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躁郁人生

我的躁郁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玛雅·郝芭琪 著,一熙 译
图书标签:
  • 躁郁症
  • 心理健康
  • 精神疾病
  • 自传
  • 个人成长
  • 心理疾病
  • 情绪障碍
  • 心理学
  • 疾病回忆
  • 真实经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2467427
版次:1
商品编码:1102968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心理自助系统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6-01
页数:36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我的躁郁人生》介绍了一个躁郁症患者与疾病作斗争并最终获得成功的的真实记录,她纪录自我绝食挨饿、药物滥用、破产、自残与无数次的送医急救。她结婚并安定下来,却还是不能摆脱躁郁症所带来的心理折磨,罔论情绪低荡到谷底的强烈失落感。直到她遇到躁郁症治疗的医生,才一步步重新开始她的人生。《我的躁郁人生》精准的描写出躁郁症的痛苦、绝望,病人与家人朋友间的担心害怕,以及最后学会控制疾病的喜悦。
   《我的躁郁人生》可作为躁郁症患者战胜疾病作为参考和支持。

目录

序言
自残
1994年11月5日
第一部分
羊人
1978年
他们知道什么
1979年
抑郁
1981年
祈祷
1983年
食物
1984年
炉子下的酒瓶
1985年
崩溃
1988年
逃跑
密歇根,1989年
明尼阿波利斯
1990年
加利福尼亚
1990年
明尼阿波利斯
1991年
华盛顿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病情全面发作
1995年

第二部分
新生活
1996年
诊断
1997年4月
病情发作
1997年7月,上午9点
47病区
同一天
旅行
1998年1月
轻度狂躁
1998年7月
杰瑞
1998年夏末
……

精彩书摘

  我不上床睡觉,实在是不想睡。父母总是按时就寝,他们说,要是我不 想睡觉也没关系,不过不准跑出房间。我四岁了,喜欢彻夜不眠、轻声地唱 歌、四处张望。清醒的状态让我有安全感。白天,我像一只蝙蝠沉浸在梦乡,百叶窗关得严严实实。然后父母下 班回家,我听见他们打开房门,于是冲进耀眼的灯光中,飞跑着穿越过道,尖叫声足以唤醒夜幕中那些逝去的灵魂。我们一起做游戏吧!我高喊。我们一起跳芭蕾!一起读书!赛跑!别告诉我做什么,离我远点。讨厌你们,你们一点都不好玩,你们从来不让 我做想做的事情,我想去剧院!我要小望远镜!我会成为一个探险家!我 不在乎把屋子都踩满泥巴,我们再买只狗嘛!我要只爱尔兰猎犬,要只骆 驼!要复活节的衣服!我要去滑冰!嗯,就现在!车钥匙在哪里?我当然 会开车!哼,睡觉就睡觉!我才不在乎呢!我砰地关上房门,扑到床上,脚不停地蹬,大喊大叫。觉得玩腻了,就 开始读书,用最大的嗓门吼叫。“我不在乎。”皮埃尔说。狮子说:“那么,我会吃了你。”“我不在乎!”皮埃尔说。这是我最喜欢看的莫里斯·桑达克的书。我和想象世界中的朋友们 一起絮絮叨叨,苏茜、萨奇、莎薇和辛迪。他们把秘密告诉我,陪我度过漫 漫长夜。我警惕地注视四周,守卫着城堡,因为可怕的怪物会伺机猛扑过 来杀掉我。我整夜自言自语,编写剧本,并饰演里面的主角,其他角色由我 收集的一千个瓷娃娃来扮演,我每天两次把它们擦得干干净净。必须把它 们弄干净并摆放在神奇的地方,不然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暴虐的伊朗 王,他就藏在床下,一不小心就会跳出来把我夹在胳膊下带走的。我把衣服穿好,门外或许是漆黑一片。我走到衣橱边,拿出件套头衫 和白色衬衣,从梳妆台里掏出白色袜子和白色内衣,找到最喜欢的凉鞋,穿 戴停当。动作很轻盈,不然父母就会听见。我把鞋带系了双结,这样就不 会因为踩着鞋带而跌倒了。我手足并用,轻轻地在房间的地毯上向前爬 行。最后停下来,在房间中央的地板上躺下来,望着房间的大门,担心会有 紧急情况发生。我双脚交叉,双手合抱放在胸前,闭上双眼好像睡着了,又 或者死去了。“妈妈!”我在她的耳边高声呼喊,推着她的肩膀。周围黑漆漆的,我 穿着白色的睡衣钻进父母的卧室里,像一个深夜的幽灵。P12-13
《光影的轨迹》 序章:迷雾初现 天空并非总是蔚蓝,有时它被一层难以穿透的灰蒙蒙笼罩,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我曾经以为,生活就像一幅精心描绘的静物画,色彩斑斓,秩序井然。然而,命运的画笔有时会随意泼洒,将原本清晰的轮廓染上难以捉摸的色彩。 我的生命,就如同这样一幅画,被一股我无法完全理解的力量搅动着。它带来了极致的光明,也带来了深不见底的黑暗。这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是一段漫长而反复的旅程,一段在高峰与低谷间跌宕起伏的探索。 这本书记载的,不是一段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也不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冒险传说。它更像是一位老友的低语,分享着那些曾经触动灵魂的瞬间,那些在岁月中留下的浅浅印记,以及那些在风雨过后,逐渐显露出的坚韧与希望。 第一章:初探星辰大海 记忆的闸门缓缓开启,那些属于青春的画面如同潮水般涌来。那时的我,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仿佛一颗初生的星辰,闪烁着无尽的光芒。我渴望探索未知,渴望触碰梦想,渴望在人生的画布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曾以为,只要我足够努力,足够坚持,一切皆有可能。那种年轻的冲劲,那种不畏艰难的决心,是我曾经最宝贵的财富。我投入到学习中,投入到工作中,甚至投入到每一个小小的爱好里,试图抓住每一个闪光的可能。 那时的我,眼神清澈,笑容灿烂,仿佛拥有了整个世界。每一个日出都充满了希望,每一个夜晚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我以为,生活会如同我预设的剧本一样,按部就班地上演着属于我的精彩。 然而,生命的长河总有意外的漩涡,总有猝不及防的暗流。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潜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它将在不经意间,改变河流的方向。 第二章:阴影的低语 当第一缕阴影悄然降临,我起初并未察觉。它不像雷霆万钧般宣告到来,而是如同一位狡猾的窃贼,一点一滴地偷走我生命中的色彩。 我开始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疲惫,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空虚。曾经让我兴奋的事物,如今变得索然无味。曾经驱使我前进的动力,如今变得遥不可及。我像一个被抽空了能量的玩偶,在人群中机械地移动,感受不到真实的存在。 这种状态,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缓慢而 insidious地蔓延。有时,我会被突如其来的情绪淹没,仿佛置身于一片汪洋大海,无法找到可以依靠的陆地。眼泪会不受控制地滑落,思绪会在黑暗的角落里游荡。 也曾有人试图伸出援手,但那时我已被那股无形的力量牢牢困住,我无法回应,也无法诉说。我像一个被困在玻璃罩里的生物,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却无法与外界产生真正的连接。 我开始质疑自己,质疑我的能力,质疑我存在的意义。那种曾经的光芒,似乎正在一点点地黯淡。 第三章:色彩的斑斓 就在我以为自己将永远沉沦于黑暗时,一丝微弱的光芒穿透了厚重的云层。那不是来自于外界的拯救,而是来自于我内心深处,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在微笑着呼唤。 我开始尝试去理解,去接纳。我不再逃避那些汹涌的情绪,而是学着与它们共处。我开始观察,观察那些曾经被我忽略的细节,观察那些在黑暗中依然闪烁的星辰。 我发现,生活并非只有一种颜色。即使在最深的夜里,也存在着属于月光的清辉;即使在最沉重的阴影里,也隐藏着属于绿叶的生机。 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心。我学习如何与那些起伏的情绪对话,如何安抚那些躁动的灵魂。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我知道,这是我必须经历的蜕变。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温暖的人,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坚韧,给了我莫大的鼓舞。 第四章:光影的交织 生活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光明与黑暗,欢乐与悲伤,总是如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独特的风景。我不再试图将它们分割开来,而是学着欣赏它们共同谱写出的旋律。 我学会了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尽情享受生命的美好,感受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我也学会在阴影笼罩的时刻,不放弃寻找一丝希望,不停止对未来的探索。 我知道,那些曾经的经历,无论多么艰难,都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它们塑造了我,也让我更加懂得珍惜。我不再害怕跌倒,因为我知道,我总能重新站起来。 我开始用一种更加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我知道,生活不会永远是一帆风顺,但我也相信,只要心中有光,总能找到前行的方向。 第五章:静默的绽放 如今,我依然行走在这条名为“人生”的道路上。这条路或许不会如我年少时设想的那般光鲜亮丽,但它却充满了真实与深刻。 我不再追求外界的定义,而是更关注内心的宁静。我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声音,跟随自己的节奏。我明白,真正的力量,源自于对自我的接纳和对生命的敬畏。 我将那些曾经的跌宕起伏,那些曾经的阴影与光明,都化作我生命中独特的轨迹。它们或许不为人所熟知,但它们是我生命中最真实的写照。 这本书,记录的并非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而是一次内心深处的探索。它关于如何在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寻找内心的平衡;关于如何在一个不完美的人生中,发现属于自己的美好。 它是一份静默的分享,一份对生命旅程的珍视。我希望,当你翻开这本书时,也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份共鸣,那份属于光影的温柔轨迹。 后记:永恒的星光 生命的星空,并非只有璀璨的恒星,也点缀着流星的划过,以及星云的朦胧。我曾以为,我要追逐的是那最耀眼的光芒,却未曾想到,那些短暂的闪烁,那些弥漫的烟雾,也同样构成了宇宙的壮丽。 我曾经在迷雾中徘徊,也曾被巨浪拍打。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在黑暗中寻找微光。我不再是那个被动地接受命运安排的年轻人,而是成为了一位主动地塑造自己生命轨迹的行者。 “我的躁郁人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名,它更是对我生命历程的一种坦诚的命名。它代表着那些曾经在我生命中轮番上演的极端情绪,代表着那些在高峰时期的狂喜,也代表着那些在低谷时的绝望。然而,我选择用“光影的轨迹”来继续我的叙述,是因为我相信,即使是最深的阴影,也无法掩盖住生命中那些永恒的星光。 我希望,这本书能让你感受到,即使面对生命的起伏,我们依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找到内心的宁静。它不是一本关于如何“治愈”的书,也不是一本关于如何“战胜”的书,它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和“接纳”的书。 生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的情绪也是。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认识它们,如何去与之相处,以及如何在每一次跌倒后,重新找到站起来的力量。 那些曾经的经历,如同一场场洗礼,让我变得更加坚韧,也更加懂得感恩。我感谢那些让我经历痛苦的人,因为他们让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平静;我感谢那些在我最黑暗的时刻伸出援手的人,因为他们的光芒,是我重新找到方向的灯塔。 人生没有所谓的完美结局,只有不断前进的旅程。我希望,当你读完这本书,能够感受到一种力量,一种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关于生命韧性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轨迹中,发现那份属于自己的,永恒的星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多维度的,它不仅是对一个特定精神状态的记录,更是对生命韧性的一种赞歌。作者的文字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充满了生命力,即使面对最黑暗的时刻,文字中也闪烁着对“活下去”的渴望和挣扎。我尤其喜欢那些充满哲思的片段,它们并非故作高深,而是从最切身的痛苦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反复琢磨作者对某一特定情景的描绘,那种精确捕捉到瞬间情绪的文字功底,令人叹服。这不像是一部轻快的读物,它需要读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细细咀嚼,但所有的付出都将得到丰厚的回报,那种对生命本质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坦白说,初拿到这本书时,我对“躁郁”这个主题抱持着一种敬畏又好奇的态度。读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笔下的叙事节奏变化莫测,正如标题所暗示的那样,时而急促激烈,时而又陷入漫长的沉寂,这种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极具沉浸感的享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看似混乱的内心独白时,依然保持着一种冷静的观察角度,使得读者在被情绪裹挟的同时,又不至于完全迷失方向。书中的许多段落,都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曾有过的,那些不被外界理解的瞬间。它提供了一个安全空间,让那些同样在情绪风暴中挣扎的人,找到了共鸣和一丝慰藉。

评分

这本书的重量感是无可替代的,它不是那种读完后可以束之高阁的作品,而是会深植于心,时不时会跳出来提醒你一些关于存在和感受的议题。我尤其留意到作者如何处理时间感——在极度亢奋时,时间仿佛被拉伸到无限长;而在低谷时,又感觉时间凝固不前。这种对时间流逝的主观感受被捕捉得如此精准,让人不禁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感知究竟有多么依赖于我们的内在状态。读罢全书,我没有感到被压垮,反而从中汲取了一种清醒的力量,认识到即便是最剧烈的风暴,也终将过去,而我们能做的,是带着伤痕继续前行,并学会在起伏中寻找平衡的支点。

评分

这本《我的躁郁人生》读完后,我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曲折的旅程,每一次翻页都伴随着情绪的起伏,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作者描述的那些高低不平的生命体验中。书中对于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那种毫不掩饰的真实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的处境与感受。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难以言喻的、晦涩难懂的情感波动,用清晰的文字勾勒出来,让旁观者也能窥见一二。尤其是在描述那些极致的快乐与深沉的低谷时,那种强烈的对比和张力,让人既感到震撼,又从中读出一种别样的生命力量。这不仅仅是一部个人经历的记录,更像是一份关于人类复杂情感的深度解析,值得细细品味。

评分

从文学角度来看,《我的躁郁人生》无疑是一部风格极其鲜明的作品。作者的叙事结构大胆而自由,仿佛是心绪的自由流动,跳跃性很强,但细究之下,又会发现其内在有着一种隐秘的逻辑线索在牵引。我发现自己时常需要放慢速度来阅读,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妙的比喻或者一个意味深长的停顿。书中的语言,时而华丽,时而质朴到近乎粗粝,这种强烈的反差恰恰塑造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对于不熟悉这种生命状态的读者来说,它是一扇通往理解他人的窗户;对于有类似经历的人,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关于“你并不孤单”的无声宣言。

评分

应该不错的

评分

内容一般般

评分

不错

评分

翻译一般,写得平实

评分

应该不错的

评分

一般吧,印刷质量不太好

评分

应该不错的

评分

很感动,写的很好

评分

大众对躁郁症和精神分裂的区别可以在这本书中了解,理解病痛对患者的折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