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本书却让我明确了人文地理的“论题要旨”——一门研究与空间和地方有关的那些社会的特殊方面。并且告诉了我到底和自然地理的区别在哪里。这个Huge problem终于解决了。我再也不混乱了。
评分 评分正版书籍,质量优秀;学科前沿,值得一读。
评分空间行为是个比较新、也比较热门的领域,这本书是个论文集,是第3、4次空间行为与规划会议的论文汇编,包括空间行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迁居行为与居住空间、通勤行为与职—住空间、购物行为与消费空间等,值得一读,了解一下地理学的新发展。地理学的人文化和社会化,是当今地理学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正在从人地关系研究转向人—社会关系研究,在以人为本及后现代思潮的大背景下,西方的人文地理学研究越来越关注人鱼社会的实际问题。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大趋势是从描述向解释转变,从现象追踪式研究向模拟预测式研究转变。人文地理学的解释也从人类生态学转向行为主义方法、结构主义方法、人文主义方法、后现代主义方法等,研究人类活动的方法逐渐从宏观走向微观,关注特殊人群、特殊行为、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人类行为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经历了社会、经济、空间的深刻变革,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中国城市空间正处于不断重构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拓展和重组、产业的郊区外迁、商业空间的多极化、居住空间的郊区化以及社会空间的极化等,都对城市居民的生活和行为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随着城市土地使用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行为的自由度与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个人偏好与主观能动性在居民行为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因此,如何科学地把握居民各种行为的特征和趋势,引导居民进行合理、健康、可持续的日常行为,建立重视居民个人生活质量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不仅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前沿性课题,而且成为政府部门亟需解决的迫切性问题。可以说,时代呼唤具有特色的行为地理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但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相对缺乏对人的行为的正面研究,缺乏与社会科学的广泛结合。这与当今西方人文地理学表现出的与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越来越紧密结合的新趋势不相符,导致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如行为地理学等大大落后于国际水平。中国的行为地理学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轮学习热潮后便进入了几乎无人问津的低潮期,知道近年第二轮学习热潮才兴起。如果说第一轮学习热潮后是出于对西方行为地理学的初步介绍的需要的话,近期的学习热潮则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科进步的客观需要,伴随着人文地理学研究越来越关注人与社会的实际问题,运用行为地理学方法的研究也明显增多,谋求构建特色行为地理学研究框架并进行全方位实证研究的时代已经到来。
评分城市社区研究中的社会学思维与方法作为地理学科出身的学生,特别是在我们学院这样一种不浓厚的地理氛围里,困扰我良久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人文地理到底是做什么的?相比于自然地理似乎清晰、简单的概念,这个大类却可以被冠以各种名头:经济地理?文化地理?企业地理?尤其是在上了lyf老师所谓的“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后,我更加混乱了。
评分由于人口的过分增长造成的城市过分扩张和密度增加一直是芒福德对于现代城市的根本焦虑。基于他在《城市发展史》一书中的分析,如果说城市增长无法被控制,城市终将毁灭,正因如此,芒福德畏惧那些正在兴起的大都会,例如纽约和东京。
评分正版书籍,质量优秀;学科前沿,值得一读。
评分一般,内容很浅,在中国知网下的文章比这个要深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