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乔石 著
图书标签:
  • 乔石
  • 民主
  • 法制
  • 政治
  • 历史
  • 传记
  • 中共党史
  • 改革开放
  • 理论
  • 人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09572
版次:1
商品编码:1102244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5
字数:2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 1985年 9月至 1992年 12月)主要谈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政法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依法管理社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安定,促进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编入《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的文稿,绝大部分系第1次公开发表。在编辑过程中,编辑力求保持文稿的原貌和谈话风格,只做个别文字订正。乔石和郁文同志对书稿作了审定。
   田纪云、贾春旺、陈冀平、束怀德、佘孟孝、刘政、周成奎、陈新权、宋北杉同志为《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的编辑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作者简介

乔石同志,1982—1998年历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国务院副总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本书选入了乔石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有关民主与法制的重要讲话、报告、谈话、文章共102篇,书中还收录了一些相关的照片和题词等。

目录

(上)
把公安干警和武警部队建成人民热爱的队伍
(1985年9月10日)
要研究和解决政法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1985年10月21日—11月3日)
对外开放新形势下的政法工作
(1985年11月4日)
在上海谈社会治安和政法工作
(1985年11月6日)
在广东、上海调研社会治安问题的报告
(1985年11月22日)
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国情、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武警部队
(1985年l2月2日)
对大城市社会治安几个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1985年12月)
劳改劳教工作干警是负有特殊使命的灵魂工程师
(1986年1月22日)
政法工作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986年2月22日)
加强学习振奋精神做好政法工作
(1986年3月4日)
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1986年4月9日)
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繁荣法学研究
(1986年5月21日)
在江苏考察政法工作时的谈话
(1986年6月11—26日)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律9币制度而努力
(1986年7月5日)
设立国家行政监察机关是健全法制的需要
(1986年11月26日)
……

精彩书摘

把公安干警和武警部队建成人民热爱的队伍
(1985年9月10日)
阮崇武同志昨天已经到公安部上任,今天开这个会,和大家见见面。我也利用这个机会来看看大家,说几句话。
首先我想讲一讲,刘复之同志这次从公安部部长、党组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这是中央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酝酿以后,才作出决定的。因为公安部在国务院各部委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对部长的人选,中央是很重视的。曾经考虑过是不是由复之同志继续干一段,过渡一下。后来从调整班子的全局来看,从公安部的长远建设来看,觉得还是让新的同志早一点走上工作岗位,早一点熟悉工作,比较有利。同时考虑到,复之同志从公安部部长、党组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还是中央政法委员会的副书记,仍将在中央政法委副书记的岗位上,并作为一个公安战线的老同志,继续对公安部和整个公安系统的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借今天的机会,我对公安部工作提一点希望。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安部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做了很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我们要认真地总结,很好地继承下来。
……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 内容梗概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是一部深刻探讨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历程的权威著作。本书汇集了乔石同志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其在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和完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全书紧紧围绕“民主”与“法制”两大核心议题,通过翔实的历史材料、深刻的理论分析和生动的实践经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曲折中探索、在发展中前进的民主法制建设之路。 核心议题与主要内容 一、 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与优势 本书开宗明义,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独特优势和价值。乔石同志强调,中国的民主不是照搬西方的模式,而是植根于中国国情、体现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民主。他深入剖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地位和作用,详细论述了其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核心功能。 人民当家作主是核心: 乔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本书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完善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体现,人民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其中,对基层民主的重视,如村民自治、社区民主的论述,尤为引人深思,展现了民主从中央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推进。 根本政治制度是保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被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书中对这一制度的起源、发展、运行机制以及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乔石同志特别强调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协商民主是重要形式: 除了代议制民主,本书也高度重视协商民主的作用。乔石同志在书中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其视为中国特有的民主形式,能够有效汇聚各方智慧,凝聚社会共识,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民主的中国化与时代性: 乔石同志在书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中国化特点,强调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情况,探索和发展最适合中国的民主形式。同时,他也深刻阐释了民主的时代性,即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如何使民主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 二、 全面论述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与重要意义 本书的另一核心部分,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系统梳理和深刻总结。乔石同志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邃的理论思考,勾勒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宏伟蓝图,并高度评价了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规范政府行为、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乔石同志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国家治理基本方略的高度。书中深入论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强调了“依法治国”不仅是政治理念,更是实践操作。他详尽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核心要求以及如何将法治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 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作为亲历者和推动者,本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进行了详实的记录和深刻的总结。乔石同志在书中回顾了国家立法工作的重大进展,强调了良法善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和优化法律体系,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一体化: 本书并非仅仅关注立法,而是强调了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的协同推进。乔石同志在书中详细论述了如何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能力,公正司法,以及如何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形成“人人守法”的良好局面。他对司法公正的强调,对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人权保障在法治建设中的地位: 乔石同志在书中多次强调,法治的最终目的在于保障和实现人权。他详细论述了中国在宪法和法律中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规定,以及如何在法治实践中不断加强对人权的保护。对公民权利的细致分析,体现了中国法治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本书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框架。这包括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全民守法、全社会用法。乔石同志的论述,为理解和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三、 探索政治体制改革与党的建设的内在联系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并非孤立地讨论民主和法制,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乔石同志深刻认识到,民主法制建设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更离不开党的自身建设和对人民负责的执政理念。 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制互为促进: 乔石同志在书中强调,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保障。他并非主张全盘西化,而是强调要根据中国国情,稳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促进民主的广泛性和法制的统一性。 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相统一: 这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论述。乔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但他同时也强调,党的领导不是凌驾于法律之上,而是要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行使领导权。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党的建设是法治建设的政治保证: 乔石同志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他认为,一个坚强有力的、自身建设过硬的党,是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的可靠政治保证。书中关于反腐倡廉、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论述,直接关系到法治的有效实施和人民对政府的信任。 健全和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乔石同志的论述,指向了如何通过民主法制建设,最终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他从宏观层面,勾勒出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清晰路径,即通过不断完善民主制度、健全法治体系,提升国家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权威的理论阐释: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乔石同志的论述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思想深度。本书是理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历程、把握其发展方向的权威参考。 深刻的历史洞察: 本书不仅是对理论的探讨,更是对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实践的深刻反思和总结。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在这一领域所走过的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 现实的指导意义: 乔石同志的论述,对于当前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为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认识和理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视角。 文献价值: 本书是研究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为后人研究中国政治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总而言之,《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是一部内容翔实、思想深刻、价值重大的著作,它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刻内涵、法制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与党的建设的内在联系。本书犹如一座丰碑,记录了中国在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民主法制道路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我们理解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指引。

用户评价

评分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这个书名,本身就散发着一种庄重而深刻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一探究竟。乔石同志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在推动中国走向法治化、民主化的道路上,他的角色和贡献不容忽视。我一直对那个时代,在如何平衡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现实和现代政治理念之间的关系,以建立起适合自身国情的民主与法制体系,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的出现,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能够直接聆听乔石先生本人对这些重大议题的阐述。我非常想了解,他对“民主”的理解,是否超越了简单的西方模式,是否融入了更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结构的考量?他又是如何看待“法制”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以及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方面的根本作用?书中是否会披露一些他在关键时刻的决策过程,或者他在面对内外压力时,是如何坚持和推进改革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能更清晰地看到,在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时期,像乔石这样的领导者,是如何进行思考、决策和实践的,以及他们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深邃洞见。

评分

《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这个书名,瞬间就勾起了我对中国政治发展脉络的浓厚兴趣。乔石同志作为一位在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担负重任的领导人,他的观点和实践,对于理解中国政治体制的演进,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一直认为,法治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石,而民主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题中应有之义。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如何平衡这两者,如何在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我迫切地想知道,乔石先生是如何理解“民主”和“法制”的,他在书中是如何阐述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他又是如何看待它们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的作用的。他是否会分享一些他当年在推动相关工作时遇到的具体困难和挑战?他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最终取得进展的?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权威的解读,更在于它能够让我们从一个亲历者的视角,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去体味那些艰难的抉择,去理解那些深邃的思考。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是《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听起来就很有分量,仿佛能让人一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层思考。我一直对改革开放时期那些在幕后默默推动历史进程的领导人充满好奇,乔石的名字自然是绕不开的。尤其是在“民主与法制”这个主题上,如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在强调稳定和发展的同时,稳步推进法治建设,并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化道路,这其中必然蕴含着无数的智慧和权衡。想象一下,一位经历过风雨的政治家,用他的人生阅历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洞察,来阐述他对这些重大议题的理解,那该是多么引人入胜。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去理解中国在转型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那个时代政治家们的思考逻辑。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揭示出一些在官方叙事之外,更具个人色彩和细致的分析,例如在具体政策制定过程中,乔石先生是如何权衡各方利益,如何克服阻力,如何平衡改革的力度与节奏的。这种对“如何做”的深入探讨,远比仅仅罗列“做了什么”更能触动人心,也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历史的复杂性。

评分

读到《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反应是,终于有了一个了解中国政治改革核心理念的直接窗口。乔石同志,这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思想和实践,是理解中国现代政治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民主与法制”这两个关乎国家根本性质的议题上,他的论述,必然承载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历史印记和战略考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地探讨,在那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转型时期,中国是如何在法治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的。他又是如何理解和定位“民主”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上的?他是否会透露一些关于当时在推进立法、司法改革,以及健全人大制度过程中的具体决策思路和方法?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否会涉及到他在处理复杂政治局面时,是如何平衡改革力度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的,以及他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方向的设想。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进行自我革新,如何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宝贵机会。

评分

拿到《乔石谈民主与法制(上)》这本书,我最先想到的是,这会是一本厚重的、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读的著作。乔石同志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他所主持的工作,对于中国法治建设和政治体制的探索,其影响深远。我对他主政期间,在反腐倡廉、加强人大立法监督、以及推动依法治国方面的努力,印象非常深刻。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有机会更直接地听到他本人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思考,而不是通过二手资料的转述。我非常好奇,在那个充满变革的年代,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他如何界定“民主”与“法制”在中国语境下的具体含义?他又是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书中会不会提及一些具体的案例,或者他在与各方人士讨论这些问题时的真实想法?这种来自核心决策者的第一手资料,对于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决策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转型时期的挑战,无疑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鲜活的细节,让我能更深入地理解历史,而不是停留在宏观的叙述上。

评分

公司采购学习用,不错的书

评分

作者作为主要决策人参与的中国政法工作有很好的记录

评分

作者作为主要决策人参与的中国政法工作有很好的记录

评分

公司采购学习用,不错的书

评分

不错,推荐感兴趣的朋友购买!

评分

值得一看,推荐一下。

评分

一般,印刷不好内容还没看

评分

值得一看,推荐一下。

评分

值得一看,推荐一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