。想象一下,如果一位研究者正在追溯某位冷門學者的著作流傳軌跡,這本書中可能恰好就記載瞭一個此前未被學界注意到的、帶有重要題跋的版本信息,這瞬間就能點亮整個研究方嚮。它不僅僅是一份清單,更是一種對全球知識資産重新盤點的努力,體現瞭一種宏大的文獻史觀。

評分

從裝幀和印刷質量來看,這本《續錄》無疑是高標準的。要知道,要將如此龐雜的古籍信息以清晰、準確、易於檢索的方式呈現齣來,對印刷排版技術本身就是一種考驗。目錄清晰的層級結構,清晰的字體選擇,以及對異體字、通假字的規範處理,都使得讀者在查閱過程中感受到瞭極大的便利。我試著檢索瞭幾個我比較熟悉的朝代和書目類型,發現檢索係統設計得非常人性化,雖然是印刷品,但其邏輯結構完全可以媲美現代數據庫的檢索邏輯。特彆是那些涉及到稀有字體的影印摹寫部分,能夠準確反映原書的風貌,避免瞭僅僅依賴文字描述可能帶來的信息失真。這錶明,編纂者在追求學術深度的同時,也兼顧瞭普通使用者的閱讀體驗,實現瞭學術嚴謹性與工具實用性的完美結閤。

評分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查閱,不如說是一種“發現的樂趣”。我發現自己經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某個看似不起眼的條目所吸引,進而陷入對那個古老版本的想象之中。這本書的價值,深藏於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記憶和流傳故事。每一條著錄,都代錶著一個版本在曆史長河中的漂泊軌跡——它可能在哪個朝代被重刻、被誰收藏、又為何最終流傳到瞭遙遠的國度。這種超越文獻本身的“元信息”的價值,是冷冰冰的電子數據庫無法完全替代的。對於年輕一代的學者來說,研讀這樣一本匯集瞭海量珍稀信息的實體書,能夠培養他們對古籍實體形態的敏感度和敬畏心,這對於維護我們對古典文獻的整體性認知至關重要。這本書不僅是研究的工具,更是一種對文化遺産的深情緻敬。

評分

說實話,我原本對這類書目的期望是比較剋製的,畢竟“續錄”二字,總帶著一種“拾遺補缺”的意味,擔心內容會比較零散或質量參差不齊。然而,翻閱之後發現,本書的收錄標準極為審慎,它並非簡單地將未收入前述著錄的文獻堆砌起來,而是對每一條目的著錄都進行瞭精細的考證和描述。比如,對於某些版本特定的批語、硃墨套印的細節,甚至是紙張的縴維特徵,都有細緻的記錄,這顯示瞭編纂團隊對文獻學本體論的深刻理解。這種近乎偏執的細節追求,極大地提升瞭這份書目作為工具書的可靠性和學術價值。我尤其欣賞它在題跋、作者信息模糊不清時的處理方式,沒有妄加推測,而是用嚴謹的學術語言標注齣“待考”或“依他本推斷”,這種謙遜和審慎,正是優秀目錄學的標誌。對於希望深入探究特定領域(比如宋元講經文、地方戲麯小說等)的學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必備的“探礦圖”。

評分

是瞭解美國國會圖書館漢籍收藏的必備工具書

評分

是瞭解美國國會圖書館漢籍收藏的必備工具書

評分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評分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評分

侯序記編纂緣起雲:“公總督河南、山東兩省河務……庚申春季,各屬請以曆年所上奏議編纂成集,垂示將來,公辭之不獲,勉徇眾望,刊梨以行於世。”黃序又雲:“河東總督河道白公河乾奏議若乾捲,將登諸棗梨……自公蒞東以來,舉數韆裏險夷之形,洞然如指諸掌……茲之存諸奏牘者,特十之一二耳,然展而讀之,有因有創。”陳序贊曰:“自先朝迄今,凡所奏議,無不報可。即餘人所條上,事涉河工,皆命公摺衷,公平心酌其當否,議乃定,積有捲帙……其巡曆於外,酷暑嚴寒,犯露霧霜雪,冒赤日黃塵,不稍懈。”陳跋總結道:“《豫東宣防錄》者,今河東總督河道白公督河以來之奏議也……戊午(乾隆三年,1738)春,弘謀調任津門,職司河防。運河數百裏,與東省綉壤相錯,境地雖分,源流則一,而利害亦復息息相關。公一視同仁,勤勤懇懇,開誠相告,受益良多……今年夏承乏三吳,道齣濟上,因得盡讀公之奏議,愈有以知其規模之宏遠、條理之精密,如增培河堤而寓賑於工,疏浚漕河而工歸實濟。”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

評分

商品完好

評分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評分

侯序記編纂緣起雲:“公總督河南、山東兩省河務……庚申春季,各屬請以曆年所上奏議編纂成集,垂示將來,公辭之不獲,勉徇眾望,刊梨以行於世。”黃序又雲:“河東總督河道白公河乾奏議若乾捲,將登諸棗梨……自公蒞東以來,舉數韆裏險夷之形,洞然如指諸掌……茲之存諸奏牘者,特十之一二耳,然展而讀之,有因有創。”陳序贊曰:“自先朝迄今,凡所奏議,無不報可。即餘人所條上,事涉河工,皆命公摺衷,公平心酌其當否,議乃定,積有捲帙……其巡曆於外,酷暑嚴寒,犯露霧霜雪,冒赤日黃塵,不稍懈。”陳跋總結道:“《豫東宣防錄》者,今河東總督河道白公督河以來之奏議也……戊午(乾隆三年,1738)春,弘謀調任津門,職司河防。運河數百裏,與東省綉壤相錯,境地雖分,源流則一,而利害亦復息息相關。公一視同仁,勤勤懇懇,開誠相告,受益良多……今年夏承乏三吳,道齣濟上,因得盡讀公之奏議,愈有以知其規模之宏遠、條理之精密,如增培河堤而寓賑於工,疏浚漕河而工歸實濟。”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本書所收善本標準範圍參照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宋、元、明刻本,稿本、寫本、鈔本、繪本、批校題跋本及朝鮮、日本刻漢文古籍全收,清刻本則酌收孤本、稀見本或有批校題跋及具較高史料價值者,其餘暫緩。碑帖拓本、長捲繪畫不錄。共得八百八十六種,具體分類見序言。另訂補王重民已著錄的一百三十八種,附於書末。總計收書一韆零二十四種。 本書為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善本書續錄,故凡在王重民《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國善本書錄》(美國國會圖書館1957年齣版)和《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古籍齣版社1983年齣版)中已著錄者,讀者可徑直查閱該二書,本書原則上不收入。

評分

已經有是正編和補編。趁活動買下續編。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