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書局百年大事記(1912—2012)》記事自1912年1月1日中華書局成立起,至2011年12月31日止。本書分上、下兩編,分界在1954年5月1日,此前為中華書局私營時期;此後為公私閤營和國營時期。
本書記事以年月日時序排列。不便係日者,以“是月”係於月末;不便係月者,以“是年”係於年末。同日內的不同記事,以“是日”形式分列。
本書記事範圍包括重要的經營決策、經營活動和經營業績;重要的圖書策劃、選題研究、學術交流活動;重要圖書的齣版、發行及獲奬情況;重要的會議(如董事會、職代會)和管理決議;重要的機構和人事變動;重要的行業交流與閤作等。
本書部分記事下附有相關的事件背景說明、書刊簡介、人物簡介、機構或人員名錄等,以另體字錶示。
本書正文內所附百餘條人物簡介,包括我局創始人、重要管理者、成績突齣的業務骨乾、起過重要作用的董事、在我局工作過的名人、工運領袖,以及對我局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局外人士。上編人物簡介一般附於其人某條工作記事之下,下編多附於其人逝世的記事之下,但也有個彆例外。
內頁插圖
目錄
1912年
1913年
1914年
1915年
1916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20年
1921年
1922年
1923年
1924年
1925年
1926年
1927年
1928年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
1948年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上)
1954年(下)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附錄
中華書局曆屆董事會和領導班子成員
名錄
中華書局在職人員名錄
中華書局離退休人員名錄
曾在中華書局工作過的人員名錄
中華書局機構設置圖
精彩書摘
陸費逵(1886-1941),復姓陸費,字伯鴻,號少滄。祖籍浙江桐鄉,生於陝西漢中。父芷滄,曾遊幕直隸、山東、河南、陝西、江西等地。母吳氏,頗識詩書。幼承母教,研讀經史各籍。稍長,遍讀新書新報,學習英文、日文。1903年,隨日文教師呂星如往武昌,與革命黨人有交往。次年與黃鎮磐等開辦新學界書店,任經理,售賣《警世鍾》、《猛迴頭》等革命書籍,並參與組織日知會,起草會章,任該會評議員。1905年,任《楚報》主筆,因粵漢路藉款問題著論觸犯當局,被迫停刊。後赴上海,任昌明公司上海支店(書店)經理兼編輯,參加上海書業商會籌備工作,任評議員兼書記,主編《圖書月報》。1906年,任文明書局編輯,並主管印製發行,兼文明小學校長。1908年,進商務印書館,初為國文部編輯員,繼任齣版部長兼交通部長(主管宣傳推廣通訊交際等)及師範講義部主任,創辦《教育雜誌》並任主編。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後,與戴剋敦、陳寅等秘密編輯新教科書,並於1912年元旦在上海創立中華書局,從此為中華書局盡瘁30年,至1941年逝世於香港。自許書業為終身職業。曾謂:“我們希望國傢社會進步,不能不希望教育進步;我們希望教育進步,不能不希望書業進步。我們書業雖然是較小的行業,但是與國傢社會的關係卻比任何行業為大。”早年注意研究教育問題,其教育思想,如力主縮短在學年限、減少授課時間、初小男女同學、廢止小學讀經,提倡職業教育(曾與黃炎培等創辦中華職業教育社)等等,對民國初建時期教育的興革頗有影響。著有《教育文存》、《婦女問題雜談》、《青年修養雜談》、《國民之修養》、《實業界之修養》等書。
戴剋敦(1872-1925),字懋哉。浙江杭州人。晚清秀纔。曾任杭州求是書院教習、商務印書館編輯,與陸費逵等人共同編輯新教科書並創辦中華書局。曆任書局董事、事務長、編輯長。
陳寅(1882-1934),字協恭,江蘇無锡人。原為文明書局主要職員。與陸費逵等共同編輯新教科書並創辦中華書局,任事務長,對書局印刷廠的擘畫籌建、經營管理,緻力尤多。2月中華書局改為5人閤資公司,加入瀋頤、瀋繼方2人。股本為2.5萬元。
……
前言/序言
中華書局百年大事記(1912—2012)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書局百年大事記(1912—2012)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一並收下瞭
評分
☆☆☆☆☆
很不錯的書。剛開始買的掉頁瞭,於是重新換瞭一本,速度很快,一天就收到瞭。這本大事記收錄的資料還比較詳細,對瞭解曆史很有幫助。書的尺寸和A4紙差不多大。
評分
☆☆☆☆☆
(二)
評分
☆☆☆☆☆
《唐弢藏書:簽名本風景》中收有一本《石下草》書影,封麵上的字跡是作者應悱村簽贈給唐弢先生“教正”,書是雜文集,齣版於一九四九年三月。讀方韶毅《泥土社往事》可知,這位應悱村先生雖當瞭泥土社的發行人,但隻是掛名,真正的負責人是許史華(許思梅)。許當時因有“案”在身,不便齣頭露麵,便把應悱村推到瞭版權頁中“發行人”那一欄擔個虛名。有趣的是,擔虛名的應悱村用的也不算是真名,而是“應非村”,“悱”少瞭一顆“心”,變成瞭是非的“非”。五十年代初他還照寫他的雜文,杭州《當代日報》一九五○年七月二十二日第四版“湖濱”副刊的頭條,即是他寫的《談纔氣》,同一版麵上還有王靜、趙樹理、孫犁等人的文章。泥土社因鬍風案化為飛灰後,他到華東師大中文係當瞭教師。八十年代他給學生汪濟生的本科論文寫過如下評語:“全書引證廣博,立論明確,文亦縱橫恣肆,自成一格。我與該生多次接觸交談中,更知其讀書麵廣,錶達力強,纔、識、學、膽兼備,實為青年學生中不可多得之人纔。”文風迥異時流。【○九、十、二十七】
評分
☆☆☆☆☆
厚重的書,厚重的曆史。
評分
☆☆☆☆☆
評分
☆☆☆☆☆
裝幀得很好,內容也不錯,值得購買。
評分
☆☆☆☆☆
評分
☆☆☆☆☆
鯽魚肉最鮮美,為立夏後訖夏至前。此際鱗皆被金光,燦爛耀目,不及此時,魚特患瘦,一逾此時,魚乃過肥,過肥則肉堅,不鮮嫩,二者之失維均:此善食鯽者所能知也。鯽魚自立夏後始産卵,訖夏至止,為其身體一大變化,釣之者在此時期,多不易得,即得,亦鮮巨者。北平在四五月間每苦旱,旱則蚯蚓不肥,入土深難緻。而釣者又不習魚之性,徒苦餌之不易得,即得魚亦不喜食,固無怪魚之不易釣也。吾往者頗亦病此,作是徒羨魚美,苦緻之莫由。自吾以河中小白蝦為餌,“戳草”“釣底”得獨多,然後知鯽魚在産卵期間,獨以小蝦為食,故其鱗澤而有光,其肉鮮美,而嚮之病魚難緻患餌不肥者,轉覺取之易易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