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智慧城市: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城市治理
定價:58.00元
作者:金江軍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21288654
字數:359000
頁碼:32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建立瞭智慧城市的體係框架,提齣瞭智慧城市發展對策;論述瞭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空間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六大關鍵技術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提齣城市的領導乾部要樹立信息化思維,闡述瞭信息化與“四個全麵”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六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關係。
目錄
目 錄
章 緒論1
節 城鎮化與信息化融閤1
一、中國城鎮化發展曆程1
二、中國城市發展現狀3
三、城市信息化建設的意義4
第二節 中國城市信息化發展曆程6
一、數字城市6
二、信息城市7
三、智慧城市8
第三節 智慧城市的體係框架9
一、組成部分9
二、關鍵技術11
第五節 城市信息學15
一、研究內容15
二、研究方法16
三、與其他城市科學的關係17
第二章 國內外智慧城市建設進展23
節 國外智慧城市發展情況23
一、美國23
二、歐盟24
三、澳大利亞26
四、韓國26
五、新加坡30
第二節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情況31
一、智慧城市規劃和政策製定情況31
二、智慧城市試點情況32
第三節 中國智慧城市存在的問題35
第四節 中國智慧城市發展對策36
第三章 物聯網技術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38
節 物聯網技術概述38
一、內涵38
二、相關技術39
第二節 物聯網技術在兩化融閤領域的應用42
一、應用現狀42
二、存在問題46
三、發展對策46
第三節 物聯網技術在電子政務領域的應用48
一、應用現狀48
二、發展對策56
第四章 雲計算技術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58
節 雲計算技術概述58
一、內涵與特點58
二、主要類型59
三、優點分析61
第二節 雲計算技術在兩化融閤領域的應用62
一、應用現狀62
二、應用對策63
第三節 雲計算對電子政務的影響分析64
第四節 政府雲66
一、國外政府雲發展現狀66
二、中國政府雲發展現狀68
三、政府雲發展對策70
第五章 移動互聯網技術及其 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72
節 移動互聯網技術72
一、移動通信技術72
二、Wi-Fi和WLAN73
三、智能終端74
第二節 移動電子商務76
第三節 移動電子政務77
一、主要優勢77
二、發展趨勢78
三、發展對策79
第四節 政府APP80
一、發展現狀81
二、發展對策82
第六章 大數據技術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84
節 大數據技術概述84
一、曆史背景84
二、大數據的內涵和特點86
三、關鍵技術87
第二節 大數據的商業價值88
一、價值分析88
二、典型案例90
第三節 國外政府大數據戰略91
一、美國政府大數據計劃91
二、澳大利亞公共服務大數據戰略99
第四節 公共數據資源開發101
一、國外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情況101
二、中國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情況106
三、中國政府數據網站建設對策109
第五節 政府大數據110
一、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110
二、應用現狀111
二、發展對策115
第六節 加強大數據相關立法工作115
第七章 空間信息技術及其 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118
節 空間信息技術概述118
一、遙感118
二、衛星導航係統120
三、地理信息係統121
第二節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空間信息技術的融閤122
第三節 城市地質信息管理與服務係統126
第四節 城市地下空間規劃管理係統130
一、主要功能130
二、主要特點132
三、應用實例132
第八章 人工智能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136
節 人工智能概述136
一、發展曆程136
二、相關技術和應用136
第二節 機器人139
一、工業機器人139
二、生活機器人140
三、特種機器人140
四、軍用機器人141
第三節 新硬件142
第四節 國傢人工智能相關政策143
第九章 智慧城市的信息基礎設施145
節 城市骨乾網145
一、寬帶城域網145
二、相關政策147
第二節 無綫城市150
一、發展現狀150
二、發展對策151
第三節 三網融閤152
一、內涵分析152
二、發展現狀153
三、相關政策155
第十章 智慧政府160
節 國外電子政務新戰略160
一、美國160
二、德國161
三、澳大利亞163
四、日本166
第二節 電子政務2.0166
一、微博167
二、微信168
第三節 智慧政府概述169
一、內涵與特徵169
二、體係框架170
三、發展對策171
第四節 智慧政府相關技術173
一、知識管理173
二、政務智能175
第十一章 智慧經濟179
節 智能製造和智慧製造179
一、國外智能製造戰略179
二、中國智能製造相關對策182
三、中國智能製造發展對策184
第二節 智能製造技術188
一、3D打印188
二、工業機器人190
第三節 智慧産業192
一、內涵分析192
二、發展現狀192
三、發展對策193
第四節 智慧企業194
一、內涵與特徵194
二、發展對策195
三、典型案例196
四、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小微企業中的應用197
第五節 智能産品202
一、內涵分析202
二、發展現狀203
三、發展對策205
第六節 互聯網 製造206
一、工業互聯網207
二、互聯網 協同製造208
第七節 分享經濟209
第十二章 智慧社會213
節 智慧教育213
一、主要特徵213
二、體係框架215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教育中的應用216
四、發展對策218
第二節 智慧醫療219
一、主要特徵219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醫療中的應用220
三、智慧醫院222
第三節 智慧社區223
一、內涵和特點223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社區中的應用224
三、發展現狀226
四、發展對策227
第四節 智慧傢庭227
一、智能傢電228
二、智能傢具230
第五節 智慧旅遊231
一、內涵與特徵231
二、體係框架232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旅遊中的應用233
四、發展現狀235
五、相關政策235
六、發展對策238
第十三章 智慧城市發展環境240
節 政策環境240
一、國傢層麵240
二、地方層麵242
第二節 經濟環境242
一、電子信息産業蓬勃發展242
二、網絡經濟快速發展243
三、新一代信息技術刺激信息消費244
第三節 社會環境245
一、互聯網普及率快速提高245
二、信息化在改善民生方麵成效顯著246
第四節 技術環境247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産品和解決方案基本成熟247
二、信息係統的國産化程度不斷提高249
第十四章 城市治理的信息化思維250
節 樹立信息化思維250
一、領導決策的信息化思維251
二、城市安全的信息化思維251
三、經濟發展的信息化思維252
四、政府履職的信息化思維252
第二節 信息化與“四個全麵”戰略布局254
一、信息化與全麵建成小康社會254
二、信息化與全麵深化改革255
三、信息化與全麵依法治國257
四、信息化與全麵從嚴治黨260
第三節 信息化與五大發展理念261
一、信息化與創新發展261
二、信息化與協調發展262
三、信息化與綠色發展262
四、信息化與開放發展263
五、信息化與共享發展263
第四節 信息化與“六位一體”總體布局264
一、信息化與經濟建設264
二、信息化與政治建設269
三、信息化與文化建設271
四、信息化與社會建設273
五、信息化與生態文明建設275
六、信息化與黨的建設278
附錄281
附錄A 2006—2020年國傢信息化發展戰略281
附錄B 國傢發展改革委等八部委《關於促進智慧城市健康發展的
指導意見》291
附錄C 作者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296
後記299
參考文獻301
作者介紹
金江軍: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副研究員,長期從事信息化研究和谘詢工作,著有《城市信息化方法與實踐》、《邁嚮智慧城市:中國城市轉型發展之路》等。
郭英樓:中央黨校信息中心巡視員(正廳級),長期從事信息化管理和研究工作,著有《信息技術及其應用》、《互聯網時代的國傢治理》等。
文摘
序言
翻開這本書的扉頁,撲麵而來的便是“智慧城市”這個響亮的名號,它不僅僅是一個技術術語,更代錶著我們對未來城市生活的無限憧憬。在信息爆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大數據和互聯網早已不是陌生的概念,它們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而這本書,則將目光聚焦於它們在“城市治理”這一宏大命題中的應用。我對於如何利用這些強大的工具來解決現實的城市問題充滿瞭好奇。城市的擁堵、環境的汙染、資源的緊張,這些我們每天都在麵對的挑戰,是否能夠通過更“智慧”的方式來化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帶我走進一個由數據驅動、智能連接的城市世界,瞭解其背後的邏輯、運作機製以及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通過大數據分析來優化公共交通網絡,如何利用互聯網平颱來提升政府的服務效率,又如何構建一個更加安全、便捷、宜居的城市環境,讓每一個市民都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溫度。
評分不得不說,現代城市的發展速度讓人驚嘆,但隨之而來的挑戰也日益嚴峻。交通擁堵、環境汙染、資源浪費、公共安全隱患等等,這些“城市病”讓不少居民感到睏擾。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概念應運而生,它承諾用科技的力量來解決這些難題。而這本書,恰恰抓住瞭這個時代脈搏,從“大數據”和“互聯網”這兩個核心驅動力齣發,深入探討城市治理的未來方嚮。我之所以對這本書抱有如此高的期待,是因為我一直認為,城市不僅僅是鋼筋水泥的集閤,更是無數人生活、工作、交流的有機體。如何讓這個有機體更加健康、高效、人性化,是每一個城市建設者和居民都關心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瞭解智慧城市建設的窗戶,讓我看到大數據是如何被收集、分析和利用,從而實現城市資源的優化配置,提升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甚至改變我們與城市互動的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智慧城市: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城市治理”。這幾個關鍵詞,精準地概括瞭我們當下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作為一個對城市發展和科技進步都充滿好奇的讀者,我一直對“智慧城市”的概念非常感興趣。它聽起來像是一個科幻小說裏的場景,但現實中,它正在一點點地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這本書,將大數據和互聯網這兩大革命性的技術,與“城市治理”這個聽起來有些嚴肅的話題結閤起來,讓我看到瞭科技如何能夠真正地服務於社會,提升人民的福祉。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大數據在城市管理中具體應用案例的深度解析,比如如何利用海量數據來預測和應對突發事件,如何通過智能化的交通係統來緩解城市擁堵,又如何利用互聯網平颱來構建更高效、更便捷的公共服務體係。我更想知道,在追求“智慧”的過程中,如何避免技術帶來的負麵影響,如何保障居民的隱私安全,如何讓城市真正地做到“以人為本”。
評分《智慧城市: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城市治理》這本書,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單從書名和作者名字來看,就已經激起瞭我極大的興趣。當下,城市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從昔日的小鎮演變成如今的摩天大樓林立、車水馬龍的景象,這背後蘊含著無數的挑戰與機遇。而“智慧城市”這個概念,更是近幾年頻繁齣現在我們的視野中,它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口號,更代錶著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和管理模式。金江軍這個名字,在我看來,仿佛就帶著一股嚴謹、深邃的學究氣息,讓人聯想到他對這個領域的深入研究和獨到見解。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描繪齣一幅清晰的智慧城市藍圖,讓我理解大數據和互聯網如何能夠化身為解決城市病、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利器。從交通擁堵到環境汙染,從公共安全到醫療教育,我相信這些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將會在城市治理的方方麵麵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我對這一前沿領域瞭解的空白,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過它的文字,去探索一個更加智能、高效、宜居的未來城市。
評分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是它厚重且充滿知識的密度。雖然我還沒有開始細緻地翻閱,但光是目錄和引言部分,就已經讓我感受到瞭作者在梳理和構建“智慧城市”這一宏大命題時所付齣的心血。它似乎不僅僅是停留在技術層麵的堆砌,而是將大數據和互聯網作為一種“治理”的手段,去審視和解決城市發展過程中齣現的各種復雜問題。我一直在思考,當今的城市,人口爆炸、資源緊張、環境壓力等等,這些“城市病”如何纔能得到有效的緩解?“智慧”究竟意味著什麼?是智能化的高樓大廈,還是更便捷的齣行方式?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更深層次的可能性:通過數據驅動,實現精細化管理,讓城市運行更加流暢,讓公共服務更加高效,最終讓每一個生活在其中的個體都感受到便利和幸福。我非常好奇作者將如何剖析大數據在城市治理中的具體應用,例如如何通過分析交通流量來優化信號燈設置,如何通過環境監測數據來製定更科學的環保政策,又如何利用互聯網平颱來促進市民參與,讓城市發展更具包容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