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说,起初我对《音乐术语学概要》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术语学”这几个字听起来就有些…专业。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这类书籍的刻板印象。它没有像某些教科书那样,干巴巴地列举定义,而是像一位博学的导游,带领我们漫步在音乐概念的奇妙花园。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能够捕捉到那些微妙的、不易察觉的音乐细节,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阐释清楚。尤其是在讨论情感表达相关的术语时,作者的文字充满了诗意和感染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音乐之中,感受着作曲家想要传达的情绪。我尤其欣赏他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术语的对比分析,这让我意识到音乐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并存。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音乐中那些微妙的情感起伏和结构变化。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本能启迪心灵的读物,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音乐的关系。
评分这是一本真正能够“点亮”音乐世界的神奇书籍。《音乐术语学概要》的作者,拥有一种化繁为简的魔力,他能将那些听起来就让人打退堂鼓的音乐术语,变成一个个充满趣味和启发性的概念。书中充斥着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洞察,他不仅仅是介绍术语的含义,更是带领读者去探索这些术语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塑造了我们对音乐的感知。我特别喜欢他对于那些抽象的音乐理论的阐释,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它们变得不再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每一个音乐术语,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它们更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理解音乐的视角。它不仅仅是为音乐爱好者准备的,即使是对音乐知之甚少的人,也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通往音乐殿堂的钥匙。它让我对音乐的理解,从浅尝辄止,变成了深入骨髓。
评分这真是一本让人惊艳的书!刚拿到《音乐术语学概要》的时候,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专著,充斥着晦涩难懂的定义和理论。然而,事实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作者以一种极其生动、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却步的音乐术语,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他不仅解释了术语的字面含义,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了这些术语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语境以及它们在不同音乐风格和时期中的演变。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那些复杂的和声术语时,所使用的类比和比喻,它们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每一次翻页,都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世界新维度的大门。我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更是在享受这个过程。那些曾经让我困惑不解的乐谱符号,现在在我眼中都变得活灵活现,仿佛有了生命。这本书让我对音乐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让我对未来的音乐探索充满了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热爱音乐的朋友,相信他们也会像我一样,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老实说,当我拿到《音乐术语学概要》时,我并没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什么“惊喜”,毕竟,音乐术语这种东西,听起来就有些…学术,枯燥。但这本书,真的刷新了我的认知。它不像我之前读过的某些书籍那样,堆砌着晦涩的理论和让人头疼的公式,而是以一种非常亲切、甚至可以说是“接地气”的方式,把那些复杂的音乐概念讲得明明白白。作者的叙述非常生动,他会用很多贴切的比喻,让你一下子就茅塞顿开。比如说,他讲到某个节奏型时,会让你联想到某种日常的动作,瞬间就理解了它的含义。而且,书中的案例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风格和时期的音乐,这让我在学习术语的同时,也仿佛在进行一次精彩的音乐回顾。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只会“听”音乐的门外汉,而是开始能够“读懂”音乐。它让我对音乐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但又没有失去那份纯粹的感动。
评分我一直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感觉自己像是隔着一层纱,无法真正触及到音乐的本质。《音乐术语学概要》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那扇厚重的大门。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选择枯燥的学术论证,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生动的历史故事,将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音乐概念一一解构。我非常喜欢他对于不同音乐流派的术语解释,通过这些解释,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音乐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这本书让我明白,每一个音乐术语背后,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段文化,甚至是一种哲学。它不仅仅是关于“是什么”,更是关于“为什么”和“怎么做”。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我迫不及待地想将书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音乐欣赏中,去发现更多隐藏在旋律和节奏中的奥秘。
评分很好很好好好好很好好好好好
评分音乐研究参考书,值得一读
评分音乐术语学概要书的样子有什么好独特的呢:..刘经树1.刘经树细心的读者将会注意到,这是一本几乎每页都分成上下两栏的书,因为全书没有一页下方没有脚注!扣掉前言两页、目次页、各章标题页和各章都附的参考书目,这本两百六十七页的专书每一页下面都有脚注,而且还都不只一个,至少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事实上,根据表一的统计,各章的每页平均脚注数目不一,但最少也有三个,多的还有四个以上,全书平均则是接近四个而且很不符合一般学术专书()惯例的是,这本书的每一章后面都单独附有参考书目,由表一可见,光光参考书目就占了59页,是全书的20%篇幅,而且在章与章的书目之间根本缺乏整合,重复的项目不胜枚举不仅如此,这些在各章之间被重复征引的专书或论文,在各章第一次出现在各页下方脚注的时候,其完整的时地数据还是会再被不厌其烦地注记一次。脚注加上书目,这使得单单作者、书名、时地、页码之类的讯息就占了全书没有一半、至少也有三分之一强的页面空间。往好处想,这是种对读者极端友善的作法,因为读者几乎不论何时看到一条数据被引用,都不需要再翻查很远才能得知完整出处,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同样的出处信息,也能帮助入门的读者反复学习,有加深印象的效果。不过,万一读者不如预期的那样需要被启蒙的话,只要稍微熟悉人文社会学术状况的读者,可能不难看出,这是将原先已经的期刊论文草率集结成书的结果[9],而不是一个有计划、有效率的专书契约会产生的现象,音乐术语学概要不是一本音乐术语词典,而是对作曲家和音乐学家常用到的西方音乐体载、风格的词源和演变的阐述。所收录的术语不多,因而是带有研究性的导论。音乐术语学概要是按西文术语的字母顺序排列的,另外在最后附上中文的索引。所以才会出现各章在彼此征引的时候(页13、112、118),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加注「该文现已收入本书第章」。这些格式上的紊乱与资源的浪费,社编辑和原作者只怕都难辞其咎。
评分7213-22210434.3659
评分357-88321243.91093
评分音乐术语学概要,很棒的教材,质量不错,喜欢~~~~
评分5135-16228983.51098
评分357-88321243.91093
评分表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