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导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历史研究导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历史研究导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迈克尔·斯坦福 著,刘世安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5


商品介绍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0040474
版次:1
商品编码:1104138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9

历史研究导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广受好评:本书自出版后,数年内不断重印,受到专业历史学家和历史专业学生的一致好评。
   ★ 常识视角:本书虽然处理的是历史的核心观念和历史理论,但是行文上尽量避免专业术语,以富有常识感的清晰写作风格进行论述。
   ★ 结构严谨:书中共分十章,每一章都是从一个视角对历史进行透视,可以单独成篇,而连缀在一起之后,又是一个逻辑自洽的整体。
   ★ 材料丰富:本书处理的主题属于历史哲学范畴,但是书中充满了丰富的包括文献、史实和生活实例的分析材料, 有些材料贯穿全书始终,在不同的章节以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内容简介

   《历史研究导论》主要处理“历史是什么”的主题,以及基于这个主题扩展出来的研究历史应遵守什么原则。全书结构严谨、语言简洁流畅,自出版以来广受学者和学生的好评,多年来不断再版。
   作者在书中将历史区分为“作为事件的历史”和“作为记述的历史”,分别标记为历史(甲)和历史(乙),以此为横轴,以作为统一体、行动、观念、论述、知识、遗迹、事件、顺序、理论、形而上学的历史这十个透视角度为纵轴,内容涵盖了从古至今历史研究中所有可能面对的概念和问题。全书不仅澄清了历史的本质、作为记述的历史、作为事件的历史、历史理论及其相互之间的互动等等学理上的问题,也注重如何使用证据这种方法论层面的传授。另外,书中虽然涉及大量不同历史学派的历史观点,但是作者力图避免学术术语的使用,尽量以富含常识的日常语言论述,直触和直面问题的核心关键。
   因此,本书虽然名为导论,所述却务求广博,行文晓白通畅,足以作为从事历史研究人员的必选入门指南。

作者简介

迈克尔·斯坦福(Michael Stanford),英国历史学家,曾获历史与哲学双学位,长期执教于西英格兰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担任该校资深历史讲师多年,直至1983年退休。退休之后致力于撰述史学著作,先后出版了三本书:《历史知识的本质》(The Nature of Historical Knowledge,1986,Blackwell)、《历史研究导论》(A Compan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1994,Blackwell)、《历史哲学绪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1999,Blackwell)。

目录

译序
导读
导论
第1章作为统一体的历史
1.1经验--历史关怀
共同经验
社群与想象
历史是可能的吗?
我们如何面对历史?
我们如何解说历史?
1.2时间与变迁--历史精髓
恐惧变迁
编年与承续
历史的韵律
1.3累积--历史总和
历史记载有累积性吗?
历史事件可否累积?
1.4历程--历史进程
什么样的历程?
成长
进步
结语
延伸阅读
第2章作为行动的历史
2.1行动的分析
如现在之往昔
行动与行为
行动的分析
往昔的影响:亦即历史(甲)
往昔的认知:亦即历史(乙)
2.2行动的背景与结果
三种背景
背景:意义
背景:意义的轴线
背景:不同意义
结果:失败
避免失败:物质方面
避免失败:人
文化背景
心态
后果的解说
两种回答方法
墨菲定律
我们了解历史吗?
2.3历史的运用与滥用
你我有何用?
历史学家的用途何在?
历史对行动的作用:(a)目的
以保存往昔为目的
目的是重现往昔
有所行动时历史的功用:(b)评估
历史对行动的作用:(c)手段
历史对行动的作用:(d)驱策
作为鼓舞的典范
为尊者讳,可行吗?
分析滥用
我们是不是拥有太多的历史?
忘怀既往是否更好?
理论的专横
政治的专横
偏见危机
劣史
结语
延伸阅读
第3章作为观念的历史
3.1个人对历史的态度
历史感
个人对历史的态度
依三种方式寻求历史
延续感
3.2公众对历史的态度
诚挚的方式
社群的历史感
邪恶的操纵
为世变过程编纂情节
找寻替代品
自历史中学习?
历史不应成为某种号召的工具
教育与历史
孩子该知道些什么?
历史无定律
历史具有理性吗?
我们所寻获的是否就是我们所置入的?
3.3历史与社会科学
历史与社会学
社会变迁
时段的多重性
历史是否是社会科学?
自内在进行了解
意义
解释与理解
量化解释
历史计量学
分界线?
比较研究
类似不能证明任何事
历史学家对通论的疑问
社会科学的回答
社会科学予历史以帮助
历史予社会科学以帮助
结语
延伸阅读
第4章作为论述的历史
4.1沟通
借沟通可分享某些事物
构成良史的条件
出问题之处
字句如何表达意义?
历史学家究竟致力于何务?
历史的不正当利用
欲沟通就必须羁留另一方
历史著作是否应当有所针对
历史是否应遵循我们的利害?
尚未解决的问题
4.2叙事
故事是什么?
虚拟叙事与历史叙事有何不同
叙事史的发展
叙事的褪色
我们能否舍弃叙事?
见诸事件之中的叙事
叙事出自历史学家创作:(a)韦纳的观点
叙事出自历史学家创作:(b)闵克的观点
叙事出于历史学家创作:(c)怀特的观点
同样的事件,不同的故事
编织情节的方法
叙事形式寓于行动之中:奥拉夫森
叙事形式寓于行动之中:卡尔及个体
叙事形式寓于行动之中:卡尔与社会
4.3非叙事性历史
为何撰写非叙事性历史?
需要更广阔的视野
静态的记载如何处理变迁?
分析的困境
马克思与年鉴学派
4.4其他相关论题
风格
叙事
非叙事
结语
延伸阅读
第5章作为知识的历史
5.1历史知识是什么?
知识之界定
历史知识必须依赖证据
历史知识的三个前提
时间的维度
三种形式的知识
关于往昔的知识:一个范例
关于往昔的一手知识
关于往昔的二手资料
关于往昔的三手知识
演绎与归纳
历史通论
二手知识的重要性
5.2建构还是重建?
展现往昔
往昔的重建
模式的价值
历史中模式的问题
模式的改进
5.3事实、真相与客观性
我们如何知晓它是正确的?
人们定义的客观与主观
文字与客观知识
事实
历史中的真相
全部真相?
意义
应当消除的疑虑
波普尔的示意
接近真相
人们能否知晓往昔?
5.4另一个相关主题:想象
结语
延伸阅读
第6章作为遗迹的历史
6.1证据的概念
意在证明
判断证据
适当的证据
有关证据的四个问题
17世纪英格兰的巫术
四个议题
证据的适当性--第三个问题与第四个问题
6.2历史证据的性质
观察的限制
间接知识
所有事物都是证据
历史学家所用的证据是什么
一手证据与二手证据
一手或二手?
同时代的意见
证据的类型
硬性证据与软性证据
刻意证据与非刻意证据
6.3证据的运用
历史学家的工作方式
著作的成型过程
选择主题
筛选证据
研读资料
建构模式
出版
证据的放置
横向知识与纵向知识
辨识证据
遗迹并不发言
三种诠释
诠释的多样化
事实与诠释
证据的关联性
引述证据
6.4证据的渊源
证据的桥梁
四类桥梁
哪些已不复存在
起源的背景
6.5另一个相关论题:口述历史
结语
延伸阅读
第7章作为事件的历史
7.1什么是事件?
发生了什么变化?
留心变化
“事件”的定义
历史中的事件
事件的时限长度
历史的多重步调
持续与变化
事件不是物件
事件并非事实
7.2历史的形式与结构
历史著作映照历史
时序虽然必要,却不充分
历史领域及其范围
历史领域中的居民
组织与群体
历史运动
历史中的合与分
国家、民族、帝国
通史?
7.3时间
时间是什么?
它是内容还是容器?
时间不真实吗?
现代观念
什么是时间的速度?
我们为何不能造访往昔?
时间的车轮
柏拉图的时间理论
更多的周期
个人之时与公众之时
提醒历史学家的五个要点
结语
延伸阅读
第8章作为顺序的历史
8.1历史中的因果关系
自然的力量及其方向
利用自然:社会规律
四种能量渠道
四类因果关系
原因的选取
寻找历史原因
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充分条件
历史中的必要原因
历史中的充分原因
最近原因
什么是“重要”原因?
反事实条件
8.2历史的动力
机遇?
不,唯有自然与人
自然力量
人类意图
来自往昔,抑或走向未来?
自然法则与人为法则
意图性的体制
历史中无神秘力量
8.3解释
何时解释?
历史学家如何解释?解释什么?
何者需要解释
历史是否有特殊类型的解释?
全盘解释与妥当解释
对历史的全盘解释是否可能?
覆盖律之争论:亨普尔理论
何以历史中不流行亨普尔的方法?
支持亨普尔的论点
对亨普尔学说的批判
历史的独特性
判断的重要性
解释“如何”的需求
普遍法则能解释吗?
预测
言之有理
设身处地式解释
设身处地是恰当的解释方式吗?
通过设身处地做出用来解释的假设
德雷与行为原则
性情与典型行为
重温思想
感受重要吗?
文化研究
8.4其他相关主题
结语
延伸阅读
第9章作为理论的历史
9.1思辨历史哲学?
什么是历史哲学?
两种历史哲学
思辨历史哲学
反驳思辨历史哲学的论点
历史学家思辨的一个范例
我们需要历史哲学吗?
寻求历史的意义
对实用的历史哲学的需求
古典历史哲学的倒退
活人的历史
9.2历史模式
试图通过找出规律及模式来理解历史
规律
模式
历史学家寻求模式
历史学家的模式通常对实际目的无用
历史学家的模式无效?
模式是强加的?对更具批判性的方法的需求
结语
延伸阅读
第10章升华的历史--形而上学、马克思、神话与意义
10.1形而上学:历史主义、实证主义和唯心主义
特殊与普遍
历史上的个人独一无二
民族
历史主义与德意志民族
历史主义的界定
波普尔的变体
历史主义的十个要点
启蒙运动仍在继续
社会科学?
历史学家适用的模式?
实证历史
构建知识
科学与历史
心智重要吗?
黑格尔的哲学
宇宙的自我认识
历史就是宇宙过程
10.2马克思
重点在于改变世界
历史哲学的五个问题
对黑格尔的诘难
费尔巴哈的影响
“一切批判的前提”
无产阶级
1848年和《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
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
对第四个问题的回答
对第五个问题的回答
马克思与历史
10.3神话与真相
流行故事
神话时代的魔力
神话的功能
历史神话
历史中的真相
一致还是符合?
10.4意义
“意义”的意义
历史中的意义
结论
10.5其他相关主题
结语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精彩书摘

导论
1989年,中欧及东欧诸国纷纷摆脱苏联的桎梏,宣布改建为自由、民主的共和国。西方世界欢腾不已,其中有一位是政治理论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他如同一般典型美国公民一样,认为自由、民主就是进步的终点,因而提出一声名远扬的结论,声称此即“历史的终结(the end of history)”,已无更多变革可以期待。据报道,许多中学生曾殷切追问,历史的终结是否也意味着代数的终结。
这则故事表明了本书将和读者探讨的若干要点,例如历史关心变革,历史进程可视为走向佳境的演进,历史活动多坐落于政治场景之中,历史既关系到往昔,也关系到现时。然而最紧要的,它彰显出“历史”一词的含混性。
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务必铭记作为事件的历史(history�瞐s�瞖vent)与作为记述的历史(history�瞐s�瞐ccount)之间的重要区别。1989年,东德人民曾有若干行动,包括拆毁柏林墙。这些事迹(deeds)不仅见诸报端、电视,更有政论家如福山等加以讨论。随后,这些事迹必然载入史册。先有行动,继而有图像、口头或书面描述。根据我的叙述,对拆毁围墙一事,读者脑海中便留下了大致清晰的印象,但却不可能详细的了解此事的细节。 “历史”一词,既可指世间曾经发生的一连串事件,也可指通过文字或理念将发生的事件进行的基本连贯的记述,二者混淆不清也在所难免。然而二者的区别却非常明显。为了区分,若干学者采用作为事件之历史[history(e),简称历史事件]、作为记述之历史[history(n),简称历史叙述]加以区别,其中(e)代表事件(event),(n)代表叙事(narrative)。其他学者则以甲类历史[history(1),简称历史(甲) ]、乙类历史[history(2),简称历史(乙)]为之区分,甲或乙表明其究竟属于一级或次级事实。本书在必要之处采用后一种区分。
吉本(Gibbon)评论说,历史“不过是人类罪行、蠢事与不幸的记录”。与许多人一样,笔者总以为一生过短,不够鉴赏所有历史学家笔下早先存活于世之男男女女。然而传颂先人者又岂止历史学家而已,大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的名诗《序曲》(The Prelude),就是一名青年在1790年7月(巴士底狱失陷一周年)前往法国时的所见:
一人的欢愉就是千万人的欢愉时
他所显现的容颜又是何等的光辉
稍后则
漫步在幽僻乡间
只见仁爱幸福四溢
犹如芳香,犹如春天
后续诗句紧接着描绘当时的宴乐、欢舞。若能亲身前往分享他们的快乐,尤其是分享他们的希望,岂不快哉。
撇去这种特殊场景,在笔者的想象(imagination)中,始终留有17岁时阅读威尔斯(H.G.Wells)的《世界史纲》(Outline of History)一书时曾经获得的印象。人在读史时,常有一种倾向,好将恺撒、克伦威尔、林肯视为小说中的英雄、女英雄。但威尔斯塑造的英雄却是“人”,所有叙述完全围绕在这个饶有趣味的角色上。从此以后,笔者心中除了各种专门历史外,总有一部凌驾于其余历史之上的历史,它始自旧石器时代猎人塑造女性小雕像、在洞穴墙壁上涂画野兽,绵延至今日的你我,并且将绵延至你我的儿辈、孙辈……我们既有如此绵长系列的先世,又有如此众多的同辈,还能遥望聪慧、幸福将甚于你我的无数后裔。历史予人以一个大家族的感觉。
上述思想着实鼓舞人心,然而,一个令人震惊的事情随之而来,即我们对整个人类大家族所知何其少。关于它的历史,显然绝大部分不为我们所知。当然,若是即使我们知道得更多,却不太可能很大程度地改变我们的观念,那么所知甚微也就无关紧要了。另一方面,正像某人抛妻弃子使我们视如恶徒,然而日后,我们在对其妻儿认识较多后,或许足以了解他何以如此,也就可能以更宽恕之心看待他。因此,凡是人们相信的历史,都有修正的可能,因为关于历史,我们只能确定一点,即我们所知甚微。
从另一方面来说,人对往昔并无直接认识,所知也就极为有限。凡人们自称的认识,概属间接认识。也就是说,人只能就当时可得的直接认识,例如从所谓的证据之中,推理出可信事物。犹如在森林中漫步的孩童,由于不曾听到、也不曾看见,所以无法断定眼前洞穴之中是否有熊。可是却因为发现地面留有大型爪痕一路向洞穴延伸,却不见有离开洞穴而去往他处的爪痕,所以相信洞中有熊。这种推想可能正确,然而我们也能举出若干设想,足以说明孩童的推想有误,比方说熊可能已由洞穴后面出口去往他处,可能爬上山石去往他处,因此不曾留下爪痕,或者这些爪痕根本出于他人的恶作剧。孩童认为洞中有熊,乃是就证据间接推想而得,除非大胆入洞一探究竟,而且还真的撞见熊,否则就无法确知洞中是否有熊。历史与此类似,只是我们永远无法进入这个洞穴。
若如以上所言,为何笔者又撰写本书?笔者用意乃是要显示,若能给予恰当认知,历史对所有人都十分重要。同时,我还要更进一步说明如何方能恰当认知历史。
首先,历史为何重要?因为历史与政治一样,是出自自由社会的自由人士的活动(activity)。正如永恒的警惕是自由的代价,不断留心分歧则是知识的代价。不论历史或科学,人皆没有理由期盼获得完美知识。即便如此,人仍然能够而且应该为可能获得的最佳知识不懈努力,期望能够不断改进。在封闭社会中,人心已被无知和偏见蒙蔽,政府决策一味压制疑虑和诘问,自由及历史均与绽放无缘。
历史与政治活动一样,不容固定与绝对。在开放社会中,政治由本人治理,历史由本人创造,绝不容许他人越俎代庖。此处我所说的由本人创造的“历史”又是何意?
笔者所说的历史乃是兼具历史(甲)与历史(乙)双重含意的历史。就历史(甲)来说,马克思(K.Marx)有句名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历史。”他进一步说明,人虽可以创造历史,但所依循的途径却非出自人心所愿,“而是在直接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最后以一句警句收尾:“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Marx(1973b),p.146.现在已经很明显,不论将往何处前行,人都得由当下启程。但在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并考虑如何前行乃是最佳之际,

历史研究导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历史研究导论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历史研究导论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历史研究导论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历史研究导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适合爱好者入门,讲的很浅显,翻译也不错

评分

这次出血不少,没办法,急着用……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说实话,《历史研究导论》并没有坚定的,言之凿凿自信满满的结论。但是,它也不是一部单纯呈现各种争论的书籍,而是一本充斥了作者个人意见的著作。里面有关文学、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著作的不断引用,让人目不暇接。它想在行动与行为之间做出区别,想要参与因果、逻辑的哲学辩论,而且还想把文学中叙事和想象的讨论带入历史书写之中。有时候,它的确显得太“散、杂”了,这边还在讲“历史编纂学”,那边便开始讲述性别与历史,前面都在讲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后面却开始讨论马克思,最后又回到关于历史意义的讨论上来。

评分

台版引进,此乃好书,值得阅读。

评分

   可见,历史学家的素质,不仅仅是一种道德素养,它还是一种书写的技艺,是一种书写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讲究平衡的技艺。

评分

学习历史的经典作品。

评分

   在《历史研究导论》里,迈克尔·斯坦福一开篇便把“历史”分成历史事件与历史叙述,并把它们分别称为历史(甲)和历史(乙)。在他看来,历史叙述经常成为促进前者的因素,从而变成历史事件的一部分,反过来,被促成的历史事件又会成为历史叙述的一部分,就这样,两者相互交织。斯坦福是一名非常博学的英国历史学家,在这本广受好评的历史学著作里,他有无数精彩绝伦的妙论。但是,这条区分历史事件与历史叙述的论述,却让人印象极为深刻的。仔细阅读,你会发现,斯坦福关于历史的“甲、乙”区分,最终却只是为了说明它们难以区分。这种难以区分,正好能降低在历史领域中对于“真实”诉求的道德狂热。

评分

   斯坦福几次三番地引用吉本,有意“贬低”容易被神化的历史,说历史不过是“人类罪行、蠢事与不幸的记录”,同时,他也喜欢对历史学家做出过最尖锐批评的尼采,说我们之所以痴迷于历史学,正是因为它能服务于我们和我们的生活,而不是相反。

历史研究导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历史研究导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