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快修巧修:新型VCD/DVD机(修订版)》是以市场上流行的国内外品牌VCD/DVD机为例,通过对各种型号的VCD/DVD机分析和现场实修过程,介绍各种机芯的整机结构和各单元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通过对激光头、伺服电路、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SP)、A/V解码电路、视频信号输出电路、音频信号处理电路、系统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和整机机械部分的故障检修实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集成电路和特殊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故障检修方法。
《快修巧修:新型VCD/DVD机(修订版)》在多种典型样机的实体照片、特殊器件和单元电路上加注图解,并将检测仪表、测量部位和实修数据用图示方式直接标在电路图上,简捷直观、通俗易懂。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VCD/DVD机整机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1.1 VCD/DVD机的结构特点与主要区别
1.2 VCD机的整机电路与结构特点
1.2.1 激光头组件的结构特点
1.2.2 伺服电路的结构特点
1.2.3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结构特点
1.2.4 A/V解码电路和音频/视频电路的结构特点
1.2.5 系统控制电路的结构特点
1.2.6 电源电路的结构特点
1.3 VCD/DVD机的工作信号流程
1.3.1 光盘信息的记录和读取流程
1.3.2 数字信号的提取和处理流程
1.3.3 伺服信号的处理流程
1.3.4 音频/视频信号的解码处理流程
1.3.5 VCD/DVD机的系统控制电路
1.4 DVD机的电路结构和工作流程
1.4.1 DVD机整机电路的结构组成
1.4.2 DVD机整机电路的工作流程
1.5 VCD/DVD机的故障检修流程
1.5.1 VCD/DVD机的故障特点
1.5.2 VCD/DVD机的故障检修
1.6 典型超薄DVD机的快修巧修方法
1.6.1 整机的电路故障判别及常用仪表
1.6.2 整机的性能判别及标准信号波形
1.6.3 DVD机的拆卸及机芯结构
1.6.4 机芯及加载机构的检测
1.6.5 激光头组件的检测
1.6.6 DVD机电源电路的检测
1.6.7 主电路板的结构与检测部位
第2章 VCD/DVD机激光头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2.1 索尼系列激光头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2.1.1 索尼系列激光头的结构
2.1.2 索尼系列激光头的快修巧修方法
2.2 飞利浦系列激光头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2.2.1 飞利浦系列激光头的结构
2.2.2 飞利浦系列激光头的快修巧修方法
2.3 典型DVD机激光头的结构
2.3.1 双镜头式DVD机激光头的结构
2.3.2 双聚焦点式DVD机激光头的结构
2.3.3 液晶快门式DVD机激光头的结构
第3章 VCD/DVD机伺服系统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3.1 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1.1 VCD机伺服系统的基本结构和伺服电路
3.1.2 聚焦伺服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1.3 循迹伺服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1.4 进给伺服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1.5 主轴伺服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1.6 伺服系统的故障表现和快修巧修方法
3.2 索尼系列伺服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3.2.1 采用CXA1782BQ芯片和CXD2500芯片组成伺服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3.2.2 采用CXA2549M芯片组成伺服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3.3 飞利浦系列伺服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3.3.1 采用TDA1302芯片和TDA1301芯片组成伺服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3.3.2 采用TDA1300芯片和SAA7372芯片组成伺服电路的快修巧修
3.4 松下系列伺服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3.4.1 采用松下MN662741RPA芯片伺服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3.4.2 采用松下AN8824FBP芯片组成伺服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3.5 东芝系列伺服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3.5.1 激光头和主信号处理电路
3.5.2 DVD机的伺服电路
3.5.3 东芝DVD机伺服系统的快修巧修方法
3.6 万利达DVD机伺服系统的结构与快修巧修方法
第4章 VCD/DVD机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4.1 索尼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4.1.1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功能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4.1.2 采用CXD2500BQ芯片组成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4.1.3 采用CXD2545Q芯片组成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4.1.4 采用CXD2586R芯片组成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4.1.5 采用CXD1866R芯片组成的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4.2 飞利浦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4.2.1 飞利浦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结构和功能
4.2.2 飞利浦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4.3 松下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4.3.1 松下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结构
4.3.2 松下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4.4 东芝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4.4.1 东芝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结构
4.4.2 东芝系列数字信号处理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第5章 VCD/DVD机A/V解码电路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5.1 VCD/DVD机A/V解码电路的结构和信号流程
5.1.1 VCD/DVD机A/V解码电路的基本结构
5.1.2 超薄型DVD机A/V解码电路的功能结构和信号流程
5.2 A/V解码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5.2.1 VCD/DVD机A/V解码电路的故障表现和检修
5.2.2 VCD/DVD机A/V解码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第6章 VCD/DVD机视频输出电路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6.1 视频输出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6.1.1 视频输出电路的结构
6.1.2 视频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2 索尼机芯视频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2.1 索尼V800型视频输出电路的结构
6.2.2 索尼V800型视频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3 飞利浦机芯视频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3.1 采用OTI207和SAA7185组成的视频输出电路的结构
6.3.2 采用OTI207和SAA7185组成的视频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4 CL680系列视频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4.1 采用CL680芯片为主体组成的视频电路
6.4.2 CL680芯片的视频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5 ES系列视频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5.1 采用ES3210和ES3207芯片组成的视频电路结构
6.5.2 ES3207芯片的视频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6 其他系列视频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6.1 采用µPD61010和BT866芯片组成视频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6.6.2 采用CL484和W9950芯片组成解码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第7章 VCD/DVD机音频电路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7.1 音频信号输出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7.1.1 音频信号输出电路的结构
7.1.2 音频信号输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7.2 卡拉OK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7.2.1 卡拉OK电路的结构和故障检测
7.2.2 具有数字处理功能的卡拉OK电路
7.2.3 卡拉OK音频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7.3 典型音频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7.3.1 音频电路的故障表现
7.3.2 音频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7.3.3 新科VCD-330型音频输出电路的检测实例
第8章 VCD/DVD机系统控制电路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8.1 系统控制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8.1.1 系统控制电路的功能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8.1.2 系统控制微处理器及相关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8.2 系统控制电路常见故障的快修巧修方法
8.2.1 系统控制电路的常见故障检修程序
8.2.2 系统控制电路的常见故障检修实例
8.2.3 系统控制微处理器接口电路的结构和控制
8.2.4 典型微处理器的安装和检测
第9章 VCD/DVD机电源电路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9.1 电源电路的基本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9.1.1 变压器降压整流式稳压电源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9.1.2 开关稳压电源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9.2 DVD机电源电路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9.2.1 DVD机开关稳压电源的基本结构
9.2.2 DVD机开关稳压电源的快修巧修方法
9.3 超薄型DVD机开关稳压电源的快修巧修方法
9.3.1 东芝超薄型DVD机电源电路的结构
9.3.2 中龙ZL―2801A型DVD机的开关稳压电源的快修巧修方法
9.3.3 乐笙DVD―883E型DVD机的开关稳压电源的快修巧修方法
9.3.4 爱多ID509型DVD机开关电源的快修巧修方法
9.3.5 杰科GK―310A型DVD机电源的快修巧修方法
9.3.6 清华同方DVP―P636型DVD机电源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9.3.7 万利达DPV―600型DVD机电源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9.4 典型DVD机电源的电路快修巧修方法
9.4.1 DVP―810型DVD机开关稳压电源电路的结构
9.4.2 DVD机电源电路的检修实例
第10章 VCD/DVD机机械部分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10.1 VCD/DVD机机械部分的驱动机构
10.1.1 激光头及进给驱动机构
10.1.2 光盘装卸驱动机构
10.1.3 光盘旋转驱动机构
10.2 VCD/DVD机机械部分的控制系统
10.2.1 机械部分在光盘读取时的控制
10.2.2 机械部分在光盘插入时的控制
10.2.3 机械部分在选盘时的控制
10.3 VCD/DVD机机械部分的快修巧修方法
10.3.1 VCD/DVD机机械部分的故障表现和检修分析
10.3.2 VCD/DVD机机械部分的快修巧修方法
第11章 VCD/DVD机操作显示电路的结构和快修巧修方法
11.1 VCD/DVD机操作显示电路的结构和故障特点
11.1.1 操作显示电路的结构
11.1.2 操作显示电路的故障特点
11.2 VCD/DVD机操作显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11.2.1 操作显示电路的故障分析及检修流程
11.2.2 操作显示电路的快修巧修方法
精彩书摘
伺服控制包括激光头的聚焦,循迹和主轴的恒线速(CLV)控制,它们由数字信号处理电路SAA7345和伺服信号处理电路TDAI301自动配合完成,以保证VCD盘片正常播放。例如聚焦控制电路始终保证激光头组件与盘片的距离恒定不变,当盘片旋转略有翘曲时,激光头组件能自动上下浮动,始终保证聚焦最佳;随着播放时间的变化,激光的照射点应随着坑点轨迹半径增大,慢慢地从盘片内圆移向外圆。循迹电路会不断地检查激光照射点的位置是否始终与盘片坑点信息纹对准,并输出驱动电压使进给电动机不断旋转,保证激光头能跟踪坑点轨迹从内圆移向外圆。主轴恒线速电路能够不断地将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取出的帧编码同步头与基准信号相比较,检查盘片转动线速度是否恒定,当盘片旋转速度不符要求时,同步头的频率就会与标准频率发生差异,比较电路就会产生误差电压去改变主轴驱动电动机的转速,使之合乎要求。这样保证激光头从内圆移向外圆时,主轴转速不断变慢,从而使激光照射点处的线速度恒定不变。
播放功能的控制与伺服的控制截然不同,播放功能的控制是为了某种观看需要而使用遥控器或面板按键所进行的控制。当控制指令发出后,机器会根据设计好的预定程序进行一定步骤的控制,满足观察者的需要。另外,盘片本身也带有某些控制信息,可以指挥机器按照盘片要求运作,满足播放内容的需要,例如高清晰度静止画面的播放。以上播放功能的控制则随机种设计而异,不同的设计有不同的播放功能,代表不同的使用方便性,给观察者以不同程度的功能需求满足。
……
前言/序言
快修巧修:新型VCD/DVD机(修订版)—— 深度解析与实用指南 引言 在数字娱乐飞速发展的浪潮中,VCD(视频光盘)和DVD(数字多功能光盘)播放机曾是家庭影音娱乐的绝对主角。尽管如今蓝光和高清流媒体占据了主流,但仍有相当数量的VCD/DVD播放机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尤其是在部分地区或特定用户群体中。它们不仅承载了许多珍贵的影音记忆,也为那些尚未完全升级设备的家庭提供了便捷的观影方式。然而,任何电子产品都可能面临故障和损耗,VCD/DVD播放机也不例外。正是基于此,《快修巧修:新型VCD/DVD机(修订版)》应运而生,它旨在为广大用户,无论是爱好者还是专业维修人员,提供一本权威、详尽且极具操作性的维修指南。本书专注于新型VCD/DVD机,涵盖了其内部构造、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以及精密的维修技巧。 第一部分:深入理解新型VCD/DVD机的工作原理 在着手维修之前,充分理解设备的内部工作原理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本书首先会带领读者走进VCD/DVD播放机的“心脏”——其精密的内部构造。 核心部件解析: 激光拾取头(Laser Pickup Unit): 这是VCD/DVD机最关键的部件之一,负责读取光盘上的数据。我们会详细讲解其工作原理,包括激光发射、光电二极管阵列、寻迹伺服系统、对焦伺服系统等。对于不同型号的激光头,如红光激光头(DVD)和红外光激光头(VCD),其特性和易损点也会进行区分说明。 主控芯片(Main Control Chip/Decoder Chip): 它是播放机的“大脑”,负责解码音频和视频信号,并控制整个播放机的运行。本书会介绍不同类型的主控芯片,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实现从光盘到屏幕的信号转换。 伺服控制系统(Servo Control System): 这一系统负责精确控制光盘的旋转速度、激光头的移动以及焦点的调整,以确保数据的稳定读取。我们将深入探讨其组成部分,如电机驱动器、编码器、以及反馈电路。 电源管理模块(Power Management Module): 稳定的电源供应是所有电子设备正常工作的基石。本书将详细阐述电源模块的设计,包括AC-DC转换、多路电压输出,以及滤波和稳压电路。 音频/视频输出电路(Audio/Video Output Circuitry): 负责将解码后的音频和视频信号转换为可供电视机或其他显示设备接收的格式。我们将分析常用的输出接口(如AV、S-Video、YPbPr、HDMI等)的电路设计。 机械传动部分(Mechan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包括光盘托盘的伸缩机构、齿轮组、皮带传动等。详细解析其设计和故障原因,例如托盘卡住、读盘困难等。 工作流程详解: 开机自检: 播放机启动后,一系列的自检程序如何进行,检测各部件是否正常。 光盘识别与加载: 从识别光盘类型(VCD/DVD/CD),到激光头定位,再到读取扇区信息。 数据读取与解码: 激光头读取到的数字信号如何被主控芯片解码成可识别的音频和视频数据。 信号处理与输出: 解码后的信号如何经过音频/视频处理电路,最终通过输出接口发送到外部设备。 用户指令响应: 按键、遥控器信号如何被接收、识别,并转化为控制指令。 第二部分: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查策略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对VCD/DVD播放机常见故障的深入分析和实用排查方法。我们将从现象入手,逐步引导读者找到问题的根源。 读盘类故障: 现象: 无法读取光盘、跳碟、卡碟、读碟缓慢、显示“无光盘”。 诊断思路: 外部因素: 光盘污损、划痕、光盘质量问题。 机械部分: 光盘电机转速异常、卡盘机构故障、激光头移动不畅。 光学部分: 激光头老化、污染、偏位、功率不足。 伺服系统: 聚焦、寻迹伺服电路失常。 排查步骤: 检查光盘,清洁激光头,测试光盘电机转速,检查激光头移动轨道,测量伺服电路关键点电压。 图像/声音类故障: 现象: 图像模糊、有雪花点、色彩失真、声音断断续续、无声音、音画不同步。 诊断思路: 输出接口问题: 连接线缆损坏、接口接触不良。 解码电路故障: 主控芯片损坏、相关解码芯片故障。 音频/视频处理电路故障: 滤波电容失效、运放电路异常。 电源供应不稳: 滤波电路失效导致不稳定信号。 排查步骤: 更换连接线缆,检查输出接口,重点检测主控芯片及其周边电路,测量关键点的信号波形。 按键/遥控失灵类故障: 现象: 按键无反应、遥控器无效。 诊断思路: 按键本身: 按键触点氧化、损坏。 红外接收头: 损坏、被遮挡。 主控芯片: 接收信号部分故障。 电源问题: 影响信号接收。 排查步骤: 清洁按键触点,检查红外接收头,测量接收头输出信号。 电源/开机类故障: 现象: 无法开机、开机后立即断电、指示灯不亮、电源指示灯闪烁。 诊断思路: 外部电源: 电源线、插座问题。 电源模块: 整流滤波电容鼓包/漏液、变压器损坏、稳压电路故障。 保护电路: 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触发。 排查步骤: 测量电源适配器输出电压,打开机箱检查电源模块,测量各路输出电压,检查保险丝。 其他常见故障: 托盘卡住/无法弹出: 机械结构卡滞、驱动电机故障、限位开关失效。 机器发热过高: 散热不良、风扇故障、某些元件漏电。 工作不稳定,频繁死机: 芯片过热、电源滤波不良、软件(固件)问题。 第三部分:精密的维修技巧与实践要点 本书不仅提供诊断思路,更注重实际操作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力求帮助读者高效、准确地完成维修。 安全操作规程: 强调在维修前断开电源,了解高压电容的安全放电方法,避免触电风险。 拆卸与组装技巧: 详细介绍如何安全地拆卸VCD/DVD播放机的外壳、机芯、电路板,以及组装时的注意事项,防止损坏卡扣和排线。 工具使用指南: 推荐维修所需的常用工具,如万用表、烙铁、吸锡器、镊子、放大镜、示波器(可选)等,并讲解其正确使用方法。 元件检测方法: 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的检测: 使用万用表进行静态测量。 集成电路(IC)的检测: 如何判断IC是否损坏,测量关键引脚的电压和信号。 激光头的检测: 通过测量激光驱动电流、激光功率、以及观察激光点来判断其好坏。 电机检测: 测量电机阻值,检查其是否能正常转动。 焊接与更换技巧: 无铅焊锡的焊接: 掌握正确的焊接温度和技巧,避免虚焊、假焊。 表贴元件(SMD)的焊接与拆卸: 尤其对于集成度高的现代VCD/DVD机,需要精细操作。 排线(Flex Cable)的连接与保护: 避免折断或损坏。 软件与固件的刷写(部分新型号): 对于一些支持固件升级的播放机,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固件的备份、刷写,以及解决由此引起的软件故障。 疑难杂症的攻克: 收集了许多实际维修中遇到的复杂案例,提供深入分析和解决方案。 第四部分:保养与预防性维护 除了维修,本书还强调了日常保养对于延长VCD/DVD播放机使用寿命的重要性。 清洁保养: 如何定期清洁激光头、机身,保持通风。 使用环境: 避免在潮湿、高温、多尘的环境中使用。 光盘管理: 建议使用高质量光盘,妥善保存。 电源保护: 建议使用带稳压功能的插线板,防止电压波动损坏机器。 结语 《快修巧修:新型VCD/DVD机(修订版)》不仅仅是一本维修手册,更是一份对数字影音设备维修知识的系统梳理和传承。通过本书,我们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掌握VCD/DVD播放机的维修技能,让那些承载着美好回忆的影音设备重新焕发生机,为用户带来持续的娱乐价值。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本书都将是您案头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