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賢治,著有詩集《駱駝和星》、《夢想或憂傷》,散文隨筆集《平民的信使》,評論集《鬍風集團案:20世紀中國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守夜者劄記》、《自製的海圖》、《時代與文學的肖像》,自選集《娜拉:齣走後歸來》,傳記《人間魯迅》、《魯迅的最後十年》(中文版、韓文版)、《一個人的愛與死》、《曠代的憂傷》、《孤獨的異邦人》《沉思與反抗》等。主編《20世紀世界文化名人書庫》、《流亡者譯叢》、《人文隨筆》等叢書叢刊多種。
[英國]彌爾頓(1608—1674)
論齣版自由
[法國]帕斯卡爾(1623—1662)
思想錄
[荷蘭]斯賓諾莎(1632—1677)
神學政治論
[英國]約翰·洛剋(1632—1704)
政府論
[英國]休謨(1711—1776)
關於新聞自由
[法國]伏爾泰(1694—1778)
哲學辭典
[法國]孟德斯鳩(1689—1755)
論法的精神
[法國]盧梭(1712—1778)
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
社會契約論
[法國]狄德羅(1713—1784)
《百科全書》條目
[德國]康德(1724—1804)
道德形而上學的基礎
純粹理性批判
“什麼是啓濛運動?”
[美國]潘恩(1737—1809)
人權論
[英國]瑪麗·沃斯通剋拉夫特(1759—1797)
為女權辯護
[德國]黑格爾(1770—1831)
論精神
[法國]皮埃爾·勒魯(1797—1871)
論平等
[法國]托剋維爾(1805—1859)
論美國的民主
舊製度與大革命
[英國]約翰·密爾(1806—1873)
論自由
[英國]達爾文(1809—1882)
物種起源
[美國]梭羅(1817—1862)
公民不服從
[德國]馬剋思(1818—1883)
《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
[德國]尼采(1844—1900)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快樂的知識
34[英國]霍布豪斯(1864—1929)
形而上學的國傢論
[美國]威廉·詹姆斯(1842—1910)
實用主義
[德國]羅莎·盧森堡(1871—1919)
專政與民主
[德國]雅斯貝爾斯(1883—1969)
時代的精神狀況
[德國]霍剋海默(1895—1973)
批判理論
[德國]馬爾庫塞(1898—1979)
單麵人
[美國]弗羅姆(1900—1980)
對自由的恐懼
[美國]科塞(1913—2003)
社會衝突的功能
[德國]達仁道夫(1929—2009)
現代社會衝突
[法國]薩特(1905—1980)
存在主義和人道主義
[法國]加繆(1913—1960)
西西弗的神話
反抗者
[英國]波普爾(1902—1994)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曆史主義貧睏論
[英國]哈耶剋(1899—1992)
通往奴役之路
[德國]漢娜·阿倫特(1906—1975)
極權主義的起源
論革命
[法國]福柯(1926—1984)
規訓與懲罰
[美國]羅爾斯(1921—2002)
正義論
[美國]諾齊剋(1938—2002)
無政府、國傢與烏托邦
[美國]蕾切爾·卡森(1907—1964)
寂靜的春天
[美國]科恩(1931—)
論民主
[美國]波茲曼(1931—2003)
娛樂至死
[美國]裏夫金(1945—)霍華德(1950—)
熵:一種新的世界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初讀時可能會讓人感到有些晦澀和疏離,但當你適應瞭作者那種獨特的節奏感和句式結構後,就會發現其中蘊含著一種古典的美學韻味。它很少使用現代口語化的錶達,而是傾嚮於使用長句和復雜的從句結構,這使得思想的推進顯得莊重而不可撼動。例如,在闡述“時間序列的綫性錯覺”時,他用瞭足足三頁的篇幅來鋪陳背景,這種慢熱的敘事方式,初看似乎拖遝,實則是在為核心觀點的爆發蓄力。我發現自己不得不頻繁地查閱一些古典文獻的背景資料,纔能完全跟上他的思維軌跡,這無疑增加瞭一定的閱讀門檻。然而,正是這種“不妥協”的寫作態度,保證瞭思想的純粹性。它拒絕迎閤大眾的閱讀習慣,堅持以最精確、最有力的方式錶達那些最深邃的洞見,對於追求思想深度而非快餐式閱讀體驗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種莫大的饋贈。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纔勉強消化完其中關於“知識的界限”那一章節的核心論述,那種感覺就像是攀登一座思維的峭壁,每一步都充滿瞭艱辛,但每當領悟到一個新的視角時,那種豁然開朗的愉悅感,簡直讓人屏息凝神。作者的論證邏輯嚴密到令人發指,他仿佛是用一把手術刀,極其精準地剖析瞭人類認知結構中最隱秘的角落。他沒有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不斷拋齣更尖銳、更本質的問題,迫使讀者走齣舒適區,直麵自身的局限性。我特彆喜歡他引用的那些跨學科的案例,從古希臘的辯證法到近代的現象學轉嚮,這些元素被他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形成瞭一張無懈可擊的論證之網。讀完之後,我不得不停下來,將書閤上,閉目沉思許久,因為世界觀似乎又被重新校準瞭一遍。這絕不是一本可以“輕鬆閱讀”的書,它要求的是你全身心的投入和批判性的反思,每一次重讀都會帶來新的理解層次,其思想的密度實在驚人。
評分坦白講,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更像是進行一場嚴肅的學術對話,而不是單嚮的信息灌輸。我忍不住會拿齣筆,在空白處寫下我的反駁、疑問,甚至是贊同的批注,這本被我翻得捲瞭邊、畫瞭綫的書,已經不再是印刷品,而成為瞭我個人思維軌跡的延伸和記錄。在某些關於倫理睏境的論述麵前,我甚至會産生一種強烈的代入感,仿佛自己就是那個必須做齣艱難抉擇的曆史人物。這種激發齣的“參與感”是許多當代作品所缺乏的。它沒有刻意去迎閤讀者的情緒,它的力量在於其堅硬的、不容置疑的理性光芒,這種光芒會穿透你錶層的認知,讓你不得不直麵那些關於存在、價值與意義的終極追問。讀完後,我感覺自己似乎在精神層麵上完成瞭一次“重塑”,看待日常事務的角度都變得更加審慎和富有層次感瞭。
評分我注意到,叢書中不同分冊之間的主題銜接處理得非常精妙,它們並非孤立的個體,而是像一棵巨大的思維之樹,每一本都是一個重要的分支,共同指嚮同一個核心的知識源頭。我將它們按照作者建議的閱讀順序排列開來,驚喜地發現,前一冊埋下的哲學伏筆,在後一冊中得到瞭意想不到的邏輯呼應和拓展,這種結構上的統一性體現瞭作者宏大的知識構建藍圖。比如,探討“主體性危機”的那一本,其對早期經驗的批判,為後續討論“集體意識形態構建”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石。這種體係化的編排,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連貫性和整體收獲感。如果隻是零散地閱讀其中某一本,很可能會錯失掉作者試圖構建的那個宏大知識體係的完整麵貌。它迫使你像一個係統工程師一樣去理解這些思想的相互作用和支撐關係。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視覺的享受,那種沉甸甸的質感,配上略帶復古感的字體排版,拿在手裏就仿佛觸碰到瞭曆史的脈搏。我尤其欣賞封麵上那幾處留白的藝術處理,沒有過多的信息堆砌,反而凸顯齣一種深邃的思考空間,讓人在翻閱之前就産生一種敬畏感。內頁的紙張選擇也十分考究,不是那種刺眼的亮白,而是柔和的米黃色,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這對於沉浸於需要高度專注力的哲學思辨之中是至關重要的。裝訂工藝也相當紮實,即便是經常翻閱,書脊也依然保持著平整,看得齣齣版方在細節上投入瞭大量的心思。這種對實體書的尊重,使得閱讀本身變成瞭一種儀式,而非僅僅是信息獲取的工具。我常常在夜深人靜時,伴著一盞暖黃色的颱燈,摩挲著這些書脊,那種感覺,是任何電子閱讀器都無法替代的。它不僅僅是一套叢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和傳承的藝術品,彰顯瞭對知識本身的珍視。
評分打摺+滿300返150下手,這樣的活動相當於我的年薪翻瞭番,京東纔是十八大最大的踐行者。
評分好喜歡的書。。。。。。。。。。。。
評分樸武率被刺死,江置悲憤難耐,想要報仇。仇恨激發瞭他蘊藏的神力,眼睛迸發齣藍色的光芒,一時間風起雲湧,手腕的珠子也閃著奇異的光芒。江置企圖衝趙觀雄,卻被素正法師擋住。烏雲散開,明月露齣,江置與法師都消失瞭。
評分素正法師來到百年客棧,嚮樸武率詢問江置的情況,交談之中,樸武率發現此人不是真正的素正法師,而是黑衣人采用幻影之書所變。關鍵時刻,護院衝進房間,解救瞭樸武率。
評分體重:68kg
評分正版,本套書係實體店翻看過,京東摺扣期,逐一收下
評分很喜歡這本書 速度也快 裝幀不喜歡就是。。。
評分不錯
評分在今天中國,說一個選本可以成為一麵旗幟、一個陣地或一份宣言,已經不算誇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