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中華國學經典精粹:鬼榖子
原 價:12元
作者:鬼榖子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7-1
ISBN:9787550243422
字數:
頁碼:160
版次:di1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
商品重量:159 g
捭闔
【引言】
《捭闔》是《鬼榖子》的開篇,是奠定縱橫學說理論基礎的一篇文章,之後《反應》《內揵》《抵巇》《飛箝》《忤閤》這五篇的理論全部以此篇作為基礎。《捭闔》的本義是開閤,捭就是撥動,闔就是閉藏。捭闔之術,也就是開閤有道、張弛有度。在本篇中,鬼榖子認為捭闔之術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是掌握事物的關鍵,也是縱橫傢遊說的重要說術言略。作為《鬼榖子》的開篇,《捭闔》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也成為戰國謀士們遊說諸侯、安身立命的重要法則。
《鬼榖子》說:“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闔之者,閉也、謀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捭闔含陰陽、進退、開閉、柔剛、大小、高低、賤貴等多方麵的含義,本篇關於捭闔之道的論述,有著辯證法的色彩。同時,此篇認為,遊說論辯也需講究效果的藝術性。這種效果,主要靠捭闔來達到。
鬼榖子認為,捭闔之術是遊說諸侯、操縱政治、為人處世的重要策略,同時也是世間物運轉的根本。他在此篇中告訴人們,如何閤理地駕馭語言,怎樣掌握好說話的分寸和尺度,如何左右逢源、處驚不亂;想對方同意,先反駁對方,使對方激動後暴露實情,從而使我方能抓住其有理之處而贊同他,抓住他無理之處而反對他。捭闔主要由口來完成,話說得好,捭闔藝術運用得好,就能兵不血刃。
【原文】
粵若稽古①,聖人②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③。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④,知存亡之門戶⑤,籌策⑥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⑦焉,而守⑧其門戶。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注釋】
①粵若稽古:為按照一定的規律考察曆史。粵,句首語助詞,錶示莊重。若,順。稽,考察。
②聖人:指道德能力傑齣的理想人物。
③眾生:物生靈,這裏特指民眾。先:先知先覺,這裏指能夠預測事物發展動嚮,掌握事物發展規律的人。
④命物:抓住事物本質,錶述事物名稱和性質。
⑤門戶:指途徑、道理。
⑥籌策:原為古代計算用具,這裏指計算、洞察。
⑦朕:徵兆,跡象。即可以觀測到的事物發展徵兆。
⑧守:主持,掌管。
【譯文】
縱觀古今曆史,那些思想道德傑齣的人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之所以成為蕓蕓眾生先知先覺的導師,是因為他們能夠通過觀察陰陽二氣的變化來對事物進行判斷,給它們立一個確定的名號,並能夠知道其生成、發展、滅亡的途徑,洞察物的變化發展過程,通曉世人的思維規律,觀察世上事物、人事發生變化的徵兆,從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所以,聖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從古至今遵循的規律都是一樣的。
【原文】
變化無窮,各有所歸①。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是故聖人一守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②,度權量能③,校其伎巧④短長。
【注釋】
①所歸:歸宿,指不同錶現。
②先後:指事物發展過程。
③度權量能:權,權變,這裏指事物可以變化、可讓人施術變動其發展方嚮的成分。能,能力,這裏指事物保持自己的不變性,從而按自己的固定軌跡運行的能力。
④伎巧:即技巧。
【譯文】
盡管事物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但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有的歸於陰,有的歸於陽,有的柔弱,有的剛強,有的開放,有的封閉,有的鬆弛,有的緊張。所以,聖人要始終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審查周圍事物的發展過程,考察估量旁人的權謀和纔能,比較技巧上誰優誰劣。
【原文】
夫賢不肖①、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闔;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②之。審定有無與其實虛③,隨其嗜欲以見④其誌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⑤;闔而捭之,以求其利。
【注釋】
①不肖:不賢能。
②牧:治理,處理。
③實虛:為人真實與虛假的錶現。
④見:同“現”,發現。
⑤指:同“旨”,指旨意,主旨。
【譯文】
人的秉性是有差異的,有賢良與不賢能,有智慧與蠢笨,有勇敢和怯懦。根據每個人的秉性,可以起用,也可以閉藏不用;可以舉薦,也可以廢黜;可以輕視,也可以敬重,要順應人們的不同秉性分彆對待他們。想要看清一個人,就要考察他有沒有真纔實學,對人是真誠還是虛假,並順應他的喜好來發現其真實想法;適當地駁斥他的言論,啓發他說齣真話後再加以反對,以便得到實情,瞭解到他的主旨。先“闔”後“捭”,從而瞭解對方所說的善惡利害。
【原文】
或開而示①之,或闔而閉②之。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闔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③其同異。離閤有守④,先從其誌。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闔之貴密。周密之貴微⑤,而與道相追。
【注釋】
①示:啓示,啓發。這裏指啓發對方讓他敞開思想。
②閉:閉藏。這裏指使對方控製感情。
③原:追源,考察。
④有守:確立自己的觀點而信守之。
⑤微:微妙。
【譯文】
或公開自己的真實情況顯示給對方,或將自己的真實情況隱藏起來。公開自己的真實情況是為瞭博取對方的信任,將真實情況隱藏起來是為瞭考察對方的誠意。要想區分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就要審查清楚對方的計謀,洞察雙方意見相同或不相同的根源雙方意見有差異時,要先縱容他,讓他按照他自己的意誌去辦事,我方則適時而動。如果要采取積極行動,zui重要的是考慮周詳;如果要靜止隱藏,zui重要的是縝密處事。周詳和縝密的可貴在於隱藏,隱藏的效果就像“道”一樣微而不顯。
【原文】
捭之者,料①其情也;闔之者,結其誠也。皆見其權衡輕重②,乃為之度數③。聖人因而為之慮,其不中④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
【注釋】
①料:考察,估量。
②權衡輕重:測量輕重。這裏指處理事情的謀略與措施。
③度數:度量,準則。
④中:符閤,閤乎。
【譯文】
對人使用捭闔之術,或是為瞭探測對方虛實真假,或是為瞭爭取對方的真誠閤作,所有這些都是為瞭使對方顯露實情,權衡比較謀略的得失,然後再順其所想為對方做齣謀劃。聖人也是按照這樣的方法進行考慮的,如果是不閤適的謀略,聖人也隻能自行考慮謀劃瞭。
【原文】
故捭者,或捭而齣之,或捭而內①之;闔者,或闔而取之,或闔而去之。捭闔者,天地之道②。捭闔者,以變動陰陽,四時③開閉,以化物。縱橫④反齣,反覆反忤,必由此⑤矣。
鬼榖子,姓王名詡(或利),又名王禪、王通,號玄微子,一說是春鞦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今河南省鶴壁市淇縣)人;一說是戰國時期魏國鄴地人(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香菜營鄉榖子村)。春鞦戰國時期著名的道傢、兵傢人物,是縱橫傢的鼻祖,被譽為古奇人。
中國古代縱橫傢經典之作。
鬼榖子不僅被縱橫傢奉為鼻祖,兵傢推崇為代錶人物,甚至連民間的占蔔相麵之流,也都將其奉為自己的祖師爺,而且,據傳戰國時期的兵傢孫臏、龐涓,縱橫傢蘇秦、張儀都師從鬼榖子。
《鬼榖子》具有現實意義,一個人的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關係到企業經營之成敗得失;一個人在職場的言談舉止,關係到他的升遷去留;即便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言談技巧運用如何,也關係到此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全麵修訂注釋升級版本。智慧博大精深,內容深入淺齣、通俗易懂。
捭闔…………………………005
反應di二…………………………016
內揵di三…………………………025
抵巇di四…………………………034
飛箝di五…………………………040
忤閤di六…………………………046
揣篇di七…………………………052
摩篇di八…………………………059
權篇di九…………………………066
謀篇di十…………………………074
決篇di十一………………………083
符言di十二………………………087
轉丸di十三、胠亂di十四………094
本經陰符七術……………………094
盛神法五龍……………………095
養誌法靈龜……………………098
實意法螣蛇……………………100
分威法伏熊……………………103
散勢法鷙鳥……………………105
轉圓法猛獸……………………106
損兌法靈蓍……………………109
持樞………………………………111
中經………………………………113
附錄 鬼榖子學生小傳…………123
一、孫臏——摘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123
二、蘇秦——《史記·蘇秦列傳》……124
三、張儀——《史記·張儀列傳》……142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一絕,邏輯性強得令人稱奇。它並非簡單地將所有文本堆砌在一起,而是構建瞭一個清晰的知識脈絡,從基礎的哲學思辨,逐步過渡到對治世、修身層麵的深入探討。每一章節的過渡都自然流暢,讓人感覺思路是跟著作者的引導,一步步登高的。特彆值得一提的是,編者在關鍵概念旁加入瞭許多極具洞察力的批注和旁參,這些“點撥”如同黑夜中的燈塔,及時照亮瞭那些容易讓人迷失的晦澀之處。這些批注的水平極高,它們不僅解釋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闡述瞭“為什麼會是這樣”,將原本孤立的文本片段,串聯成瞭一個宏大而自洽的思想體係。這種編排方式,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接觸高深國學的門檻,使得復雜的高級智慧得以平易近人地呈現在我們麵前,這種用心,體現瞭對知識傳承的極大責任感。
評分初讀此書的感受,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一場與先賢的深度“對話”。它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既有古代經典的凝練與力量,又在現代注疏的輔助下,展現齣驚人的清晰度。我尤其欣賞作者(或編者)在闡釋那些核心概念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抽絲剝繭的能力,他們沒有簡單地進行直譯,而是深入到那個曆史語境中去,去體察古人提齣這些思想的初衷和背景。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會不自覺地停下來,反復咀嚼某些段落,試圖捕捉其中蘊含的微妙的辯證關係。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知識輸入,而是需要讀者沉下心來,慢慢品味其“味外之旨”。這種閱讀體驗是極其充實和令人滿足的,仿佛腦海中原本模糊的概念,通過這本書的引導,被重新塑形、清晰化瞭。它提供瞭一個堅實的哲學框架,讓人在麵對紛繁復雜的現代世界時,能找到一個穩固的精神錨點。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仿佛捧著一塊經過歲月打磨的古玉,散發著一種低調而深邃的古典韻味。內頁的紙張選擇也極其考究,米白色的紙張,觸感溫潤,印刷的字體清晰又不失古樸,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我特彆喜歡它在排版上的用心,行距和字距的拿捏恰到好處,使得原本晦澀的古代經典在視覺上變得友好許多。封麵設計上沒有過多花哨的裝飾,而是以一種極簡的寫意風格,勾勒齣幾筆山水意境,讓人在翻開書頁之前,就已經感受到一種寜靜緻遠的心境。這絕不僅僅是一本“閱讀”的書籍,更像是一件可以陳列、可以珍藏的藝術品。它散發齣的那種文化氣息,即便隻是放在書架上,也能為整個空間增添一份沉穩的書捲氣。每一次拿起它,都像是在進行一場對傳統文化最虔誠的緻敬,細節之處見真章,製作團隊對“經典”二字的理解和尊重,都融入瞭這本實體書的方方麵麵,讓人由衷地贊嘆。
評分這本書對我個人世界觀的影響是潛移默化而又深遠的。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和人際交往的準則。過去,我可能會傾嚮於用直覺或情感來做判斷,但讀完這本書中的某些篇章後,我發現自己更加注重全局的考量和長期利益的權衡。它提供瞭一種超越個體得失的視角,教導我們如何以一種更加宏大和理性的態度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與衝突。更重要的是,它在“修身”方麵給齣瞭非常具體且可操作的指導,比如如何處理內心的矛盾、如何保持精神的獨立性,這些都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基於對人性和社會規律深刻洞察的智慧結晶。這本書更像一位沉默的導師,在我迷茫時,它提供的思想武器,幫助我撥開眼前的迷霧,找到瞭內心深處更堅實的力量源泉。
評分從一個文化愛好者的角度來看,這套書在學術性和普及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沒有因為追求通俗而犧牲內容的深度,也沒有因為追求原汁原味而使人望而卻步。它的價值不僅在於內容本身,更在於它對中華文化精神內核的精準捕捉和現代化解讀。很多市麵上的國學讀物往往側重於講故事或者挑選零散的“金句”,但這本書卻緻力於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這對於真正想要係統學習中國傳統哲學的人來說,簡直是不可多得的寶藏。它讓我想起瞭那些在曆史長河中熠熠生輝的先賢們,他們的思想穿越瞭時空,依然能為我們今天的睏惑提供指引。每一次翻閱,都像是進行一次精神上的“考古”,挖掘齣那些被現代生活所遺忘的、卻又無比珍貴的精神遺産,讓人由衷感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並為之深感自豪。
評分還可以。。。。。。。。。。。。
評分幫人買的不知道是什麼?。。。。
評分偏小本點,一般
評分搞活動送的書,好評!
評分偏小本點,一般
評分還不錯呦!
評分不錯哦,贈品都很有檔次啊
評分書太薄瞭
評分贈品,簡本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