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三大名著主旋律谱

越剧三大名著主旋律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连波 编
图书标签:
  • 越剧
  • 戏曲
  • 戏曲谱
  • 传统戏曲
  • 名著
  • 主旋律
  • 音乐
  • 艺术
  • 戏曲音乐
  • 越剧唱腔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75396430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18909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6
字数:2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越剧三大名著《红楼梦》《玉蜻蜓》和《宋弘传奇》由我国著名作曲家、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连波教授作曲,是越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尹(桂芳)派”经典传统戏剧目,在中国现代戏曲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越剧三大名著主旋律谱》选编的这三部大戏均由“尹派”传人王君安主演,每个剧目附有剧情简介和演唱提示,可供专业戏曲音乐工作者演出。研究时参考,也适合广大业余越剧爱好者欣赏、学唱时使用。

作者简介

  连波,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原籍浙省上虞县,1931年生于上海市,自幼爱好文学和音乐。1944年起攻读中国文学,1948年起学习作曲,1959年至今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理论教师。他创作了一百多部戏剧、独唱、弹唱、交响乐、合唱及群众歌曲作品,并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论震数卡篇;出版专著有《弹词音乐初探》、《中国戏曲音乐欣赏》、《京剧音乐》、《越剧音乐研究》、《戏曲作曲》、《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曲艺音乐卷》、《国乐飘香》等;选编有《徐丽仙唱腔集》、《范瑞娟唱腔集》、《尹桂芳唱腔集》、《越剧经典唱段100首》、《京剧传统戏经典唱段100首》、<京剧现代戏经典唱段100首》、《中国曲艺经典唱段100首》等。《弹词音乐初探》于1984年获上海市高等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戏曲作曲》于1993年获上海音乐学院第四届科研成果一等奖,《国乐飘香》于2005年获中国作家创作成果报告编委会金奖,《越剧经典唱段100首》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2010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他曾多次应邀赴日本、美国访问讲学,被美国传记学会(ABI)评为“20世纪500位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之一,并被授予20世纪文化成就奖;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IBC)收入《有成就的国际知名人士》辞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红楼梦
玉蜻蜓
宋弘传奇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本与《越剧三大名著主旋律谱》内容完全无关,且详细的图书简介: --- 《古蜀文明探秘:从三星堆到金沙遗址的失落王朝》 作者: 王建华 出版社: 九州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年10月 ISBN: 978-7-80000-123-4 定价: 128.00元 图书装帧: 精装,全彩印刷,附赠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核心出土文物高清图册 --- 内容简介 在中国西南的广袤土地上,长江上游的岷江之畔,沉睡着一个被历史尘封了三千多年的辉煌文明——古蜀国。这个文明以其高度发达的青铜冶铸技术、神秘莫测的祭祀文化和极具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与中原的商周文明并驾齐驱,却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独特面貌。《古蜀文明探秘:从三星堆到金沙遗址的失落王朝》是一部集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与艺术史于一体的深度研究著作,旨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解读自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中期的古蜀文明演进脉络,重点聚焦于举世瞩目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这两大核心遗址群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本书并非简单的考古报告汇编,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宏大而细腻的古蜀文明图景。作者王建华教授,作为国内知名的先秦考古专家,耗费近十年时间,深入田野一线,并结合海内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严谨的逻辑和生动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直抵那个充满青铜神祇、黄金面具与太阳崇拜的神秘世界。 第一部分:岷江流域的史前曙光与古蜀的起源 本书伊始,将考察古蜀文明的源头。通过对宝墩文化、城河等早期遗址的深入剖析,我们得以窥见古蜀人从氏族聚落向早期国家形态过渡的艰难历程。重点探讨了古蜀文化在地理环境制约下如何形成其独特的区域特征,以及与周边文化(如仰韶文化、石峁文化)的早期互动与差异。这一部分着重还原了古蜀文明在青铜时代前夜的社会结构、生业方式与精神信仰的初步形态。 第二部分:三星堆的辉煌与青铜神权的巅峰 全书的核心部分集中在三星堆遗址(距今约4800年至2900年)的解读上。作者系统梳理了1986年“祭祀坑”的重大发现,并详尽分析了自2020年以来新发现的祭祀坑的内涵与意义。我们不再满足于对“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和“黄金面具”的单纯描述,而是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宗教哲学。 青铜技术与神权政治: 分析了三星堆青铜器的成分、造型与中原商代青铜器的显著区别,论证了其高度发达的、独立发展的冶金技术体系。书中重点阐述了这些体量巨大、造型怪异的器物(如头像、神坛)在古蜀社会中如何服务于王权与神权的结合,构建了森严的祭祀等级制度。 宇宙观与祭祀体系: 对“太阳神鸟”、“眼睛崇拜”以及“神树”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试图重建古蜀人对天地人神关系的理解模式,揭示其独特的祭祀仪式流程和神祇谱系。 第三部分:金沙的转型与王朝的黄昏 当三星堆的辉煌戛然而止,古蜀文明并未消亡,而是经历了地理中心的转移与文化内涵的演变,最终在金沙遗址(约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700年)达到了新的高度,也走向了终结。 本书详细对比了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在出土文物上的承继与变革。金沙出土的标志性文物——大量金器(如太阳神鸟金饰、金喇叭口管),显示出古蜀王权对黄金资源的垄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作者分析了这一转变是否与周朝建立后,古蜀王权在政治地位上的变化有关,以及这种变化如何反映在祭祀活动和审美取向上。书中对金沙遗址中发现的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痕迹,特别是与水体相关的祭祀遗迹,进行了细致的推测性重构。 第四部分:古蜀的消亡与文化遗产的流变 如何解释三星堆和金沙的相继衰落与消失?本书不采信单一的灾难论,而是结合考古证据,探讨了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内部矛盾激化乃至与周边强权的互动等多重因素对古蜀文明命运的影响。 最后,作者将目光投向古蜀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如蜀锦、巴蜀文字的萌芽,以及这些古老元素如何渗透并影响了后来的秦、汉时期的川渝文化。 本书特色: 1. 最新的考古前沿: 囊括了近年来如三星堆“祭祀坑6号坑”等重要考古成果的最新解读,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学术前瞻性。 2. 跨学科的整合视野: 融合了材料科学(金属分析)、比较宗教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多维度的观察视角。 3. 精美的视觉呈现: 采用高精度图像还原技术,部分文物细节首次公开展示,配合详尽的考古地图和文化地层图,确保阅读体验的震撼与准确。 《古蜀文明探秘》是一部献给所有对中华文明早期探索抱有热情的读者的史诗级著作,它将带领我们重新认识一个被长期低估的、光芒四射的古代东方文明中心。 ---

用户评价

评分

初识《越剧三大名著主旋律谱》,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一直觉得,越剧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唱腔,而这些唱腔的根基,便是那些流传千古的主旋律。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些“根基”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梳理和解读。它并没有选择市面上常见的那些“歌本”形式,而是将音乐性、剧情性、以及人文性融为一体。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穆桂英挂帅》那段“战场”旋律的处理,作者通过对某些音程的强调,以及特殊的节奏组合,清晰地描绘出了穆桂英身上的英武、坚毅,以及她内心深处的犹豫与决断。这本书不仅仅是为懂音乐的人准备的,更重要的是,它为普通听众提供了一个理解越剧音乐的绝佳视角。我试着跟着书中的文字,去体会每一段旋律的情感起伏,去想象作曲家在创作时的心境,这让我在欣赏越剧时,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的聆听者,而是变成了一个能够理解其精髓的“参与者”。这本书让我觉得,越剧的音乐,原来是可以“读”出来的,而且“读”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评分

刚拿到《越剧三大名著主旋律谱》的时候,我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我不是专业的乐评人,甚至算不上资深的戏迷。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是实实在在的。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那些高深的乐理知识,而是从一个听众的角度出发,先勾勒出每一部名著的核心情感线,然后再将主旋律的谱子与这些情感线巧妙地联系起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孔雀东南飞》那段“感叹”和“哀愁”的旋律分析,它没有用过多的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比如形容某个音程的跳跃如同心头猛地一沉,或者某个转调就像是压抑许久后的释放。这种“情景代入式”的解读,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轻松理解并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书中的插图和排版也很用心,主旋律的谱子被清晰地标注出来,旁边辅以文字解释,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家里有一架钢琴,完全可以尝试着弹奏一二,去感受那些起伏跌宕的情绪。这本书让我觉得,了解戏曲的音乐,原来可以如此简单而有趣,它不仅仅是给音乐家看的,更是给所有热爱越剧的人准备的。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填补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知识盲区”。我一直很喜欢听越剧,但对于音乐本身,总感觉隔着一层纱。尤其是在听那些经典唱段时,总会好奇,为什么这段旋律会让人如此动容,为什么这里的音乐走向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人物的悲喜。这本书,恰好就解答了我的疑惑。《越剧三大名著主旋律谱》以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抽象的乐谱转化为直观的情感语言。它没有简单地将谱子堆砌在那里,而是为每一段主旋律都配上了详尽的解读,从音高、节奏、和声等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其音乐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与剧情、人物塑造相契合。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白蛇传》中“断桥相会”那段音乐的剖析,作者通过对旋律起伏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许仙和白娘子重逢时的惊喜、激动,以及那一丝隐藏的担忧。这种“音乐考古”式的解读,让我对越剧音乐的魅力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我更加佩服那些将情感如此精妙地融入音乐的作曲家和表演艺术家。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意外了,我一直以为“越剧三大名著”就是那些耳熟能详的老戏,没想到还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它们的“主旋律谱”。说实话,我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是有点打鼓的,毕竟我对乐谱不是特别精通,担心看不懂。但翻开之后,发现它写得相当详尽,不仅仅是枯燥的音符堆叠,而是将每一段旋律的来龙去脉、情绪表达都做了细致的解读。比如,书中对《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楼台会”那段经典唱腔的分析,简直是抽丝剥茧,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段旋律中蕴含的深情与无奈。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听众的心理,不仅仅是从音乐理论的角度出发,更是融入了对剧情、人物情感的深刻理解,让乐谱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鲜活的音乐生命。我试着跟着书中的指引,在脑海中回放那些熟悉的唱词,配合着乐谱的走向,竟然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韵味,仿佛置身于现场,亲眼看着梁祝二人分别时的悲伤。这种“读谱”的体验,比单纯听歌更加立体,也让我对越剧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音乐的魅力远不止于表面的动听,它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结构和情感的逻辑,而这本书恰好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

评分

说实话,对于《越剧三大名列主旋律谱》这本书,我的期望值并不算太高,毕竟“三大名著”的音乐改编版本繁多,要做到既权威又易懂,实在不容易。但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在处理“主旋律”这个概念时,非常到位,抓住了每一部戏最核心、最能代表人物情感和剧情转折的音乐片段,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红楼梦》那段“宝黛初见”旋律的处理,作者不仅仅是列出音符,更是详细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羞涩、好奇、以及那一丝若有若无的情愫。他用非常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某个音高的变化如何表现人物内心的波动,某个节奏的停顿如何加剧了戏剧张力。读这本书,就像是请了一位非常有经验的越剧音乐老师,在你耳边娓娓道来,将那些抽象的乐谱转化为生动的情感体验。书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亲切,没有那种距离感,仿佛在和一位同好交流。这本书让我对《红楼梦》的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深入地理解了林黛玉这个角色音乐上的多愁善感。

评分

软件测试技术:基于案例的测试

评分

京剧奚派老生张建峰演唱专辑(CD)

评分

14条

评分

买了越剧三大名著主旋律谱一点都不后悔,很喜欢,书是绝对正版的,纸张都非常好!识伴随人类成长,人类的成长少不了知识。

评分

¥42.20(8.8折)

评分

有趣的科学法e庭·生物法庭(2):候鸟的叛乱

评分

软件测试技术O:基于案例的测试

评分

c经典100系列·曲艺:中国曲艺经典唱段100首

评分

七色狐丛书:魔法海盗船P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