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小品《培尔·金特》是根据北欧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的经典作品——两部培尔·金特管弦乐组曲改编的钢琴小曲。
《钢琴演奏小品〈培尔·金特〉》是由世界著名歌剧、交响乐的精彩片断配上故事剧情串联而成,图文并茂。所有的片段均改编为简易的钢琴小品,适合钢琴初学者弹奏。配套CD为书中曲目欣赏,也可为读者提供演奏参考,方便读者学习使用。
《培尔·金特》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格里格受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之托,为他的诗剧《培尔·金特》配曲。作品包括23首幕间小曲,1876年2月24日在奥斯陆首演。
作品缘起:1888年,格里格从诗剧《培尔·金特》的音乐中选了4首乐曲,合成一套四个乐章的管弦乐组曲(op.46)。
1891年,他又另选了4首,合成第二套四个乐章管弦乐组曲(op.55)。
乐队编制:1支短笛、2支长笛、2支双簧管、2支单簧管、2支大管、4支圆号、2支小号、3支长号、1支低音号、定音鼓、大鼓、铙钹、三角铁、竖琴、弦乐。
格里格生平简介
1843年6月15日出生于挪威卑尔根,幼时跟随母亲学习音乐。
1858年进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师从莫舍莱斯、莱恩内克、豪普特曼。
1863年定居哥本哈根,受到加德和哈特曼奖掖。
1864年结识了诺德拉克,挪威天才的作曲家。格里格曾这样谈起这位朋友:“正是通过他,我才第一次了解到挪威民间文化,也才真正了解我自己。”
1865年—1870年定居意大利(在罗马遇到李斯特)。
1867年与尼娜·哈格鲁普结婚,这位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给了他许多歌曲创作灵感。
1871年在奥斯陆创建音乐社。
1876年在欧洲作巡回演出,指挥或演奏自己的作品。
1880年回卑尔根定居。
189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1907年9月4日逝世于卑尔根。
目 录
格里格生平简介
《培尔·金特》作品简介
故事情节梗概
第一组曲(op.46)
晨景
奥塞之死
安妮特拉之舞
在魔王宫殿里
第二组曲(op.55)
被诱拐的新娘(英格丽德的叹息)
阿拉伯舞曲
培尔·金特归来(海上风暴之夜)
索尔维格之歌
粗野的培尔·金特是个挪威的青年农夫,生性懒散却沉湎幻想。听说以前的恋人英格丽德即将出嫁,他未经邀请便参加了婚礼,受到众多宾客的奚落。为了报复,他把新娘拐到山中。第二天,金特不顾新娘的苦苦哀求,将她弃置荒野,离她而去。(《被诱拐的新娘》/《英格丽德的叹息》)
经过了一段历险之后,培尔·金特来到了山魔王的宫殿。魔王命令他与自己丑陋的女儿结婚,被他拒绝,从而激怒了众位妖魔,遭到他们的追杀。(《在魔王宫殿里》)
培尔·金特逃进树林,在护林人小木屋里得到了一片安宁。(《晨景》)
之后,他回家探望母亲奥赛,但她此时已在病塌上奄奄一息了。(《奥赛之死》)
母亲死后,他出发去阿拉伯,开始远方的历险。他偷了一匹骏马和一些昂贵的服饰,把自己打扮成先知,因而博得了酋长女儿的欢心。(《安妮特拉之舞》)
颠沛流浪数年之后,年事已高的培尔·金特乘船返乡,不料却在海上遭遇了风暴,海船失事,他却死里逃生。(《培尔·金特归来》)
昔日的爱人索尔维格仍在家中等待着他的归来。而培尔·金特也在爱人的臂弯中得到了期盼已久的安宁。(《索尔维格之歌》)
※编者注:这些小曲是格里格为两部管弦乐组曲特选的,与诗剧配乐中的顺序不同。
注:根据《新格罗佛音乐词典》第七版有关条目记载,该作品完成于1875年。
我对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系列作品的喜爱,源于它那独具匠心的旋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张力。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份音乐的魅力,更贴近地呈现在我的指尖。因此,当这本书,一本钢琴演奏小品《培尔·金特》的出现,并且还附带了一张CD光盘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我购买它的主要原因,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份高质量的钢琴改编乐谱。我期待这本书中的乐谱能够清晰准确,并且在演奏技法上提供一些必要的指导。对于我而言,最理想的状态是,书中不仅能提供乐谱,还能包含一些关于乐曲的背景知识,以及改编的思路。这样,我在弹奏时,便能更好地理解每一段旋律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使我的演奏更加富有感染力。附带的CD光盘,对我来说,更是一个无价之宝。我希望通过它,能够听到专业演奏家如何处理这些钢琴小品,学习他们的演奏技巧,例如音色的变化、乐句的处理,以及情感的表达。我非常好奇,原作中那些经典的旋律,在改编成钢琴小品后,又会呈现出怎样独特的魅力。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购买,更是一次能够深入探索和体验《培尔·金特》音乐世界的绝佳机会,我期待它能为我带来更多惊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复古而精致的气息,让我联想到那些年代久远的手稿和珍贵的乐谱。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音乐书籍,除了内容本身,其外在的呈现方式同样能影响读者的心情和阅读体验。这本书的装帧似乎就做到了这一点,让人爱不释手。我一直对古典音乐情有独钟,而《培尔·金特》作为一部广为人知的音乐瑰宝,其钢琴小品改编版本更是勾起了我的探究欲。我曾听过不同版本的《培尔·金特》交响曲,那种宏大的气势和跌宕起伏的情节总是让我心潮澎湃。然而,将这样一部作品改编为钢琴小品,我非常好奇它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捕捉到原作的精髓,并且呈现出钢琴独特的魅力。书中附带的CD光盘,无疑是为我这样的听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聆听范本。我希望能通过CD中的演奏,去体会改编者是如何在钢琴的音色和表现力上,重新诠释《培尔·金特》的。或许,书中还会包含一些关于改编的理念和技巧的介绍,这对于我这样对音乐改编有一定兴趣的读者来说,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对原作的音乐素材在钢琴小品中的处理方式有所提及,例如,哪些主题被保留,哪些动机被巧妙地化用,以及作曲家是如何通过和声、节奏的变化来营造出不同的音乐氛围。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研究《培尔·金特》钢琴改编的绝佳机会,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我的探索之旅。
评分听闻《培尔·金特》这首乐曲已久,一直对其充满好奇,尤其是它被改编成钢琴小品的形式,更让我眼前一亮。一直以来,我对这类经典作品的改编与演绎都抱着极大的兴趣。购买这本书,一部分原因是被《培尔·金特》的声名所吸引,另一部分则是因为配套的CD光盘,这意味着我可以在家中便能听到专业的演奏,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音乐细节要求颇高的听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乐谱,更是一次深入了解这首乐曲不同侧面的机会。例如,在聆听CD的同时,我可以通过阅读书中的相关介绍,去理解不同乐章的情感表达,以及作曲家在创作时的心境。书中对于乐曲的结构、和声的运用、旋律的走向等方面的解析,如果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那将对我提升钢琴演奏技巧大有裨益。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演奏上的建议,比如指法、触键、踏板的使用技巧,甚至是一些能够帮助理解音乐情感的注解。毕竟,将一首大型作品浓缩成钢琴小品,必然涉及到一些改编和取舍,我很好奇书中是如何处理这些细节的,以及它所呈现的《培尔·金特》又会有怎样独特的韵味。这本书的附带CD,也意味着我可以不必依赖电子设备,而是沉浸在实体唱片的质感中,这是一种更为纯粹的音乐体验。总之,我带着满满的期待,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音乐学习道路上的又一位良师益友,带领我走进《培尔·金特》那丰富而迷人的音乐世界。
评分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跨越时代、触动人心的音乐作品怀有深深的敬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培尔·金特》便是其中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丰富的戏剧性,在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本书,则将这首宏伟的史诗通过钢琴小品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这本身就足够吸引我了。我购买这本书,最直接的动机便是希望能够通过它,在指尖上重现《培尔·金特》的旋律。我希望这本书的乐谱排版清晰,易于辨认,能够帮助我准确地理解每一个音符和节奏。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演奏这些小品的指导。例如,对于初学者而言,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基础的练习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乐曲的技巧?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演奏者,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更深层次的演奏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内涵,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演奏中?附带的CD光盘,我将它视为一次珍贵的学习资源。我计划在练习的同时,反复聆听CD中的演奏,以此来对比自己的演奏,从中学习演奏者是如何处理乐句的起伏,如何运用不同的触键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以及如何通过踏板来营造出独特的音响效果。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乐谱,更是一次与经典音乐对话的机会,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演绎《培尔·金特》的魅力。
评分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培尔·金特》系列作品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存在。它所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民族风情,总能在我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当得知有钢琴小品改编版本出现,并且附带CD时,我的内心涌动着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我始终相信,好的音乐作品,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都能找到它最忠实的听众。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便是一种命中注定的邂逅。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在钢琴的键盘上,重新体验《培尔·金特》那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我希望书中提供的乐谱,不仅是音符的堆砌,更能承载着作曲家改编的匠心独运。是否会有一些特别的演奏标记,能够引导我捕捉到乐曲中那些细腻的情感变化?是否会有一些对于音乐背景的介绍,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每一个小品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而那张附带的CD,对我来说,更是锦上添花。我希望通过它的聆听,能够提升我对于乐曲的整体把握能力,学习演奏者是如何在有限的钢琴音域内,展现出原作的宏大与细腻。我尤其关注的是,改编者如何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同时,赋予钢琴小品独特的生命力。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份演奏的指南,更在于它能够激发我对于音乐的更深层面的思考和感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音乐探索之旅。
评分活动送券,半价很划算啊
评分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 《培尔·金特》 所写的配乐,完成于1874至1875年间,但他从配乐中选编的两套组曲(各分四段),却到1888和1891年才先后编出。这两部组曲都是曲作者格里格的代表作品。 戏剧《培尔·金特》 虽然不是挪威著名文学家、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但在作者的全部剧作中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大量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塑造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梦幻境界和形象,剖析了当时挪威上层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同时又触及了当时世界上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 关于易卜生的这部诗剧, 格里格曾在他《第二组曲》的扉页概括作了这样的说明:“培尔·金特是一个病态地沉溺于幻想的角色,成为权迷心窍和自大狂妄的牺牲品。 年轻时,他就有很多粗野、鲁莽的举动, 经受着命运的多次捉弄。培尔·金特离家出走,在外周游一番之后,回来时已经年老,而回家途中又遇翻船,使他像离家时那样一贫如洗。在这里,他年轻时代的情人,多年来一直忠诚于他的索尔维格来迎接他,他筋疲力尽地把脸贴在索尔维格的膝盖上,终于找到了安息之处。” 尽管第二组曲中的 《索尔维格之歌》确属杰作,但总的说来还是《第一组曲》更为流行。 选入两套组曲的八首乐曲,只按音乐的要求编排,完全不受原剧情节发展的牵制。
评分是本很不错的专业教材,很有价值
评分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好快,很及时
评分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非常好
评分钢琴曲集,很好,有用。
评分是本很不错的专业教材,很有价值
评分买来给儿子听培尔金特的,凑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