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评分作为第一本全面描述科技政策的产生、发展、构造的著作,这本书应该能给我们一些比较全面的启发,不过,是否能够在未来作为这个领域方向的扛鼎之作,我的判断是现在这个样子还是有所欠缺的,不过,一个新的学科方向本来就是需要逐渐完善完整完备起来的,依着作者的聪慧与勤奋,本书在经过多位学者的研读和评述之下,一定能够最后实现完美的跨越,成为该领域的必读书籍。
评分科技工作战略布局的“三个层次”概念,基础性研究被纳入其中。第一个层次是直接为20世纪末国民经济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服务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第二个层次是新兴技术和高技术的研究开发;第三个层次是基础性研究。会议指出,“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促进、有机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应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此,科技工作“三个层次”的提法就确立下来了,成为我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科技政策的基本框架。
评分“基础性研究”的概念,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统计口径。以“基础性研究”经费代替“基础研究”经费,容易掩盖基础研究经费及其占R&D三类研究的比例之低下的事实,给人造成错觉。何祚庥先生1997年指出,我国公布的基础研究占三类研究的比例,其实是基础性研究占三类研究的比例。
评分对基础性研究在科学管理和科学政策中的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微重力实验室主任胡文瑞教授1997年做了中肯的评价,并建议用国际通行的基础研究概念取而代之,代表了科学界的呼声。他说: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中国的科学政策显然应该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中国又是一个经济增长迅速的大国,它的基础研究贡献应该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并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逐渐作出更大的贡献。在目前情况下,采用更广泛的基础性研究来包含狭义的基础研究可能更便于安排和管理。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使基础性研究中的基础研究占有适当的份额并能持续增长,这是发展我国科学事业的大问题。总而言之作为国家科学政策来讲,必须使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能够协调地发展,同时要重视基础研究在整个科学研究事业中的带头作用……作为我国现阶段的一个分类管理方法,将基础性研究划归一类有其优越性。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采用国际通常的分类方法,将基础研究独立分类会逐渐显示出优越性来。"
评分 评分帮别人买的,推荐一看
评分 评分科技工作战略布局的“三个层次”概念,基础性研究被纳入其中。第一个层次是直接为20世纪末国民经济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服务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第二个层次是新兴技术和高技术的研究开发;第三个层次是基础性研究。会议指出,“这三个层次,是相互促进、有机联系的整体,缺一不可,应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从此,科技工作“三个层次”的提法就确立下来了,成为我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科技政策的基本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